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捉蟲

無論陳靜姝如何撒嬌賣萌打滾都無法挽留離去的大神,最後甚至開始鬼哭狼嚎,終於jj大神一回頭,滿臉惡意地說了一句,去吧。

去吧,吧,吧——

陳靜姝醒來的時候,腦子裡就多出了一部分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本尊原姓洪,有一父一母三兄長。

現是個丫鬟。

主人家姓崔,老爺是堂堂相國,門庭顯貴。

靜姝很是鬱卒,自己再怎麼說也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四有青年,居然因爲戲耍了一把jj大神就被髮配封建社會成爲被奴役的人民,天理何在!

jj大神你果然是個變扭受,纔會一直和起/點大神相愛相殺!

甜言蜜語或者賭咒發誓都毫無用處。

最後靜姝認命地跟在同屋小姑娘身後起牀。

本尊是崔家曲部的女兒,六七就被送進府裡開始學規矩。

因爲父親姓洪,並未給女兒取大名——這在當時也是正常現象,女兒家的名字本就沒什麼用處,便胡亂喊她“大丫”。進了崔府之後,同批的小女娘裡有三四個大丫,管事就用了諧音,取姓爲名叫她小紅。

這是一個年紀十歲左右的小姑娘,結果現在就要做伺候人的活兒,這萬惡的舊社會,僱傭童工居然是合法的——幸好不是身份最低賤的官家婢。

靜姝的吐槽要是被同屋的小丫頭知道了,一定以爲她是得了失心瘋,十歲在古代已經是不小的年紀了。

靜姝有着本尊的記憶,稍稍摸索了一會兒就順利穿上了衣裳,淺黃色衣裳(1),注意,並不是你們想象的那種嫩黃,這年代印染技術實在是太一般了,淺黃色就算多洗幾次就褪成了不黃不白的舊舊的顏色。

不過靜姝也沒得挑剔。初來乍到,什麼都要低調,自己還等着完成任務,jj大神高擡貴手放自己回去把沒看完的看完呢。

同屋子的小青、小藍、小墨和小紅都是一般大小的年紀。

在崔府,她們是丫鬟(最下等的女奴俗稱赤腳,代指幹粗活又缺少鞋襪的那一類;丫鬟則是因爲年輕的婢女梳着圓環狀的髻像是樹杈一樣。丫鬟較赤腳身份稍微高一些,其實本質並無不同,都是賤籍。),又都在差不多的時間進府,交情一向不錯。

小青最是活潑,看到小紅(之後稱靜姝爲小紅)悶悶不樂便開口道:“喳喳的小雀兒今個兒怎地倒了嗓子?”

小紅遮掩着說:“許是昨晚起身關窗的時候吹了涼風,喉頭有些癢。”

小藍比較穩重,關心到:“春寒料峭,可莫是着了涼。咱們做奴婢的沒有得病的命,不然夫人知道了,必是要把人挪出去的。”

夫人治家甚嚴,幾個小丫鬟不敢在這個話題多做停留,怕隔牆有耳。

沉默的小墨開口:“該去幹活了,不然大管家要責罵哩。”

說是幹活,其實十來歲的小丫鬟哪裡有什麼重活兒?無非是內院跑腿打雜罷了。

只三五天,小紅就適應了每日單調乏味的生活。

真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都黑了還不去睡?點燈?奴婢點得起?

另外,小紅覺得這一遭穿越,以後回去要到論壇上反駁那些說古代無美食的人。

誰說古代沒有美食的?雖然自己現在身份低微吃不着,可是溜去小廚房幾次之後,次次被饞的咽口水。

肉白如雪的生魚片,被稱爲“玉魷”,絕壁超越日本料理裡的生魚片好幾條街;一道“紅蟲脯”是用一尺長的紅肉絲加工成的佳餚,絲絲紅肉,如一條條剛健有力的蟲,給人以傳神的動感,小紅覺得比生吃章魚需要勇氣多了;再有那肉切絲可吹、蕭家餛飩其湯液不肥可以泡茶……無論是造型、刀工還是烹調、食療都令人歎爲觀止。

小紅在有的沒的地混日子,反正崔府人口簡單,老爺、夫人以及他們的獨生女兒,崔相國夫婦子嗣不豐,只有這麼嫡出一女,小丫鬟們也就不可能出現狗血的劇情和少爺青梅竹馬之類的——至於老爺,人家是相國,忙國家大事都忙不過來,家裡的事全由於夫人打理,妾室、通房全都在偏院裡安安分分的,估摸是被整治過了,至少小紅呆了快半個月都沒見人出幺蛾子。

平靜的日子被大管家吩咐下來的消息打破了:夫人要放一批奴婢出去,各院都需要補充新人。

自古以來人就有往上爬的本性,不然也不會有俚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消息一放出來,大家的心思都活泛了,有了固定的主子之後纔有更大的升職加月錢的空間。

小紅看周圍人心浮動,連小青也拐彎抹角去了大管家的小兒媳那裡送了荷包——再又一回去廚房偷師(小紅堅持自己是偷師而不是嘴饞)後,小紅看見小青偷偷摸摸地來廚房尋田貴家的,大管家小兒子名爲崔田貴,在崔府,被冠了崔姓的下人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宰相門前七品官不是白說的。崔田貴的媳婦是小廚房管事的,也算是小有權利。

小青能搭上她的路子,也是有點本事的,就是不知道她想去哪裡。

不小心瞧見了行賄受賄的一幕,小紅就在角落縮着大氣不敢出,等二人都離去了才從迴廊後閃身出來。

小紅拍拍胸脯:呼,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以爲自己找到的地方夠隱蔽,黃雀隨時可能藏在你不知道的身後,以後言行更要注意。

其實現在府裡走門路的人多了,最讓小丫鬟們眼熱的,就是小姐身邊四個大丫鬟放出去兩個,空出了兩個的缺。

唯有小紅保持淡定,看了恁多的宅鬥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出頭的椽子先爛,再說了,就算小姐身邊出了兩個大丫鬟的缺,也必定不會從小丫鬟裡填上去。小姐院子裡的二等丫鬟們估計早就摩拳擦掌了吧?

果然不出小紅所料,小姐身邊的大丫鬟缺由夫人親自點上,一個叫雪梅,是夫人身邊□□已久的妥帖人;一個喚桃香,是小姐院子裡的二等丫鬟,另一重身份卻是大管家的孫女。

大丫鬟塵埃落定,也空出了二等丫鬟的缺。

原本小紅一心敷衍了事可稱得上是混吃等死。卻不想有一回在園子裡拾花木枯枝的時候遇到了小姐來園子打鞦韆。

自古就有“悠一悠,不長秋”的說法,說是春天打了鞦韆,秋天不招瘟疫。因此,男女老少,都熱衷於春天“悠一悠”,閨閣女子更是喜歡這項活動。

鞦韆有兩種形式,一種叫“轉鞦韆”,驚險刺激多爲街頭賣藝人的把戲。一種叫“月鞦韆”,是一般人家所架的鞦韆。

崔家小姐耍的自然是月鞦韆。

小姐身後領着一串的丫鬟婆子,小紅自是低頭避讓。待到片刻之後鞦韆架歡聲笑語不斷,小紅耐不住好奇心悄悄往那邊瞧了幾眼。

便是這幾眼就坑苦了小紅。

“目標:相府小姐崔鶯鶯。任務:不嫁張珙嫁鄭恆。完成獎勵:容貌出衆,聲若鶯啼。”jj大神冒出一句之後再無聲息。

小紅實在是很想一把甩了簸箕裡的枯枝,這是西廂記!

張珙應該是張生沒錯,可是鄭恆是誰?西廂記確實是我國著名古典戲曲,可重點是小紅她沒、有、看、過。

對,沒有看過。

畢竟依依呀呀的戲曲年輕人都看不進去,自詡三觀端正的她也就大概瞭解劇情,偷香的張生、思春的鶯鶯、拉皮條的紅娘!

小紅幾次深呼吸,勸誡自己既來之則安之,還是快點想辦法接近小姐或者夫人,完成任務速速脫身吧。

還沒等小紅想好拿點什麼去賄賂一下管家家眷,就被餡餅砸頭上了:她被挑中去小姐院子補了二等丫鬟的缺,一同補進去的還有小青。

看來小青的荷包沒有白送。

至於自己爲什麼會得到好差事,細細思索後才記起自己的便宜老孃和夫人身邊的得意人趙媽媽是族姐妹,趙媽媽是大管家的媳婦。七彎八拐,原來自己還和大管家有親,只不過進府之前小紅被家人叮囑過,萬不可給大管家他們添麻煩,所以稍有些小機靈的小紅一直沒有去攀關係,倒是讓大管家高看了一眼:小丫頭還是沉得住氣的。

不過太穩了不努力往上爬也不好,便使了法子讓她進了小姐院子,好歹比做閒散丫鬟有前途。

關照了族妹的女兒,自家姨婆對着族妹也算有交待了。再者自己孫女兒在院子裡有個幫手也是好的。大管家打了一手好盤算。

塵埃落定,同屋的小藍派去了偏院蘭夫人那裡,因爲撞了名兒,被改爲草兒。

小墨在大家眼裡最是交了好運,分到夫人的院子,被賜名寫意。

小青和小紅都被小姐取了鳥兒的名,小姐第一回給下人賜名很是興奮,小青改名青鳥,小紅變成紅鸞。

小青私下對小紅,哦不,以後都改稱爲紅鸞的小紅抱怨,覺得自己青鳥的名兒沒有紅鸞好聽。

紅鸞只能呵呵呵,都是鳥兒,誰比誰好多少?

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八章第八章第16章 倒v第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二十一章第9章 倒v第三章第四十二章第9章 倒v第七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12章 倒v第四十六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三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二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10章 倒v第四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十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章第六十章第七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六章第四章第9章 倒v第四十九章第九章第12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8章 倒v第1章 捉蟲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六章第八章第10章 倒v第四十章第八章第二章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八章第八章第16章 倒v第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二十一章第9章 倒v第三章第四十二章第9章 倒v第七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12章 倒v第四十六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12章 倒v第三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二章第七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十章第十二章第10章 倒v第四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十章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三十六章第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章第六十章第七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五十六章第四章第9章 倒v第四十九章第九章第12章 倒v第六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8章 倒v第1章 捉蟲第1章 最初的宅女第六章第八章第10章 倒v第四十章第八章第二章第五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