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

“你觀察的還不夠仔細,你應該注意到這條大路上大量的卡車在行駛,我隨便數了數,短短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數到了五百八十輛卡車,其中油罐車有三百六十輛,其他卡車上裝的應該是彈藥。按照我們的車速來判斷,這條段路不過三十公里,停停走走花了一個小時,你不難推算出這條路上每個小時有多少車在經過。”馬歇爾果然也沒閒着,一番補充證明。

還真是啊,這還算頭皮都發炸了。少算一點,一個小時有五百輛車在三十公里的路段上行駛,白天按照十二個小時來算,這就是六千輛卡車,這還是保守的估計。

實際上馬歇爾他們來的還是晚了,早來兩天,這條路上的車子更多,現在已經進入戰役準備的後期了,部隊基本完成了集結。

馬歇爾立刻把衆人都叫來,談了自己和巴頓的觀察結果之後,這些美軍軍官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一個都把自己看到的記下的東西說出來。這個大路兩邊發現了密集的腳印,那個說中國人的的戒備很嚴氣氛凝重,還有的在機場就發現大量運輸機。你一句我一句,大家在一起討論的結果很快就勾勒出一個大概,中國人正在準備一場大型戰役,這個戰役至少出動一個機械化軍,還有不少於三十個步兵師的規模。

晚飯的時候,劉明昭和張治中總算是來到這個莊園裡。一番客氣寒暄之後,不等舉杯,巴頓就開口問:“上將閣下。根據我們的觀察,發現貴軍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準備,不知能否讓我們跟隨作戰部隊一道行動,這樣方便我們的近距離觀察。”

劉明昭和張治中都露出驚訝的眼神,心裡都在念叨,美國佬不簡單啊。看來真不能小看天下英雄,一戰的時候美國佬的表現拙劣。劉明昭最初並沒有太看重美軍的能力。沒想到這次來的美軍,僅僅是看到了一點端倪,就得出這樣的推論。

兩人都是打過歐戰的。之前也交換過對美軍的看法,現在則是相視一笑,很有默契的由張治中道:“這個不是不行,但是我要提醒各位。我們即將發動的是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打擊的目標實力強大。至少擁有一千五百門大口徑火炮和一千輛蘇制中、輕型坦克。如果各位留在指揮部,可以從全局來觀摩戰場戰役的進程。下部隊,我們可不敢保證各位的安全。”

“將軍閣下,軍人就是爲直面危險而生的,不用考慮了,我決定跟隨你們的機械化部隊行動。”巴頓第一個站了起來表態,其他美國軍官也各自起立,按照各自的軍種表示。要去步兵和空軍。三十五個人的觀察團,要求下部隊的居然多達28個人。其他的留在指揮部。

“既然如此,各位的要求不難滿足。”劉明昭也只好答應,原因很簡單,大總統在電報裡交代的很清楚,中美關係非常之微妙。短時間內,中國對美國的依賴較大,其中主要是從美國進口的大量運輸機、轟炸機以及各種型號的發動機。這些東西,美國要打着中立的旗號給中國斷貨,對於中蘇之戰的影響巨大。

可見這是多麼無奈的一件事情,拿錢買東西還怕人家不高興賣給你。渡過經濟危機的美國,趕上二戰爆發,整個心態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盟友算什麼?英國租界五十艘驅逐艦,還得拿大西洋上的一些海軍基地來換。中國這半個盟友,必要的時候爲了國家利益,該卡你的脖子還是會卡的。美國的政治體制,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內部鬥爭也是很激烈和沒底線的。

天邊殘月如勾,這是一個寂靜的凌晨。打破寂靜的是遠遠傳來的發動機轟鳴聲,從苦盞附近臨時野戰機場起飛的C49運輸機,拖拽着滑翔機掠過天空,一路向西。

巴頓被方先覺叫醒了,坐起聽到轟鳴聲頓時精神一振道:“開始了麼?才凌晨三點。”

方先覺笑道:“這是運輸機,我們也快了,你不是要下部隊麼,我帶你去。”

“好的,等我一下,我需要三分鐘的時間梳洗。”

LZ軍羣,張自忠、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等人匯聚一堂,李宗仁一直在看手錶道:“這個美國佬,沒事來攙和個啥?再不來就得耽誤我回部隊了。”

張自忠笑道:“德鄰兄何必着急,你指揮的裝甲集羣就算打起來也輪不到先上陣,我估計至少需要六七個小時的激戰,才能突破蘇軍的方向。接着投入生力軍,擴大缺口,然後纔是機械化軍羣的快速突進。”

話音剛落,巴頓跟着方先覺進來了道:“我沒有來晚吧?”

張自忠聽了翻譯笑道:“沒有,戰役還有一個小時纔打響。屆時將進行兩個小時的炮火準備,然後纔是步兵全面突擊。機械化部隊估計要等十個小時之後才能出擊。”

“那就好,現在我該做點什麼?”巴頓笑問,隨後又進來了六個美軍的軍官,一溜的上校和中校,少校一個沒有。“這位是李宗仁將軍,你們將跟隨他的機械化軍羣一道行動。”

“好了,沒時間在這浪費了,都跟着我走吧。”李宗仁招呼都懶得打一個,迫不及待的衝出了指揮部,唐生智上前笑道:“巴頓將軍,不用在意,他就是個急性子。”這話不對,實際上李宗仁是看不上美軍,一戰的時候美軍打的太爛,印象深刻。

白崇禧笑呵呵上前握手道:“巴頓將軍要是沒意見,就跟着我的第十機械化軍一起行動吧,我這個機械化軍裝備的都是最新的坦克,齊整滿員。比一般的機械化軍多一個自走反坦克炮兵團。”

“好,我沒意見,我就跟着閣下走了。還沒請問閣下怎麼稱呼?”

“呵呵,白崇禧,字健生。”中國人的名字明顯不是巴頓能明白的,翻譯之後他直接道:“哦,原來是健生、白崇禧,見到您很高興。”白崇禧翻了翻白眼,笑呵呵的也出去了。

指揮部外頭有裝甲車等着。走出來巴頓才發現,指揮部外頭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健步疾走的軍官。站在院子裡能聽到密集的滴滴答答的聲音。

凌晨五點,中國軍隊的最喜歡發起進攻的時間。已經來到第十機械化軍指揮部所在地扎法拉巴得的巴頓,頭一次看見中國軍隊的炮火準備是什麼樣子。三發紅色信號彈升空的瞬間,整個世界所有聲音都消失了。唯一能聽到的就是大炮發出的聲音。

一片一片的天空被照亮。漫天都是飛舞的彈道,那種感覺真是無法用文字來形容。巴頓看着天空,覺得這就是是一場流星雨。

三千餘門大口徑火炮,五千餘門其他火炮,九個火箭炮營一起射擊的場面,在夜空這塊畫布上揮灑着絢爛。肉眼視線地平線的盡頭,騰起一片又一片的火海。

11月25日凌晨五點整,就在蘇軍上下以爲看見反擊的曙光之後。中亞方面軍突然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戰役代號雷霆!

中亞方面軍爲爲此集結了三個機械化軍。六十五個步兵師,各種口徑火炮萬餘門,空軍投入野馬戰鬥機聯隊十個,轟炸機聯隊八個,運輸機五百餘架。

撒馬爾罕,被炮聲驚醒的朱可夫,臉都顧不上擦一把,就往指揮部裡鑽。側耳傾聽的結果是臉色變得的異常蒼白,毫無疑問自己上了中國人的當,這場戰役完全是針對撒馬爾罕的蘇軍羣來的。

“快,用最快的速度搞清楚,中國人的主攻方向在哪,通知第三機械化軍,做好出擊準備。通知……。”朱可夫不停的下着命令,指揮部裡到處都是睡眼惺忪的軍官在小跑。

“不行,我要冷靜,一定要冷靜。”自我告誡一聲之後,朱可夫端起桌子上一杯水,用毛巾打溼了使勁的擦了擦臉,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衝到地圖跟前,試圖從地圖上找到一些端倪。將近半個小時過去之後,不斷有情報反饋回來,不斷的在地圖上勾勒的朱可夫,總算是看出了一些端倪,手裡的筆一丟道:“命令第三機械化軍,……。”話剛出口,一名參謀衝進來喊:“大批中國運輸機飛過沃納伊和布哈拉,這裡,這裡,都有發現。”

朱可夫飛快的抓起手裡的鉛筆,在地圖上飛快的畫了兩個圈之後,突然臉色劇變。這是要斷了自己的後路啊,這一招太狠毒了。同時朱可夫也暗暗慶幸,自己一直很謹慎的把第三機械化軍部署在布哈拉附近。

“通知下去,各個防線必須給我死守,第三機械化軍原地待命,各地鐵路沿線各部駐軍,尋找中國傘兵的降落地點並及時彙報。從布哈拉抽調一個步兵軍,沿着鐵路線往西增援,必須給我以最快的速度,乾淨徹底的消滅這些空降部隊。”

炮火延伸時,天色已經大亮,數百萬發炮彈將蘇軍的防線摧殘嚴重,到處都是被炸翻的鐵絲網,到處都是彈坑洗禮之後的破敗戰壕。

殺!天邊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蓋住了正在延伸的炮聲。漫長的地平線上,排成散兵線的無數鋼盔在早晨的陽光下閃爍。不管哪支部隊,首先跳出戰壕的肯定是軍官,無數紅旗在戰場上飄舞,指引着英勇的國防軍將士奮勇向前。

撒馬爾罕,朱可夫的指揮部內一派肅殺,走路的官兵注意腳下,不敢驚動正在巨幅地圖前樹立的朱可夫大將。身後的沙盤上,戰場態勢漸漸的清晰,中國軍隊正在猛攻東西兩線,居中的防線反倒壓力不是很大。

結合之前的情報顯示,這是一次很明顯的兩翼突破,裝甲突擊縱深的戰術。朱可夫嘆息一聲,明知道中國人的戰術,他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下令各部隊死守。現在的關鍵,還是那支空降部隊,只要消滅了中國人的空降部隊,蘇軍的後路有保證,就不怕中國人在東線的突破,大不了往回西撤就是了。以目前的兵力,朱可夫對於守住沃納伊和布哈拉還是很有信心的。現在的關鍵是,對於中國軍隊先打撒馬爾罕的舉動,事先毫無察覺。等到戰役打響了,結果基本上就確定了。但是朱可夫不敢先撤,他要等莫斯科的回答。

這個時候的克里姆林宮還在開會,根據不斷傳回的消息,中國人的戰術很明確了,東西集中攻擊東西兩側,傘兵在西線側後降落。這是要兩翼合圍,吃掉撒馬爾罕軍羣的架勢。

是讓朱可夫死守,還是讓他後撤,這個問題沒人敢開口。反覆說來說去,都是戰局變化,就是沒人說一句該怎麼辦。一直沉默的斯大林按捺不住,開口用低沉的聲音道:“按照事先的計劃,中亞方面軍拖到冬天,然後積蓄力量進行反擊。現在冬天雖然來了,但是中亞的冬天,無法跟西伯利亞相比。中國軍隊還在新西伯利亞進行艱苦的巷戰,中亞方面我們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是否可以考慮讓朱可夫往西移動,節節防禦,消耗敵人。同時,緊急從各地抽調部隊,增援中亞軍區。大家對這個建議,有什麼看法?”

說實話,斯大林是被中國軍隊打怕了,生怕再來一個中亞反擊戰,再搭進去近百個師的兵力,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組建足夠的部隊投入戰場。別的不說,裝備就是一個最大的難題。這個時空的蘇聯,可沒有得到狗大戶美帝的援助。

最懂大鬍子心思的伏羅希洛夫還是第一個站出來道:“我認爲中國人是急於決戰的,正是因爲塔什干是一個要塞式的防禦體系,中國人才轉頭,打距離更遠的撒馬爾罕。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該順着中國的來打,讓朱可夫主動往西撤,調第三機械化軍快速西進,吃掉中國的空降部隊後,主力節節抵抗,如果能把戰線穩定在烏爾根奇一線,對於中國軍隊妄圖一口吃掉我南線主力軍羣的陰謀,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章風聲(1)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十章 英雄會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二十四章傷口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一百二十九章牛郎想回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五十三章民國新氣象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五十章 轉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十一章 離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章 延伸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二十四章 好東西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八十七章 各行其道(七)情報人才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九十一章
第十一章 座談會(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章風聲(1)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十章 英雄會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一百二十四章傷口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百零七章 內外發難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一百二十九章牛郎想回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五十三章民國新氣象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五十章 轉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五十四章建國政治主張第二百零七章 提前的伊帕爾戰役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七十四章 貌似軟弱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十一章 離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章 延伸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二十八章 見撫臺(上)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曰一定要友好”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二十四章 好東西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二百章 西伯利亞殲滅戰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八十七章 各行其道(七)情報人才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九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