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光復遼東

“準!”

“末將這就去準備!”胡大喜得到允許,臉上笑開了花,向沙玉樑敬了個禮,轉身便安排將士們行動。

沙玉樑看着跑遠的興奮身影,擡眸望着鎮北關的城樓,這次大禹就是衝着鎮北關以及佔領這片地區的女真而來,有辦法攻下這座城,還用猶豫麼?

現在只要是能攻下鎮北關的辦法都可一試,最好是能在鎮北關將女真鎮守的兵力全都消滅掉。

這次不打殘打傷他們,他們是不會知道疼的,要打得他們元氣大傷,即使有族人逃了出去,至少幾十年他們都無力聚集兵力進犯就好。

“將軍,城牆上的女真這是在負隅頑抗,我看這一批逃得快投上去,我們差不多可以總攻了!”袁明憲說道。

攻下鎮北關的功勞怎麼可能讓胡大喜領了,他們必須一起去分杯羹,分一份功勞,要不然他擔心皇帝都不知道該怎麼封賞他。

你看他多爲皇帝分憂,多爲胡大喜着想!

沙玉樑如何猜不到麾下將領的心思,帶兵打仗,立功封賞是所有將士的希望。

當然他也不會故意阻攔他們去撈軍功。

“既然如此,大家都做好準備,等炸得鎮北關的女真人亂了陣腳,我們就總攻!”

在觀察戰況的將領聽了沙玉樑的令,面上都露出了喜色,就連他們垮下的戰馬都有點迫不及待地原地踏步。

城樓上的女真首領一見跑回去的大禹兵馬又跑了回來,恨得跺腳,以爲他們又會射擊,儘快讓自己這邊的將士躲好,別讓身子暴露在危險中。

別說面對現在異軍突起的大禹軍隊以及他們的火力,女真兵馬從心裡害怕了。

作爲這片大陸,自認爲最善戰的女真人,他們即使兵力最少也是曾經最囂張軍隊,如今面對完全可以碾壓他們的大禹軍隊,從心裡他們不想承認,更不會說出口。

“這次我們躲好了,怎麼沒有聽見大禹兵馬射擊了?”

“哼,如今我們摸到他們的套路,只要他們跑到城牆下,我們就躲起來,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拿我們怎麼辦?”

“對,即使他們的火槍射程遠,只要我們不現身,想來他們拿我們也是束手無策。”

有的女真人按不住好奇心,偷偷地往城牆外瞄,想看看大禹兵馬會怎樣應對。

只是剛他看到了什麼?

“哈哈.”女真人指着大禹兵馬拋過來的黑疙瘩,發出諷刺的大笑聲:“大禹是拿我們沒有辦法,只能用石頭來砸我們?”

他的話落,不少女真人小心翼翼地往外瞧,這一瞧不要緊,真看到大禹兵馬往城牆上投石頭。

女真人這邊的兵卒看着空中稀稀拉拉投過來的石頭,忍不住仰頭大笑,這點石頭別說砸傷人,撓癢癢還差不多。

似乎爲了印證這譏諷的笑聲,最先落地的土式手雷噴呲着火花。

女真兵卒一見冒火花的引線,集體愣住了,一時他們沒明白這是啥玩意?

“???”

時間分秒必爭,就在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落在他們面前的‘石頭’突然炸裂!

“轟轟轟!”

周圍的女真人受到波及,被炸得血肉模糊,更有的眼睛都嵌入了石頭碎片,血糊得滿臉都是。

只不過片刻功夫,一輪轟炸過來,鎮北關的城牆上是哀嚎一片,堪稱人間煉獄。

連躲在城樓上的女真首領也沒有幸免,他的手臂被一塊碎片傷到了。

見識到如此厲害的武器,首領也膽寒,不敢再抱有僥倖心理,他捂着受傷的手立馬下令:“撤!趕緊撤!”

再不趕緊撤,他真怕整個女真兵馬會全部折在這裡。

只是令剛傳下去,城外就傳來了衝鋒號的聲音,以及‘轟隆隆’的馬蹄聲。

“這是大禹騎兵進攻的信號,大家趕緊撤離!”

女真首領下完令就在親衛的攙扶下狼狽地跑下城樓,往栓在旁邊的戰馬跑去。

人口就是女真人的致命弱點,佔領遼東十幾年卻一朝回到解放前。

又被打回了原形,回到了當初隱居在深山老林的部落。

可能這次還不如最初的模樣,最初的模樣至少部落人口基數比現在大,這次戰役過後,只怕壯年男人十不存二三。

兩輪土式手雷扔下去,胡大喜欣喜地準備下令攻城時,發現身後的大禹兵馬正在全部集結,準備向鎮北關總攻。

“.”

“靠!你們不講武德啊!”胡大喜向麾下將士揮手:“攻城!”

既然你們不講武德,怎麼得他也要佔領第一個攻進鎮北關的名額,就算皇帝和娘娘論功行賞,第一個也該賞他。

其他幾位將領也不甘示弱,領着一支支騎兵隊伍聲勢洶涌地奔向城池,勁裝騎兵緊握馬鞭,駿馬踏動地面,蹄聲震耳欲聾。

沙玉樑的幕僚看到眼前這一幕,感慨道:“還是將軍領兵有方,一個不講武德的舉動就讓麾下將士如猛虎下山,兇悍異常啊!”

這樣如狼似虎的軍隊,放在戰場上什麼樣的敵人也得膽寒。

沙玉樑聽了仰頭暢快的哈哈大笑:“他們的野性是娘娘訓練出來的,和我可沒有多大的關係。”

幕僚點頭:“將軍說的是。”

城樓上喊殺聲此起彼伏,鮮血和塵土的混合味道瀰漫在空氣中。

城門轟然大開,一匹匹戰馬穿過門洞馳進鎮北關,火槍響聲接連不斷,旋即被擊中的女真兵卒一個個倒下。

大禹的將士們身披盔甲,手握刀槍,如猛虎下山一般殺向到處逃竄的女真隊伍。

女真隊伍被追殺得一直向北逃,逃出了鎮北關所剩下的殘餘隊伍竄入了原始山林。 “將軍我們還追嗎?”胡大喜的手下將領詢問。

胡大喜勒緊繮繩,目光緊盯着沒有路的原始山林,“山上無路,且我們又對這一片區域不熟悉,貿然進入山林對我們百害無利。”

袁明憲也策馬小跑了過來,由衷地贊同:“胡將軍說的對,對方雖然人數少,但我們貿然進入,損失任何一個人,對我們來說都是損失重大,爲了這些苟延殘喘的女真人,讓將士置於危險中實屬不值,我看我們還是等沙將軍來了再說。”

“我們就這樣放跑了他們?”朱衛有點不甘心,親眼看着女真隊伍護着他們的首領竄入了山林,如今讓他放虎歸山,心有不甘。

要他說,山林有啥好怕的,以前他們當山匪時,不是常年在山裡跑。

即使他再不甘心也無濟於事,沙玉樑不會讓自己的精銳耗在這片山林,更何況,受了重創的女真人又回到了部落時代,再讓他們恢復元氣不知道要多少年。

與其將兵力耗在這裡,與沒了威脅的女真人耗下去,還不如儘快的將北狄殘餘部落剿滅。將躲藏在高句麗的賊首覃浪早日抓獲歸案,這些纔是他們目前最應該做的事情。

將遼東以及草原這些地區蕩平一切不安定因素,娘娘才能接下對這些地區實施一系列的政策統治。

而他們這些人就是爲大禹開疆拓土的大功臣,封侯賜爵指日可待。

大禹的皇宮,肅殺冷峻的前朝,今早光復遼東的捷報傳入京城,傳入了皇宮,擺在了李景福的御案上。

阿奴給滿朝文武官員宣讀了捷報上的內容。

“皇上。”戶部侍郎站了出來,“如今遼東光復,被女真人禍害了十幾年的遼東地區,這些地區的百姓我們該如何安置?”

李景福看了眼原本應該戶部尚書站的位置還空着,便問道:“給袁如江的旨意發出去了沒有?還要多久纔可送到荊州?”

苑騫高聲道:“皇上,旨意已經送出有十來天了,再過幾日應該能送到荊州,想來袁大人在一個月之內應該可以到達京城。”

李景福頷首,希望如此,讓一個封疆大吏進京當京官,還是六部之一的戶部尚書,不知袁如江是否願意?

只希望袁如江能有所捨得,舍充荊州的兵權,回京城執掌朝廷之重要衙門,掌管好朝廷這錢糧。

“遼東光復,接下來肯定要派官員前往治理,儘快的讓遼東百姓恢復生產生活,而派往遼東的官員行動能力必須要強,諸位愛卿若有合適的人選可推薦給苑騫,到時朕再篩選適合的人選。”

底下朝臣一聽皇帝將遼東官員的推薦權交給他們,個個心裡都有那麼點打算,心裡琢磨着家人親人和友人誰更適合推薦給皇上。

李景福今日心情不錯,遼東在惠元帝手上淪陷,在他的手裡光復,這就是他的功績,以後在史書上就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思及此,他的眉頭舒展開來,又道:“遼東善戰的女真人趕出了鎮北關,剩下的北狄殘部以及遼東半島的高句麗便不足不懼,想來收拾這兩個殘部用不了多少時間,也沒有多少難度。”

說着,他看向兵部尚書:“兵部,趁着沙玉樑所領的徵東軍隊還沒有回來,你們先擬一份獎賞清單,還有再擬一份向安南等地的作戰計劃書。”

安南邊境,安南趁着大禹的重兵都屯在北方長城沿線,他們時常犯邊,如今北方算是平定了,那麼也到了該抽出兵力解決一下安南的問題了。

“皇上,窮兵黷武不可取,如今天下平定,北面東面都初定,正是該用心將這大禹治理的更好的時刻,朝廷怎可又向安南發動戰爭?”

李景福聽了這唯一敢反駁的聲音,循聲望去,看向敢硬剛他的老御史,“正因爲天下承平,我們更應該趁着大好的局面,將大禹周邊的不安定因素都解決了,這樣豈不是更好!”

“領兵打仗,最耗糧草,大禹如今要恢復收復之地百姓的生產生活,更耗費錢糧。而國庫的錢糧”

李景福不等老御史說下去,便打斷他,說道:“正因爲國庫空虛,我們更應該趁機解決安南的問題,你可知安南有鐵礦和金銀礦?而且儲存量還不少,如此,你還覺得出徵安南國庫空虛是問題嗎?”

老御史:“.”

皇帝這說話大喘氣的,安南有礦產你怎麼不早說,弄得他站出來如小丑一樣讓大家看戲了。

苑騫看了眼社死的老御史,對皇帝說起了另一件事情,“皇上,如今大禹的疆域擴大,想來派往各地的官員急劇增加。且大禹已經斷了幾屆科舉了,今年是不是該開恩科,選拔人才?”

李景福對實意爲大禹辦實事的官員態度不錯,聽了苑騫的提議,他頷首:“科舉之事事關重大,爲國選拔人才,人品能力最重要,今年的科舉就由你來主持。”

接下來開疆拓土,派遣去治理的官員若儲備不足,將會嚴重影響到軍隊開疆拓土的進度,以及朝廷對當地的統治。

“皇上所言甚是,依微臣估計,科舉之時,京城將會迎來衆多各地學子,屆時,京城的治安以及接待能力都有待考驗,微臣希望五城兵馬司能鼎力相助!”

五城兵馬司總督站了出來,“這是臣職責所在,就算你左僕射不說,對於京城治安各方面的問題,我們也會積極配合。”

“好,你們各衙門能通力合作,朕心甚慰。”

李景福笑眯眯地看着底下的朝臣們,如今的朝堂,重用的官員基本上是他和夏婧提拔上來的,其他官員官僚主義甚濃,用得非常不順手。

其實說來,最順手的還是嶺南帶出來的官員。

個個是狠人,譬如如今出征在外的沙玉樑等人,在京的龍玉田等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打起仗來敵人都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

再說遠在荊州的袁如江,在皇帝的旨意送出京城之時,他已經通過朝中好友知道了皇帝的旨意。

說實話,讓他放棄荊州,放棄到手的兵權,他是滿心不捨,荊州的繁華說明他爲一方父母官,治理地方能力不錯。

荊州的兵馬實力更證明他文武雙全,上馬殺敵能護一方百姓,下馬執筆能治理一方州府。

但做京官更是每個官員心之所向,何況是掌管六部之一的戶部,袁如江一時陷入了糾結之中。

只是天下局勢的變化沒讓他糾結多久,當遼東光復的消息傳來,等於老天幫他做了決定。

朝廷有能力光復遼東,想來北狄以及周邊小國更不稍說。

而他只是一州刺史,雖手中握有兵權,兵力到底是弱了點,不可能能和朝廷兵力所抗衡。

“大人,可想清楚了?”幕僚問。

袁如江放下遼東光復的捷報,嘆了口氣:“想清楚了,這些年一直窩在荊州,是該換個地方了。”

幕僚聽了只是點了點頭:“如果大人準備進京,那麼這邊的事情也就該做些安排,免得到時收到旨意時急裡忙慌的。”(本章完)

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266章 計劃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7章 緊迫感第42章 算總賬第31章 突圍第100章 首戰告捷,收穫不少!第48章 三像三不像第191章 切磋第160章 潰不成軍第225章 彈盡糧絕已不遠第244章 回京第145章 勸降第105章 王妃出招,佟家被動。第81章 做戲第5章 盜墓?第96章 巧遇,追殺!第262章 試運行第96章 巧遇,追殺!第256章 持續震驚中第301章 收網第33章 深藏不露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148章 出了事第273章 衝突第96章 巧遇,追殺!第57章 怒揍父子倆第234章 誘敵之策第145章 勸降第28章 大魚?第191章 切磋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286章 到達呂宋第84章 你很好第53章 掌家之權第285章 向西夷人收租金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185章 莫負衆望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102章 回府,比土匪還土匪第168章 初到嶺南第31章 突圍第204章 借兵第55章 沉迷第48章 三像三不像第291章 再談分封第132章 西夷人第133章 弄不好讓他隨了我第173章 逼宮第252章 決戰第217章 畫餅第269章 兩面夾擊第32章 另闢蹊徑第123章 破釜沉舟第198章 寒心第128章 我拒絕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34章 不置可否第15章 狗官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207章 周旋第12章 棄城而逃第205章 暗殺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61章 俘虜第145章 勸降第175章 商機第238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113章 王妃所求第276章 光復遼東第15章 狗官第183章 傻眼第233章 叛軍入冀第77章 瞭解行情第98章 千頭萬緒第99章 窮則思變第276章 光復遼東第165章 攻佔乂安第100章 首戰告捷,收穫不少!第1章 初來乍到第93章 牙尖嘴利第287章 炮轟到舉白旗第142章 剿匪第81章 做戲第134章 溫飽問題第79章 兗州淪陷第180章 逃離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41章 各顯神通第166章 貪婪之心第136章 引領剿匪熱潮第57章 怒揍父子倆第203章 八百里加急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245章 規劃第147章 刺殺第238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153章 談話
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266章 計劃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7章 緊迫感第42章 算總賬第31章 突圍第100章 首戰告捷,收穫不少!第48章 三像三不像第191章 切磋第160章 潰不成軍第225章 彈盡糧絕已不遠第244章 回京第145章 勸降第105章 王妃出招,佟家被動。第81章 做戲第5章 盜墓?第96章 巧遇,追殺!第262章 試運行第96章 巧遇,追殺!第256章 持續震驚中第301章 收網第33章 深藏不露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148章 出了事第273章 衝突第96章 巧遇,追殺!第57章 怒揍父子倆第234章 誘敵之策第145章 勸降第28章 大魚?第191章 切磋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286章 到達呂宋第84章 你很好第53章 掌家之權第285章 向西夷人收租金第239章 昏君誤國?第185章 莫負衆望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102章 回府,比土匪還土匪第168章 初到嶺南第31章 突圍第204章 借兵第55章 沉迷第48章 三像三不像第291章 再談分封第132章 西夷人第133章 弄不好讓他隨了我第173章 逼宮第252章 決戰第217章 畫餅第269章 兩面夾擊第32章 另闢蹊徑第123章 破釜沉舟第198章 寒心第128章 我拒絕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34章 不置可否第15章 狗官第163章 李袁聯姻第207章 周旋第12章 棄城而逃第205章 暗殺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61章 俘虜第145章 勸降第175章 商機第238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113章 王妃所求第276章 光復遼東第15章 狗官第183章 傻眼第233章 叛軍入冀第77章 瞭解行情第98章 千頭萬緒第99章 窮則思變第276章 光復遼東第165章 攻佔乂安第100章 首戰告捷,收穫不少!第1章 初來乍到第93章 牙尖嘴利第287章 炮轟到舉白旗第142章 剿匪第81章 做戲第134章 溫飽問題第79章 兗州淪陷第180章 逃離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41章 各顯神通第166章 貪婪之心第136章 引領剿匪熱潮第57章 怒揍父子倆第203章 八百里加急第104章 嶺南佟家,一言難盡。第245章 規劃第147章 刺殺第238章 意想不到的局面第153章 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