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遏制(三)

“五天以前,蔣介石委員長髮布《爲放棄武漢告全國同胞書》,事實上武漢撤退的工作在二十天前就開始了,田家鎮失守後,武漢就開始疏散市民,漢陽鋼鐵廠則在更早時候就開始遷往西南,這一切說明,武漢撤退是中國政斧計劃的一部分。

戰爭持續了兩年,很多西方軍事專家一直在猜測中國政斧什麼時候求和,淞滬戰役時他們認爲是三個月,南京失守後,他們認爲是兩個月,徐州失守後,他們又在猜測,現在武漢失守了,外交界認爲中國很快會向曰本求和。

但外交人士都錯了,他們忘記了兩年來他們在中國問題上縷縷失誤的根源,西方法則不適合中國。

中國人早就預見到武漢會失守,所以他們把他們的工業基地修建在西南,而不是交通更加便利的湖北和湖南。

曰軍佔領了武漢廣州,但戰爭不會因此停止,蔣百里將軍在他的國防論開篇就告訴中國人,戰勝曰本的方法很簡單,‘勝也好,敗也好,只要不與它講和,’中國人在一開始就確立了長期戰爭的思想。

南京戰役,他們在消滅十萬曰軍後,放棄了南京;徐州戰役,他們消滅了十二萬曰軍,又放棄了追擊;棗陽反擊,他們消滅了三個曰本師團,卻放棄了繼續進攻,由此我們可以明確中國方面的戰略。

誘敵深入,利用中國廣闊的戰略空間,消耗曰軍,他們沒想明天就擊敗曰軍,他們設想的勝利在五年、十年之後。

曰本人又勝利了,他們在攻擊武漢的同時還乘虛攻佔了廣州,從戰術上說,這是一次輝煌的勝利,但這樣的勝利恐怕是最後一次。

曰軍在中國節節勝利,一步一步進入中國內地,但在戰略上卻始終被中國人牽着鼻子走,每一次都抱着打完這一仗回國的念頭,但每一次都讓他們失望,戰爭結束綿綿無期。

讓我擔心的不是中國的抵抗決心,而是西方社會實施東方慕尼黑陰謀,在武漢保衛戰後期傳來英國人封鎖了滇緬公路的消息,這個消息比田家鎮廣州失守更打擊中國人,我們不必諱言,中國自身的工業能力的薄弱,也不必諱言中[***]隊裝備的低劣,正因此他們才更需要西方的援助,英國人此舉是在幫助曰本人。

兩年戰爭,中國人孤軍抵抗強大的曰軍,如果中國戰敗,符合西方利益嗎?英國人會爲此感到安全嗎?答案顯而易見。

現在能改變局勢的只有一個國家,偉大的美利堅合衆國,羅斯福總統應該立刻採取行動,干預英國人的行動,以堅決的態度告訴中國,合衆國沒有拋棄他們,合衆國民衆正關注他們英勇的戰鬥。

…….”

韋伯細細讀過,然後心滿意足的收進皮包內,隨後又將打字機收進皮箱中,這才推開車門出來,出來他就看到羅根和查爾斯與一箇中將正交談甚歡。

韋伯沒有立刻插話而是習慣姓的向周圍打量,後面的兩部吉普車在長長的車隊中是如此醒目,特別是那部架着機槍的吉普車,黑洞洞的槍口,泛着藍光,後面的士兵警惕的目光掃視周圍。

“將軍,我聽說曰軍正向應山安陸進攻,要包抄我們的後路,我們能搶在他們前面嗎?”

“當然沒有問題,據我所知已經有部隊去阻擊他們了,當然我們的動作也要快。”洪君器不動聲色的說。

攻佔武勝關的曰軍,在擊敗四十七軍後,再度南下,一零三軍搶在他們前面佔領花園,此舉被曰軍偵知,曰軍的攻擊方向隨即轉向應山、安陸,打算繞過花園佔領京山、應城、監利,切斷中[***]隊西撤道路,但一零三軍既然已經到達花園,孫立人就不會坐視曰軍行動不管,洪君器唯一擔心的是一零三軍在前期消耗過大,無法阻擊第五師團。

道路還沒鬆動,查爾斯看到韋伯出來,揚聲招呼道:“韋伯,你的大作完成了,出來透透氣,這位是洪君器將軍。”

韋伯心中一喜,整整西裝才走過來,洪君器向他伸出手:“您就是韋伯先生,我早就聽文革說起過您,他說您是中國人民的朋友。”

“十分榮幸,我也早就聽說過將軍,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採訪將軍,今天巧遇真是太幸運了。”韋伯早就想採訪洪君器了,長期在一線採訪的他很清楚中[***]隊的後勤十分困難,座位後勤司令的洪君器當然是整個大本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黃浦系中洪君器不算一員戰將,卻很受蔣介石信任,以至於將後勤司令部這樣重要的職務交給他,使他成爲最早提升到中樞的黃浦將領之一。

但在所有中國將領中最難採訪的就是洪君器,洪君器很少待在大本營,總是在各地奔忙,武漢、長沙、渝城、南昌、鄭州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他的飛機數次遇險,以至於蔣介石下令禁止他乘飛機。

羅根和查爾斯同時注意到,洪君器向韋伯伸出手,卻沒對他們伸手,兩人相視苦笑,只好聽他們互相寒暄。

“您這給報社寫文章?”洪君器問,韋伯點點頭,洪君器又說:“能拜讀下嗎?”

“當然,還請指正。”韋伯轉身拉開車門拿出文章交給洪君器,洪君器仔細看後,平靜的說:“有一點你說錯了,即便沒有美英的援助,我們也能戰勝曰本人。封鎖滇緬公路是給我們造成了困難,但我們有準備。”

“對這點我毫不懷疑。”韋伯鄭重的說,然後轉向後面的吉普車:“吉普車就是證明,數年以前誰能想到中國能造出這樣的越野車。”

“這是美國技術,我們從美國買來的技術。”洪君器毫不隱瞞哈哈笑道:“當年文革對我們說造汽車,我們都不相信,結果硬是造成了,現在我們每年能造上千輛卡車,不過這種吉普車產量還是不足。”

洪君器當然不知道,真實的吉普車還要等一年纔出現,莊繼華提前催熟了它,然後移植到中國。

韋伯和查爾斯他們微微一笑,外交界早就在猜測渝城的工業技術來自美國,現在在洪君器口中得到證實,只是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怎麼艹作的。

“曰本人佔領武漢後,下一步會進攻那裡?”韋伯問。

“那還用猜,襄樊,長沙、宜昌,鞏固武漢外圍。”洪君器的語氣中有些遺憾,這次武漢保衛給曰軍的打擊很沉重,長江南岸的南潯線大捷,大別山的富金山阻擊戰,潛太戰役,都給曰軍重大殺傷,但卻始終沒能扭轉戰局,最終不得不遺憾的放棄武漢。

“以曰本軍隊的實力能同時對三個目標發動進攻嗎?”韋伯有些擔心的問:“如果宜昌也守不住,我們恐怕就到渝城去了。”

“這倒不必擔心,按照曰本人的一貫做法,南方他們佔領了廣州,下一步就必定是打通粵漢鐵路,所以南下進攻長沙的可能姓最大,其次是襄樊、隨縣、棗陽,湖北西北部;曰本人必須要佔領這一帶才能保住武漢的安全;最後纔是宜昌,宜昌是四川的門戶,攻佔這裡可以威脅四川,也就是威脅渝城。”

洪君器的語氣很平靜,但韋伯和查爾斯羅根卻趕到一種強烈的自信,我們有準備,我們將在這裡戰勝他們。

韋伯輕輕嘆口氣:“在西方軍事觀察家眼中,中國最善戰的將軍是莊繼華將軍,五戰區在這次武漢保衛戰中迭遭失敗,主要原因就是蔣介石委員長將莊將軍調離了五戰區,如果他在的話,這次武漢就能守住,就像守住南京和徐州那樣。”

洪君器認真想想後搖頭:“不能這樣認爲,五戰區後期作戰是白崇禧將軍在指揮,他的指揮能力比起文革來並不差,武漢保衛戰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曰軍的力量比我們想象的強大,我們實力還是不足,放棄武漢不等於失敗,曰軍的戰線更長了,我們的後勤線更短了,此外,我們正在西南加強工業建設,只要再過三四年,我們就有足夠的工業基礎,重振部隊,那時就是我們反攻的時候,我們一旦展開反攻,就會打到曰本纔會停止。”

“將軍,我們聽說,貴國政斧中有人在主張和談,比如汪精衛先生?”查爾斯問道“另外我們也聽說,武漢保衛戰的失敗導致蔣介石委員長的威信下降,已經不能掌控中[***]隊了。”羅根也問道。

洪君器淡淡一笑,扭頭對他們說:“戰爭總是在考驗人,你看看這條道,有人走這邊,有人走那邊,汪精衛先生是我黨元老,相信他不會作出對不起國家和民族的事。至於委員長,那更是無稽之談。”

正說着,前面傳來一陣喜悅的搔動,卡車在發出一陣怒吼後,終於從泥坑裡爬出來,緩緩向西前進,等在旁邊的行人紛紛返回馬車,洪君器的司機也回來了,他邊走邊擦手上的油劑,嘴裡還嘟囔着,洪君器見狀便向三位記者告辭。

可洪君器沒想到,就在他們在路上談話之時,香港東亞商社二樓,今井武夫和影佐徵昭與高宗武和梅思平正把酒言歡。

(未完待續)

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暗戰(六)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九節 魅影(七)第四節 戰爭(一)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狙擊(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六節 突破(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八節 九變(二)第十節 衝突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一節 突破(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三節 巧取(六)第七節 曙光(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二節 起航(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七節 風波(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八節 刺廖(六)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八節 轉折(二)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說汪(二)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一節 遏制(七)第九節 魅影(七)第五節 調整(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二節 沙基(二)第八節 轉折(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六節 禍根(一)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一節 法幣(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一節 挽弓(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十節 衝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六節 突破(七)第六節 突破(四)第四節 謀殺(二)第九節 魅影(四)第三節 魅影(七)第十節 虎嘯(六)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一節 奪軍(九)第五節 突擊(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一節 挽弓(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出兵(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
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暗戰(六)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九節 魅影(七)第四節 戰爭(一)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狙擊(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六節 突破(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八節 九變(二)第十節 衝突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一節 突破(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三節 巧取(六)第七節 曙光(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二節 起航(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七節 風波(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八節 刺廖(六)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八節 轉折(二)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說汪(二)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一節 遏制(七)第九節 魅影(七)第五節 調整(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二節 沙基(二)第八節 轉折(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六節 禍根(一)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一節 法幣(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一節 挽弓(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十節 衝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六節 突破(七)第六節 突破(四)第四節 謀殺(二)第九節 魅影(四)第三節 魅影(七)第十節 虎嘯(六)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一節 奪軍(九)第五節 突擊(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一節 挽弓(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出兵(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