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4×100接力大戰(下) 【大章】

蘇祖在第四棒的接力區的正細緻地衡量着步點。

他今年以來因爲專注於自己的步幅和跑法的改變,和接力隊其他隊員練習配合做得不算太多。

但好在從2004年開始,接力隊的主管教練就是袁郭華教練,蘇祖和其他三名接力隊隊員的跑動技術上是一脈相承的。

之前在2005年大家都有非常默契的配合,之後06年在隊裡也陸陸續續的有練習過一段時間,今年備戰世錦賽前,他一直在歐洲參加黃金聯賽。

回國的短短數天,和幾人也有過一起配合的訓練。

本來蘇丙天的技術和水平跑第三棒會更合適,他的短距離加速能力要比文勇易還略勝一籌,但蘇祖和蘇丙天兩人的交接棒訓練較少,還達不到十分默契。

反倒是文勇易,因爲當初一起備戰赫爾辛基世錦賽,有過大量的練習,如今稍微熟悉一下,基本上都能夠做到無錯漏交接。

昨天接力隊上場參加預賽的時候,蘇祖在場下內心也頗爲緊張。

袁郭華教練提前和蘇祖溝通,有說過讓蘇祖休息一天,看其他接力隊成員的表現,那時候蘇祖其實頗爲忐忑。

在原來時空,中國接力隊在這個階段基本連世錦賽男子4×100米的參賽名額都拿不到,即便有着蘇祖所熟悉的中國短跑項目的田徑雙雄出現,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都還很年輕,也不是後世那支除了牙買加和美國,能夠有資格爭奪前三獎牌的隊伍。

當時蘇祖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接力隊出局,大概會對媒體傳達是因爲自己比賽太過疲勞,無法上場才導致了接力隊未能進入決賽的想法。

畢竟,袁郭華教練在這支接力隊上付出的實在太多,以蘇祖衛冕世錦賽男子一二百米冠軍的頭銜,足以給對方承擔一部分。

但結局也大爲出乎,蘇祖的預料。

有那麼一瞬間,蘇祖甚至感覺自己此刻似乎又置身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賽的現場。

那時候的陳建、楊光宗、沈運保,他們也一如這般,傾盡全力,超常跑出了自己從未有過的成績。

當站在第四棒的蘇祖看到沈運保在向他快速奔跑而來,並且未曾太落後於其他選手時,那一刻他的心情的顫抖和激動,無與倫比。

你們都已經全力以赴,我又如何敢讓你們的努力付諸東流!

跑吧!

而此時此刻,這些和他一樣年輕的面孔,眼裡熾熱的求勝慾望,即便是面對當今世界最強的美國和牙買加,他們依舊躍躍欲試,充滿了自信和希望。

2005年赫爾辛基世錦賽最後的決賽後,站在跑道上無聲流淚的文勇易和章裴孟,如果沒有如此之多的努力,就不會知道追逐冠軍的道路有多艱難。

而現在,他們已經做好了新的準備,想要在賽場證明自己。

蘇祖有時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出現後導致的蝴蝶效應,也許是吧,至少在田徑這塊,在短跑領域,他改變了一些人和一些事。

比起另外一個時空,在這個階段中國短跑項目即便拋開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變得更加有競爭力。

這場世錦賽的男子4×100米接力預賽,他沒有上場,但蘇丙天、章裴孟、文勇易和陳宇航四人的表現無一不在說明着,中國短跑項目領域的提前崛起。

更好的國人的關注,更多人才的涌現,更先進的訓練方式,更多的政策扶持和投入,中國田徑隊在男子短跑項目領域的愈加自信,這些都是曾經讓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現在這一切,都如此真實地發生着。

蘇祖沿着第九道的跑道一步一步丈量着步點,他是在第九道最邊緣的道次,所以在衡量步點的時候,一直是沿着跑道外圈的空白地帶行走着。

而在細緻地衡量着步點時,他的腦海裡念頭翻滾,心潮起伏。

他記憶裡對於中國田徑隊接力賽影響最深刻的一場比賽,是2015年在鳥巢的世錦賽,那場男子4×100米接力賽當時中國隊也是在第九道,而中國隊在那場比賽裡創造了最爲輝煌的成績。

因爲美國隊的犯規拿到了在男子4×100米接力賽的世錦賽銀牌,那場比賽的精彩程度即便對於蘇祖來說已經遙遠得好像是幾個時空之外的事情,但他依舊記得無比清晰。

而今天他們所在的道次依舊是第九道,不知他們又能否跑出一個絕佳的成績呢。

蘇祖感受到內心涌起一陣火熱,那是他一個人馳騁在100米200米賽道所沒有的情感,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身邊有隊友一起作戰,他並非是在一人獨行!

數萬人的歡呼之聲依舊高亢,即便在衆多的太陽旗裡,也能夠看到數千名來自國內觀衆揮舞着五星紅旗。

“……現場的選手衡量步點已經結束,鏡頭是給到了第四棒的蘇祖身上。作爲本屆大賽力有着最佳表現的運動員,蘇祖還是吸引了許多的目光。我們期待着中國隊能夠在第九道創造像男子110米欄一樣的成績……”

在現場楊劍的解說聲中,無論是電視機前還是現場正在看比賽的諸多觀衆,情緒也在一點一點被調動了起來。

起跑線前,裁判和發令員正在小聲地交流着,似乎在確定參加接力賽的32名運動員都已經準備就緒。

“On your marks!”

一聲清晰無比的裁判員發鈴聲響徹整個體育場。

凝重的賽前緊張氣氛攀升到了最高,熱烈喧鬧的賽場忽然之間就安靜了下去。各就各位的聲音是在提醒選手就位,也似乎讓賽場內禁聲。

而且似乎因爲本次接力賽有日本隊的參與,在場衆多的日本觀衆更是表現出了比之前大賽更加良好的秩序。

偌大的將近五萬人的體育場,一瞬間似乎時間靜止一般,安靜了下來。

第一棒的八名選手逐一走上了起跑器,中國隊是第九道,在彎道的起跑階段是最前面的一個位置。

蘇丙天在起跑線前,左右壓着手臂,習慣性地扭了扭身。

方纔還緊張得一塌糊塗的他,到了真正準備開始準備跑時,反而一下頭腦清明。

右手握着接力棒,和左手一樣衡量了一下手掌虎口和起跑線的距離,雙腳慢慢地落在了助跑器上。

所有的動作和細節要點,已經爛熟於胸,那是一遍又一遍的反覆訓練形成的身體記憶,幾乎不用他去多做思考,這一刻所有的準備工作就這麼自然而然地完成。

終於要來了!

無數次枯燥反覆到讓人抓狂的訓練,就是爲了這一瞬間。

不要掉鏈子!

蘇丙天輕輕吸了一口氣,俯身低頭。

&!”

一陣預備的聲音從第一棒選手身後的擴音器中傳出,在倏然安靜下來的現場,幾乎所有觀衆都聽得無比真切。

第一棒的八名選手同時起身做出起跑姿勢。

啪!

比賽槍聲響起!

安靜的觀衆席上在槍聲響起的瞬間,就如同點爆的火藥桶,突然炸開一樣,各種加油呼喊聲此起彼伏。

蘇丙天的起跑反應十分迅速,此時的他還達不到後世那種前二十米幾乎無敵的水平,但超快的步頻和反應速度在這個時候也已經可見端倪。

一個瞬間的起步,賽場上最快的兩名選手,一個就是第九道的蘇丙天,另外一個則是第六道美國隊的老將達維斯巴頓。

1977年出生的達維斯巴頓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在短跑項目上屬於大齡選手,但他確實所有第一棒選手裡實力最爲強勁的一個,100米能夠跑進10秒大關,甚至是9秒90大關的選手。

在預賽之中達維斯巴頓是第三棒,而在決賽之中,他憑藉更加豐富的經驗和大賽實力取代了原來的羅德尼-馬丁,而美國隊的這種調整效果顯而易見。

達維斯巴頓幾乎在四十米的位置,就已經在彎道趕超到了和第七道巴西隊第一棒的維森特德利馬。

不過蘇丙天現在的中後半程實力欠缺還十分嚴重,過了六十米速度就呈現了明顯的下滑。不過在第一棒的選手中,蘇丙天還不至於相對落後。

八支隊伍的第一棒選手除了美國隊的達維斯巴頓,牙買加的馬文安德森和英國隊的克里斯蒂安-馬克姆三名選手超出一截之外,蘇丙天比起日本隊冢原直貴德國的羅尼奧斯特瓦爾德並沒有太多的差距。

而且由於起跑前伸數帶來的巨大差別,第九道的蘇丙天幾乎從起跑開始就看不到對手。

這裡說的第一棒八名選手的比較優勢,也只不過是相對速度的比較。

在第一道的八名選手裡,蘇丙天個頭不高,但拼搏奔跑出來的狀態不得不讓人側目。一身紅色運動服的他幾乎將自己當前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極致。

那種奔跑時身體裡洋溢的激情和鬥志,一瞬間似乎都感染了場邊和電視機前注意到他表現的衆多國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天賦的那類人,我要做的就是百分百的投入訓練,百分百的去比賽。

把每場比賽都當成人生的最後一場比賽,去拼搏,去爭取,去實現那一分不可能!!

彎道進直道!

第一棒和第二棒交接!

率先完成這一動作的是美國隊,美國隊的第一棒達維斯巴頓是真正百米短跑10秒以內的選手。儘管今年傷病歸來在全美錦標賽只拿到了第八名的成績,但他在接力賽項目中的表現,依舊是一個當前世界頂級短跑運動員的水平。

而緊隨他之後的是牙買加隊和英國隊,兩隊的第一棒馬文-安德森和克里斯蒂安馬克姆實力在伯仲之間,兩支隊伍幾乎同時抵達了交接區域。

再之後是巴西隊、尼日利亞隊……最後的三支隊伍則是日本隊、中國隊和德國隊……

章裴孟在第九道的接力區域聽到槍聲之後,身體的肌肉就跟着一陣輕微的顫抖。

不是緊張,也不是恐懼。

他曾就自己的問題,諮詢過隊醫和教練,而大家都對他的表現有些驚奇。

這其實是一個頂級能夠創造奇蹟運動員應該具備的某種特質。

在大賽之前,身體驟然受到內外雙重刺激之下開始分泌腎上腺激素的表現。

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只要心理素質過硬,能夠讓自己能夠完完全全控制住,是很容易在大賽中創造新成績的。

章裴孟此刻就是這種感覺,身體如同已經臨近爆點的一個火藥桶,在不斷積蓄着積蓄着力量。

俯身在接力區域,微微側過頭一直等待着隊友的臨近。

一道紅色的身影繞過彎道,章裴孟看着蘇丙天的頭髮全部因爲奔跑太快而向後飛起,面龐之上青筋直跳。

幾乎就在蘇丙天踩到他算好步點的位置,章裴孟驟然回頭,開始起步加速。

在黃種人運動員中,身高超過了一米八五還能夠跑得非常快的選手其實一直不多,而且還有着一個普遍起步加速不快的毛病。

章裴孟這兩年多的時間,一直在改進着這方面的技術,而且因爲身高和蘇祖接近,他在李志忠手下也進行了大量的力量訓練和起跑練習。

而在接力項目中,他的這個特點和蘇丙天或者文勇易配合都十分契合。

他的起步速度不算快,而另外兩人到了中後半程速度也適當降低了下來,大家也更容易達到一個比較默契的配合。

一步,兩步,三步……

章裴孟的步幅大,速度也在一個又一個的大步幅提速中開始逐漸提高。

“接!”

一個似乎噴泄了全部力量的聲音在他耳後驟然響起。

章裴孟頭也不回,修長的手臂猛然一甩手,接力棒就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手裡。

千錘百煉的動作,自然如一人。

儘管中國隊的第一棒速度不如其他隊伍,但當完成交接棒的時候,中國隊相對的名次卻在迅速地上升。

從僅僅略勝過德國隊的第七名,一下子就跳到了僅次於美國、英國、牙買加之後,和同樣快速完成交接棒的日本隊一個名次。

美國隊第二棒是華萊士-斯皮爾蒙,牙買加隊則是尤塞恩博爾特兩人都是專業的200米項目選手,有着超人一等的速度保持能力,在4×100米項目中最長的第二棒再合適不過。

從完成交接棒之後,就開始展現出了遠超於其他選手的強大實力。

而英國隊的第二棒是克雷格皮克林,一位白人小夥子,在絕對速度上雖然不見得佔優勢,但英國隊默契的配合,精湛的交接棒技術,在一二棒的交接給他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幾乎在完成交接棒上比牙買加還要快上一籌。

賽場上的歡呼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

章裴孟擡起頭就看得到第二棒直道盡頭的文勇易等待的身影,而他的速度也在這瞬間提升到最高。

2005年初次登上世錦賽的舞臺,那一次賽後落淚的記憶讓他刻苦銘心。

知恥而後勇!

如果沒有登上過世錦賽那樣的大舞臺,沒有連續兩年參加了魔都大獎賽和衆多頂級短跑選手同場比賽,也許他現在可能目光還停留在國內的一畝三分地。

還想着或許能夠跑個10秒20、10秒30大概就差不多了。

可現在,我已經見識過了更高的舞臺,見過那些曾經仰望的身影,我有如何能夠再甘於做井底之蛙,只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洋洋得意呢?

……

第二棒的牙買加隊速度驚人,此時的博爾特在短跑領域能夠勝過他的人也不過寥寥幾個,而這些人當中,在第二棒根本沒有出現。

哪怕是美國隊的華萊士-斯皮爾蒙,在現階段也不是博爾特的對手。

牙買加隊的第一棒速度比美國隊慢,交接棒的動作技巧也不見得比美國隊快到哪去,但博爾特在第二棒憑藉着驚人的實力,幾乎很快就拉平了這個優勢,朝着斯皮爾蒙的身影快速追趕了上去。

要知道4×100米因爲內外道的區別,八支隊伍從第一棒開始的前伸數都有所不同。

國際標準跑道第一道計算線長爲400米的位置,到了第二道就是407米,而到了第八道計算線長就達到了驚人的453米。

換而言之,相鄰的兩個道次之間在第一棒起跑線的位置前後距離差不多有七八米。

當然,隨着選手的奔跑,前伸數也會逐步拉平,到了第四棒的時候,幾乎就都在一個水平位置了。

“……比賽開始,蘇丙天的起步速度非常不錯,他的步頻很快……第一二棒的交接,好的,漂亮,章裴孟順利拿到了交接棒,章裴孟在的後半程速度保持能力很強,他一直在穩住自己的位置……”

無數喧鬧和加油聲中,電視機前的觀衆看着大屏幕上一晃而過的幾個飛掠身影,幾乎無法清晰地分辨出是誰在領先。而楊劍激情四溢的解說,則讓他們緊張的內心,伴隨着那在最外道紅色的身影一起緊張了起來。

中國隊是在第八道,最靠外道,在第一棒交接的時候,因爲前伸數,幾乎是看不到其他道次運動員交接的速度有多快,章裴孟此刻在直道奔跑也看不到其他道次有選手超過他。

但激烈的腳步聲和那幾乎猶如實質的壓迫感,讓他明白,其他選手在追趕着他。

衝刺,衝刺,再衝刺!

二三棒交接區域。

直道進入彎道!

到了第三棒的這裡,前伸數帶來的位置變化已經沒有第一棒那麼多,文勇易身後不遠處的第八道就是尼日利亞隊第三棒選手。

他看着章裴孟的身影在迅速逼近,在直道上一直是處於領先的位置在跑。

但長期的接力賽訓練讓文勇易明白,這不過是視覺上的錯誤信息,這個時候章裴孟肯定是落後的,只是具體落後多少,相對在八支隊伍裡的排名他並不清楚。

此刻他也無心去計算這些東西,只是一直在默默地調動起全身所有的力量,等待着章裴孟進入他提前計算好步點的位置。

噗噗噗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即便是在如此狂熱喧鬧的現場似乎依稀可聞。

章裴孟的身影在他視線裡不斷放大,似乎攜帶着無可匹敵的速度在朝他衝來。

就是這時候!

一個瞬間,文勇易在章裴孟踏足到他算好步點的位置時,猛然回身起步,開始快速加速。

在4×100米接力項目上,中國隊、日本隊這兩支個人平均實力明顯弱於其他隊的亞洲隊伍,最大的依仗就是交接棒的優勢。

第二棒的選手剛到,第三棒的選手就充分的進行加速,這裡面剩下的時間,足以彌補個人實力帶來的不足。

“接!”

文勇易在快速奔跑加速的瞬間,他聽到了身後傳來的怒吼聲。

幾乎完全是下意識地朝後一伸手,章裴孟手裡的接力棒已經牢牢地落在了他的手上。

現在,就是完成最後這一程的任務,把接力棒交到蘇祖的手中。

文勇易腦海裡只剩下這一個念頭,不去想輸贏,不去想誰領先。

二三棒的交接結束,美國隊已經再下一城,拿到了巨大的領先優勢。

泰森-蓋伊曾經在2005年有過交接棒失誤的情況出現,當時他和隊友的配合並不默契,掉棒導致了美國隊的出局。

而這一次和他交接的是人是華萊士-斯皮爾蒙,他在大學裡的訓練搭檔,兩人不但是200米的競爭對手,也是彼此最熟悉的隊友和夥伴。

美國隊實現了二三棒的完美交接,速度一瞬間達到了極致。

在第三棒的位置,泰森-蓋伊一下子超到了最前。

這個最前不在是相對位置的第一,而是在賽道現場,肉眼可見的第一位。第六道的泰森-蓋伊在彎道處超過了第七道的巴西隊,第八道的尼日利亞隊,第九道的中國隊。

而緊隨其後的完成交接棒的是英國隊和巴西隊,兩支隊伍的絕對實力沒有美國隊強,但在交接棒上的技術都下過一番功夫。

牙買加隊在這一瞬間則落到了後面的位置,幾乎和中國隊日本隊差不多。

尤塞恩-博爾特的絕對實力十分強大,但他和內斯塔卡特的交接棒並不算太完美,速度帶來的巨大優勢,並沒有彌補技術上的粗糙。

一個猶豫之間,0.1秒0.5秒,甚至1秒的時間就過去。

第三棒的選手在彎道上快速地飛奔,不過是八十幾米的距離,幾乎是瞬息即至。

現場觀衆席的火熱氣氛達到了本屆世錦賽從開賽以來的最高潮,巨大的聲浪從永井體育場傳出,甚至在數裡之外都隱隱可聞。

文勇易緊緊咬着牙,他在彎道上看到了蘇祖的身影。

第九道,最邊上的一個道次。幾乎就挨着廣告牌,在廣告牌之外衆多拿着長短不一攝像記者似乎一伸手就可以碰到蘇祖。

“還差一點,還差一點!”

文勇易感覺自己的雙腿飛快的邁步已經到了身體的極限,似乎整個身體就如同一架高速狂飆的老爺車,再往前一步,就將散架。

可此時,這些都已經無所謂。

他的手裡牢牢攥着接力棒,他現在就只想把手裡的接力棒交出去。

爲了這個目標,哪怕真的在跑完之後肌肉撕裂拉傷,他也管不了。

彎道進直道。

最後的三四棒交接。

此時最快的第三棒泰森-蓋伊已經出現在了接力區域,憑藉着前面三棒積累下來的優勢和他個人超強的實力,美國隊在這個時候領先優勢無比明顯。

在完成交接棒的一瞬間,泰森-蓋伊甚至還用手輕輕地推了一把第四棒的勒羅伊-迪克森,似乎在說,夥計,你得跑快一點。

而接着完成交接棒的是英國隊和巴西隊,兩支隊伍一直是老牌的接力強隊,一直是這屆世錦賽驟然冒起的隊伍。

依靠的都是選手比較平均的實力和默契的配合。

再之後是……日本和牙買加……

牙買加一二三棒實力都十分不俗,但交接棒的配合並不完美,大量的時間都耗損在了交接棒上。

當內斯塔-卡特將手裡的接力棒交給鮑威爾的時候,日本隊都已經完成了交接,第四棒的朝原宣治從彎道強出,飛奔而去。

而這一瞬間,蘇祖纔在文勇易幾乎嘶喊着“接!”的聲音裡,拿到了接力棒!

現場和電視機前的中國觀衆在剎那之間,幾乎全部都站了起來,無論是在現場的座位,還是在家裡柔軟的沙發上。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盯着現場。

蘇祖在感受到接力棒落在手中的那一刻,他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身體似乎在慢動作一樣,右腳奮力地蹬踏在跑道上,左腳貼着地面朝前邁步。

嘈雜的現場之中,所有的選手動作都似乎慢了下來,他在第九道玩到即將進入直道的位置一眼掃過去,已經看到了自己所處在的劣勢。

他來不及思考現在是第幾的位置,但現在的情況很清楚,他落後了。

最快的美國隊第四棒勒羅伊迪克森已經領先了差不多十米以上的距離,對於一百多米的短跑,這幾乎是一個讓人絕望的距離。

換一個人看到這樣的差距,幾乎不會再生出追趕的想法。

在勒羅伊迪克森身後兩三米位置的是英國隊的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和巴西隊的桑德羅維亞納。

然後是日本的朝原宣治以及牙買加第四棒阿薩法鮑威爾。

但這個結果,蘇祖一早其實也就知道。

中國隊的前三棒蘇丙天章裴孟和文勇易,已經跑出了極致的速度,甚至,他們恐怕在這一組前三幫的成績也不會弱於04年奧運會時候的陳建、楊光宗和沈運保。

只是中國隊在進步,其他國家接力隊的選手同樣在進步。

這一屆世錦賽,美國隊的實力充分發揮了出來,而其他英國和巴西隊的領先優勢一如04年奧運會一樣。

腰部是中樞,臀部是發動機,雙腿是車輪,雙手擺臂是平衡和掌舵。

每一步的邁出,蘇祖都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腳掌和地面的充分接觸,然後帶來了更加強大的向前推進力。

一步,兩步,三步……

賽場上可以掀破棚頂的聲浪在電光火石間,一下子就回來了。

而蘇祖在接到接力棒之後的幾步之後,也開始進入加速階段的尾聲。

身體自然而然挺直,絕對速度達到了最高值。

全場的一瞬間,氣氛達到了頂端。

賽場上此時兩道身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哪怕是前來爲日本隊加油的衆多觀衆,此刻也情不自禁地將目光從朝原宣治的身上移開。

第五道的阿薩法鮑威爾,從比朝原宣治還落後一點的位置開始瘋狂加速,一步一步在追趕着他前面英國隊的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和巴西隊的桑德羅維亞納。

而蘇祖則在比鮑威爾更靠後的位置,一瞬家的啓動加速,超過了比他還先接棒的奧魯索基-法蘇巴,緊跟着再度快速地超越了朝原宣治。

賽場上,幾乎完全就是一道黃色一道紅色兩個瘋狂飛奔追趕的人影。

那種由落後到超越的絕對速度感,幾乎讓人驚歎得失聲。

觀衆席上或者是電視機前的所有人都感覺到身體在微微顫抖,絕對的速度感帶來的衝擊,使得很多人在這一瞬間感覺到腎上腺激素驟然提高。

“……蘇祖順利的拿到了接力棒,蘇祖在追,他的前面鮑威爾也在這瞬間瘋狂地加速,兩人在一步一步超越……蘇祖,蘇祖加油!加油……”

坐在媒體區負責解說道楊劍此刻早已經無法安然坐在位置上,而是帶着耳麥陡然站了起來,瞪大了眼睛歇斯底里地狂吼了起來。

最後三十米,鮑威爾和蘇祖一個第五道,一個第九道,內外瘋狂追趕,其畫面之壯觀幾乎讓其他所有選手都失去了顏色。

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以及桑德羅維亞納兩人因爲用力過猛而面孔劇烈抽搐,本來已經領先的兩人,在最後的三十米位置,驟然發現了兩道身影,一前一後驟然接近了自己。

那種巨大的壓迫感,幾乎讓人窒息。

二十米……

鮑威爾超過了桑德羅維亞納,和處在第二位置的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並駕齊驅。而蘇祖則在這個時候趕上了巴西隊第四棒桑德羅維亞納。

十米……

鮑威爾超過了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他還在奮力加速,希望能夠超過美國隊的勒羅伊迪克森。

而蘇祖這一瞬間,弱後於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一個身位,離鮑威爾倆個身位。

五米,四米,三米……

衝線!

全場沸騰!

美國隊的勒羅伊迪克森率先衝過了終點線,而緊隨其後的是鮑威爾、蘇祖和馬克劉易斯弗朗西斯……

因爲選手最後衝過終點線的速度太快,肉眼上僅僅能夠分辨出來美國隊的第四棒以微弱的優勢領先。

而後面的二三四名,撞線的時間幾乎都像是在同一時間發生的。

現場之上,美國隊的第四棒勒羅伊迪克森已經開始飛奔歡呼,不斷地朝觀衆席和對準他的鏡頭飛吻。

而牙買加隊、中國隊、英國隊,甚至稍微落後的巴西隊,都緊張地盯着現場大屏幕。

“……美國隊拿到了男子4×100米接力賽的冠軍,現在現場正在緊張地等待着其他各支隊伍成績的出現。

在最後衝線的一剎那,選手之間的距離太近,我們幾乎無法用肉眼分辨出誰率先衝過了終點線!”

滴答滴答的時間似乎一分一秒的過去。

蘇祖站在終點線前,長長地吐了一口濁氣,在離他不遠的第五道次,此時阿薩法-鮑威爾同蘇祖的情況也差不多,兩人都在擡頭關注着現場大屏幕上的成績。

時間似乎過了幾十秒,又有幾分鐘,現場熱烈的歡呼聲響起了一陣又一陣。

東道主日本隊是第六個衝過終點線,位置很清晰,儘管沒能拿到獎牌,但此刻現場的觀衆都已經被最後第四棒鮑威爾和蘇祖的表現所征服。

不吝於給兩支隊伍的第四棒以熱烈的掌聲。

終於,現場大屏幕關於選手最後衝線的慢鏡頭再次出現,緊跟着是大屏幕上打出了八支接力賽隊伍的成績:

1.第六道,美國隊,成績37秒78;

2.第五道,牙買加隊,成績37秒88;

3.第九道,中國隊,成績37秒89;

4.第四道,英國隊,成績37秒90;

5.第七道,巴西隊,成績37秒99;

6.第三道,日本隊,成績38秒03;

7.第八道,尼日利亞隊,成績38秒15;

8.第二道,德國隊,成績38秒62;

“……季軍!中國隊拿到了一枚銅牌!”

在現場大屏幕成績出現後,楊劍的聲音同時響起。

“蘇祖在最後關頭超過了巴西隊和英國隊,拿到了第三名!美國隊拿到了男子4×100米接力賽的金牌,而鮑威爾和蘇祖兩人在第四棒的驚人表現,簡直難以形容!鮑威爾比蘇祖率先衝過了終點線,牙買加隊是亞軍,中國隊是季軍!

精彩的比賽,中國隊的小夥子的表現實在太出人預料了!面對強大的美國、牙買加、英國等接力隊伍,中國隊再次創造了亞洲記錄,刷新了最好成績,拿到了一枚來之不易的銅牌……”

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法國列文室內賽第十五章 縣運會開幕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二百八十六章 訓練計劃和粵省田徑公開賽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開賽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第四章 50米測試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證傳奇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二百八十六章 訓練計劃和粵省田徑公開賽第三百一十九章 餘波討論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五十一章 刺激第九章 秋收(下)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三虎之爭(上)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開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唯有最強才能突破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一百一十七章 理念分歧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人第八十八章 採訪和尿檢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沉迷進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米決賽第三百八十五章 競技人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泰森蓋伊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第四十三章 特訓第二百九十二章 即將傳遍世界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十五章 食量驚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冬訓新曲目第一百六十一章 奧運要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八十二章 體育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賽後採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第一場黃金聯賽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未來規劃第一百三十二 亞錦百米決賽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九十六章 負面狀態第三百九十四章 第二枚金牌第八章 秋收(上)第三十三章 練到吐第一百六十四章 雅典奧運村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賽之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世錦賽前第三百三十二章 冬訓新曲目第三百章零一章 18個月的時間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一百八十章 大魔王第七十四章 穩中有升的狀態第十一章 100米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五章 同場競技(上)第二十一章 200米預賽和跳高第八十四章 電視轉播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失利和輿論倒逼第一百六十四章 雅典奧運村第二十四章 招生第三百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人第二百零二章 有人崛起有人退役第二百五十六章 上場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二百一十八章 普雷方丹精英賽第三百一十二章 賽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勞倫斯和奔馳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國一週第四章 50米測試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紀錄第二百八十九章 多哈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開的邀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升國旗,奏國歌第四十三章 特訓第一百三十四章 蘇祖你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三十五章 食量驚人第九十九章 03年的目標第三百九十三章 三場預賽(下)第二十八章 測試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
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法國列文室內賽第十五章 縣運會開幕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二百八十六章 訓練計劃和粵省田徑公開賽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開賽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第四章 50米測試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證傳奇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二百八十六章 訓練計劃和粵省田徑公開賽第三百一十九章 餘波討論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五十一章 刺激第九章 秋收(下)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三虎之爭(上)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開的邀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唯有最強才能突破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一百一十七章 理念分歧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開幕的世錦賽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人第八十八章 採訪和尿檢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沉迷進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米決賽第三百八十五章 競技人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泰森蓋伊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第四十三章 特訓第二百九十二章 即將傳遍世界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十五章 食量驚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冬訓新曲目第一百六十一章 奧運要來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第八十二章 體育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賽後採訪第二百六十二章 第一場黃金聯賽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未來規劃第一百三十二 亞錦百米決賽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九十六章 負面狀態第三百九十四章 第二枚金牌第八章 秋收(上)第三十三章 練到吐第一百六十四章 雅典奧運村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賽之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世錦賽前第三百三十二章 冬訓新曲目第三百章零一章 18個月的時間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一百八十章 大魔王第七十四章 穩中有升的狀態第十一章 100米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五章 同場競技(上)第二十一章 200米預賽和跳高第八十四章 電視轉播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失利和輿論倒逼第一百六十四章 雅典奧運村第二十四章 招生第三百章 新的目標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人第二百零二章 有人崛起有人退役第二百五十六章 上場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二百一十八章 普雷方丹精英賽第三百一十二章 賽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勞倫斯和奔馳第一百九十七章 回國一週第四章 50米測試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紀錄第二百八十九章 多哈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開的邀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升國旗,奏國歌第四十三章 特訓第一百三十四章 蘇祖你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三十五章 食量驚人第九十九章 03年的目標第三百九十三章 三場預賽(下)第二十八章 測試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錦賽與全運會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