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捷報

林冬嫺快速的恢復好臉色的神情,恭敬的行禮:“多謝蔣都督相告,妾身感激不盡。”一擡頭月華已經走進來,給他們倆倒茶,蔣飛龍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希望他這趟沒白來,縱身一躍,消失在她的視線中。

要換做往日,月華必定會好奇的問問蔣飛龍的身份,但被林冬嫺教訓了兩次,月華漸漸明白了,身爲奴婢,有些話不能問,只能放在心上。這一夜,林冬嫺輾轉難眠,擔心秦素的處境。皇室的事不再是秘史,只要想知道,總能打聽的出來。月華前天還跟她說,皇帝對秦素百般寵愛,幾乎日日都歇在她的寢宮。

可那日分明有人在追殺秦素,皇帝真的知曉幕後黑手,對他們有所防範。其實光防範那是沒用,有些時候防不勝防,唯有從源頭上把根源給了斷了,才能保護秦素母子。怪不得秦素離開時的目光彷彿她們從今往後不再見面一般,那樣的不捨,原來如此,她現在終於明白了。

秦素不可能接她入宮,秦素沒告訴她,她的真實身份,就是不想牽連她。後宮只有秦素一人,寵冠後宮,可在潘皇后留下來的兩位皇子眼中,怕就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將她和腹中的孩子處之而後快。難怪這兩日皇帝給周清舒賜婚,又傳出黎紅影暴斃而亡的消息,這其中少不了有隱情。

皇家的事她不關心,她關心的是秦素和腹中孩子的安危,若是蔣飛龍早些告訴她,秦素的身份。她必定不會讓秦素被皇帝接走,肯定會再三阻擾。偏偏事後才知曉,林冬嫺怨恨誰也沒用,事情已經發生。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摺,漫不經心的問道:“涼生,你覺不覺得黎紅影死的太蹊蹺了?”

常總管聞言,下意識的掐着手指,皇帝怎麼會好端端的問起他來。“涼生,是不是你也覺得蹊蹺?”皇帝追問道,一個也字暴露了皇帝的想法,皇帝既然都對黎紅影的死感到蹊蹺,那麼他附和皇帝,也沒什麼不對。

常總管恭敬的答道:“回稟聖上,老奴覺得您前腳剛把李姑娘賜婚給二皇子,後腳她就死了。之前您讓老奴去調查過李姑娘,沒聽說她有什麼隱疾。”有些話他不能說出口,有人想不讓二皇子娶黎紅影,又或者二皇子自己當着皇帝的面說願意娶黎紅影,欣喜若狂的入宮謝恩,可私下去派人殺了黎紅影,這也未嘗不可。

皇帝接下來再給二皇子賜婚,就要更加慎重,萬一再傳出什麼不好的事,二皇子和皇家的聲譽都會受損。皇帝又追問道:“那你覺得誰的嫌疑比較大?”比較大,又說明皇帝心中有猜測的人選,還不止一個,常總管欲哭無淚,皇帝怎麼會問他這種問題,讓他如何回答。常總管見皇帝臉上充滿了審問,還有些許不耐煩,他只好尖着嗓子答道:“回稟聖上,老奴不敢胡亂猜測。”

捕風捉影的事他可不能做,皇帝興許在試探他,並不是真的在跟他商量,萬一要是一個不小心,掉進皇帝替他挖好的坑裡,那他豈不是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爲了保住頭上的腦袋,他還是管好嘴巴,什麼都不說的微妙。皇帝眼角微眯,一抹異色從眼底劃過,伸手指着常總管道:“涼生,朕也不爲難你,下去吧!”

從常總管的遲疑,皇帝能看出些問題,只是他畢竟在皇帝身邊陪伴多年,對他總有些感情,有些話他不願意說,皇帝又何必強人所難去勉強他。其實有些話放在心裡就好,說出來反而就沒意義了。

皇帝未嘗不覺得如此甚好,皇帝呆呆的坐在御書房的書案前兩個時辰,不知不覺夜幕降臨,常總管的聲音在外響起,讓皇帝準備用晚膳。皇帝讓他等會,暫且他的肚子還不餓,又走到窗前,推開紗窗,望着月光照耀下的悅花園,皇帝雙手背後,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得知秦素乃是皇帝寵妃素妃娘娘一事,讓林冬嫺許久都沒緩過神來,腦海中浮現許多不同的畫面。她本想把月華叫來,讓她去打探一番秦素如今的情況,話到嘴邊又沒說出口,她不想讓月華知曉,越少人知道越好。

“少夫人,二老爺又帶着大姑娘出府了,奴婢要不要讓管家派人跟着他們?”月華親切的在林冬嫺耳邊說道,周正行大晚上的帶着周敏出府必定有貓膩。林姨娘的死彷彿在府上沒起波瀾,周正行昔日對林姨娘的寵愛,林冬嫺閉上眼,歷歷在目。

一轉眼他又有了王姨娘,真是可笑,林冬嫺對周正行充滿了鄙視和嫌棄。突然她想到了周明沐,他同樣也是周家的子孫,會不會跟周正行一樣,還會有別的女人?不會的,林冬嫺掐着手心,周明沐曾經答應過她,這輩子只有她一人,不會再有別人,她應該相信周明沐,他跟周正行絕對不一樣。

“我知道了,不必派人去跟着他們。”林冬嫺嘴角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這還用猜嘛!周正行肯定帶着周敏去見周清舒,她爲什麼要派人去盯着,如此一來,還會打草驚蛇,驚動了周清舒,她可不想引人注目。黎紅影的死說不定就是周清舒的手筆,他必定有奪位之心,否則不會三番兩次的約見周正行和周敏。

得虧周明沐沒有姐妹,否則她們必定會成爲皇子的獵物。月華低頭應道,躊躇的站在原地,林冬嫺望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樣,知道她要說什麼,不過還是淡淡的揮揮手示意她下去,林冬嫺撫摸還稍微隆起的小腹,慢慢的朝牀邊走去,她要就寢了,有什麼事以後再說。

翌日清晨,瓦剌國邊境傳來了捷報,打破了京城素日來的平靜。原來吳國圍離開大皇子府後,去了瓦剌國邊境,這次居然是他喬裝打扮,帶着一行人悄悄潛入瓦剌國,打探軍情。後又回到軍營,跟瓦剌軍隊作戰,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正是因爲先前對瓦剌軍隊的瞭解,才讓吳國圍有機會打敗瓦剌,使得他們的皇帝親自書信一封給皇帝,表示願意跟大越國締結百年交好的盟約,同時還會派時辰前來,向皇帝提親,要爲瓦剌國的太子求娶大公主周清幽。這消息實在太大快人心,常總管低頭瞧皇帝連日來愁雲慘淡的臉色變得晴空萬里,他跟着高興起來。

瓦剌國與大越國簽訂友好盟約,接下來他就能坐等周明沐的好消息,從此高枕無憂,不用再擔心大越國毀在他手中,他要是成爲亡國之君,將來到了九泉之下可沒臉去見列祖列宗。真是先祖保佑,讓吳國圍成功的擊退了瓦剌,當然皇帝猜到其中必定少不了林相淇的功勞。

若是沒有他帶着周清幽出使瓦剌去引開他們的注意力,吳國圍沒那麼容易就能喬裝打扮混入瓦剌國內,刺探到敵情。經此一戰,吳國圍揚名大越國。待到他歸來之日,皇帝要親自到城門口迎接他,表示對他的器重。此刻的平伯侯腸子都悔青了,他都是被卿姨娘這個賤人給迷惑了,纔會疏遠薛氏跟吳國圍。

薛氏自盡而亡,死前的猙獰最近經常會浮現在他眼前,只要一閉上眼。他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薛氏,卿姨娘雖說被他送去莊子上,可他還是覺得不解氣,近來薛氏的鬼魂纏繞着他,原來吳國圍去了瓦剌邊境還打了勝仗,對他來說,又喜又憂。

喜的是他的兒子真是厲害,沒讓他失望,俗話說的好,虎父無犬子,想當年,他也曾經志向從軍,去戰場殺敵,可惜被母親阻攔。她膝下只有他一個嫡子,斷然不會答應讓他去參軍,戰場上刀劍無眼。這年頭就慢慢的被平伯侯積壓在心頭,這個時候突然又被吳國圍給激發出來。

同時又擔心吳國圍會記恨他,畢竟薛氏的死跟他脫不了干係,另外他還揚言把他趕出平伯侯府,對外宣稱跟他斷絕父子關係。吳國圍要是不記恨他,平伯侯都覺得奇怪了。他這次回京城,會不會報復他?不對,冤有頭債有主,一切都是卿姨娘惹得禍,平伯侯立即找來管家,貼着他耳邊吩咐道:“你去別院把卿姨娘給殺了。”

這樣他也算替薛氏和吳國圍出口氣了,管家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不過瞬間的功夫,很快就遮掩好,恭敬的作揖道:“是,侯爺,老奴這就派人去!”還未轉身離開,就被平伯侯捏着手臂,搖頭道:“不需要派人去,你親自去一趟,送她歸西,記住,千萬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平伯侯是個好面子的人,這件事絕對要做的隱蔽,絕對不能宣揚出去,他這個當朝閣老還要在朝堂之上立足。明日不知道有多少大臣等着看他的笑話,早知如此他就不用衝動的把吳國圍趕出平伯侯府,只是當時情況太危機,誰讓他袒護周清幽。

哎,一言難盡,平伯侯深深的嘆口氣,薛氏,這下你該滿意了,可千萬不要再來找我。林冬嫺倒是沒想到,吳國圍離開京城,能去瓦剌國邊境,還能擊退了瓦剌,實在不易。她雖說不喜歡吳國圍,因爲他曾經多次威脅過他。她如今是成國公府的少夫人,跟他應該沒有什麼交情,畢竟她的圈子在後院之中,跟他牽扯不上。

曾經她以爲吳國圍會娶周清幽爲妻,可如今一切都變了,瓦剌國的皇帝爲太子求娶周清幽,皇帝必定會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下來。恰好周清幽跟林冬嫺此前去出使瓦剌,至今未歸,突然一個念頭從林冬嫺的腦海中閃過。會不會皇帝早就打算把周清幽遠嫁瓦剌,纔會讓林相淇帶她一同出使瓦剌,這麼想來,皇帝還真的是高明。

就是不知道周明沐眼下如何了,跟月漓國的戰事如何了?她從周明沐離開,還未收到他帶回來的書信,她並不是有意要生周明沐的氣,誰讓他當時胡言亂語,她就真的記在心上。要是知道周明沐要出征,她怎麼都不會胡鬧?現在想想很後悔,只有等周明沐回來,跟他賠不是,向他道歉。

轉眼半月過去,吳國圍過兩日就能抵達京師,與此同時還有瓦剌國的使臣,隨他一同入京覲見皇帝。林冬嫺的小腹慢慢的變大,月華越發小心的伺候她,成國公昨日送來書信,他的身子好些了,不過還需要在別院靜養,府上的事務都交給林冬嫺,他實在不放心。

讓林冬嫺找個人幫忙分擔下,畢竟林冬嫺懷着身孕,要是再操持成國公府的事務,萬一有個好歹,他可沒法跟周明沐交代。成國公信上沒有明說讓誰幫林冬嫺的忙,但她猜得到,此人就是先前掌管中饋的明氏。林冬嫺說不上來心裡什麼滋味,她在替周明沐不值得,他離開京城五年了,一切都變了。

成國公府由明氏掌管中饋,眼下她懷着身孕,她知道成國公出於好意,她不可能一直這麼操勞,對腹中的孩子也不好。可她不甘心就這麼輕易的把明氏接出來。周正行隔三差五的把周敏帶出府,父女倆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她冷眼旁觀,早晚有一日,他們會嚐到苦頭,她何必去阻止他們。

月華愣怔,半晌才舔舔嘴脣,開口道:“少夫人,您真的想好了?”要把明氏從佛堂接出來,重新再把中饋大權交到她手中。月華不明白林冬嫺到底在想什麼,好不容易纔讓明氏搬到佛堂去,府上的下人不知道有多高興,可纔多久的功夫,就要再次把明氏接出來,禍害他們。

月華的內心萬分不願意,試圖勸說林冬嫺改變這個想法。林冬嫺擡頭瞥了她一眼,端起手邊的茶盞抿嘴喝了幾口,潤潤嗓子,緩聲道:“怎麼,你不樂意二夫人被接出來?”“少夫人,您想聽真話還是假話?”月華這丫頭今個膽子變得大起來,不由的讓林冬嫺放下手中的茶盞,淡笑着追問道:“哦,這有什麼區別嗎?”

278 姐弟爭執119 聯手(一)210 沖喜(三)374 刻意刁難143 發難(一)286 收拾307 歿了431 逐出府325 離別461 五年後198 變故(三)118 絲綢大會240 交易272 禍水東引239 相救322 父子閒談470 不死之心227 紫衣少女344 抉擇353 託人尋找274 選擇078 真相(三)010 跟蹤470 不死之心079 倒打一耙075 無果044 忽悠193 鬥法(一)304 舌戰金鑾殿(二)067 苦不堪言113 自作孽(三)138 生米煮成熟飯(二)020 選擇(一)019 要人063 受人之託390 動身回京267 賣身葬母(二)060 薛氏210 沖喜(三)023 離開186 自請下堂(二)401 同歸於盡241 逃脫322 父子閒談008 趙氏撒潑(二)092 勸和離280 往事469 認爹411 母子攤牌393 拆穿031 趙氏歸485 淵源301 主戰主和(一)307 歿了303 舌戰金鑾殿(一)051 嘲笑055 嫁妝(四)008 趙氏撒潑(二)119 聯手(一)308 蛛絲馬跡467 登門426 毒發(二)391 酒樓約見458 塵埃落定(二)263 出謀劃策263 出謀劃策223 母子雙亡(一)375 留守封地073 進鎮看病(二)223 母子雙亡(一)424 斬首示衆230 暗生情愫(二)231 追上(一)176 離開313 以死明志(二)341 訓女071 聲討林志武(二)090 姑姑二嫁354 對峙(一)252 告狀469 認爹094 商議224 母子雙亡(二)451 魚死網破(六)488 父子相見028 串門(二)063 受人之託084 女漢子(二)227 紫衣少女338 再見面056 質問173 陰謀118 絲綢大會135 撮合(一)026 一百兩471 幽會124 姑父(二)264 大公主446 魚死網破(一)416 奪位(三)
278 姐弟爭執119 聯手(一)210 沖喜(三)374 刻意刁難143 發難(一)286 收拾307 歿了431 逐出府325 離別461 五年後198 變故(三)118 絲綢大會240 交易272 禍水東引239 相救322 父子閒談470 不死之心227 紫衣少女344 抉擇353 託人尋找274 選擇078 真相(三)010 跟蹤470 不死之心079 倒打一耙075 無果044 忽悠193 鬥法(一)304 舌戰金鑾殿(二)067 苦不堪言113 自作孽(三)138 生米煮成熟飯(二)020 選擇(一)019 要人063 受人之託390 動身回京267 賣身葬母(二)060 薛氏210 沖喜(三)023 離開186 自請下堂(二)401 同歸於盡241 逃脫322 父子閒談008 趙氏撒潑(二)092 勸和離280 往事469 認爹411 母子攤牌393 拆穿031 趙氏歸485 淵源301 主戰主和(一)307 歿了303 舌戰金鑾殿(一)051 嘲笑055 嫁妝(四)008 趙氏撒潑(二)119 聯手(一)308 蛛絲馬跡467 登門426 毒發(二)391 酒樓約見458 塵埃落定(二)263 出謀劃策263 出謀劃策223 母子雙亡(一)375 留守封地073 進鎮看病(二)223 母子雙亡(一)424 斬首示衆230 暗生情愫(二)231 追上(一)176 離開313 以死明志(二)341 訓女071 聲討林志武(二)090 姑姑二嫁354 對峙(一)252 告狀469 認爹094 商議224 母子雙亡(二)451 魚死網破(六)488 父子相見028 串門(二)063 受人之託084 女漢子(二)227 紫衣少女338 再見面056 質問173 陰謀118 絲綢大會135 撮合(一)026 一百兩471 幽會124 姑父(二)264 大公主446 魚死網破(一)416 奪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