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慈禧太后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三個人就到了木屋。

“是這裡吧?”王三問到。

“是!就是這!”李明峰高興的說。

“小芳!小梅!我回來了!”李明峰對着屋子高聲喊到。

聽到這聲喊,屋內衝出兩個人影來,正是小芳和小梅兩個小女官。這兩個小丫頭本來是頗爲激動,但是還沒等那聲“李大哥”喊出來,慈安的身影就落在了兩人的眼中。

三個女子見到對方都是一愣,隨即小芳和小梅就跪了下來:“奴婢給……給主子請安!”

主子?李明峰臉色詭異的瞧着身邊的杏兒。

“哦!那個…那個…她們是我家的丫鬟。”這句話恐怕是慈安這輩子說的第一句謊言,那緊張的神色,支吾的語氣,任何人都能看出破綻。

李明峰又掉過頭去瞧了瞧小芳和小梅,發現她倆跪在那裡拘謹的很,明顯是對杏兒敬畏不已。要是李明峰不知道小芳和小梅的身份,也許就信了杏兒的話,但問題是老李知道小芳和小梅是皇宮內的女官!

能讓宮裡的女官叫主子的,除了太后和皇帝還能有誰?杏兒是慈禧還是慈安?李明峰暗中想到,杏兒說過,和她一起投河的還有一個姐姐,那個姐姐還帶着她的兒子,恩,應該是慈安。

李明峰暗自嚥了口唾液,定了定心神:“那個…哦,原來你倆是杏兒的丫鬟啊!”

小梅和小芳聽到李明峰管慈安叫杏兒,頓時臉色蒼白,尤其是年紀小些的小芳,更是嚇得身子直抖。

杏兒還以爲將李明峰騙住,也鬆了口氣,看到這兩個奴婢不開口回話以加強她謊言的真實性,杏兒不禁說到:“還跪着做什麼?趕快起來!李大哥問你倆話,你倆怎麼不回答呢?”

小梅扶着顫巍巍的小芳起來,抿了抿嘴,勉強說到:“是啊,我倆是主子的丫鬟。”

“大哥,這位是我們姐妹的主子!”小芳定下了心神,對李明峰說到。

這對小姐妹對李明峰印象很好,尤其是小芳,年紀幼小,心地善良。她害怕李明峰因爲無知而得罪太后,所以話裡話外的都在暗示李明峰,這位“杏兒”可是她倆的“主子”!

李明峰雙目直直的盯着小芳的眼睛,微微的點了點頭,暗示她,自己已經知道了這位女子的大概身份。

“行啦,這次總算聚在一起了,走!咱們進屋吧!”不知就裡的王三說到。

“那個…那個…”小梅伸手攔住了要進屋的王三,支支吾吾的不知要說些什麼。

“那個什麼?”杏兒有些不悅了,雖然在李明峰的面前將柔弱的一面都表現了出來,但是她畢竟是皇太后,看到一個奴婢越來越不會辦事,不禁有些怒了。

“主子,那位主子帶着小主子也在屋裡呢。”小梅怯怯的說。

這話一出,慈安和李明峰臉上的表情都很精彩。慈安是先是一愣,隨即就琢磨過來‘那位主子’和‘小主子’就是慈禧太后和祥琪小皇帝。

李明峰略一疑惑,隨即也明白過來了。此刻老李心中連連感慨“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不管怎麼說,兩宮太后和小皇帝的蹤跡目前只有自己知道,將來辦事要容易許多。

“姐姐和小主子也在?”慈安驚疑不定的問到。

“回主子話,是的!昨日李大哥去打獵,許久未歸,奴婢姐妹便出去找尋,結果到了潮河邊上,發現了…….發現了兩位主子在岸邊。”小梅答道。

“奴婢和梅姐姐將兩位主子背了回來,昨夜休息了一夜,兩位主子已經醒過來了,但是身子還是很虛。”小芳繼續說到。

“快帶我去看看!”慈安焦急的說到。

兩個小女官哪敢違背太后旨意,慈安吩咐完,她倆趕忙在前頭帶路。

“王大哥,剩下的就是家務事了,請您迴避一下吧!”李明峰轉頭對王三說到。

“行!我也該去打獵了!你們處理完,直接向這個方向走。”王三伸手指向西面:“只要走上七八里的路,就會見到官道了!”

“謝謝王大哥!”李明峰從懷中拿出一錠十兩的銀子說到:“我身上也沒帶多少銀子,這十兩就算住店錢吧!”

“這怎麼行?”王三將李明峰的手又推了回去:“一個破房子罷了,住就住了,哪裡還能要你的銀子?再說,十兩銀子這也太多了!”

李明峰將銀子硬塞到王三的手中:“這就算是老弟孝敬老太太的,她老人家年紀大了,馬上又入冬了,這銀子就給她做幾件像樣的棉襖吧。”

王三看到李明峰不似作僞,也就不再客氣,將銀子裝入懷裡。

“話說都到這了,老王也就不客氣了,這銀子我就收下了。將來老弟有空的話,就到王家寨坐坐!”王三說到。

李明峰哈哈大笑,拱了拱手,說到:“那就先謝謝王大哥了,將來有空,老弟必定要去叨擾幾日。”

王三憨厚的笑了笑,將帶來的野味都給李明峰留下,又交代了自己的具體住址,然後才牽着獵犬離開。

送走王三,李明峰這才轉身進屋。

進屋之後,李明峰這才發覺,區區一夜的功夫,兩個小丫頭已經將這個木屋收拾的十分整潔乾淨了。未必是她倆勤快,老李惡意的揣測,她倆這是在利用難得的機會討好皇太后。

進了內屋,李明峰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到了慈禧太后的身上。上次在承德參加朝會,李明峰離兩宮太后足有二十米遠,而且還低着頭,再加上中間有黃簾阻擋,所以沒瞧清楚慈禧的模樣。這次可算得到機會近距離接觸,李明峰把握住了機會,瞧了個仔細。

慈禧此刻正躺在炕上,身上蓋着薄被,神色虛弱。六歲的祥琪小皇帝躺在她的旁邊,正在熟睡。慈禧年紀也不大,僅僅二十七歲罷了,但是眉宇間卻有一種堅毅的神情,和別的女子大爲不同。

李明峰仔細打量了一番,發覺慈禧容貌平平,也無任何出奇之處,最多也就是中上之姿罷了。

“這位就是妹妹口中的李明峰吧?”慈禧開口問到。

“正是在下,這位妹妹就是杏兒的姐姐吧?”李明峰轉頭瞧向杏兒。

老李的座右銘是“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雖然對面是威名赫赫的慈禧太后,但老李此刻也要佔她點口頭便宜,反正自己是二十八歲,管一個二十七的女子叫聲妹妹也是正理!

這聲妹妹,在兩個小女官的耳中不亞於一聲驚雷。兩女暗想,這李大哥到底怎麼了?爲何明知皇太后的身份竟然還敢如此膽大妄爲?

正當兩個小女官爲李明峰的腦袋擔心的時候,慈禧接下來的舉動卻打消了小芳和小梅的顧慮。聽了李明峰的話,慈禧竟然微笑着點了點頭,說到:“是啊!”

慈禧昨夜被小梅和小芳救回來之後,就聽她倆大約的講述了事情經過。當得知還有一個男人出去打獵之後,慈禧就命令小梅和小芳對她的身份進行保密。

小梅和小芳想據實以報,稟告慈禧,自己二人宮中女官的身份李明峰已經得知,但是又怕太后怪罪,所以只能硬着頭皮答應。

這兩個小丫頭還抱着一絲僥倖,希望那位李大哥就是一個山野村夫,渾渾噩噩,這樣也好欺騙。但是經過方纔的那些表現,她倆已經明白,這位李大哥基本已經猜出了兩宮太后的身份。

既然知道兩宮太后的身份,李大哥又爲何如此表現呢?這是兩個小丫頭不解的地方。

實際上,蒙在鼓中的只有兩宮太后罷了。小梅和小芳雖然知道李明峰已經明白了太后的真實身份,但是她倆卻不會,也不敢揭露故作無知的老李。

李明峰故作不知,兩個小丫頭又不吭聲,所以兩宮太后倒真以爲將面前這個貌似忠厚的男人給騙了。

李明峰將王三帶來的野味交給兩個小女官,讓她倆去處理,老李自己則和兩宮太后拉起了家常。

三個人坐在一起閒聊許久,李明峰對慈禧的印象改觀了許多。以前慈禧太后這四個字,在李明峰的腦海中,就是一個陰謀家、野心家、女強人。但是經過直接接觸,李明峰發覺,慈禧也不過只個普通女人罷了,要說有出奇的地方,那就是她可能要比別人成熟許多。至於其他方面和整體感覺,慈禧給李明峰的第一印象就是鄰家大姐!

對,就是那種辦事很有主見,能力很強,但是又不失女人氣質的大姐姐!

聊着聊着,慈禧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略一猶豫,然後說到:“李大哥叫李明峰,我記得江南有個常勝軍的統領也叫李明峰,這人好生厲害,把長毛打的落花流水,沒想到李大哥竟然和這位大人同名同姓!”

雖然知道這是慈禧隨便一說,並非意識到了李明峰的真實身份,但是老李聽了這話,心頭仍然一震。

怎麼辦?李明峰此刻心裡念頭急轉。承認還是否認?抑或是打個岔繞過去?

不能繞過去!更不能否認!李明峰想到,將來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在兩宮太后面前顯露真實身份。今天說句謊言,過些日子也會真相大白。到時候,兩方不好相見。

李明峰雖然想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他也深知,自己不是曹操!即使是曹操,現在也不是東漢末年!

現在滿蒙漢八旗、湘軍團練、綠營兵勇仍然忠於大清王朝,而且這種忠心不只是在口頭上,還是發自內心的。

所以,李明峰經過對局勢的粗略估計,得出的結果就是:不能挾天子,只能借天子。所謂借天子,就是指假借天子的威勢來號令天下。

天子年幼,天子威勢實際上是掌握在兩宮太后手中,要想借天子號令天下,必須要得到兩宮太后的同意。

這一番奇遇,讓李明峰和兩宮太后有了特殊的一層聯繫,所以讓借天子成爲了可能。爲了日後的發展,李明峰必須保證自己在兩宮太后心目中的良好印象。

慈安太后,李明峰和她相處了一日一夜,自覺和其關係還算融洽,而且李明峰還隱隱的感覺,兩人之間還有些異樣的情愫在萌發。雖然慈安懦弱老實,但是她畢竟是母后皇太后,從名義上來講,慈安的地位和權勢尚在慈禧之上。

至於慈禧,雖然名義上的權勢要小於慈安,但是李明峰可絕不敢忽視這位在歷史上執掌中國半個世紀的女人。從目前來看,李明峰給慈禧的印象還是頗爲不錯的。

截止到目前爲止,李明峰和兩宮太后的關係完全可以用極爲融洽來形容,只要保持着這種關係,將來李明峰就可以假借皇太后、小皇帝的名頭,排除異己,鞏固勢力!

不能撒謊,絕對要保證雙方之間的互信!李明峰在電光火石之間將事情想了個清清楚楚。

老李故意做出隨意的樣子說到:“在下就是那個常勝軍的統領啊!”

此話一出,兩宮太后臉色都是一變。

“怎麼了?”李明峰故作不解的問到。

“哦,沒什麼!”慈禧乾笑了一下,掩飾到:“我們老百姓哪裡能想到能遇見傳說中的大人物啊。”

“是啊!”慈安也接過話來:“李大哥在開玩笑吧。常勝軍統領這可是朝廷大員,哪能跑到林子裡來!”

李明峰心中暗自嘀咕,連皇帝和太后都跑來了,我這小小的統領在這還算的了什麼。

“哪裡算朝廷大員,不過就是吃了口皇糧罷了。”李明峰心裡雖然暗自嘀咕,但是嘴上卻要將這個謊圓好:“兩個月前咸豐爺駕崩,我正好在北京述職,也就順道來承德祭拜一下,以盡臣子之道。”

看到兩宮太后都輕輕的點了點頭,李明峰繼續說到:“前幾天大行皇帝的梓宮返京,我也隨駕而行。但是梓宮剛剛入關,就聞聽兩宮太后和聖上被景壽挾持,肅順大人親自帶兵前去解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帝后被劫,我哪裡能坐視不理。幸虧入京的時候帶了三千人馬,得到天子蒙塵的消息之後,我就下令大軍集結,準備和反賊景壽決一生死!爲了早日和常勝軍會和,我就準備抄小路前往會合地點,但哪知……”

說到這,李明峰嘆了口氣,繼續說到:“哎!哪知竟然迷路了!”

語氣略一停頓,李明峰轉而又微笑着說到:“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迷路,在下竟然和幾位妹妹相識一場。”

這一頓半真半假的話,慈安自然是全信了,但是慈禧卻面帶疑惑。

“不識路徑何必又入山林?李大人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呵呵……”慈禧輕笑到。

慈安也跟着笑着說:“確實是笨!”

慈禧這話表面上是取笑李明峰,但是實際上卻透露出了一絲不信任。老李自然不會坐視雙方之間產生不信任,所以略一皺眉,計上心頭,故作尷尬的解釋到:“入林也不僅僅是爲了抄近路,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看到兩宮太后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李明峰苦笑一下,繼續說到:“肅中堂的大軍和景壽的人馬在官道上廝殺,我要是不入林就得從戰場上穿過,那也太危險了。”

話音剛落,慈安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你啊,口口聲聲的要爲國捐軀,但是卻膽小至此。”慈安取笑到。

李明峰強自辯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爲國而死,其重逾泰山!但是因爲自己大意,而被肖小之輩殺死,其死尚不若鴻毛!”

慈安撇了撇嘴,表示出了對李明峰的不屑。但是此刻老李更關注的是慈禧的態度變化。

聽李明峰滔滔不絕的講完,慈禧也暗暗的點了點頭,看來這話她起碼也信了八九分。看慈禧如此動作,李明峰心中不禁鬆了口氣。

“李大人是軍隊統帥,朝廷大員,但你可知我們姐妹是什麼身份?”慈禧面帶微笑的瞧着李明峰。

老李聽了這話,心中一樂,暗道,看來慈禧是準備自報家門了,既然敢自報家門,就證明慈禧對他已經頗爲信任。但是當李明峰興沖沖的擡頭望向慈禧的眼睛的時候,心頭卻不禁突的一跳。

似笑非笑!這就是李明峰對慈禧現在表情的形容。

李明峰看到這個表情,心中不禁一驚。很明顯,慈禧並未相信自己的話,她也根本沒準備暴露身份!

第258章 忠義軍第4章 四國代表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50章 聖庫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306章 內宅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48章 鍾粹宮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250章 聖庫第296章 挑撥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三百六十四章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5章 北上第121章 醇郡王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57章 交易第74章 出訪歐洲第48章 赴死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23章 落難第69章 新形勢第73章 抵達歐洲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184章 營破第124章 小宮女第327章 風俗第325章 內亂第202章 末路第20章 啓程第281章 再戰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5章 兵進廣州第188章 投誠第34章 約成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80章 蘇天福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183章 初戰(下)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58章 浮樑城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82章 初戰(中)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46章 巷戰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72章 出宮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79章 刑部第15章 逃命第44章 請纓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96章 挑撥第257章 交易第360章 俘虜第29章 授權談判
第258章 忠義軍第4章 四國代表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50章 聖庫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306章 內宅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48章 鍾粹宮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250章 聖庫第296章 挑撥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三百六十四章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5章 北上第121章 醇郡王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57章 交易第74章 出訪歐洲第48章 赴死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123章 落難第69章 新形勢第73章 抵達歐洲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184章 營破第124章 小宮女第327章 風俗第325章 內亂第202章 末路第20章 啓程第281章 再戰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5章 兵進廣州第188章 投誠第34章 約成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8章 再回林家第180章 蘇天福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183章 初戰(下)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58章 浮樑城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82章 初戰(中)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46章 巷戰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72章 出宮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79章 刑部第15章 逃命第44章 請纓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96章 挑撥第257章 交易第360章 俘虜第29章 授權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