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力訓練

辛莊國家隊訓練基地田徑場。

噗噗噗噗快速的腳步聲響徹跑道,四百米的標準跑道上,一個人影接着一個人影快速掠過。

“39秒12!”

終點線前,標準的國際通用計時牌上顯示出成績。

“這趟速度慢了啊!蘇祖,你剛纔交接棒的時候爲什麼減速了?!還有你楊光宗,你起步要快,要快,知道嗎!人家都追到你屁股後面了,還慢悠悠的。”

中國接力隊主教練袁郭華怒氣衝衝地從賽場邊衝進了賽場內,對着氣息還沒喘勻的幾個運動員大聲吼道。

“陳建,你剛纔接棒的時候都快丟棒了,你和何軍是冤家嗎,動作銜接一塌糊塗,平白浪費了時間。”

“休息三分鐘,來下一組。順序再調整一下,蘇祖第一棒,陳建第二棒,何軍第三棒,楊光宗第四棒。”

吼了幾嗓子,袁郭華扔下一句話後,也不管幾名運動員,就急匆匆地跑到一旁的跑道邊上。

新上任的接力隊助理教練李志忠和麥紹強兩人,正緊盯着攝像頭錄製的視頻,不斷暫停反覆地觀察方纔運動員在交接棒時的動作細節。

這個時候也就只有國家隊訓練基地有這麼好的條件,整個訓練場上,四臺全自動攝像機沿着賽場跑道的軌道快速移動進行攝像,能夠完整地跟隨着運動員的跑動,錄製下完整的所有動作。

“問題主要在哪裡?”袁郭華一過來也跟着幾人一起趴在跑道邊的幾天電腦前觀看。

“第一棒,蘇祖的速度沒有達到極致,根據蘇祖最好的60米6秒48來算他各個時段的成績,前面60米明顯偏慢了。這可能是他彎道技術還不夠純熟,後面快進入接力區的時候,速度提起來了,但也快到終點。第二棒楊光宗前面的加速顯然不夠充分,你看,最後進接力區的時候,蘇祖有個減速的動作,不然兩人就要推搡起來了。”

麥紹強指着屏幕上暫停播放暫停播放的第一二棒跑動細節視頻,指出了剛纔存在的問題。

“嗯,是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彎道的時間達不到直道的速度也是正常。不過,還是看得出蘇祖的彎道技術有很大進步。”

袁郭華看着第一二棒的交接,方纔在對着幾名運動員的怒色隱去,反而有了笑容,朝李志忠說道。

“還是不太夠,蘇祖在內側線把握上還不夠精準,速度提起來的時候,人太偏向外側,沒把速度加到極致。”

李志忠搖搖頭,並沒有因爲蘇祖是自己帶的隊員,就有什麼客氣,很直白地將缺點說了出來。

“何軍與陳建的第三四棒組合也不如意。等下看看下一組的成績怎麼樣,把各個棒次的運動員,單獨和整體的成績水平,做一個詳細的紀錄統計分析。看看他們在每一棒的速度表現如何。”

在去年亞洲田徑錦標賽決賽的時候,接力隊的順序是沈運保第一棒,楊光宗第二棒,陳建第三棒,蘇祖第四棒。雖然當時成績驚人,創造了亞洲紀錄,但說到底了還是權宜之計,現在有了時間,幾個教練員就要讓每一位運動員各個棒次混合着跑跑看,是不是能夠出現更優勢的結合。

這種組合不但是在各自運動員在不同棒次的速度極致,也是考驗交接棒的兩名隊員的默契程度。像同樣第四棒,陳建交棒給蘇祖的速度就要比楊光宗交棒給蘇祖要快上那麼零點零幾秒。這裡面有彎道的第三棒距離比較短的緣故,也有楊光宗和蘇祖彼此默契不夠的緣故。

從3月20日短跑男隊確定了備戰奧運策略後,到現在已經一個月過去了,離奧運會的時間越來越近,訓練上幾乎是分秒必爭。

“對了,沈運保參加完明天在全國大獎賽的第二站就會歸隊訓練,之後估計就大獎賽總決賽會去參加。李教練,你真的有考慮好讓那個蘇祖放棄了國際田聯的大獎賽?”

……

賽場上,剛剛跑完了一組接力賽的四名運動員正站在一塊休息。

楊光宗從賽場邊的箱子裡拿了幾瓶礦泉水,扔給在旁邊擦汗的幾人,接着自己又拿了一瓶,喝了一小口潤潤乾燥的嗓子。

“蘇祖,下回你跑第一棒的時候,我得加速更充分一些才行,不然被你攆得太狠了。”

“回頭你交棒給我試試看看。”

蘇祖點點頭,方纔這一組,他跑第一棒和楊光宗的交接棒果然問題不少。隊裡安排他跑第一棒的原因也簡單,就是希望用他的衝刺速度“趕”一下前面的隊員,試試看效果,而且,他也能夠磨練一下跑彎道的技術。

現在的訓練就是打亂了順序,他從第一棒開始,依次第二棒第三棒一直到第四棒,其他各個隊員在他根據他的棒次組合,通過運動員個人感受,教練觀察,還有視頻紀錄的多次訓練數據,來安排最優勢的道次安排。

“這次沈運保應該能夠拿冠軍了吧。”何軍抿了口水,漱了漱口,吐在跑道邊的草坪上,擡起頭和幾人說道。

何軍是雙慶市人,進入國家隊的時間不長,去年在亞錦賽接力賽中頂替尹航朝跑了接力賽的預賽,個人水平也不錯,去年城運會也跑進10秒30以內。開始和蘇祖都是接力賽的主要替補隊員。

現在田徑男隊這邊一線隊主要也就蘇祖、陳建、楊光宗、沈運保還有何軍和尹航朝幾人。其他還有幾名實力不錯的年輕運動員,是青年隊和二線隊的。

“應該是沒什麼問題。”楊光宗慢慢吞下水,開口道,“老沈這些年一直沒趕上好時候,前些年狀態好遇上了陳建,後來狀態一直不穩定,個人項目上還沒拿過有分量的大獎。”

“別看我,我狀態也就前兩年恢復過來。”陳建看着楊光宗指着他,頓時笑了笑,“去年狀態不錯,可遇上個更變態的。”說着眨了眨眼,目光看向蘇祖。

蘇祖看着陳建把話題拉到自己身上,可不接這個茬,大家是競爭對手,同樣也是隊友。反而依舊說沈運保,“沈哥今年狀態很不錯,上次電記好像跑到了10秒25,估計袁教練也是看他一直沒拿過什麼獎,才同意他去參加大獎賽的。”

“反正你和陳建不去,大獎賽的百米冠軍就應該是他的了。”楊光宗笑着道,在場四人裡,蘇祖陳建楊光宗都是拿過大獎賽冠軍的,對於這個獎項看得要輕了許多。作爲隊友,沈運保眼看已經二十七八,想要退役了,能多拿一些獎項也是樂見其成。

“對了,蘇祖,國際田聯的黃金聯賽,你真不去了?”

說起比賽,陳建想起上次教練員說過的蘇祖放棄了國際田聯黃金聯賽,專心備戰奧運的事情。

楊光宗和何軍聽到這個也是轉頭露出傾聽的模樣。楊光宗還好些,他還是有達到過黃金聯賽的參賽標準,只是後來因傷病狀態緣故沒有參賽。

像何軍看着這種大賽就要眼熱許多,國際田聯黃金聯賽,是第三級別的田徑大賽,僅次於第一級別的奧運會與田徑世錦賽,第二級別的國際田聯世界田徑總決賽,國際田聯世界室內錦標賽以及國際田聯世界越野跑錦標賽。

在田徑賽事中也是規格很高的大賽,而且也因爲賽事獎金高,又是多個歐洲旅遊城市,對於全世界的田徑運動員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只是這項大賽需要按照世界排名纔會被邀請,去年蘇祖在亞錦賽和城運會跑出的成績,已經夠得上參賽標準。

“教練也和我溝通過,決定還不去了。冬訓的時候,一直在準備室內賽的60米,還有很多訓練計劃都沒有完成,趁着這段時間,趕快完成進度。”

“不去也好,反正黃金聯賽年年都有,明年再參加也不晚,比起奧運會,其他也沒什麼大賽能夠比這更重要的了。”

幾人有些可惜,畢竟黃金大獎賽的獎金不菲,而且參賽的都是世界級的各路高手。不過現在是奧運年,把這些比賽放一放也是正常。以賽代練的模式,有些運動員能夠出成績,但在場的幾人都是以訓練爲主。

“完善訓練計劃是比較重要。”陳建也是附和着說道,蘇祖年紀小,各方面可上升的空間大。雖然偶爾也會有些不服氣,但陳建也不得不承認蘇祖是當前國內甚至是亞洲最有可能跑進10秒的。

“哈,你這個練法,我覺得,再過上幾個月,你恐怕又要壯一圈了。”楊光宗伸手捏了捏蘇祖胳膊上的肌肉,頓時大笑了起來。

陳建和何軍也同時笑了起來,幾個人都是運動員,身材是要比普通人來得壯實一些,但也很有限。尤其是楊光宗,裸足一米八七的身高,雖然也有七十三公斤,但看着真是很修長消瘦。

蘇祖比楊光宗要矮上一些,但從室內賽回來後,進入訓練的節奏,除了接力賽的訓練,基本就是在健身房內。體重已經超過楊光宗,看着雖然也不壯,但相對已經算是幾人裡體型最勻稱的一個。

隨着蘇祖短跑成績的提高,李志忠對於蘇祖的力量要求也在提升。

肌肉力量好練,但是要提升的是核心力量,不但力量要上去,同樣還不能影響平衡反應。

這段時間的訓練裡,蘇祖在上次室內賽賽前加點後,剩下的潛能值已經再次累積到了百分之百,這回沒有什麼猶豫的,直接加在了反應素質上,儘早讓身體開始適應。

按照一些歐美業內對於短跑的研究,短跑的速度,就是力量加上反應。尤其是在60米和100米這種項目上,絕對的核心力量加上絕對的反應,就是絕對的競賽速度。

蘇祖也不太能確定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或者說太過絕對。他當前結合是自己不斷在力量上提升需要反應素質去平衡。

他現在的深蹲力量提升到一百六十、一百七十公斤左右,腿舉也達到五百公斤。這個數值肯定是超過普通人不少,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尤其是一些專項的力量運動員,還差得很遠。

深蹲的世界紀錄超過一千公斤,腿舉的世界紀錄逼近兩千公斤。

他是個短跑運動員,肯定不會偏向力量達到那樣的程度,但以他的身高和體重來說,力量成長也還遠沒有到頭。

按照國際的最優短跑運動員的身高是一米八五,體重則在85公斤左右。他的身高差個一兩公分,但是體重還差了10公斤。

而再增長10公斤的體重,力量要提升多少,現在還沒有明確的數字,但對於身體的平衡反應掌控肯定是要跟上一個臺階。

要是像格林一樣,一米七六的身高,體重卻是85公斤,那樣的核心力量強得幾乎讓人難以想象,再加上快速的反應,60米6秒39這個紀錄,在田徑歷史上什麼時候有人能夠打破都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接下來敏捷素質和反應素質,都是需要蘇祖提升來適應身體增長的力量素質,否則就逐漸偏離了短跑,身體力量雖然提升,但累贅的肌肉反而成了拖累。

而且,反應素質提升的好處,除了掌控身體的提升的力量素質外,帶給蘇祖的好處就是能夠優化起跑反應,百米的起跑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另一個就是接力賽的原因,快速的動作反應能夠減少接力賽交接棒的失誤,儘可能的達到最優的交接棒。

“抓緊時間,你們幾個,準備就位了。”

場邊幾人休息了一會,袁郭華教練聲音再次響起。

又是一次接力跑訓練。

第三百六十五章 鳳凰歸巢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原訓練第二百零二章 有人崛起有人退役第三百六十章 不想出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全明星賽邀請第二百八十章 影響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證傳奇第二百三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冠軍的一天第七十三章 奧運標準第二百一十五章 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第九十九章 03年的目標第二百八十八章 2006第三百八十三章 男子100米預賽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米之王 【8000字大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過年議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刷新紀錄第二百零四章 機場被堵第三百二十八章 讓我跑一次100米,一次就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局第二百七十章 頭條有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場預賽(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2006第一百六十章 200米全國紀錄第三百章零一章 18個月的時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米決賽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二十章 電話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力訓練第七章 父母第三百零三章 心態調整第一百六十章 200米全國紀錄第三百一十四章 200米X飛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第四十四章 啓程第三百五十章 百米決賽(一)第一百四十章 改變節奏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升國旗,奏國歌第九十五章 冬訓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百零五章 臨戰之前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級決賽(本章爲盟主幽明之羽)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二百零五章 再見,隊友!第三百七十四章 歡迎你,教練!第三百六十九章 2007最後一賽(下)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八十一章 下一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紀錄片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三百七十八章 閃電破世界紀錄第二百一十九章 開賽第三百六十一章 4×100接力大戰(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短跑熱第三百一十章 羅馬黃金聯賽(三戰鮑威爾)第八十八章 採訪和尿檢第二百三十一章 下一站,赫爾辛基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耀之夜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耀之夜第三百一十一章 美國英雄第三百八十章 2008奧運會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賽開始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賀函第三百一十九章 餘波討論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三百二十八章 讓我跑一次100米,一次就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二百八十章 影響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力賽第一輪第一百七十章 百米複賽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三十六章 屬性提升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建晉級第二百三十六章 提議和出局第三十章 家訪第十九章 11秒89第二百四十章 我是世界冠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五十六章 確定專項第二百六十九章 十二屆亞錦賽第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發佈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努力與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賽後採訪
第三百六十五章 鳳凰歸巢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原訓練第二百零二章 有人崛起有人退役第三百六十章 不想出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全明星賽邀請第二百八十章 影響第二百二十一章 見證傳奇第二百三十八章 百米半決賽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冠軍的一天第七十三章 奧運標準第二百一十五章 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第九十九章 03年的目標第二百八十八章 2006第三百八十三章 男子100米預賽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米之王 【8000字大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過年議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刷新紀錄第二百零四章 機場被堵第三百二十八章 讓我跑一次100米,一次就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局第二百七十章 頭條有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場預賽(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2006第一百六十章 200米全國紀錄第三百章零一章 18個月的時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百米決賽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二十章 電話第一百五十六章 接力訓練第七章 父母第三百零三章 心態調整第一百六十章 200米全國紀錄第三百一十四章 200米X飛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力賽的陣容第四十四章 啓程第三百五十章 百米決賽(一)第一百四十章 改變節奏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二百四十二章 升國旗,奏國歌第九十五章 冬訓第一百零六章 匯合第三百零五章 臨戰之前第一百七十四章 晉級決賽(本章爲盟主幽明之羽)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二百零五章 再見,隊友!第三百七十四章 歡迎你,教練!第三百六十九章 2007最後一賽(下)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八十一章 下一場第一百四十四章 紀錄片第七十五章 第一次國家隊邀請第三百七十八章 閃電破世界紀錄第二百一十九章 開賽第三百六十一章 4×100接力大戰(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短跑熱第三百一十章 羅馬黃金聯賽(三戰鮑威爾)第八十八章 採訪和尿檢第二百三十一章 下一站,赫爾辛基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耀之夜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六十四章 前兆性中暑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耀之夜第三百一十一章 美國英雄第三百八十章 2008奧運會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賽開始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賀函第三百一十九章 餘波討論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義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八十九章 彎道落後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三百二十八章 讓我跑一次100米,一次就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二百八十章 影響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力賽第一輪第一百七十章 百米複賽第二百八十四章 速度耐力的重要性第九十七章 父子第三十六章 屬性提升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建晉級第二百三十六章 提議和出局第三十章 家訪第十九章 11秒89第二百四十章 我是世界冠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五十六章 確定專項第二百六十九章 十二屆亞錦賽第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發佈會第二百八十七章 努力與收穫第三百八十七章 男子100米半決賽(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賽後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