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添一把火

桌上放着四顆夜明珠,散發出來白色的光暈,讓人愛不釋手。

四顆毫無瑕疵的夜明珠,價值至少二十萬兩白銀,如果在南京城交易,價格會更高,同時拿出去交易,甚至可能買到三十萬兩白銀。

吳宗睿一直將唯一的一顆夜明珠收藏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維持護衛的開銷,需要大量的錢財,如果遇到緊急的時刻,拿出來夜明珠交易,得到的白銀能夠維持一段時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管如何強悍的軍隊,失去了糧草的支援,都會成爲一盤散沙。

想不到的是,秦志銳居然送了一顆夜明珠,這應該是信義幫以前獲得的,也算是秦志銳壓箱的寶貝,這次拿出來了。

怡紅樓的掌櫃上月底送來了二千兩白銀,這也讓吳宗睿對秦淮河有了不一般的認識,怡紅樓不是秦淮河最爲出名的青樓,生意不是最好的,可是每個月的利潤居然達到了四千兩白銀以上,一年下來就是近五萬兩白銀,這樣的利潤,足以讓人瘋狂。

難怪那麼多人覬覦秦淮河,難怪秦淮河的每一家青樓,背後都有頗爲強硬的背景。

敲門聲響起,吳宗睿將四顆夜明珠放進了錦袋裡面。

“大哥,您有什麼事情嗎。”

“有一些事情,需要你去做,記住,做的越是隱秘越好,如果眼看着要暴露蹤跡,那就果斷的撤離,茲事重大,現在看起來不算什麼,日後你就會明白。”

“什麼事情啊,這麼重要。”

“有關幾個讀書人的事情,你就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

廖文儒離開了廂房,吳宗睿眯起了眼睛,看看這一次加一把火,復社的張溥等人如何,是不是經受得住。

南京城內,已經聚集了很多的讀書人,他們每日遊走於秦淮河和酒樓之間,推杯換盞,聚會遊樂,探討學問,好不愜意。

進入臘月,節日的氛圍逐漸濃厚,就算是尋常百姓人家,也開始添置年貨。

儘管北方一片哀鳴,後金韃子已經入關,在京畿一帶肆掠,農民起義軍也在陝西大肆的鬧騰,可這些事情,距離南直隸太遠了,無人體會得到。

諸多的讀書人,每一次的推杯換盞,都在議論一件事情,那就是南京國子監監生徐名時的案子,應天府衙已經有了判詞,徐名時也就是賠償了蔡家一百兩銀子,被責令具結悔過,以觀後效,這樣的處罰壓根不算什麼。

傳聞飛快的蔓延,那就是應天府衙的判決,乃是復社直接干涉的結果,據說復社盟主張溥,據理力爭,不僅是在國子監祭酒賀逢聖大人的面前,甚至在應天府府尹詹大人的面前,也是爲徐名時鳴不平,官府原本打算剝奪徐名時讀書人功名,發配到軍中戍邊的。

傳聞蔓延的同時,議論也開始變味,國子監祭酒賀逢聖大人,以及應天府府尹詹士龍大人,成爲了讀書人責罵的對象,什麼昏聵、黑白不分、胡亂斷案等話語全部說出來了。

喝過酒的讀書人,膽子最大,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他們的火氣越來越大,漸漸的無法壓制了。

十二月四日,官吏停止休沐,開始上班。

國子監也開課,春節在即,國子監快要考試,考試之後就放假了,一直到來年的二月,諸多的監生纔會重返國子監上課,認真準備秋季即將舉行的鄉試。

午時,數百個讀書人組成的三大隊伍,突然出現在國子監、應天府衙以及蔡家的外面,他們情緒激動,大聲的叫罵,言辭之中充滿了對國子監和府衙的憤怒,充滿對蔡家的蔑視。

五城兵馬司出動了軍士,不過這些軍士不敢對讀書人動手,只是包圍了讀書人的隊伍。

也不知道是誰推搡了誰,讀書人與五城兵馬司的軍士居然動手了,軍士依舊是剋制,沒有動手,這下子讀書人的勇氣被激發出來,他們開始毫無顧忌的推搡周遭的軍士。

也有忍不住的軍士,避讓的同時,輕輕的推開動手的讀書人,引發軒然大波。

讀書人更加的憤怒,對軍士不客氣,嘴裡的話語也更加難聽,甚至開始直接辱罵南京國子監祭酒賀逢聖與應天府府尹詹士龍,到後來就連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都躺槍了。

。。。

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胡應臺,得到了奏報。

作爲南直隸權力最大的南京兵部尚書,胡應臺兢兢業業,崇禎元年三月由南京刑部尚書調任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可謂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近段時間,他已經得到消息,因爲在兵部尚書的職位上面表現不錯,可能會調到京城六部去任職了。

這個時候,南京城需要平靜,否則胡應臺第一個受到影響。

讀書人在國子監和應天府衙鬧事,甚至對五城兵馬司的軍士動手,這無疑是大事情。

胡應臺大爲火光,馬上命令嚴查,看看是什麼情況。

沒有多長的時間,胡應臺得到了奏報,原來是復社爲徐名時的案子叫屈,爲復社盟主張溥叫屈,因爲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昏聵,沒有詳細調查,偏聽偏信,訓斥了復社和張溥等人。

包括應天府衙的判詞,以及國子監監生徐名時的案卷,火速呈奏到兵部。

禮部尚書董其昌也趕到了兵部,氣的身體哆嗦,白鬍子都要翹起來了。

臉色陰沉的胡應臺,終於下達了命令,將讀書人之中鬧事之人抓起來。

。。。

事態很快平息。

百無一用是書生,五城兵馬司軍士真正開始動手,他們馬上慫了,四散而逃。

可惜五城兵馬司的軍士,早就盯住了那些個鬧得最歡的讀書人,將他們悉數抓住了。

被抓住的讀書人,全部都羈押到應天府衙的大牢。

。。。

讓吳宗睿想不到的是,被抓的讀書人之中,居然有萬時華和徐世溥等人。

復社的金陵大會,應該是崇禎二年的二月召開的,史書記載,這一次的金陵大會,規模超過了尹山大會,爲崇禎六年的虎丘大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崇禎六年的虎丘大會之後,復社的規模和聲威達到了頂峰,不要說讀書人,就連朝中的官員,都紛紛加入到復社。

“文儒,帶着護衛迅速離開南京城,回到淮安去,現在就出發,絕不能讓任何人發現你們的蹤跡,你記住,沒有我的命令,這些護衛不準到南京來。”

“大哥,我這就出發,您多保重。”

酉時,得到通知的吳宗睿,匆匆趕往了府衙。

詹士龍坐在大堂之上,臉色陰沉。

府衙的官員全部都到齊了。

“諸位,今日發生在國子監和府衙前面的事情,你們都清楚了,蔡家更慘,蔡家公子、門房以及下人都遭遇到毒打,那些所謂的讀書人差點就衝進府邸裡面去了。”

“趙大人,劉大人,蔡大人,鬧事的讀書人,全部都羈押在府衙的大牢,勞煩你們連夜審訊,看看是誰挑起的這宗事情,你們記住,務必要查的清清楚楚。”

“吳大人暫時不要參與其中,崔大人,後日你依舊到上元縣衙赴任,也不要參與其中。”

“此事影響惡劣,不過本官相信,很多讀書人都是不明事理,遭遇到蠱惑,所以三位大人查察的重點,是背後蠱惑之人。”

。。。

大堂的氣氛頗爲緊張,今天發生的事情,衆人都知道,儘管那些讀書人只是在府衙的外面叫罵,不敢衝擊府衙,不過這夠嚴重了,要知道南京城內還從未發生過這等的事情。

衆人很快散去,趙從榮等人知道輕重,這個時候不會講價錢了。

大堂上,留下了詹士龍和吳宗睿兩人。

“瑞長,今日發生的事情,兵部胡大人很震怒,責令嚴查,羈押這些讀書人,是胡大人下令的,我是真的沒有想到,復社以及復社的張溥等人,如此的狂妄,以前他們聚會討論時政,議論朝中的某些官員,我還覺得沒有什麼,想不到他們將官府的愛護,當做了縱容的理由,真真的混賬透頂,這一次,府衙若是輕輕放過了復社,我也不要做這個府尹了。”

“大人,事情不會到這一步吧,復社真的有那麼大的膽子嗎。”

詹士龍看了看吳宗睿,嘆了一口氣。

“瑞長,盛澤歸家院發生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你的隱忍是不錯的,身爲朝廷官員,不與張溥等人一般見識,不過你可知道,有些讀書人心胸狹窄,容不得他人,些許的小事情,睚眥必報,梁書田是復社之人,徐名時亦是復社之人,張溥等人利用復社,敗壞朝廷的聲譽,達到打擊你我的目的,可惜他們的算盤打錯了。。。”

吳宗睿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

“大人,怎麼會這樣,下官真的沒有想到,今日有讀書人提及了徐名時的案子,誹謗官府官官相衛,下官非常憤怒,險些走出府衙與那些讀書人理論。”

“瑞長,多想想吧,這一幕,讓我想到了很多,復社若是如此發展下去,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

吳宗睿走出府衙,回家去了,這裡沒有他什麼事情,至於說事態的延續,他當然會特別的關注。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十一章 縣衙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攻心計(1)第七百四十一章 悲劇的伏筆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五百八十四章 朱由檢的怒火第九百八十九章 餘音繞樑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五百四十八章 不敢說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五百八十二章 皇太極的想法第八百零三章 忍不住發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九百五十一章 頗爲艱難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三十七章 悉心準備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九百四十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七百三十六章 不同的思緒(2)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轉向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被迫抵禦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五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想法(2)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六百四十八章 明事理第二百三十三章 務必精準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三百六十九章 準確的部署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十一章 縣衙第四百三十三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百四十五章 特急聖旨第六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七百零七章 掌控山東(12)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該出手就出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一百六十五章 心照不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五百一十一章 高興地太早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如此也行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從容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鼎之戰(5)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1)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八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1)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