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組建水軍

“說,那文天祥逃到什麼地方了?”

瞧着眼前之人,夏璟只覺得火冒三丈。

先前爲了抓捕眼前之人,他可是犧牲了不少士兵,然而等抓到對方之後,方纔發現對方並非文天祥。

趙時賞輕聲一笑:“你覺得我會告訴你嗎?”

“很好。既然你不說,那我就打到你說。”怒上心頭,夏璟當即取出馬鞭,對着趙時賞便是猛的一甩,這馬鞭着實厲害,只一下就自趙時賞身上刮出一道血痕來。

額頭冒汗、牙關緊要,趙時賞雖感疼痛,卻還是咬着牙未曾屈服。

“停手吧。”

不知何事,董文炳出現在這裡,他對着夏璟說道:“距離先前早已經過了數個時辰,他便是知曉文天祥藏身之地,只怕現在他也早已經逃遠了,繼續追問也沒有用了。”

“董將軍說的是,卻是在下唐突了。”

夏璟連忙收起馬鞭,縮着身子跟在董文炳身邊,然後指了指遠處被抓住的那些人,說道:“只是這些抓捕的人,不知董大人打算如何處置?”

此番進攻着實順利,他們不僅僅將那義軍徹底擊潰,更是從中抓捕到了數百來人,這些人皆是博冠峨帶、身披儒袍,和尋常百姓大不相同,正是投入義軍之中的儒士。

也正是他們的支持,方纔讓文天祥能夠組織起如此龐大的義軍。

“先帶回泉州吧。”董文炳回道。

夏璟當即說道:“在下明白。只是那些逃走的叛軍呢?若是讓他們繼續逃竄,只怕對咱們也是一個麻煩。不是嗎?”此番雖是擊潰義軍,但逃走的也不在少數,至少諸如文天祥、陳宜中乃至於陸秀夫等等高層人士,便全都逃了出去,抓捕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些下面的小蝦米而已。

若是讓那文天祥等人繼續逃竄,只怕還會組織起新的義軍。

“李恆!”

董文炳叫了一聲,旋即自衆人之中走出一位將領。這人身材魁梧、面容黝黑,行走之中虎虎生威,顯然乃是一位猛將。他乃是西夏宗室後裔,其實力自然不差,自從軍伐宋以來,憑藉軍功一路晉升,如今已被宣威將軍了。

董文炳吩咐道:“那叛軍的事情,便交給你處置。”

“在下明白。”

李恆闔首回道,只是他轉念一想,臉上頓時露出些許擔憂,問道:“只是此地太過偏僻,若是僅憑我一人的話,只怕難以找到那些義軍。若是如此,又該如何?”

“這你放心。”

董文炳笑了笑,旋即自腰間取下一塊腰牌,訴道:“此地除了你之外,尚有張弘範、脫換兩位元帥坐鎮隆興府,好抵禦那華夏軍嚴申、鄭元龍兩人。你若是拿着我這塊令牌去見他們,應該也能得到一些幫助。若是讓那義軍繼續流竄,想必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麻煩吧。”

宋朝覆滅,元軍皆是明白,接下來便要面臨來自華夏軍的威脅了。

而在這個時候,那文天祥還在境內四處流竄,伺機起兵造反。這對元朝來說,自然是難以忍受,若是在和華夏軍對決的關鍵時候突然出現,必然會帶來難以接受的影響。正是因此,所以他們纔要在這個時候發起進攻,將以文天祥、陳宜中一干人等爲首的義軍徹底剿滅。

“末將明白。”

李恆明顯感受到了董文炳話中凝重,連忙闔首回道。

董文炳稍感安心,訴道:“若是有你,那就安心了。”隨後,便帶着一行人重新回到泉州,經過這一次的戰鬥,他們也是有些損失,自然也需要稍微整頓一下,好恢復戰力。

只是董文炳剛一回城,便見到一位青年將官面色憂愁,出現在城門口之處。

“竟然是拜降?你怎麼親自來此?”董文炳大感意外,連忙自戰馬之上躍下。

拜降乃是阿剌罕之子,如今也才二十來歲,如今他親自來到這泉州,足見伯顏對董文炳的看重。

“哈。我自從軍以來,一直都聽父親說過,元軍之中唯有你方能和父親匹敵,故此心生嚮往,特意來此拜見。”拜降俯首一拜,擡起頭來看了看董文炳,當即笑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而且看你如今眉飛色舞的樣子,定然是有所得吧。”

“也就是些許功績罷了,算不得什麼。”

董文炳笑着應道。

拜降回道:“將軍客氣了。此行能夠擒獲這麼多南朝士子,已經算是大功一件,豈能說是些許功績?”目光自那些被擒獲的士子之上掃過,臉上也是帶着幾分羨慕:“若是如此,日後定然能夠徹底剿滅那些義軍,不是嗎?”

“這倒也是。”

董文炳也沒有繼續謙虛下來,大大方方的接受了拜降的恭賀。

“只是你以前不是跟在你父親身後嗎?今日怎麼有興趣,跑到我這裡來了?”自戰馬之上躍下,董文炳面帶疑惑看着拜降。

拜降臉色微愣,有些尷尬的說道:“這個,主要是爲了一些事情。”目光有些遊移,尤其是看到周圍那麼多人的的時候,更是帶着激憤敵意。

“哦。”

董文炳看在眼中,心中若有所思,當即笑道:“你一路奔波來到此地,定然是累了吧,不如回到府中,讓我好好招待你一下。如何?”

“多謝。”

拜降也注意到周圍將士,自然是應了下來。

於是,董文炳令那夏璟、蒲壽庚各自回去,並且將擒獲的南朝士子關押起來之後,便領着拜降回到府中,至於招待之事自是不用說了,等到確定周圍沒人之後,董文炳方纔滿臉擔憂,問道:“那阿剌罕派你過來,莫不是因爲臨安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深知伯顏性情,若非是遇到了什麼問題,斷然不會向自己傳訊,如今這拜降出現在這裡,那就代表了一件事情。

“正是如此!”

果不其然,拜降當即愁容上臉,他回道:“你也清楚,那宋朝雖是被我等攻滅,但華夏軍虎視眈眈,一直以來都對江南一帶有所覬覦。所以在月前時候,那蕭鳳便親自率領十四萬大軍南下,想要將我軍一網打盡。元帥雖是有所防備,更在建康府建立防線,然而依舊被她給團團圍困,難以脫身。正是因此,所以元帥方纔將我派來。”

“竟然如此嚴峻?”

聽到這些後,董文炳頓感懊惱,連忙道:“既然如此,不如讓我回防如何?畢竟那華夏軍蓄勢待發,其攻勢定然凌厲無匹,僅僅靠元帥麾下軍隊,只怕難以對抗。”

“不必!將軍只需繼續堅守此城,那就好了。”

出乎意料,拜降直接拒絕了。

董文炳感到不解:“不必了?這是爲何?”隨後有所恍悟,一臉凝重看着拜降,訴道:“還是說,這便是元帥要你前來此地的目標?”

“正是如此。”

拜降回道:“你也清楚,那華夏軍兵力強盛,縱然你回防支持,區區三萬兵力又能起到什麼用途?”

董文炳面有懊惱,雖是感到不忿,但對拜降口中所說,卻也相當認同。

那華夏軍可不是先前義軍所能匹敵,若要和其對抗,非得是精銳士兵,僅僅靠着他手中這由元軍、投降宋軍還有一些土匪組成的士兵,根本就難以對抗。

“若是如此,難不成要我眼睜睜看着元帥被那蕭鳳所擊敗嗎?”董文炳埋怨道。

拜降搖搖頭,回道:“當然不是!”

“那元帥讓我呆在這裡,又是爲了什麼?”董文炳繼續問道。

“將軍。”拜降神色微凝,隨後說道:“你也應該清楚,這泉州毗鄰東海,於前朝時候便有諸多船商自此地出發,和那南洋諸國交流,可謂是經濟發達、人口弗盛。也因此,此地乃是建造水軍的絕佳之地。”

“水軍?”

董文炳若有所思:“你是說,元帥要我以此地爲據點,打造船隻、興建水軍嗎?”

拜降道:“沒錯。陸路已被華夏軍徹底切斷,我等若要自北方獲取糧食實在困難。如今時候,唯有通過水軍,方能將北方糧食運來,才能維持軍隊運轉。要不然,我們根本無法和那華夏軍對抗。”

“確實!就如今狀況,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安然無恙。”董文炳恍然大悟,稍微明白了伯顏的想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唯有確保糧食運輸的安然無恙,才能夠確保軍隊的正常運轉,這個道理他自然也明白。

拜降拱手敬道:“那這一次,便拜託將軍了。”

“還讓元帥安心,這一次我定然會成功的。”董文炳闔首敬道。

送別拜降之後,董文炳神色凝重,對剿滅義軍之事,更是記掛起來,若是讓這些義軍還盤踞此地,定然會對伯顏接下來的計劃產生莫大的影響。

畢竟在當初泉州之變之中,那些義軍可是俘獲了數量衆多海船。

若是他們將這些海船集中起來組建成水軍,定然會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威脅。而最嚴重的,莫過於那些義軍和華夏軍聯合起來,若是當真如此,別說是自北方運輸糧食了,只怕他們想要繼續盤踞在江南一帶,也是太過困難。

第三百九十二章太硬了第一百二十八章爭執中盟約破碎,地宮內屍體遍地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三十九章激鬥正酣暢,叢林做火海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一百二十九章釣魚城之戰(一)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二十五章奪官、滅家第十八章雙方互算計,咋聞有陰謀第九十七章內外夾攻第六十三章激鬥中常忍身死,淫威下成風帶路第五十八章大都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五十二章“駙馬府?”第五十九章混亂的廬州城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三十七章榆社城舊恨泛起,沁州中戰意濃濃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八章有軌馬車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四章清官?庸官?貪官?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六十八章爲成功捐贈開啓,鋼鐵廠再生事端第四十五章政敵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七十五章尋蹤跡黑手乍現,深夜中又逢噩耗第一百三十七章目標蕭月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七十七章治下如篩子,蕭月到許州第二百零七章難解的疑惑第六十五章祥瑞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第六十九章奪魂邪術出,元魂碎心咒第八十章蕭鳳現三招滅敵,狼煙起紛爭再現第二十九章追查到底第七十八章許州見怪人,酒酣又邋遢第三十八章購糧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三百二十九章安慶之戰(二)第四十三章回家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終路(六)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八十六章定軍威雙方互鬥,伏兵出幾人鼠竄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三百五十章宣戰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章僞裝第八十二章奪海鶻炮艦開啓,定撤退憂愁滿帳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一百三十一章石卵碎蕭鳳重生,驪山崩祖龍入世第三百四十六章又開始了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四十六章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四十五章政敵第四十三章孤臣絕,毒牙露鋒芒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第一百章大名府征戰開啓,問過往陰雲密佈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五十五章運軍械兩人相見,頌衷情姐妹情深第六十三章一環扣一環,引蛇出洞中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一百七十章如何解決?第一百零七章最後的騎兵(三)第三百零四章山中奇人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一百六十四章終路(二)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七章屠殺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第八十七章再回故土第二十五章劍術通神明,佛法洗人心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一百八十一章摩尼教第四十四章辯忠奸,高僧化厲鬼
第三百九十二章太硬了第一百二十八章爭執中盟約破碎,地宮內屍體遍地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八章事急循規矩,防賊有鐵牌第三十九章激鬥正酣暢,叢林做火海第二百四十八章陛下,駕崩了?第三十一章這就是禁軍?第十四章沁水河畔敵蹤現,左權縣中金水出第四百二十七章暫時的逃離第一百四十章最終決戰(一)第一百七十七章槍劍之鬥第一百二十九章釣魚城之戰(一)第兩百一十章風雲詭譎第二十八章四方齊聚福順齋,諸位漢侯存爭執第十一章深夜中又逢異變,湖中島殲滅水匪第二十五章奪官、滅家第十八章雙方互算計,咋聞有陰謀第九十七章內外夾攻第六十三章激鬥中常忍身死,淫威下成風帶路第五十八章大都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五十二章“駙馬府?”第五十九章混亂的廬州城第七十一章橫水鎮終遭血戮,十年約一朝盡了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二百二十六章媾和第三十七章榆社城舊恨泛起,沁州中戰意濃濃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八章有軌馬車第二百三十九章地主第一百零六章淳化內危機四伏,求生存暗兵埋伏第七十六章入潞州衆人聚首,爲自由肝膽相照第二十二章天淵之隔第三百七十四章佛與魔第七十一章陣前論三天爲限,國黨內爭論難休第四章清官?庸官?貪官?第九章佛寺之內食人僧,深山之處有人家第六十八章爲成功捐贈開啓,鋼鐵廠再生事端第四十五章政敵第一百八十六章臨終囑託第七十五章尋蹤跡黑手乍現,深夜中又逢噩耗第一百三十七章目標蕭月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七十三章金水本變態,犧牲又一人第七十七章治下如篩子,蕭月到許州第二百零七章難解的疑惑第六十五章祥瑞第八十九章入川第十七章話鋒藏矛盾,風雨漸成型第七十七章君臣生隙第六十九章奪魂邪術出,元魂碎心咒第八十章蕭鳳現三招滅敵,狼煙起紛爭再現第二十九章追查到底第七十八章許州見怪人,酒酣又邋遢第三十八章購糧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一百零六章最後的騎兵(二)第三百二十九章安慶之戰(二)第四十三章回家第二百三十六章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終路(六)第七十五章攻勢漸愈烈,妙善有神威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八十六章定軍威雙方互鬥,伏兵出幾人鼠竄第七十九章聞惡訊,帝遠怎知情第三百五十章宣戰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終決戰(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章僞裝第八十二章奪海鶻炮艦開啓,定撤退憂愁滿帳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一百三十一章石卵碎蕭鳳重生,驪山崩祖龍入世第三百四十六章又開始了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七十四章逃出去第四十六章第二百四十八章天人永隔第四十五章政敵第四十三章孤臣絕,毒牙露鋒芒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第一百章大名府征戰開啓,問過往陰雲密佈第六十三章道途艱援軍難擋,埋伏現猙獰初露第五十五章運軍械兩人相見,頌衷情姐妹情深第六十三章一環扣一環,引蛇出洞中第二百二十四章守護襄陽?第一百七十章如何解決?第一百零七章最後的騎兵(三)第三百零四章山中奇人第二百零四章和平的均州第一百六十四章終路(二)第二十二章聞敵情潤甫求援,談形勢張秀問心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七章屠殺第三章軍勢鎖龍城,文心閣問策第八十七章再回故土第二十五章劍術通神明,佛法洗人心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一百八十一章摩尼教第四十四章辯忠奸,高僧化厲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