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武士彠走得挺突然的。至少就連楊氏這樣和他日夜相處的枕邊人都沒覺得自家老爺會因爲這麼區區一場風寒就去了。

也只有武顏,在初得知他病倒的時候,左眼皮就跳了跳。乃至武父病危需要武顏回去侍疾之時,她已經基本上確定了便宜父親的陽壽已經快要到盡頭了。

果然不到十餘日,好好一個國公爺住進一副棺木裡。

楊氏都傻眼了——真真是傻眼,繼而馬上清醒過來要打點國公爺的身後事。

被武顏勸住了:“娘,爹爹的後世還是讓大嫂去操辦來較爲適合。”

楊氏的眼眶烏青,聞言愣愣地看了二女兒好一陣子,才尖聲說:“憑什麼!國公爺纔剛剛去,她相氏敢來奪了我的管家權?她敢!”目疵欲裂,咬牙切齒,不知是因爲悲痛於武士彠的離世,還是哀傷於以後沒了倚仗。

武顏早早就看好了周圍的環境,挑的是沒外人的時候說的。

楊氏身邊的大丫鬟白蘭、玉蘭被武顏一個眼神嚇得直哆嗦。

念在木珠沒有變灼熱,武顏對她們倆說:“剛纔的話,你們誰也沒聽見。如果被我聽到半點風聲……”下半句話沒有說出口,可是一時間氣勢全開的武顏不只嚇住了兩個丫鬟,還讓歇斯底里的楊氏也停住了謾罵。

武顏身邊的青桐、翠柏守在門外,鼻觀眼、眼觀心,雖然聽不清裡面人聲音放低之後在說什麼,可是剛纔夫人的尖聲謾罵還是聽了七七八八的。

楊氏愣住之後也反應過來自己剛纔是言語過激了,拿起帕子擦了擦滿臉的淚:“元華——二丫頭,娘心裡苦啊。你是孃的親骨肉,怎麼能說出讓相氏掌家的話來?現在你爹去了,娘更要牢牢抓住這整個應國公府,不然,以後你和元芳可怎麼辦?”

武顏揮退了白蘭、玉蘭。

兩個丫鬟忙不迭地“逃”出去。

楊氏看得一愣,也知道是二女兒有話想要和自己說。

“娘,你剛纔就說錯了。爹爹這一走,爵位到了大哥的頭上必定是要降一等變成郡公的,又何來整個‘應國公府’這一說?被傳出去,又是一樁是非。”武顏先指出剛纔楊氏的口誤。

楊氏吸了吸鼻子:“娘這是說得順口的。元華啊,聖上是念舊的,必定不會馬上收回咱們的牌匾。”

武顏搖頭:“聖上念舊並不代表咱們可以仗着舊情不按規矩行事。再說了,聖上唸的也是爹爹的舊,而不是大哥的。依我看來,娘還是把掌家權交給大嫂比較好。”

眼見楊氏脖子上的青筋又暴了起來。

武顏伸出手一直安撫着楊氏的背脊:“娘,你聽我說。爹爹這一去,大哥承爵是必然的,以後一應的人情往來,打的也是大哥的名頭,與其等到大嫂伸手討要,不如退一步先交出掌家權。首先,大管事武全從前就是爹爹心腹,爲人還算不偏不倚,但是必定是把大哥奉爲主的;其次,武全家的是大哥的奶孃,箇中親疏不用再提;再次,往日裡您帶着大姐理家務,我也聽了一耳朵,咱們府裡開支是不大,可是莊子出息也一般,將將是進出持平。您又何必吃力不討好繼續撐着?外人看了您寡居還要掌家會怎麼說女兒不敢揣測,但是大哥一家子必定覺得娘是放不下摟錢貼補楊家或者大姐的好差事。”

其實最後一句話戳中了楊氏的軟肋。

掌家十七八年,雖然應國公府不是鉅富權貴之家,可是天長日久收攏起來,楊氏確實摟了一些錢,倒也不是爲了享樂,而是想給自己三個女兒多攢一點,日後出嫁的壓箱銀子。可是如今被武顏一席話說下來,也發現了,國公爺在世和不在,確實是兩番光景了,至少從前自己掌家採買只需在有大筆頭的進出和國公爺知會一聲。可是現在,楊氏就算只有一些小聰明,也明白自己兩個兒媳婦,尤其是老大家的小相氏必定是睜大眼睛盯着自己手裡的錢串子的。

再有婦人講究的三從四德,還有一條夫死從子。

楊氏想到還有兩個未嫁人的女兒,以及自己日後幾十年都要在武元慶夫婦手底下討生活,咬咬牙答應了武顏的提議。

小相氏沒想到自己婆母這麼爽快就把掌家的權利交給自己,夜裡還對武元慶說:“大郎,你看娘這就把庫房的鑰匙和賬冊給我了。”

武元慶說不出個什麼感覺,畢竟自己死了爹,如今成了整個國公府的主人了,也沒覺得太興奮。此時聽到掌傢什麼的,也是懨懨的:“給你你就收着吧。”

…………

自來,紅白喜事都是折騰人的。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華夏身爲禮儀之邦,遵循古禮本是理所當然。

可是再怎麼哭,眼淚也會流乾的。尤其是武顏對着便宜父親並沒有很深厚的感情。

幸好穿越小說看得多,帕子上抹一點兒薑汁,就是哭天抹淚的神器。

這裡武顏覺得自己不如武穎甚多矣。武穎往日裡是最懼怕武士彠的,如今卻是哭成了淚人。

武顏看小妹妹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楊氏又沒有多餘的精力照看,就對武穎的奶孃邱氏說:“把小三姐的衣裳取幾身到我院子裡,最近三小姐住我那兒。”

邱氏畢竟是奶大武穎的,很有幾分感情,看到武穎日漸消瘦快成了紙片人兒,心疼都來不及,這下子有二小姐開解着,是巴不得。

武穎如願長期入住武顏的屋裡了,卻不開心。

…………

武順是出嫁女了,出嫁女相較而言就是別人家的人,所謂“外人”。

等到武顏張羅着給上門道惱大姐沏茶的時候(大姐夫賀蘭安石去了男賓那邊),在楊氏門口就看到了白蘭玉蘭。

呵,武順也在和楊氏說悄悄話呢?

武顏徑自推門進去,白蘭玉蘭不敢阻攔。自從上次二小姐一個眼刀過來之後,白蘭玉蘭兩個丫頭事後想起來都覺得冒冷汗,那眼神太有威懾力了。

推門的聲音驚動了楊氏和武順。武順一看來人是自己二妹妹,便繼續話頭。

走進去的武顏聽着真是差點就要氣極反笑,幸好理智還在,這關頭要是笑出來,一頂“不孝”的帽子妥妥跑不掉了:武順那個蠢貨只知道把白蘭玉蘭趕出屋子,她自己身邊的丫鬟怎麼還留在屋裡?莫說她還沒有掌控了整個賀蘭府,即便是她是賀蘭家當家主母,對武家來說也是外人了。今日留在屋子裡的丫鬟很明顯其中一個不是武順帶去賀蘭府的陪嫁!也就是說那是賀蘭府的丫鬟。

再聽聽武順嘴裡說的:“要我說,娘你就不該把庫房鑰匙和賬目交出去!你抓着管家權,大哥和大嫂才能敬着你,不然豈不是任由他們宰割?”口氣倒是一如既往地衝,看來武父去世她也沒有太過傷心,能夠這麼快回神計較武家的事宜了。

楊氏把早幾日武顏和自己說的那番話講給了武順聽。

武順聽着確實是有幾分道理,可是面子上下不來,還是堅持己見,喋喋不休。

楊氏被大女兒弄的有些猶豫、後悔了。

恰好此時武顏插話進來:“大姐來了?”

武順這才止住了話頭,她喝了一盞熱茶潤了潤喉嚨,又開始換個人叨叨:“元華,你怎麼也不勸着點娘?現在闔家吃穿用度全部是大嫂掌管着,整個應國公府都是她說了算的!”

武顏強硬起來:“大姐,大嫂是名正言順的長媳,如今孃親哀傷過度,把爹爹的身後事以及闔府的日常交給大嫂有什麼不對?”

“你這死丫頭,剛聰明瞭沒一陣子怎麼又犯糊塗了?娘要是不交出去,她相氏敢來要?那就是不孝!”武順伸出的食指尖尖幾乎要戳到了武顏的額頭上。

楊氏扯了扯武順的袖子:“元英,好好說話。”

武順抖了抖胳膊,把楊氏捉住自己的袖子的手抖落下去:“娘,這丫頭去皇宮裡呆了一年人都傻了,還想和武元慶講兄妹情誼了。”

眼見武順越說越不像話,武顏伸手把幾乎碰到自己額頭的長指甲尖尖壓下去:“大姐說話要三思。武元慶本來就是咱們的大哥,難道不該講兄妹情誼?大姐嫁去了賀蘭家,現在自然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可是天長日久要在大哥大嫂手下過日子的人不是你罷?”

武順被噎了一下,想要分辨。

武顏沒給她機會,繼續慢悠悠湊近武順耳邊說:“再有,既然大姐知道今日這番話要避着人說,怎麼支開了娘身邊的白蘭、玉蘭,自己身邊還留着丫鬟?”

武順漲紅了麪皮小聲解釋:“這是我在賀蘭府的心腹,有甚麼要緊的。”

可是屋裡安靜,再小聲也能讓周圍人聽得真真切切,剛纔被大女兒一通篤篤篤說教的楊氏也回過神來。

武順這纔不情願地讓自己身邊的丫鬟也退出去了。

其實要武顏說,找人看着門,這是最笨的法子了,萬一小相氏或者趙氏過來,一看到門口全是丫鬟守着,這不是擺明了告訴他們“我們娘三兒在說悄悄話”——最小的武穎昨日哭得暈了過去,在武顏的院子裡休息。

“好了,現在丫鬟們也都出去了。元華你說,是不是你讓娘這麼做的?”武順鼓囊囊的胸脯上下起伏。

武顏眼睫低垂:“是。”

武順一拍桌子:“你真以爲自己去了宮裡做了公主伴讀就眼力見見長了?這事兒怎麼都不和我商量一下。”

其實武顏很想說:你都已經是出嫁的女兒了,連守孝都比自己減一等,只需要一年,爲何要管得這麼寬?

勉強看在武順是還有幾分真心爲自己打算的,武顏耐着性子說:“大姐話說得誅心了,公主伴讀不過是說着好聽,實際也就是玩伴,和我今日所作所爲有什麼干係?不過是因爲,娘早早晚晚都要把掌家權交出去的,與其日後撕破臉面,不如趁着大哥他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主動交出去。至少,此時咱們能選擇交出去的是哪些部分。”

掌家也是技術活,庫房、採買、祭祖、日常、人情,又有庫房、小庫房等等。武顏給楊氏的建議自然不是一股腦子全部交出去的。

武顏花了一番口舌,終於讓武順意識到孃親和兩個妹妹以退爲進圖謀個安穩日子。

武順扯扯嘴角:“費這麼多事!爹爹在的時候哪裡需要這樣子……”想到這個她眼角又紅了起來,生出幾分傷感,看來爹爹去了,整個孃家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今日不是敘舊的好時機,武順把一大通牢騷發完之後,又被武顏安撫好了,最後跟着自己的夫君回了賀蘭家。

楊氏輕輕鬆了一口氣,剛纔確實被元英說得有幾分後悔了,不過再聽元華一說,還是沒有輕易改變主意。

…………

過了頭七,武家的忙亂也算是稍稍告一段落了。

“武元慶做主、小相氏當家”的三把火,也該燒起來了。

一家人坐着,楊氏還是在上首,但是左邊的上首位子那個人,卻已經入土了。

因爲後續反應過來,知道楊氏把管家的權利交給了自己的妻子,武元慶的心理不是不激動的:父親去世固然要哀傷,可是這也代表整個應國公府的主人,變成了自己!

今日一來,無非是要談談守孝期間的規矩。

小相氏還是擺出恭敬的姿態問婆母:“娘,側院裡的那一些,按理說,無子的就送去家廟給爹誦經吧?”姿態還是從前的姿態,但是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小相氏已經開始自己拿主意了,這一番話不過是象徵性想地徵求一下楊氏的意見。

楊氏好歹也在內宅混了這麼多年,小相氏的遣詞用句稍有不同,立即就察覺了。她在心裡冷笑一聲,面上一副漠然的樣子:“就照老大家說的辦吧。”

楊氏並不同情那些被送去家廟的妙齡女子,從前國公爺在世,吃穿用度都沒有委屈了她們,和外面討生活的女人比起來,應國公府的環境已經是相當好了。做人不可能沒有付出,之前她們每個月三兩次伺候國公爺,換來的便是錦衣玉食,如今去青燈古佛又何不可?

再說了,那都不是什麼良家女子,有歌姬有丫鬟,還是送去家廟清淨。

其二,便是府內院落。楊氏住的還是主院。

若是楊氏是武元慶的親身母親,那麼基本上武元慶是不會開口說要入住主院的。可是偏偏……小相氏斟酌着不知該怎麼開口,畢竟往日裡大家雖然淡淡的,也沒撕破臉。如今夫君的意思是連面子情也不顧及了。

這一邊小相氏不知道怎麼開口

武元慶咳嗽了一聲當做催促——他不想拉下臉和婦人家去說這些。

倒是這一聲的咳嗽,讓武顏把武元慶夫婦打的主意猜的八/九不離十。

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14章 倒v第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七十一章第八章第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七章第五章第五十六章第六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九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8章 倒v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十五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倒v第七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五章第15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六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捉蟲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七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14章 倒v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八章第四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五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四章第五章第五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13章 倒v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15章 倒v第六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11章 倒v第三十章第14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五章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10章 倒v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14章 倒v第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七十一章第八章第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六十七章第五章第五十六章第六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九章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六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8章 倒v第三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八章第十五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12章 倒v第七十五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五章第15章 倒v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七章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六章第五十六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1章 捉蟲第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七十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七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14章 倒v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八章第四十二章第五十八章第五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四章第五章第五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13章 倒v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15章 倒v第六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11章 倒v第三十章第14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五章第四十章第十九章第八章第二十八章第10章 倒v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