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17日,高雄守軍代表與解放軍代表達成“放下武器,回家團聚!”的協議,協議於17日中午正式生效,守軍除留下少數人員辦理移交武器裝備的手續之外,大部分人收拾好個人物品踏上返家之路,與此同時,解放軍部隊開始接管守軍的裝備,至此高雄戰役結束。

完好無損取得高雄港,這對於正爲後勤問題所困擾的解放軍意義重大,尤其是大型重裝備的卸載問題,解放軍此前控制的幾個港口都是中小型港口,以停靠小型船舶或漁船爲主要目的設計的港口,除了卸載能力有限之外,也不適合於大型重裝備的卸載,如:大型防空導彈發射車。

解放軍接管人員馬上開始接收高雄港,不待接收完畢,運送物資的貨船就駛入港口,靠岸的第一艘船是大型汽車輪渡,它運送的貨物是大型運輸車,後勤部門正爲缺少運輸車輛發愁,因爲整個後勤運輸完全依靠於公路。很快整個高雄港就投入到緊張的作業之中,物資與人員正源源不斷的登陸,後勤因此得到很大的緩解。

解決高雄之敵後,解放軍也得以從南部抽調部隊北上,於是第1集團軍主力立即出發,前線正需要他們。解放軍對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的進攻一直也沒有停下來,而且推進速度很快,因爲這一地區基本上沒有臺軍主力部隊,而且多收縮到了幾個沿海港口附近,以保衛這些可供美軍登陸的港口。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的快速推進,使解放軍的控制區迅速擴大,從數字上看可謂驚人。

這一切讓美國人坐不住了,這樣的形勢不僅對美軍的軍事行動非常不利,而且也影響談判,中國人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多了!

形勢已迫在眉睫,美國方面感到如此下去總不是辦法,再等下去就失去了出兵臺灣的機會,是戰是和必須立即決定下來!

此次來華的特使是漢斯魯德爾,這是他這個月第二次來華,上次他出使中國沒有能阻止戰爭,引起了許多人的指責,認爲是他的行動緩慢才錯過了阻止戰爭的機會,認爲他不適合於這個工作,但是總統還是決定派他來了,因爲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

美國特使漢斯魯德爾,一下飛機就急於與中國領導人會談,他有點迫不及待了!美國確實無意與中國一戰,現在避免戰爭的希望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此前的多次接觸表明,中國有意讓步以避免戰爭,可是形勢對中國非常有利,要達成一個令美國方面滿意的協議將是非常困難的。他清楚自已面臨的是一場艱苦的談判,可又不得不勇敢地面對,必竟一場艱苦的談判遠勝於一場戰爭。

美國人要亮出底牌了!這是唯一一次可以避免中美交戰的機會!這是一場談判桌上的交鋒!

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了,漢斯魯德爾抵達的當晚,雙方的代表就出現在談判桌前,中國代表是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足見此次談判之重要!

“我們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無意支持臺灣獨立!然而任何戰爭都有損於世界和平,戰爭對於交戰的雙方也沒有任何好處,希望中國與臺灣能夠和平解決爭端問題,希望雙方立即實現停火!”漢斯魯德爾簡單的表達了美方的意圖。

“戰爭的確沒有什麼好處!”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應道,“爲了維護我們的利益,有時必須有所犧牲,我們絕不會爲一時的和平而苟且偷生。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瞭解這一點,某些人慾圖干涉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甚至公開提出對我實施核打擊,對此我們的答覆是:我們準備好了!”

這時漢斯魯德爾說道:“對此我們非常瞭解,不過戰爭並非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是的,我們也不希望用戰爭來解決問題,可是有人將戰爭強加於我們,所以不得不打!”胡思考說,“我們一貫主張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可惜一切努力失敗了!臺灣當局主動挑起了這場戰爭!”漢斯魯德爾心想:是誰挑起了戰爭可是有爭議的問題,臺灣雖打了第一槍,可如果不是中國欲攻臺,臺灣哪有膽量開火?這次臺海再次開戰,則完全是中國主動的,臺灣根本沒有打仗的意思,可惜這裡討論的問題不是誰挑起了戰爭,爭論誰是誰非,‘理’字在談判桌上不過是藉口。胡思考又說:“當然我們並沒有放棄和平,依然願意和平解決一切問題!”他心中大喜,中國人有意讓步了!戰爭有避免的可能性了,然而他並沒有太多的高興,中國方面還沒有開出的條件,而那些條件纔是真正要談的問題。

“美國政府願爲和平解決爭端做出最大努力!”漢斯魯德爾急忙表達了意願。

“我們雖有和平解決之心,但對能否和平解決抱有懷疑。我們需要的不是苟且偷生式的和平!需要的是真正的和平!達成協議並非困難!困難的是協議能否得到執行!讓我如何相信你們?如何相信新的協議不被破壞?”

“請放心!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和平是可以實現的,協議將得到完完全全的執行,不會存在任何問題。”漢斯魯德爾立即解釋道,看來中國方面有意達成協議,但對協議能否得到執行持有懷疑。

“不會存在任何問題?可是8月達成的臺海停火協議根本沒有得到有效實施。臺灣發表的放棄獨立聲明是一個含糊不清的東西,阻止大陸商品進入臺灣市場,進行敵對性的宣傳,不放棄戰爭狀態,加強軍備。可以說臺灣的所做所爲對大陸充滿了敵意。還有,你們美國也沒有執行協議,據我們的情報,停戰期間美臺間的軍火交易額超過40億美元,正是你們提供的鉅額軍火助長了*的氣焰!。這些能讓我們相信新的協議能被執行嗎?”

面對提問,漢斯魯德爾幾乎無話可說,胡思考雖將破壞和平的責任全部推給了臺灣,但所說的事確爲事實,不過他還是硬着頭皮反駁道:“臺灣確實沒有完全執行協議,但情況並沒有你所說的那麼嚴重,而且臺美間的軍火交易並沒有你所說的那麼多。”

“看來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再進行一些討論,”胡思考毫無相讓之意,“需要嗎?”“當然!”美國人也不想輕易讓步,於是中美雙方圍繞着美臺軍火交易及臺灣是否執行了協議等問題展開了大討論。美國人很快發現他們陷入了一些無休止的討論之中,中國人寸步不讓,不在任何問題讓步,甚至細小的問題上,一心想弄明白這麼一個問題,不給美國人一點機會。

“讓過去成爲歷史吧!希望這類事情不要影響到實現和平的努力,類似的事情將不會再發生了。”最終漢斯魯德爾意識到在這類小問題上進行爭吵太浪費時間了,雙方已經爲這個問題爭論的太久。

“沒有必要再爭吵下去,這是我們提交的解決方案。”漢斯魯德爾一邊說着,一邊將手中的文件交給胡思考,“希望你能接受這個方案!”

“是的,我們不必要爲此再爭論下去,在這個時候追究具體的數字沒有任何意義。”胡思考也明白再爲這類小問題爭論下去沒有意義了,然而他沒有看一眼美國人的文件,而是回答道,“不過在繼續談判之前,我提意休會,我們需要時間對你們的方案進行研究,同時大家累了,休息幾個小時再回來繼續如何?”此時已經非常疲勞的漢斯魯德爾接受這個提意,雙方會談已陷入了沒完沒了的爭論之中,再談下去也沒有意義了,結束了這場毫無成果的會談之後,雙方約定18日上午繼續會談。

會談結束之後,漢斯魯德爾立即將會談情況報告本國政府,宣稱會談進行的非常艱苦,幾乎毫無成果,但至少已證明中國有意讓步以避免戰爭,因此要求給予更多時間以讓雙方達成協議。他的請求雖然立即得到美國總統的同意,但總統也對毫無成果的會談表示了不滿,美國政府正急着等會談的結果。

第二次談判開始了!此時漢斯魯德爾再也沒有興趣爭論任何小問題,那太浪費時了,美國人急於攤牌!

“對不起!這個方案不能接受!”會談一開始,胡思考就簡單的答覆了對方,“臺灣當局應明確的放棄獨立,分裂局面必須結束,臺灣要禁止*言論,*活動也要禁止,應解散一切*組織和政黨。讓*等人下臺是必須的,但還遠遠不夠,臺灣政府中的*分子必須清除,*等人是破壞和平者,他們必須離開臺灣,並且從此不讓我再聽到他們的消息。同時新的臺灣領導人應能爲我們接受,至少是一個讓人放心的人。”

“這很困難,由誰擔任臺灣的領導人應由臺灣民衆通過合法的民主選舉決定,別人不便干涉,尤其是美國這樣一個民主國家。”顯然這個要求讓美國人爲難,美國人需要一個可以牽制中國的臺灣,也就是說一個敵視中國大陸的臺灣。

“你們不瞭解臺灣選舉的真實情況嗎?我們之間還需要就臺灣的政治制度是否民主,選舉是否公正、公開、平等,*的當選是否合法等問題展開討論嗎?”

這下可令美國人爲難,如果要就這些問題討論一下,討論到明天早上也不會有什麼結束,再說美國正急切的想與中國答成協議,不願再在這類小問題上討吵下去,於是漢斯魯德爾說道:“沒有必要了,實際上今後*要繼往開來執政已不可能,下臺只是時間問題,不過臺灣必竟實行民主制度,由誰來擔任新的領導人是外部力量無法由外部力量決定的。”美國人依然希望新的臺灣領導人能爲美國利益服務,可惜胡思考的話打破了這個在大夢想,“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在美國人眼中臺灣不過是一個‘棋子’,以前誰出任臺灣領導人沒有美國的支援行嗎?今後必須經過我們的同意,否則這次談判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

“好吧!不過希望臺灣民衆的意願能夠得到尊重。”面對胡思考的強硬態度,美國人再次痛快的讓步了,反正犧牲的是臺灣,沒有什麼可心痛的。

“有關限制臺灣軍備的問題,我們也不能接受你們的方案,”胡思考繼續說道,“方案中沒有對臺灣的軍備水平加以明確的限制,必須制定明確的數量與質量限制。今後美國與臺灣的軍火貿易除了數量與質量的限制之外,還要處於我方的監督之下。”

“有關對臺軍備限制的內容可以討論解決,時間緊迫使我們沒能將有關內容完善。”漢斯魯德爾解釋道,“限制美臺軍貿是應該的,但《美國與臺灣關係法》及已通過的數項美國法律明確規定美臺軍貿不受其它方面的干擾,不過我們會將有關情況通報中國政府。”美國人並不想中止與臺灣的軍火交易,軍火是影響臺海局勢最有效的武器。

“美國法律可以約束美國政府嗎?據我所知,美國政府常常不把美國法律當一回事,至於國際法,國際公約之類的東西就更不當一回事了,不是嗎?還有我提醒你們一下,美國法律對中國不據有約束力!我們有行動的絕對自由!”胡思考提醒美國人,‘別拿法律當擋箭牌!沒用的!’他又接着說道,“打了這麼多天,犧牲無數戰士的生命,還有花了數以千億計的軍費,好不容易纔登上臺灣島,你們竟要求我們立即從臺灣撤軍,這根本無法向中國人民交代,還不如對華宣戰算了!”

“中國在臺灣駐軍不會有什麼好處,甚至會引起麻煩,”漢斯魯德爾的話中隱含威脅之意,“爲了避免出現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希望你們真認的考慮這一問題。”

“不必考慮了,我們不想進行第二次登陸。”胡思考說着將手中的一件文件交給了漢斯魯德爾,並說道,“這是我方的解決方案,你們看一下吧!”

“你們的方案不能被接受!”僅僅簡單的看了幾頁,漢斯魯德爾就大叫道,“條件太苛刻了!你們這是要我們完全放棄臺灣!”

“是的!中國的統一大業必須完成!臺灣將與香港、澳門一樣成爲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不同的是享有更多的自主權,包括擁有自已的軍隊。”

“沒有海軍,沒有空軍,僅有一支人數不超過10萬的陸軍,還不得裝備擁有坦克等重武器,這與中國的武警部隊有什麼區別?”

“臺灣軍隊擁有維持社會治安的能力就足夠,沒有必要裝備重武器,10萬人的規模也不少。請放心,我們會在臺灣駐紮足夠的解放軍,保證臺灣不會受到外敵入侵。”

“如果接受你們的方案,美國將信譽掃地!”

“臺灣對於你們不過是一個‘棋子’,一個‘棋子’的得失會影響全局嗎?你們真要爲了一個‘棋子’與我們開戰嗎?”

“我個人承認臺灣的價值還不值得與中國開戰,可惜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決定權不在我的手中!事件沒有出現轉機的餘地嗎?”

“是的,我們已經做出決定,不會改變了!”

就這樣,中美會談破裂!

接獲會談破裂的消息之後,美國總統召集了政府領導班子會談,經過激烈的辯論之後,與會之人雖沒有就出兵一事達成一致意見,但都對前景感到悲觀,中國軍隊不是吃“素”的,真打起了不知鹿死誰手。大戰不想打,小戰又怕輸,出兵怕無功,不出兵又怕影響太大,失去臺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的超級大國形象受損。經過反覆搓商之後,總統向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史迪特下達了受權令,受權史迪特自由行動,將決策權交給了史迪特,由他這個一線指揮官依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出兵臺灣,如果他認爲沒有取勝之把握,可以放棄出兵;如果有取勝之把握,則可以立即指揮美軍參戰。對於此事,美國總統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將一個本應由政治家決定的問題交給一個軍人,可謂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事情,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有二種,一種是出於信任,將權力下放給下級;另一種是推卸責任,通常是過失。

這道命令令史迪特陷入痛苦的深淵之中,重大的責制壓在身上,幾乎令他無法呼吸,也令他猶豫不決。毫無頭序的他再次來到作戰指揮中心,這裡將是他指揮作戰行動的地方,不過此時只有少數人員正在這裡工作。幾個來自軍校的學員在討論作戰問題,他們不是一般軍校的學員,而是正在高等軍事學院接受深造的高級軍官,美國軍隊的下一代將軍將從他們當中產生。也許是由於過於投入,他們沒有發現他來了,最初他並沒有注意到他們討論的內容,後來他被他們討論的內容吸引了,內容是有關對華作戰的方案。

“你們的討論有結果了嗎?”史迪特的突然發問令將正在討論的幾個人嚇了一跳,直到聽到史迪特說,“我可以參加你們的討論嗎?”才放鬆了緊張的精神。

“可以!”

“說一說你們討論的結果吧!”

“是!”一個名叫查理的學員被推舉出來負責介紹情況,“我們認爲如果與中國開戰,那麼我軍將面臨一個非常不利的局面。首先我們不知道整個的目標是什麼?讓臺灣免於中國人的佔領嗎?還是徹底的擊敗中國?”

“是的,我也正被這個問題困擾着!”史迪特說出了心中最大的困惑,“你們認爲目標是什麼?”

“我們也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那就是擊敗中國人!”另一個學員回答道,他的回答正確,可是並不完全,沒有說明軍事行動的具體目標。

“好!你們認爲應如何做到這一點?注意,前提是不使用核武器。”

“形勢不容樂觀!我們在海上擁有絕對優勢,空中也佔優勢,唯有在地面上處於弱勢。無論作戰目標是什麼,都必須投入地面部隊,僅依靠空襲或海上封鎖,根本無法將中國軍隊趕出臺灣,更不要說征服中國。”

“中國是大陸國家,陸權是其軍事戰略的重點,中國陸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史迪特肯定的說道,“不經過地面上的戰鬥是無法決定出勝負的,也就無法解決問題。”

“一旦出兵,中國人在朝鮮集結的幾十萬部隊必定南下進攻韓國,那就需要立即增援韓國。如欲將中國趕出臺灣,又必須在臺灣登陸。也可以在中國大陸地區登陸。因此可以投入地面部的地點有三處,韓國、臺灣、中國大陸地區。”查理又繼續說道,“增援韓國並非最佳選擇,在那裡我們的一個師至少是面對中國人的一個集團軍,我們最多能阻止住是中國人攻勢。韓國是一個重要的盟友,如果不增援韓國,則韓國一定會被中國人佔領,那是不能允許的。

登陸臺灣也不是什麼好辦法,投入的兵力少了,解決不了問題,多了又影響韓國戰場,而且我們的兵力有限。而且中國人在臺灣登陸的兵力已達80萬,以我軍現有的兵力很難將其驅逐出臺灣,即便可以,也要付出很大的傷亡。

登陸中國大陸地區看上去是相當誘人的,也是非常危險的,中國人東南沿海地區幾乎不設防,那裡的駐軍大多被抽調走了,成功登陸不成問題。佔領中國沿海的一片地區,可迫使中國人和談,至少能迫使中國人從臺灣和韓國抽調回部分部隊。然而登陸中國意謂着對中國宣戰,戰爭的規模將失去控制,也不一定能迫使中國人屈服。我甚至懷疑這是中國人設置的陷阱,中國人在內陸地區部署有大量部隊,隨時可以增援沿海地區。“

“形勢確實不利,那你們的結論是?”

“要麼使用核武器,要麼實行總動員,進行一場世界大戰。”

“這我明白!”史迪特說道,“如果從軍事的角度看,除使用核武器之外,就只能發動全面戰爭。然而我們謀求的目標是遏制中國,不是與中國一戰,否則戰爭早已開始。從長遠的角度看,中國將是對我們威脅最大的敵人。問題是現在還不是,這一趨勢是無法阻止的,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查理說道:“現在就與中國人進行一場決戰太早,戰爭並非最佳的選擇,我們完全可以使用對付蘇聯的方法對付中國,再打一次冷戰!”

這時史迪特又說道:“是的,戰爭並非最好的選擇,就算我們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所需付出的代價也是不能接受的。”

經過一番談話之後,猶豫不決的史迪特終於做出了決定,返回自已的辦公室之後,立即打電話通知總統,他不同意出兵中國,並願意爲此承擔任何負責。

美國總統對於史迪特的決定並不表示反對,因爲他也不想打;如果真的開戰,美國沒有必勝的把握,與中國這樣的對手開戰,誰也沒有把握;再說戰爭無論勝負對於美國來說也是無法承受的,美國人輸不起,也贏不起;因此他立即命令在華的特使漢斯魯德爾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力求以一個面體的形式放棄臺灣,從臺海危機中擺脫出來。

當得知漢斯魯德爾的來意之後,胡思考差一點跳起來,中美戰爭可以避免了!於是非常高興的滿足了美國人的要求,總要給美國人一個臺階下吧!

幾乎在一夜之間,美國輿論界的論調從支援臺灣變成了反*,將挑起戰爭的責制推給了臺灣,引用這個調查結果,那個政府報告中的結論論證臺灣政府是推行獨裁的反民主政權,以此爲美國放棄臺灣製造藉口。接受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一個聯合公告,宣佈將經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19日,中國政府宣佈爲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創造必要的條件,下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停火,同時要求臺灣當局派出代表,舉行和平統一談判,並邀請美國政府派代表擔任協調人。

美國也施加壓力迫使臺灣接受停火,並與大陸就統一問題舉行和談。最初*等人還很高興,以爲美國的壓力迫使中國同意停戰和談了,然而很快他們就發現想錯了。美國人經過各種通道表示*等臺灣領導人必須立即下臺,然後流亡海外,並保證永不參與政治活動。*最初表示拒絕流亡,說死也死在臺灣,可是臺灣軍方的將領們“勸服”了她,實際上是“兵諫”,以武力迫使她下臺,據後世的歷史學家論證此事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

12月20日,臺海正式實現停火!同日,*等臺灣領導人發表聲明,宣佈臺灣政府全體成員集體辭職,執政的*政府下臺之後,由在野的第一大黨國民黨人組成的臺灣臨時政府執政。當天下午,*等人哭着登上離臺的飛機,從此開始了流亡生活。

12月21日下午,臺灣臨時政府派出的和談代表團乘美國空軍的專機抵達香港,準備與中國政府代表團舉行和平統一談判。

12月22日,和平談判正式開始!臺灣代表本以爲會得到充當調停人的美國代表的大力支援,然而美國代表並沒有擔負起協調人的工作,而是幫中國政府說話,公開壓制臺灣,經過3天緊張的談判,臺灣代表團不得不全面接受中國政府代表提出的方案,結果幾乎等於無條件投降。

從12月26日12時整,和平協議開始實行!依據協議解放軍部隊接管了臺軍的防務,其中解放軍陸軍第31集團軍、空軍第12師等部隊將駐軍臺灣島,解放軍海軍也利用原臺灣海軍的基地設立了軍事基地。

臺軍部隊返回軍營進行整編,臺灣海軍與空軍的裝備、物資及基地設施等被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臺灣陸軍則交出了全部重武器,並迅速裁減到10萬人,組成“新臺灣國防軍”,成爲“治安軍”。依協議臺灣軍隊的軍官和士兵可以自願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於臺灣經濟受戰爭的影響陷入不景氣,失業情況非常嚴重,因此繼續從軍成爲許多臺灣軍人的唯一選擇,自願報名加入“新臺灣國防軍”的人達到60萬,自願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人也不少於20萬。臺軍的全體將級軍官則集體退休,今後可按月領取豐厚的退休金,從此回家過起退休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別行政區臨時政府雖然只是一個臨時性的,但它的存在爲臺灣戰後初期的重建工作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也爲臺灣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正式成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久,經過全體臺灣居民民主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別行政區政府,臨時政府隨之解散。

戰爭幾乎摧毀了臺灣經濟,戰火雖沒有造成多大的物質損失,但是臺幣巨幅貶值令臺灣人辛勤勞動多年的成果化成影子,臺灣人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人才的流失、國際形勢的變化令臺灣的戰後重建工作困難重重,中國政府雖然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但要使臺灣居民的生活水平恢復到2002年的水平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組織或政黨被強制解散,有關組織和政黨的財產也被沒收,不過中國政府依協議無條件釋放全部被俘臺灣人,並實行大赦,最後僅有數名臺灣人因虐待或殺害被俘解放軍人員等原因被送上法庭。被大赦的人員中雖有許多*分子,但重要人物早已逃亡海外,如:*等人,剩下的都是些無力逃亡海外的的一般骨幹成員,屬於“小魚或蝦米”,沒有什麼價值,不過他們參與*組織及其活動的事情被記錄在檔案之中,影響了他們的前途。臺灣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之後,一邊忙於重建工作,一邊開展清算運動,主要是清算前臺灣官員在戰爭期間及戰前的腐敗行爲,結果包括*分子在內的許多人又被“請”上了法庭,其中不少人被判刑。統一的實現令*勢力受到重創,*思想開始爲廣大臺灣民衆所否決,*成爲歷史!

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實現了!美國人的勢力在亞太地區受到重創,並隨着美國經濟的進一步衰退而退縮,一個超級國家走向衰退!美國的衰弱令日本人成爲最大的受益者,日本再次走了軍備擴充的道路,中日對抗的局面出現!

作者:廣大讀者好,感謝你們的支持,正是由於你們的支持,我才能夠堅持將小說寫下去,今後我將繼續寫作。

經過近2年的寫作,《夢中的臺海之戰》第一部終於寫完了,今天發表的第65節是本文的最後一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部小說。

由於感覺到小說中存在太多的不足,我已經着手對原有部分進行修改,相信不久就可以與大家見面,同時《夢中的臺海之戰》第二部正在寫作之中,不過請大家先原諒,由於多種原因,目前我需要停止寫作一段時間,不過第二部的寫作我不會放棄,而且我會用心將小說寫好的。

第34章 第1節 第1節 第62章 第40章 第35章 第3節 第21章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3節 作者的話第45章 第1節 第16章 第2章 第8章 第15章 第45章 第24章 第1節 第17章 第45章 第62章 第3小節 第4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3章 第43章 第1節 第15章 第1節 第1節 第49章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59章 第一章 第2節 第59章 第4章 第17章 第52章 第20章 第3節 第14章 第14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42章 第3節 第1節 第8章 第一章 第28章 第62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65章 第9章 第3節 第26章 第4章 第一章 第3章 第11章 第3節 第33章 第20章 第3節 第2節 第44章 第42章 第2節 第1章 第52章 第3節 第33章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56章 第30章 第13章 第3節 第57章 第12章 第2節 第41章 第15章 第2節 第1節 第1節
第34章 第1節 第1節 第62章 第40章 第35章 第3節 第21章 第2節 第3節 第3節 第3節 作者的話第45章 第1節 第16章 第2章 第8章 第15章 第45章 第24章 第1節 第17章 第45章 第62章 第3小節 第4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3章 第43章 第1節 第15章 第1節 第1節 第49章 第3節 第3節 第2節 第1節 第59章 第一章 第2節 第59章 第4章 第17章 第52章 第20章 第3節 第14章 第14章 作者的話第1節 第42章 第3節 第1節 第8章 第一章 第28章 第62章 第2節 第1節 第2節 第65章 第9章 第3節 第26章 第4章 第一章 第3章 第11章 第3節 第33章 第20章 第3節 第2節 第44章 第42章 第2節 第1章 第52章 第3節 第33章 第1節 第3節 第3節 第56章 第30章 第13章 第3節 第57章 第12章 第2節 第41章 第15章 第2節 第1節 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