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新發現

趕海只是一小部分人,划着小船在海面上撒漁網的是伙頭營收集食材的特遣隊伍。

除了一些留守船艙上的將士,大概還有八萬人起早用完早飯便開始清理植被,前往淡水湖這一路要清理出來。

更有工匠開始在附近尋找適合的地方建磚窯,尋找適合的燒水泥的材料準備建水泥廠。

而鋼鐵,他們來時在嶺南收集了一部分,臨時搭建房子暫時夠用,如果想在這片陸地大搞建設,就必須尋找到鐵礦。

而清理路面的隊伍,如果遇到大樹擋路,他們也會順便砍下來,將它們堆在路邊,之後可用於建房做傢俱所需木料。

中午小廚房做了海鮮全宴,孩子們看到一樣一樣海鮮被端上桌,兩眼冒光,饞得差點口水都流了下來。

這些食材是他們一起勞動所得,聞起來都覺得比以往的飯菜更香。

唯一遺憾的就是全桌海鮮,卻沒有綠葉蔬菜。

李景福和夏婧洗了手,坐上桌,他們動了筷子,孩子們纔拿起筷子夾自己面前的海鮮。

夏婧喝了口海鮮粥,筷子伸向了香辣蟹,“還好我們在嶺南時收集了不少幹辣椒,要不然這一路行來怕是想吃口辣椒都是奢望。”

李景福幾年下來,也慢慢適應了吃辣椒,聽了夏婧的話,筷子轉向香辣蟹:“還是你有先見之明,別說有點辣味,很開胃。”

“嗯,開胃是開胃,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綠色蔬菜。”說着夏婧看向幾個埋頭苦吃的孩子,“上午我們去趕了海,下午你們跟着我去摘野菜,如今到了這片陸地,大家都要勞動,好儘快適應這裡的生活。”

孩子們剛到這片陸地,對這裡一切都感到新鮮,這會兒別說夏婧讓他們跟着她出去摘野菜,就算她不說,他們也打算下午到處轉轉。所以他們聽了吩咐二話沒說便應了下來。

李景福見孩子們都答應了下來,喝了口黃酒,問道:“那朕要去嗎?”

夏婧瞥了他一眼:“隨你,到時別拖我們後腿就成。”

這話李景福不願意聽,嘴上嘖了一聲:“嘖,你這話怎麼說的,朕這麼大個人,難道還不如這幾個小屁孩?”

夏婧笑了笑沒說話。

飯後,幾個孩子湊在一起商量着要帶什麼工具,到野外摘野菜,這是他們從小錦衣玉食長到現在,還真沒有做過這活,對他們來說挺新奇的。

“大哥,你說我們要帶些什麼工具?這野菜怎麼摘?”

李明悟微微皺起眉頭,想了半天也沒有頭緒,老祖宗說了飯後休息半個時辰便出發,他們得提前將工具準備好。

李明同感受着海風拂面,微眯着眼一臉享受,聽了李明悟的話,微微勾起脣角:“這事不用你操心,跟在你身後侍候的人會替你準備好。”

李明悟不悅地蹙眉,轉頭看向身後的奴僕,見他們對他諂笑,眉頭擰得更緊。

作爲皇室的子弟,從小身邊就跟了一堆侍候的僕人,一些瑣事還真不用他們操心,一切都有人幫他們打理好。

但李明悟就想着有人操心,但自己也不能什麼都依賴僕人,要不然,離開僕人不就成了廢物一個了嗎?

李明東看了看兩人,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哥,這摘野菜有趕海好玩嗎?”

“應該好玩吧”李明同不確定了,因爲他也沒摘過野菜啊。

李明東沒有得到確切答案,他轉頭便問站在自己身後的奴僕們:“你們可知道摘野菜好不好玩?”

一衆奴僕:“.”

他想說看情況,如果是鬧饑荒去摘野菜那肯定不好玩,如果是閒得沒事體驗生活肯定好玩。

“當臘,你說!”李明東直接點名。

小廝當臘上前一步,笑道:“東公子,摘野菜好玩。”

李明東得到確切答案,一臉期待,他看了眼主帳篷,又看了眼天上的太陽,顯然是有點等不及。

臨出門前,夏婧讓丫鬟拿來一塊帕子將頭上的頭髮包了起來,找野菜和趕海不同,在山上有樹枝勾頭髮,還怕有蟲子掉到頭上,用布包住頭髮最方便安全。

從帳篷裡出來,李明東第一眼就發現了她,他顛顛地跑了過去,“老祖宗,您出來了,我們現在可以出發了嗎?”

其他孩子落後一步也跑了過來。

夏婧揉了一下他的腦袋,對孩子們道:“走吧。”

“歐!走咯!”孩子們歡呼。

隔壁的帳篷,聽到外面的動靜,李景福帶着阿奴從帳篷裡走了出來。

他對夏婧笑了笑,拍了拍最大曾孫李明同的腦袋,“這會兒別太興奮,等會兒有你們的苦頭吃!”

李明同歪着腦袋問他:“老祖宗,摘野菜很苦?”

“你說呢?”

“我不知道呀。”李明同聳聳肩。

“等會兒你就知道了。”

李景福見夏婧已經走到了前面,忙不迭地跟了上去。

夏婧首先爬上小山坡,查看大路清理情況,別說,山上原本植被繁盛,被清理一遍好走多了。

山上有不少樹木都被砍倒扔在路邊,想來是想等要建房了纔會往工地搬運。

而清理路面砍下來的樹枝雜草等植被,等曬乾了可以當柴火燒。

山下是一塊盆地,一直延伸至淡水湖邊,而湖就坐落在盆地中央的位置。

“如果將這一片地方清理出來,是目前建城池的最佳地點。”

夏婧對這塊盆地非常滿意,城池建好,盆地剩下的地方可開荒造成良田,湖水不僅可供居民飲用,還可以灌溉良田。

李景福對此地也滿意,他大手一揮:“走,我們下去瞧瞧,看下這盆地的土地肥不肥沃。”

如果肥沃可以讓人開荒,先種上一茬莊稼再說。

從山坡上面到盆地,從清理出來堆在一旁的雜木雜草可看出,盆地的植被比山上更茂盛。

被清理出來的地面,除了堆積起的柴火,夏婧還發現堆在一起的橙色瓜類,她以爲自己眼花,待走近一看,還真是南瓜。 這些南瓜有的已經全是橙色了,有的橙色中夾雜着青色,都是老南瓜,而且個特別大,扁圓扁圓,原始品種,沒有經過後世改良過。

後世南瓜傳入中原,似乎就是因爲是從南邊傳進來的,所以叫南瓜,難道原產地就是這裡?

夏婧雖然疑惑,但現在已經無從考究,且擺在眼前的是事實,她在另一個時空的大洋洲發現了南瓜。

說不定,這片盆地還有其他品種的蔬菜,只是無人發現而已。

“這是什麼?長相這麼奇特?”李景福見夏婧臉既驚又喜的神色,弄得心裡好奇極了。

夏婧回頭看跟過來的李景福和孩子們,笑着指了堆成山的南瓜,“這應該是一種瓜類,我曾經在一本書上見過,可以食用,能當糧食飽腹,且味道似乎還不錯。”

“能當糧食?”

李景福聽了,心中一驚,好不好吃他不關心,他只注意到可以當糧食,要知道他們艦隊從大禹來到這裡,目前最缺的就是糧食。

畢竟十幾萬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可不少,艦隊運載來的糧食終究是有限,總有消耗完的一天,自力更生或尋找新的糧食纔是重中之重。

要不然,帶來的這十幾萬人就真的來當原始人了。

夏婧激動地點了點頭:“嗯,晚上讓伙頭營煮瓜粥,讓大家都嚐嚐這瓜的味道。”

在大禹生活多年,夏婧一直讓人留意嶺南的外來船隻有沒有帶回來稀奇的種子,一直沒有發現南瓜種子,且她的空間裡也沒有南瓜種子。

現在想來,南瓜原產於這裡,應該是航海的西夷人還沒有發現這片大陸,畢竟如今現有的航線,西夷人更喜歡從馬六甲海峽穿過,沿着孟加拉灣和阿拉伯灣航行,一直到非洲再到南美洲。

而大洋洲這一片大陸卻並不在他們既定的航線上,是後來被航海家無意發現了這片大陸。

李景福聽了她的話,欣喜過後就是擔憂:“夏氏,這瓜真能吃?萬一要不,還是等讓人試了毒再說吧。”

夏婧擡起眼眸,看向他,思忖片刻,揮了揮手:“行吧,現在馬上去安排,晚上就讓大家嚐嚐這瓜好不好吃。”

李景福一聽,見她仍沒改變初衷,非要大家晚上吃這瓜,無奈地看了她一眼,讓阿奴去安排。

孩子們比大人更好奇這瓜好不好吃,他們稀奇地轉着堆成山的南瓜轉。

“老祖宗,這瓜好吃嗎?”

“等晚上你們嚐了就知道了。”

“現在有了這瓜,那我們還用不用去摘野菜?”

夏婧看着有不少南瓜被清理植被的將士砍爛了,便對葉飛道:“讓他們將這種瓜收集起來,別砍爛了,爛了沒法保存。”

吩咐完葉飛,她才轉回頭笑着對孩子們招了招手:“這片盆地應該是聚寶盆,走,我們再四處走走,看有沒有可食用的野菜。”

別說,這片盆地還真是聚寶盆,他們看到有一羣將士在揮舞着鋤頭,走過去才發現將士們在挖紅薯。

“這是紅薯?”李景福以前在嶺南時,是見過紅薯藤的。

之所以見過,是因爲夏婧在嶺南時,連院子裡的花壇她都種上了紅薯。

這會兒看着扔在一旁邊的紅薯藤,他有點不確定,因爲紅薯藤的根莖,是長條,和嶺南種植的紅薯長相不一樣。

夏婧拿起一個白皮紅薯認真打量,並掰成兩段,有白色紅薯漿滲出,且這種紅薯白皮,白肉,白皮下有一圈紫色的圓圈,非常漂亮的原始品種。

而目前嶺南產的紅薯是夏婧從空間拿出來的種子,紅薯是經過後世培育的雜交品種,高產,口味已經過改良。自然不可能和這種原始品種相比。

“這應該是紅薯,只不過和我們種的品種不一樣,這些只因爲生長在野外,肥力不足,所以長得細長,不夠壯實。”

洪富中在另一塊地指揮人砍樹,發現夏婧他們來了,他跑過來正好聽到夏婧的話,便證實道:“主子說的對,這就是紅薯,只不過品種不一樣,中午的時候屬下讓人烤了幾個,嚐了下,味道還不錯,粉粉糯糯的。”

要是不確認,他怎麼可能下令讓人在這裡挖紅薯。

孩子們一聽粉粉糯糯的好吃,瞬間來了神,“老祖宗,這紅薯比在京城吃的還好吃嗎?我們可不可嚐嚐?”

夏婧用食指戳了一下李明東的額頭,“你小子怎麼總是記着吃啊,生在王府從小應該沒有餓着你,怎麼什麼都想着吃。”

她讓他想吃自己撿幾個帶回去,讓下人幫他煮熟才能吃。

幾個孩子一聽,連忙讓自己的小廝去挑幾個裝進籮筐裡。

發現了兩樣可做食物,夏婧便沒有再去尋找,而是轉去了山腳下的磚廠。

磚廠這會剛清理出地面,不少人在挖坑,將表面的腐土鏟走,露出地下的黃土纔可以用於制磚。

制磚要挖泥、浸泥、和泥、制磚坯,最後再燒製。

這幾道工序雖然簡單,但很耗體力,而且很辛苦。

想建設城池,磚瓦是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所以想大量建造房屋就必須先燒製一批磚出來。

好在,這次帶了幾百各行各業的匠人出來了,要不然,單靠一支艦隊是很難在蠻荒之地立住腳。

查看過磚廠,水泥廠還沒有選好址,夏婧便沒有去過問,而是叮囑洪富中,讓他們開荒時,如果遇上不認識的稀罕植物就來問她,看能不能從中發現一兩樣蔬菜。

當然,也不能全靠去尋野生蔬菜,明日讓人開墾一些地出來,種上從大禹帶來的蔬菜種子,相信過一兩個月就有種植的蔬菜吃了。

李景福從小到老都沒有吃過多少苦,上午趕海,下午去了盆地轉了一圈,回到營地後就叫苦不迭。

累死他了,這一天天的,都沒有消停的時候。

想在新大陸生存下來,真不容易。

躺在軟榻上,他問阿奴:“你說,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聽夏氏說要再過幾個月纔會返航,而在這裡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住上舒適的房子,讓朕天天過的這麼苦,太難熬了!”

這個晚上,說難熬的不止李景福,同樣苦不堪言的還有兩個王府的女眷。

她們嬌生慣養,錦繡堆里長大的人,哪受過這種苦,在她們看來,這裡的生活就跟個野人似的。

說的好聽是分封,明明是流放!

第271章 入京第106章 教一教他們怎樣做人第283章 抓壯丁第264章 罷官第299章 新發現第126章 攪渾一潭死水第287章 炮轟到舉白旗第180章 逃離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56章 酒囊飯袋第284章 出海第8章 突發情況第251章 集結第47章 老祖宗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181章 視察第195章 推廣第79章 兗州淪陷第143章 未來商業圈第250章 籌備戰事第207章 周旋第131章 剿匪第290章 向安南發起總攻第20章 貓和鼠之間第136章 引領剿匪熱潮第216章 京城第168章 初到嶺南第159章 漏算第84章 你很好第197章 特殊照顧第285章 向西夷人收租金第141章 絕望第248章 功德無量第260章 引君入甕第13章 支取第148章 出了事第264章 罷官第221章 又逃了第81章 做戲第126章 攪渾一潭死水第223章 又是一年第80章 苦上加苦纔是真的苦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258章 大軍出征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119章 關於清理隱戶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269章 兩面夾擊第178章 疏忽第242章 有糧有槍爲何不去搶肉第55章 沉迷第123章 破釜沉舟第227章 截胡第199章 拉出去砍了第275章 最後的防禦第286章 到達呂宋第226章 瀕臨死亡的百姓第17章 出城第65章 回到營地第259章 敵軍叩邊第71章 怕她翻臉第19章 緣分使然第209章 他家囤糧我囤槍第269章 兩面夾擊第106章 教一教他們怎樣做人第254章 聚餐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227章 截胡第62章 嫉妒第291章 再談分封第261章 俘虜第6章 現身第58章 憋屈第82章 雁城第222章 一路推進第20章 貓和鼠之間第66章 夏氏,你找死!第85章 遇襲第91章 困在山中第224章 滑雪第289章 抽調兵力第206章 空城第14章 奪財第245章 規劃第254章 聚餐第295章 各方動作第25章 衝突第64章 重大發現第260章 引君入甕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117章 發家致富最快捷的辦法第161章 緊盯不放第276章 光復遼東第142章 剿匪第7章 緊迫感第229章 演戲第4章 供品不見了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212章 痛罵
第271章 入京第106章 教一教他們怎樣做人第283章 抓壯丁第264章 罷官第299章 新發現第126章 攪渾一潭死水第287章 炮轟到舉白旗第180章 逃離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56章 酒囊飯袋第284章 出海第8章 突發情況第251章 集結第47章 老祖宗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181章 視察第195章 推廣第79章 兗州淪陷第143章 未來商業圈第250章 籌備戰事第207章 周旋第131章 剿匪第290章 向安南發起總攻第20章 貓和鼠之間第136章 引領剿匪熱潮第216章 京城第168章 初到嶺南第159章 漏算第84章 你很好第197章 特殊照顧第285章 向西夷人收租金第141章 絕望第248章 功德無量第260章 引君入甕第13章 支取第148章 出了事第264章 罷官第221章 又逃了第81章 做戲第126章 攪渾一潭死水第223章 又是一年第80章 苦上加苦纔是真的苦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258章 大軍出征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119章 關於清理隱戶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269章 兩面夾擊第178章 疏忽第242章 有糧有槍爲何不去搶肉第55章 沉迷第123章 破釜沉舟第227章 截胡第199章 拉出去砍了第275章 最後的防禦第286章 到達呂宋第226章 瀕臨死亡的百姓第17章 出城第65章 回到營地第259章 敵軍叩邊第71章 怕她翻臉第19章 緣分使然第209章 他家囤糧我囤槍第269章 兩面夾擊第106章 教一教他們怎樣做人第254章 聚餐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227章 截胡第62章 嫉妒第291章 再談分封第261章 俘虜第6章 現身第58章 憋屈第82章 雁城第222章 一路推進第20章 貓和鼠之間第66章 夏氏,你找死!第85章 遇襲第91章 困在山中第224章 滑雪第289章 抽調兵力第206章 空城第14章 奪財第245章 規劃第254章 聚餐第295章 各方動作第25章 衝突第64章 重大發現第260章 引君入甕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117章 發家致富最快捷的辦法第161章 緊盯不放第276章 光復遼東第142章 剿匪第7章 緊迫感第229章 演戲第4章 供品不見了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212章 痛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