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史可法

也有不少舉人留在京城,進入國子監學習,至於說打算到吏部報備的舉人,少的可憐,就算是這些舉人放棄參加會試的機會,想着進入朝廷做官,也要等不短的時間,這些人中間,運氣好的能夠進入到國子監,運氣不好的大都是到府學或者縣學去做督學等等,全部都是九品或者從九品的品秩,一輩子幾乎沒有什麼升遷的機會。

至於說會試高中的貢士,翌日全部到鴻臚寺去,進行相關的登記與覈定,第三日則是全部到禮部,參加複試,複試相對簡單,也就是寫一篇有關時政的八股文,等同於殿試的策論文,文采看得過去就算是通過了。

其實複試最爲關鍵的還是看身體情況,如果是身體殘缺之人,按照朝廷的規矩,不能進入朝廷爲官,也就沒有資格參加殿試。

接下來五天的時間,諸多的貢士都要學習繁瑣的禮節,特別是跪拜禮。

殿試由皇上親自主持,參加殿試的貢士進入建極殿之後,等待皇上的到來,皇上在諸多大臣的陪同之下進入建極殿,參加殿試的貢士需要離開座位,向皇上行跪拜禮。

幾百年之後早就沒有什麼跪拜禮,在吳宗睿的印象裡面,長輩去世以及清明節上墳的時候纔會下跪拜祭,其餘時候根本不會有什麼跪拜的情形。

不過在明末的時候,跪拜的情形很普遍,特別是見到皇上,三拜九叩是很常見的情形,每逢大朝,參與的朝中官員都需要向皇上行跪拜禮。

吳宗睿不適應或者說反感這樣的禮節,可惜他無法反抗,只能隨波逐流。

在禮部以及鴻臚寺的時候,吳宗睿度日如年,繁瑣的禮節讓他暈頭轉向,可又不得不集中精神,這些禮節千萬不能錯,否則就可能被冠以欺君之罪,嚴重者可能取消一切的功名。

一直到三月二十三日,吳宗睿和衆人才得以離開鴻臚寺,結束所有的培訓。

距離殿試僅僅剩下兩天的時間了。

“瑞長,這幾日辛苦了,我們一同去酒樓聚聚。。。”

“路廷兄,算了,這段時間着實累了,我還是回到客棧去好好歇息一番。”

“也好,瑞長,這幾天你的臉色都不是很好,是不是不舒服啊。”

“沒什麼,歇息一下就好了。”

劉寧以及盧發軒的書童,悉數在正陽門等候,他們分別牽着馬。

吳宗睿已經沒有在法華寺借宿,而是在正陽門大街附近找到了一家客棧,盧發軒也搬離了宣武門大街附近的客棧,與吳宗睿住到了一家客棧。

正陽門距離客棧不是很遠,吳宗睿不想騎馬,一邊與盧發軒說話,一邊朝着客棧的方向而去,盧發軒自然也不會騎馬。

“瑞長,公長兄他們離開京城,據說是到蘇州去了,我還聽說了,公長兄邀約了不少同年,一同趕往蘇州的尹山。”

“那是自然,公長兄本就是豫章社的中堅力量,此番尹山的聚會,他當然不會錯過,至於說其他同年,想必也是仰慕太倉應社,或者豫章社。”

“我看不一定,這裡面受先兄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前兩日我還聽說,受先兄極力鼓吹應社,看樣子此番應社以及豫章社,可以吸納不少人了。”

吳宗睿點點頭,沒有說話,看來現實情況與史書描述的有些不同,原來以爲,即將成立的復社,吸納的大都是生員,現在看來不是這樣,復社應該是吸納了不少的舉人。

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復社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可以直接影響到南直隸的鄉試,影響到內閣首輔的人選,如果其組成人員全部都是生員,壓根做不到這些。

復社兩大盟主之一的張採,會使高中,與吳宗睿成爲了同年,即將參加兩天之後的殿試。

按照道理來說,張採會試高中之後,就不能夠參與應社的任何事宜,不過其盟主的身份,讓不少人側目,現如今東林黨在朝中的影響力還是不錯的,就算是張採爲應社鼓吹,也不會有什麼人跳出來找麻煩。

這個結論,讓吳宗睿有些憂心,眼看着復社即將成立,甚至已經成立,其另外一個盟主張溥將在崇禎三年鄉試高中,崇禎四年殿試金榜題名,儘管其名次不是很高,但因爲名氣太大,直接進入了翰林院,成爲翰林院的庶吉士。

且不說錢謙益等東林黨魁,就說即將崛起的楊廷樞、吳偉業、文震孟和吳昌時等人,這些人都是復社的中堅力量,他們崛起之時,復社必定成爲一股宏大的力量。

這讓吳宗睿不僅是憂心,更是頭疼。

看見吳宗睿沒有開口,盧發軒轉移了話題。

“瑞長,這些日子,我看你與憲之兄有些接觸,你們之間頗有些投緣啊。”

“也不是,我與憲之兄正好站在一起,閒暇之餘多說了幾句話。”

“也是,我看你認識的同年不是很多,日後還需要多多接觸。”

吳宗睿看着盧發軒笑了笑,表示了感謝。

盧發軒提到的憲之就是史可法,此人在歷史上的名氣是不小的。

穿越一年多的時間,吳宗睿終於開始接觸這些明末的“名人”了,原來以爲會試可以見到周延儒和溫體仁等人,可惜資格不夠,不過殿試就可以見到。

對於明末諸多的名人,吳宗睿不會盲目的相信史書的描述,他需要通過自身的體會和接觸去真正的認識這些名人。

初次見到史可法,留給吳宗睿的印象是溫文爾雅,儒雅有餘,罡氣不足。

這樣的史可法,壓根沒有辦法與幾十年後領兵與清軍死戰的史可法結合起來。

穿越的吳宗睿,年齡只有十六歲,可是心思縝密堪比百歲老人,這也讓他時時刻刻透露出來少年老成與睿智的氣質。

相比較來說,吳宗睿寧願結交盧發軒這種歷史上沒有多少名氣的讀書人,也不願意深交史可法這類人,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說,史可法這類人,是死命效忠大明王朝的,有朝一日,吳宗睿若是動搖了大明的根基,史可法肯定成爲他的對頭。

至於說張採,最終沒有多大的作爲,大明王朝覆滅之後,也就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之中。

“瑞長兄,路廷兄,我就知道你們一定一起回到客棧。”

“憲之兄,想不到你來了,正好,我們一同去酒樓,好好的聚聚。。。”

還沒有等到吳宗睿開口,盧發軒就開口決定了。

吳宗睿也對着史可法抱拳,他真沒有想到,史可法居然直接來拜訪了,估計是自己留給史可法的印象頗爲深刻。

想要好好歇息的吳宗睿,不得不硬着頭皮跟着到酒樓去。

進入酒樓,盧發軒帶着吳宗睿和史可法直接朝着二樓走去,且直接進入了雅間。

吳宗睿有些發愣,原來盧發軒早就訂好了酒樓,只是因爲他感覺到疲倦,所以就沒有提及此事。

這讓吳宗睿頗爲感動,看樣子盧發軒的心還是很細的。

夥計很快上酒上菜。

夥計退出雅間之後,盧發軒首先端起酒杯,三人連續喝下三杯酒。

放下酒杯之後,史可法開口了。

“今日真的是痛快,瑞長兄,路廷兄,剛剛離開鴻臚寺之時,我聽聞應社盟主張溥在蘇州尹山住持的集會,應者有兩千餘人,規模異常宏大,可惜我沒有時間,要不一定去看看。。。”

盧發軒的神色變得有些微妙,扭頭看了看吳宗睿,他當然知道吳宗睿對應社以及豫章社的態度,這史可法也是,本是在酒樓飲酒,提到應社幹什麼。

“憲之兄其實有時間去看的。”

“瑞長兄,此話怎講。”

“殿試結束之後,可向吏部報備,請假三月到半年時間,不就可以到蘇州去看看了。”

史可法楞了一下,連連擺手。

“我也就是說說,怎麼可能真的到蘇州去看看,再說了,殿試之後,這一身就交付朝廷了,務必一心爲朝廷辦事了。”

“原來憲之兄時這等的想法,我倒是不一定,殿試之後,準備請假半年時間,回家去看看,若是有多餘時間,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瑞長兄學識出衆,乃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才,十六歲的年紀就參加殿試了,自然可以到四周走走看看,路廷兄與我就不一樣了。。。”

“不是那個意思,我也就是想着回家去看看。”

史可法看着吳宗睿,突然笑了。

“瑞長兄,有件事情我可是冒昧了。”

“憲之兄有什麼話,儘管說就是了。”

“我聽聞瑞長兄尚未婚配,可是真的啊。”

吳宗睿楞了一下,看了看史可法與盧發軒,臉上有了一抹紅色。

“這個,我一直都在讀書,再說了,我的家境一般,比不得憲之兄。。。”

史可法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瑞長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婚配之事可不能耽誤,不過你不必着急,十六歲的年紀,金榜題名,若是外間知道你尚未婚配,上門說媒之人豈不是要踏破門檻。。。”

盧發軒看着吳宗睿,也笑了。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二十章 應對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十三章 育苗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關之戰(2)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三百七十四章 末路(3)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八百三十九章 功虧一簣(2)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五百五十一章 智囊的作用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四百九十二章 態度要明確第八十七章 疑點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野震驚(2)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八百一十章 敗着第八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千零一章 微服私訪(2)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度陳倉(1)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八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1)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九百四十四章 頭等大事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二十章 應對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安排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及時的提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末路(3)第七百八十九章 盧發軒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爲政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百四十六章 也算是威脅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不計前嫌?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九百二十六章 定鼎之戰(10)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6)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第八百八十九章 出擊(3)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拼死一戰(5)第七百三十五章 不同的思緒(1)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二百零二章 押司第七百零三章 掌控山東(8)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極的震撼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五百零四章 遼東起步第二十四章 撿來的功勞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四百五十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四百九十八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十三章 育苗第四百五十三章 搖擺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無毒不丈夫(2)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很不錯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鼎之戰(8)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散關之戰(5)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