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蘇日默契

回到陸軍部開會,永田作爲陸軍大臣的態度很明確,維持原來的計劃。不過反對者東條英機不這麼認爲,他在會議上主張應該趁海軍失利的機會爭取更多的資源,要爭奪資源,就得加大戰爭投入爲條件。

“目前在本土的二十個師團中,除了近衛師團和第四師團,別的部隊裝備都存在不足,尤其是反坦克武器更是少的可憐。這些部隊調去朝鮮幹啥?送死麼?即便是遠東和朝鮮的部隊,不也存在嚴重缺少反坦克炮的問題麼?還是先解決這個問題,再談開戰。”反對派自然是遠東駐軍參謀長石原莞爾,他是一貫的看不起東條,這次回國的目的還是催裝備。

“八嘎,帝國的武士是不會害怕屍山血海的!”東條英機是所謂精神勝利法的代表人物,認爲用屍體堆出勝利纔是帝國武士的終結。平行歷史上這二貨貌似自殺都沒玩好,被搶救起來後還得再死一次。看來石原莞爾對他只能管理幾挺機槍的評價,未必沒有道理。

“愚蠢!帝國已經輸不起了,海軍實際上已經輸了,陸軍再輸的話,朝鮮、遠東將全部丟失。我建議取消朝鮮軍的進攻計劃,全軍轉入防禦,充分利用朝鮮北部的有力地形,一少量兵力節節防禦,牽制中**隊可能發起的進攻。集中優勢兵力與南線,一旦中**隊發起登陸作戰,立刻發起有力反擊。只有這樣,我們纔有勝利的可能。任何唱進攻高調的行爲,都是對帝國前途不負責的作法。”石原莞爾忍不住跳出來怒吼,在座的人中間還真的沒有幾個人認同他的觀點。夠資格坐在這裡開會除了永田,就剩下一個河田畏中將能認同他。

“石原君的話是正確的,但是目前的形勢卻不允許我們這麼做。帝國需要一場進攻和一場勝利來扭轉因爲空襲和海軍出師不利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爲在東北取得全勝可能不大,但是取得局部的勝利,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作戰計劃可以做少許調整,並可以使得戰爭資源向陸軍傾斜。”河田畏開口了,但是卻在朝着另外一個方向引導。所有人都覺得河田畏是自己這邊,都在爲自己說話。

同樣是說實話,石原莞爾和河田畏說出來的話,大家聽着感覺就是不一樣。一個像一個刺蝟。沒幾個人不被扎,一個卻溫和委婉,有理有利。

“河田君,你說說你的想法。”永田也不喜歡看見石原和東條吵架,吵架不解決任何問題。河田畏有折中的方法,自然是樂見其成。

“總參原來的計劃是打到瀋陽。達到破壞中國重工業的目的。以我之見,這個計劃要實現太難了。所以不妨修改一下,以攻克鴨綠江防線爲基本戰役目標,攻擊重點應該放在滿浦,而不是原定的新義州方向。這樣一來,只要衝過鴨綠江,就是陸軍的勝利。如果能在對岸建立一個橋頭堡。那就順其自然,如果不能,那就退過鴨綠江,繼續防禦。”河田畏一副爲日本陸軍的未來考慮的姿態說話,實際上他很清楚,這個計劃大概只有石原莞爾一個人會支持。

“河田君這樣的天才在陸軍,真是帝國陸軍之幸。可惜,這個計劃在天皇那裡不會通過的。”呃,這個時空的日本陸軍,沒有226兵變。軍隊先做了然後政府背黑鍋擦屁股的事情,還是很少發生的。

“根據《戰時大本營條令》,參謀總長“負貴統轄大本營陸軍參謀及陸軍各機關,履行最高統帥部的職務,參與擬製、上奏陸軍作戰計劃。天皇批准後向陸軍各獨立指揮官傳達。對於陸海軍的聯合作戰,在與海軍軍令部長協商、計劃之後一起上奏,僅與陸軍相關的作戰計劃,在天皇批准後,通報海軍軍令部長,以利於陸海軍的協同配合。”總參謀長東條英機站起,冷冷的拋出這麼一段話,那意思現在是戰時,大家得聽我的,聽天皇的。

“東條閣下,難道你能指揮的動海軍麼?”這個時空沒有九一八、沒有二二六,永田沒被刺殺,石原莞爾這些人的地位也不低,噴東條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不要吵了,按原定計劃執行吧,河田君,你適當的以朝鮮駐軍的名義,向大本營提出一些要求吧。”永田鐵山也很無奈,陸軍不打一仗肯定不行的,都準備那麼久了。現在朝鮮北部,已經集中了日本唯一的兩個戰車師團,五個重炮旅團,一千多架飛機,陸軍的一點家底差不多都在朝鮮了,不打一下肯定交代不過去。

“好吧,既然閣下是閣下的意思,那就再爭取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吧,我需要足夠的反坦克炮,否則一旦過了鴨綠江,在遼東平原上我沒足夠的反坦克武器對付中國的坦克。”作爲參謀長,河田畏的權力很大,甚至可以當朝鮮駐軍一半的家。在日本軍部這些大佬們看來,沒有人比河田畏更合適呆在這個位置上了。

“一個月,最多爭取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東條英機都開口說這個話了,可見河田畏的人緣有多好。按照東條的意思,就該現在打過去的。

“好吧,戰術上在調整一下,滿浦方向先施加一定的壓力,然後再從新義州方向發起總攻,希望中**方判斷錯誤我軍的作戰意圖吧。”這個話其實等於沒說,河田畏很清楚,中國有足夠的兵力應付兩個方向的進攻。

“就這樣了,辛苦了,河田君!”永田鐵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中日開戰是他最不願意看見的結果。這個時候他能做的事情真不多,日本軍事受資源限制的太嚴重了。

“還有一個事情,大本營應該儘快聯繫蘇聯,如果他沒能在四月底之前發起一次戰役,那樣帝國的壓力會減弱很多。”河田畏又來了一句。這話倒是很有針對性,怎麼聽着都是正常的軍事邏輯範疇內的意思。

“喲西!河田君想的太周到了!”東條這個平行歷史上的**干將,這個時空因爲中日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也不說什麼**了。德日意三國**聯盟,現在忙着跟自由世界開戰呢。還反什麼功,聯共都是很迫切的事情了。不然以日本陸軍的實力,真的罩不住。

相比日本,蘇聯的情況在一個冬天之後要好了很多。雖然在中亞和西伯利亞戰場都打了敗仗,損失慘重。但是蘇聯沒有資源短腿,要什麼都什麼。西線現在德國又在跟英美對掐,爲了非洲的石油,小鬍子真沒心思跟大鬍子開片。

現在的德國發生了新的變化,以前不受重視的海軍,居然擡頭了。德國在歐洲橫掃之後,看到了海軍力量的嚴重不足。加之美國人的參戰,非洲的石油對於德國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希特勒在對待海軍的問題上也不再一門心思的盯着潛艇了,俾斯麥號衝進大西洋攪了個天翻地覆,但是這樣並足以打贏這場戰爭,德國必須要有相應的海軍實力。

用技術和裝備從蘇聯換取了大量的資源之後,希特勒提出了一個強大海軍的計劃,德國一次性建造兩艘航母。兩艘戰列艦。相比之下,原定來的陸軍機械化部隊的編制變化不大。這個變化,主要還是因爲非洲的石油,沒有石油的德國被逼着搞了煤變油,可想而知多慘。現在有一塊現成的控制在手裡的大油田,儲量夠希特勒打一輩子的世界大戰,你說他重視不重視?海軍必須儘快強大起來,怎麼地也得控制住地中海通往非洲的海上航線。

得到德國的新式武器和裝備,大鬍子漸漸的緩了過來,新式中型坦克t-34也開始生產並逐步裝備部隊。原來的重型坦克kv-2,因爲故障率太高,戰爭過程中七成是自己故障或者沒有燃料損失的,所以要研發新的重型坦克。

蘇軍一線裝備了t-34坦克的部隊反饋消息,改型坦克相當於中國人的長城-4型坦克。區別是德國提供的坦克樣品做工要精細很多,可以不用做的那麼細緻,產量上來才重要。依舊被大鬍子信任的朱可夫則提出,蘇軍需要一種能夠剋制中國新式長城-5型坦克的坦克,否則按照現在中國人的換裝速度,蘇軍在下一次戰鬥中坦克依舊會落在下風。

這個問題很麻煩,從德國引進的技術還沒全消化,哪來更好的坦克?大鬍子的答覆是儘快研發,就算沒有坦克,也要在春季發起一次反攻。朱可夫難得沒有反駁,而是認爲確實有必要發起一次反攻,鞏固現有戰線。

• тт kān• ¢ ○

就在蘇軍準備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兩個戰場發起反攻的時候,日本方面派來了特使,要求夾擊中國。這個要求放在過去,大鬍子是不屑一顧的。現在則完全不同了,被人揍過知道疼。

大鬍子讓莫洛托夫好好跟日本特使石原莞爾好好談談,作爲遠東軍的參謀長,石原莞爾當然知道現在日軍的處境並不太妙,所以在河田畏提出聯合蘇聯之後,主動請纓走一趟。

不過話說回來,大鬍子還真的不太看好日本,打心裡看不起這些小短腿。在談判之前交代莫洛托夫,現在英美爲首的等盟國都沒有對蘇聯宣戰,其用意是很明顯的。所以在對日談判的時候要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談什麼蘇日結盟,這個話題絕對不要碰。

大鬍子的採購團曾經去過美國,知道美帝的生產力有多可怕。既然美帝抱着蘇聯加入盟軍陣營夾擊德國的幻想,不如干脆一點在兩邊搖擺,能撈一筆算一筆。英美的好處即便撈不着,還有德國和日本的好處可以撈到。

蘇日之間的秘密會晤進行了一個星期,結果讓石原莞爾很失望。這個日本少有的聰明人,深切的體會到蘇聯現在的處境和用意。因爲中國對德國宣戰了,所以德國對蘇聯也大方了很多,就是希望蘇聯能拖住中國一天算一天,小鬍子還真不看好蘇聯能幹的過人口近六個億,軍事上極爲強悍的中國。

即便是德國那些牛逼哄哄的元帥,也都不敢說德國陸軍天下第一的話,因爲德國現在很多戰術,都是從中國人手裡學來的。德軍會的,中國人都會,而且中國人在土豪美國的支持下,還玩起了戰略轟炸這麼喪心病狂的戰術,沒看見豬隊友日本已經被炸的奄奄一息了麼?德國向日本提供的bf-109戰機,都是從蘇聯轉場兜一個大圈子飛過去的。

德軍一開始還是很看好日本海軍的,結果一打起來發現美帝的海軍不好使,就更加看好了。但是很快這個看好就發生了偏差,中國人用飛機丟魚雷的招數,就弄沉了日本兩艘航母,一下就扭轉了戰爭的走向。這個讓德國很鬱悶,尤其是小鬍子多次抱怨,好好的打什麼印度,這不是逼着中國跟日本玩命麼?本來日本佔了南洋,就已經斷了中國的海上航線了,你還去印度洋折騰,中國最後的絕對安全的出海口陽光可不就對着印度洋麼?

小鬍子這個心態,在德軍之中很普遍,都認爲是日本的過分挑釁,導致中國加入盟軍。畢竟傻子都知道,兩線作戰是不明智的作法。

現在對於蘇聯加入協約國的想法,小鬍子還是很支持的,尤其是中國對德日意宣戰之後,這個想法變得更爲現實了。一旦蘇聯加入協約國,蘇聯完全可以出兵中東,夾擊非洲。把英美趕出非洲之後,整個世界戰略都將發生根本的變化。

問題是這個想法,大鬍子現在完全沒有想過,就算他把黑海艦隊租給了德國,暫時也沒有想過德意日這三個**最積極地國家成爲盟友的可能。撈一點好處纔是最現實的。

蘇日談判的結果並不理想,最終達成一個秘密的協議,兩國將同時於四月底發起對華的攻擊,日本在遠東打響的同時,蘇聯也在中亞和西伯利亞打響。這個結果雙方都能接受。(未完待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二十四章 好東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八十五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國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八十三章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七十八章腰眼上的利刃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一十一章夢幻?魔幻?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九十九章縱橫之道(中)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四十六章 交出指揮權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六十九章 金融災難(中)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九十六章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七十六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1)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四十六章 交出指揮權第二百零六章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二十四章 好東西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大帥進北京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八十五章 讓別人無路可走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三章不合作的德國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八十三章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潛艇(2)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七十八章腰眼上的利刃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一十一章夢幻?魔幻?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九十九章縱橫之道(中)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四十六章 交出指揮權第七十五章不幸與幸運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六十九章 金融災難(中)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九十六章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一百五十六章一個噴嚏引發的戰爭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七十六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1)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四十六章 交出指揮權第二百零六章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