第4章 談天說地

新學年獻辭

金秋九月,秋風颯爽,陽光燦爛,風光無限。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年,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藉此機會我代表全體同學向參加今天開學典禮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深情地道一聲:

尊敬的老師,您們辛苦了!

我們的每一份進步都凝聚着您們的心血,我們的每一份成績都凝聚着您們的智慧,我們的每一點成長都凝聚着您們的汗水。

我們以紫荊中學校園建設不斷完善而高興,以紫荊中學有優秀的教師隊伍則驕傲,以紫荊中學各類教學成果出類拔萃而自豪,以紫荊中學學生被社會普遍認可和稱讚而欣慰!

同學們,作爲高三年級的同學,高中旅途我們已走過了三分之二。回首望望身後那一串串長長的足跡,我們不得不感嘆歲月如梭,依稀彷彿昨日我們才踏進紫荊中學的校‘門’,在校園裡好奇地東跑西竄,今日已經坐進了高三的課堂,今天對我們高三的同學來說,是在高中學習的最後一個學年的開端,讓我們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學風,總結前二個學年的學習經驗,調整好心態,以最好的學習方法,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高三階段的學習中來,集中思想,發奮學習,多學多問,同時也要注意身體,勞逸結合,使自己在高中的最後一個學年來一個騰飛。我們會認真備戰2007年的高考,參加這一人生難得的機遇和挑戰,譜寫紫荊中學更加燦爛輝煌的新篇章。

今天對高二年級的同學們來說,是全面掌握知識體系,決勝高中的關鍵時期,讓我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思考上,多做知識系統和學習方法的總結,同時加強鍛鍊,爲08年的高考衝刺做好充分的準備。

今天對高一年級的同學來說,是在融入紫荊中學後揚起人生風帆的開始,讓我們在本校所提供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加強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將高中生活裝點得更加絢麗多彩。

紫荊中學是我們同學快樂的大家園,國有國法,校有校規。作爲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要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從規範日常行爲做起,熱愛祖國,立志爲人民服務。誠實守信,尊敬老師,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關心集體,愛護公物,堅持體育鍛煉,講究衛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同學們,鬆馳的神經又該繃緊了,‘牀’頭的鬧鐘又將‘激’起清晨的奏鳴,久違了的燈下又該呈現我們的身影,我們很清楚,前方的路不可能平坦,只會更曲折,更艱險,隨着學識的增加,競爭的壓力也會日益增經,但我們決不會畏縮,每個人所隨的外部壓力是相等的,輕鬆與否是心態的不同而已,以平常心去面對,我們可以變得更強。老師用畢生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澆灌了我們這一棵棵樹苗;我們沒有理由,也不應該不茁壯成長。尊敬的老師,請您們放心,在這一個新的學習階段裡,我們一定更加努力,倍加珍惜您們的辛勞和付出,我們一定向您‘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再過幾天就是我們親愛的老師自己的節日,讓我代表全體同學向各位老師祝以節日的問候,祝各位老師節日快樂!

甘爲人師樂悠悠

假日乘車去縣城,偶然遇上了多年未見的小學老師周志富。三十多年過去了,歲月的痕跡,無情地悄然地刻在他那飽經風霜的額上,淡去了當年的‘精’神與活力,但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在前排坐下,我主動上前去打招呼:“周老師,您好!你也去縣城呀?”他一臉茫然地盯住我。我只好自己介紹,以便勾起他往日的記憶。他只是一個經地點頭,微笑着——顯然,周老師記不起來了。雖然他終究沒有在腦海中搜尋出當年的記憶,但我分明看出,那一刻,在別人羨慕的眼光中,他容光煥發,非常地滿足與快慰。

開學後的一天,我去拜訪學校附近李家堡村的一位年過八旬退休在家的李志軒老師。他植根教壇執鞭三十餘載,德高望重,可謂桃李滿天下了。退休後,他喜歡到處走一走看一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只是在路途中,總能遇到許多從前的學生,有的已經生兒育‘女’,有的已成爲當地或外地有頭臉的大人物。他們總是熱情地打招呼:“老師,您好!……”這時,他很愜意,也很滿足。三十多年的辛苦算什麼,一生的清貧算什麼?一句“老師,您好”的深味足矣!

聆聽着李老師那無拘無束、發自肺腑的從教感悟的心語,看着他那‘精’神钁鑠談笑風生的情趣,看着他那掬滿自豪和快慰的笑臉,我完全被他那豁達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無憾的情‘操’所感染、所折服、所敬佩。我深感自己作爲一位人民教師的自豪和驕傲,也深感教師職業的神聖和美好。

拜訪歸來,靜坐斗室,我心‘潮’澎湃,浮想聯翩。回顧自己從教三十六載的歷程,想起每年‘春’節,一批批學生來家向我拜年的親熱場面。再看看陋室陳舊的木箱內積存的一沓沓飽含師生濃情的來信與賀卡,那一聲聲一句句“老師,您好”、“老師,新年快樂”的親切問候,怎能不令我欣喜?怎能不使我滿足和快慰呢?

老師最大的滿足,不在於你創造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業績,也不在於學生給予你多麼豐厚的回報,而在於數年之後,在路途中,遇到當年的學生,雖然你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但他們仍然能畢恭畢敬地道一聲“老師,您好”。歷經時光的考驗,方顯彌足珍貴捧出的一顆心,學生見了你尊敬如初,除了這,還有什麼能更讓人欣慰與快樂呢?

也說教師學雷鋒

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43週年紀念日。40多年來,學雷鋒活動在學校蔚然成風,已成爲對莘莘學子進行教育的得力措施,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卻很少有人專‘門’論及教師學雷鋒問題,筆者謹就此略述管見。

古人云:“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是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號召學生學雷鋒,教師理應先行一步,學出成效。然後纔能有資格和勇氣理直氣壯地說,“我向雷鋒看齊,大家向我看齊。”這便是教師學雷鋒的特點。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新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江總書記同志說:“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爲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今天,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更加需要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的‘精’神支柱。爲人師者學雷鋒,要緊緊抓住雷鋒‘精’神的實質,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真正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教師學雷鋒,要立足本職崗位,實踐雷鋒‘精’神,把雷鋒的“戶口”落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上。要注重實效,堅持經常,持之以恆,不搞一陣風,不搞‘花’架子。“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以求真的態度,做塌實的工作。”

當前教師學雷鋒,應注重學習教壇“活雷鋒”,把學雷鋒與學“十佳校長、十佳教師”結合起來。以學“雙十佳”促進和落實學雷鋒。“雙十佳”是廣大教師的優秀代表,是教育戰線的“活雷鋒”,學“雙十佳”是教師學雷鋒的最佳途徑。

教師學雷鋒,就要像雷鋒和“雙十佳”那樣,敬業愛崗,無‘私’奉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甘爲‘春’蠶吐絲盡,願做紅燭照人寰”,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就要發揚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用“延安老钁頭‘精’神”掀掉壓在我們心頭的“百萬失學兒童”、“兩億文盲”的“兩座大山”,爲窮國辦大教育出力流汗。就要處處以身作則,時時爲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和楷模。就要發揚“釘子”‘精’神,刻苦學習,嚴謹治學,對業務‘精’益求‘精’,勇於開拓創新,積極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

《資訊週刊》我的終身伴侶

我從2006年荷月遷徙雍城,接觸的第一份小報是《資訊週刊》。一報在手,用心瀏覽,宛如一縷清風徐徐拂面,格外賞心悅目。她文圖並茂的版面,樸實無華的格調,薈萃八方信息的攔目,尤其是獨具魅力和品位的文化套餐,使人一覽無餘。雍城擁有了《資訊週刊》這一窗口,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城,經濟、商品、人文互動流通一下子活泛了起來。一報在手,便知縣域商情萬象。從此她便成爲各行各業仁人志士、廠家、商家、父老鄉親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親密伴侶和知心朋友。

我一直以爲,《資訊週刊》是千千萬萬讀者心靈的港灣、溫馨的家院、真愛的驛站。因爲喜歡《資訊週刊》的人,心靈是相通的;擁有《資訊週刊》的人,情趣是相近的;鍾情《資訊週刊》的人,愛好、實用是相融的。街上一家小診所、巷裡一爿小貨店、鄉間小屋炕頭上擁有一份《資訊週刊》,你就會感到主人的不俗。忙碌的上班族、緊張的打工族、田間地頭的農人,手裡捧着一份《資訊週刊》,你會感到一分親近和信任。這些都緣於《資訊週刊》實實在在地爲各方方面面的人搭建起了商品經濟流通互動的平臺。

新年伊始,和煦的‘春’風已叩開我們對新的一年的盈盈期待。願《資訊週刊》讓更多的讀者同道、同趣、同享實惠。

罵人也要講藝術

自古到今,中國人向來以文明古國爲榮,自對罵人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個兒無形中已將罵人本事作爲一種資本。君不見每每談及魯迅,就不得不提到其“罵人不帶髒字”,以此印證中華文字之博大‘精’深。

可見罵人也得講究藝術

罵人的藝術,是指如何罵纔有效力。一般而言,罵人與打架相似,都要準而狠。罵人要罵在讓人最痛心的地方,象打蛇一定要打七寸,罵人要罵得透徹。不痛不癢的罵是很危險的。聰明的許給你‘激’出了智慧,回得你一口氣憋死,不聰明的一怒之下指不定給你來幾個反擊,那就既窩囊而得不償失了。

筆者認爲,要罵人,必先思考再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比如你罵一個人是賊,你得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有小偷小‘摸’的行爲;若罵一個人是‘色’狼,自己首先不能調戲良家‘婦’‘女’,還得想想他會如何回嘴,纔好進退自如。不懂藝術的罵人,典型者如潑‘婦’罵街,只遭人厭惡;聰明的罵出的話該如小說中的恆山劍法,綿裡藏針,表面上不動聲‘色’,又顯得瀟灑自如,讓人有苦難言。

罵人也得選準對象,不要罵一些口碑比自己好的人,那樣人家只會當你無理取鬧;也不要對小人大動肝火,無名小卒往往就這樣被罵出了名。總之被罵的人一定比你更壞、名聲更臭的人,羣衆基礎總是要緊的。

罵人也應適可而止,以不引起公憤爲度,過了火別人會覺得你這人得理不讓人。罵完後作出一副寬大爲懷,一筆勾銷的樣子飄然而去,會被罵者無話可說,更會讓旁觀者讚歎欣賞。

另外,罵人時不可一時之怒而將爹孃老婆孩子牽扯進去,那樣太顯惡毒無理,爲人不齒。藝術上須慢條斯理,最忌紅臉粗脖子,象酗酒鬧事似的。

罵人的藝術實在博大‘精’深。筆者已近耳順之年,一輩子也極少罵人,但經見過諸多罵人場面,顯然這與當前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是背道而弛的。筆者對罵人的技巧也算初窺‘門’徑,闡之未盡,貽笑大方。

第1章 續第1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3章 續第2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4章 談天說地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2章 續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鄉村短笛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續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4章 談天說地第4章 談天說地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1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2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1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鄉村短笛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4章 談天說地第2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
第1章 續第1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3章 續第2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4章 談天說地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2章 續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續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鄉村短笛第4章 談天說地第1章 續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4章 談天說地第4章 談天說地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1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1章 續第2章 續第3章 續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2章 山 水 覓 蹤第2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3章 人 生 感 悟第3章 續第1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1章 鄉村短笛第3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第4章 談天說地第2章 續第1章 鄉村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