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

“瑞長,恭喜你了。。。”

“同喜同喜,我們乾了這杯酒。。。”

面對史可法與盧發軒的時候,吳宗睿的表現還是自如的,臉上帶着笑容,其實對於出任南直隸應天府推官,他是不滿意的。

應天府推官,從六品的品秩,比史可法與盧發軒,都高出了半個品秩。

吳宗睿還是想出任知縣,儘管只是正七品,但是能夠主政一方,有着不小的自主權,而且越是偏遠地方的知縣,越是有利於發展自身的勢力。

推官相當於幾百年之後的法院院長兼任審計局局長,主管的就是審案與審計的事宜,在府尹或者知府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

這個職位,其實是輔助性的職位,審案由知府大人直接把握,每到審案的時候,推官坐在知府大人左下首,在知府大人斷案的過程之中,時刻予以提醒。

當然,推官在斷案的過程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

至於說賬目的審計,更是一塌糊塗,推官是不可能真正對各縣的賬目展開審計的,就算是對府衙的諸多開銷,也不大可能進行真正的審計。

推官這個職位,更大程度是鍛鍊,如果表現好,得到知府大人的讚譽,上下的關係處理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提拔,出任朝廷六部的正六品主事。

接下來發展的道路就很明確了,從六部的主事開始,一步步升遷,從五品的員外郎,正五品的郎中,升遷到正五品的郎中,進入下一個關鍵的步驟,運氣好的進入都察院,兼任正四品的僉都御史,到地方上去鍛鍊,若干年之後,最終回到六部,出任正三品的侍郎,運氣不好的,則有可能出任正四品的知府。

一般情況之下,二甲三十名開外的進士,奮鬥一輩子,能夠成爲六部的尚書,那就是祖墳上面冒煙了,進入內閣是不可能的。

應該說吳宗睿能夠成爲從六品的應天府推官,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關照。

吳宗睿擔心的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南直隸。

南直隸人才輩出,明末幾乎左右了大明朝廷,不管是東林黨人,還是復社,影響都是巨大的,而且南直隸屬於典型的風花雪月的地方,就算是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的時候,南直隸所轄的南京城,依舊是鶯歌燕舞。

吳宗睿前往應天府出任推官,不可避免要與復社諸多成員接觸,這裡面就有復社的盟主張溥,以及楊廷樞和吳偉業等人。

吳宗睿不想過早的與復社發生衝突,他想着在自身力量強大的時候,與東林黨或者復社接觸,那個時候掌握有絕對的主動權。

可惜事態的發展,並非是他想象的。

“瑞長,九個多月時間,娶親足夠了。。。”

看着史可法關注的神情,吳宗睿無法開口,這也難怪,大凡兩榜進士,悉數都是成家了,沒有婚娶的進士,如同大熊貓一樣珍貴稀奇。

沒有成家,並非是好事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就是寒窗苦讀,培養讀書人優秀的品行,進而金榜題名,報效朝廷,所謂齊家,廣義上泛指經營好家族,歸根結底還是經營好小家庭。

沒有成家之人,往往被認爲缺乏磨礪,也就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史可法與盧發軒全部都是六月底到任,吳宗睿卻是十二月底到任,已經說明問題。

幾百年之後的催婚族,往往都是父母親人,現如今的催婚族,換成了朝廷。

偏偏吳宗睿還沒有辦法反駁。

。。。

兩壺酒全部喝完,史可法與盧發軒的臉都變得通紅。

史可法再次擡手的時候,吳宗睿開口了。

“憲之兄,路廷兄,已經非常盡興,我看就不要繼續喝酒了,明日我等都要出發,或者歸家,或者遊歷,吏部敕書已經發往各地,赴任的時間不能耽誤,若是我們醉的厲害,務必在京城逗留一兩日的時間,影響不好。。。”

吳宗睿還沒有說完,史可法就豎起了大拇指。

“瑞長,你的話語和提醒,字字珠璣,我不服氣都不行啊,明日我們一別,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夠見面,我有幾句肺腑之言,還請瑞長聽進去。”

“憲之兄請說。”

史可法看了看吳宗睿,神色頗爲嚴肅的開口了。

“第一,瑞長兄與應社以及豫章社之矛盾,看似無關大雅,其實不然,應社在江南一帶的影響力,非同小可,瑞長兄恰好是出任應天府推官,想要避開應社幾乎沒有可能,今日張採的態度,我已經感受到了。”

“瑞長兄才思敏捷,沉穩睿智,在我看來,就算是應社盟主張溥,也是拜服的。”

“我想瑞長兄還是與應社和平相處,如此麻煩就少了很多。”

“第二,瑞長兄尚未成家,前幾日路廷兄和我說到此事,還算是笑話,現在不一定了,朝廷的規矩,瑞長兄也是知曉的,我想瑞長兄還是要迎娶弟妹,如此到應天府上任的時候,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

“從現在到十二月底,九個多月的時間,今年閏四月,瑞長兄多出來了一個月的假期,想必吏部也是考慮到此事了,給了瑞長兄九個月的假期。”

“瑞長兄一定要把握機會,切不可耽誤了成家的大事情。”

。。。

史可法喝的有些多,說話也頗爲直接。

盧發軒倒是沒有開口說什麼。

等到史可法說完,吳宗睿站起身來,對着史可法與盧發軒稽首。

“感謝二位兄長苦口婆心的提醒,我一定會注意的。”

。。。

四月初二,卯時三刻,永定門外。

吳宗睿、盧發軒和史可法三人是同時出發的。

兩榜進士,留在京城的僅有少部分一甲和二甲的進士,他們悉數在翰林院任職,其餘授官的進士都要離開京城,回家稍作調整之後,到地方上任,尚未授官的部分三甲進士,前往吏部參加培訓,最多一個月的時間,也要被授官,同樣要離開京城,趕赴到各地去上任。

史可法對着吳宗睿和盧發軒兩人稽首行禮。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瑞長兄,路廷兄,就到這裡吧,你們也要趕路,瑞長兄,休怪我多嘴,成家之事,回去之後就要考慮了。。。”

吳宗睿看着史可法,眼眶有些發熱,他這個現實主義者,輕易不會相信他人,不過這麼長時間以來,史可法的真誠,讓他真的感動。

“憲之兄,此去山高路遠,一定要保重,我聽聞陝西一帶,災荒連連,有一些暴民已經開始作亂,局勢不是太穩定,憲之兄到西安府城上任,還是要多多注意。。。”

“瑞長兄,你多慮了,我不會害怕暴民作亂,他們也是沒有糧食、活不下去,才聚衆鬧事的,我到了西安府城,一定竭盡全力平息暴民作亂。。。”

吳宗睿看着史可法,略微沉默了一下,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憲之兄,暴民作亂,固然是沒有糧食吃,等在家裡是死,造反也是死,何不選擇造反,還可能吃上一頓飽飯,不過,這作亂之人,打家劫舍,錢糧來的太容易了,一旦他們嚐到點頭,你就算是給他糧食,他還會安分嗎。”

“憲之兄身爲西安府城的推官,若是偶然情況住下負責平地暴民作亂,我勸憲之兄不要心存憐憫,除惡務盡。”

。。。

吳宗睿說的也是肺腑之言。

很可惜,他過高的估計了史可法的接受能力。

史可法皺着眉頭開口了。

“瑞長,還好你是到應天府去上任,我的家鄉河南開封府轄下的詳符縣,前年和去年都遭遇到天災,好些人家幾乎沒有收成,地方上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幾乎活不下去,如此情況之下,他們並未想到造反的事宜,我曾經上書府衙,救濟災民,免得他們凍餓致死。。。”

吳宗睿嘴角帶着一絲若隱若現的笑容。

“憲之兄,地方官府可曾救濟災民。”

“這個,的確沒有救濟,這是不對的,我此番前往西安府衙上任,一定勸解知府大人,必要的時候,騰出府庫的糧食救濟災民。”

聽見史可法這樣說,吳宗睿微微嘆了一口氣。

讀書人都是清高的,兩榜進士就更不用說了,史可法表面謙遜,骨子裡還是充滿激情的,以爲上任之後能夠做出一番大事業。

“憲之兄,我們不爭論,待到你上任之後,就明白一切了,若是地方官府救濟百姓,也不至於有暴民造反,再說了,府庫裡面的存糧,都是屬於朝廷的,知府與知縣無權調撥,除非是得到皇上的聖旨或者內閣的敕書。。。”

吳宗睿剛剛說完,史可法就低下頭沉思。

良久,擡頭的史可法,看着吳宗睿開口了。

“謝謝瑞長兄的提醒,我還是想的簡單了一些,好了,我們就此別過,西安府城距離南直隸以及湖廣等地,距離太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機會與二位兄弟聚會。”

“憲之兄不用多想,我想我們很快就能夠見面,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來日我們奉詔來到京城,一定要好好的聚聚。”

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十五章 端倪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
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無毒不丈夫(3)第三百六十六章 祥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七百七十三章 氣量與格局第五十二章 劉寧第六百三十三章 憤怒下的清醒第一百三十四章 拐彎抹角第一百章 事來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不尋常的自信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六百五十七章 李定國的決斷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一定設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四百六十六章 殘陽如血(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京與淮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針對性部署(1)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方的反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百七十三章 塘報的刺激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散關之戰(7)第六百八十五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七百八十章 脣亡齒寒(2)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二百零四章 豁出去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一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七百零六章 掌控山東(11)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遭遇彈劾第八百四十章 功虧一簣(3)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十五章 端倪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三百二十章 憤怒中的領悟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誓死效忠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不可輕敵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七百六十章 滅頂之災(4)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六百六十四章 無法隱忍第七百五十八章 滅頂之災(2)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十章 平衡之術第一百八十章 退無可退第二百八十三章 予民休養生息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八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