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

聽完陳龍關於繳獲日軍資金的全部彙報後,楊震相當滿意的道:“你們這開門第一腳踢的確實不錯。爲軍區一下子弄來了這麼多的資金,可是解了軍區目前的燃眉之急。情報工作無非就是敢於去想、去琢磨,同時還要膽大、心細如髮。到目前爲止,你們在這一點上做的是相當的不錯。”

“能從一個日軍軍官的供詞之中準確的捕捉到重要的線索,並順藤摸瓜的搞出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來。這是什麼,這就是成果。不過還是要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軍事情報上來,不能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經濟上去。”

“經濟情報要有,爲根據地解決部分經濟上困難,以及搞進部分急需的戰略物資是我給你們制定的任務之一。但大的方向還是要以軍事情報工作爲主。這批日軍戰俘你要好好的利用,爭取在短時間之內打開局面。”

“北野高津和野村巖,這兩個人你們一定要要利用。同時在仔細琢磨一下,你們的計劃還有沒有漏洞。情報工作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細,不僅要將一切變數都要考慮進來,更還要仔細琢磨一下自身的漏洞。”

楊震剛剛說到這裡,往下的話還沒有來得及細說,他的話頭就被參謀的報告聲給打斷了。看着站在門外已經不知道來了第幾次前來請示的參謀,楊震無奈的搖了搖頭,只能中斷自己的談話。

本來楊震還想就怎麼利用這個北野高津多與陳龍探討一下,但眼下他確實有些分身法術。王光宇與杜開山請示的電報一個接一個,加上郭邴勳那邊敵情鉅變,使得楊震只能暫時的終止了與陳龍的談話。

陳龍走後,楊震在仔細看了一遍前方發來的最新電報後。皺了皺眉頭,命人將正在接替已經南下的王光宇執行對佳木斯日僞殘餘進行清剿、抓捕任何的馬春生找來。

在馬春生未趕到之前,這連續三封分別從三個方向指揮員發來的內容卻是大同小異的電報,讓心頭疑雲密佈的楊震打開地圖對照郭邴勳等幾個人的電報,仔細琢磨起日軍此舉究竟爲何意。

在當面之日軍十一師團一個支隊、第四師團一部退回松花江東岸後,立即着手部署渡江全線反擊的郭邴勳,以二旅主力五團、六團一個營,並加強了補充了蘿北、綏濱兩個縣大隊的一分區基幹團。

由劉長順指揮,在二旅直屬山炮營主力、炮兵教導團一個用江北運過來的那些破爛中挑選的狀況相對較好、炮彈數量比較充足的德制七七毫米野炮、法制六十九毫米山炮組建的一個炮兵營的掩護之下,在楊震奇襲蓮江口一線的當夜從同江的樂業一線強渡松花江,將富錦地區日僞軍主力注意力吸引至北面同江一線。

自己則親率二旅四團、六團主力加強一個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連、旅屬山炮營一個七十五毫米山炮連、一個平射炮連在正面強渡戰鬥打響兩個小時後,從富錦下游上街基、西安一線偷渡松花江。

在渡過鬆花江後,郭邴勳以陶淨非指揮六團兩個營在山炮營的配合之下,向北直插富錦縣城以北的大榆樹、沙崗一線,擺出切斷正與劉長順指揮的正面強攻部隊的日軍側翼的舉動。而自己則強行向五頂山,也就是楊震特地指出的烏爾古力山一線強行穿插。

此刻日軍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劉長順指揮的正面強渡方向,用於側後方警戒的部分兵力也被陶淨非指揮的迂迴部隊牢牢的吸引住。郭邴勳親自指揮的穿插部隊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擊便順利的抵達五頂山一線。

而此時剛剛開始施工的日軍五頂山要塞守備日軍不過一箇中隊,一個憲兵小隊,加上一個由朝鮮人組成的僞滿警察大隊。整個要塞則剛剛開始施工還不足半年,加上洪災的影響。除了幾道鐵絲網、沙包構築成的野戰工事之外,幾乎還沒有任何守備工事。

郭邴勳很輕鬆的便打垮了日僞軍守備部隊,強在日軍發覺不對,對要塞內勞工進行屠殺之前,解救出萬餘名勞工。

在派出一個營將這些勞工送回送花江以西的老根據地後,郭邴勳指揮手頭剩下的兩個營調頭北上,向距離五頂山一線不過十一公里的富錦縣城全力攻擊前進。

在當日下午,也就是楊震迫降了第四師團在佳木斯最後殘餘兵力的同時,一舉拿下幾乎已經沒有兵力防禦的富錦縣城。並立即南下進入寶清境內後,取到寶清與正面突破的部隊相互配合,向饒河一線攻擊前進,試圖一口氣打到虎林。

而讓郭邴勳始料不及的是在發現自己受到兩面夾擊的危險後,劉長順正面的日軍並未拼死頑抗抵抗,而是燒燬了無法攜帶的重裝備,多餘的糧食、彈藥後,迅速交替掩護經太平山一線向西南方向快速的撤退。一直退入饒河境內的石門峪一線才守住腳,構築工事。

而此時駐紮於富錦東北方向同江、、撫遠的日僞軍已經全部南下,在富錦東南方向與一路撤退至此的十一師團北上支隊匯合後,全部撤退至饒河東南部山區,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強佔了所有制高點。

當指揮部隊追擊的劉長順進抵石門峪一線後,卻遇到了一路撤退於此的日軍,利用地形頑強抵抗。之前除了少數阻擊行動之外,一直撤退的日軍此時卻似換了一個人一般,不僅拼死阻擊,還不停的發起戰術反擊。劉長順指揮部隊幾次攻擊,均爲得手。

當郭邴勳帶領四團趕到的同時,卻發現石門峪周圍的山區出現大股日軍新增援部隊。從偵察的結果來看,出現在饒河東南部山區的日軍爲駐紮在綏陽的日軍十二師團一部,第八國境守備隊四個中隊。以及部分的炮兵、騎兵。

在地形險要,所有制高點均爲日軍佔據。而且打到此時,已經在前線激戰近兩個月的二旅已經是師老兵疲,急需補充。最關鍵的是由於推進速度過快,後勤部隊還甩在二龍山一線。抵達石門峪一線的部隊糧彈兩缺,已經是無力繼續東進。

在地形不利,彈藥、糧食均出現短缺,而日軍又有大量的援軍抵達的情況之,郭邴勳迅速的收攏部隊撤回了撓力河以西就地設防後,一方面催促後勤部隊立即跟上。一方面給楊震發報,請示是否繼續東進。

相對於郭邴勳初期的進展順利在楊震拿下佳木斯後,以兩個團的兵力搶佔樺川全境後,經樺川南下寶清的杜開山進展卻是極爲不順利。在進入寶清的當天,便在寶清東南遭遇到日軍大部隊,其兵力在至少一個聯隊以上。僅僅已經查明的的番號就有駐密山的日軍十一師團、駐穆棱的第八師團一部。

而西線的王光宇則在依蘭、勃利境內同樣遭遇到日軍新抵達的大量援軍。按照王光宇的彙報,其兵力到目前爲止除了至少在一個聯隊以上的日軍之外。僅僅僞滿軍就發現了有兩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的番號,甚至還發現了部分白俄部隊的番號。

經過審訊偵察營捕獲的日軍戰俘得知,王光宇在在依蘭、勃利遭遇的日軍部隊是剛剛調進北滿的第十四師團加強了五個步兵中隊的一個聯隊、搜索聯隊以及炮兵聯隊各一部。駐紮在穆棱的第八師團四個步兵中隊,一個山炮兵中隊。

手頭只有一團兵力的王光宇在查明當面之敵後,立即由攻勢轉入防禦。就地構築野戰工事,與新增援之日軍展開激戰。只是這股日軍有些奇怪,在打退王光宇的攻擊之後,除了以僞滿軍主力配屬日軍小股部隊,對王光宇所部發起試探性的攻擊之外,主力卻就在王光宇的眼皮子地下當而皇之的修建起防禦工事來。

遭遇到這種事情的不僅是王光宇一個人,其他兩線作戰的郭邴勳、杜開山都遇到了類似情況。尤其是郭邴勳、杜開山兩個人的境地尤爲相似。一旦二人向東攻擊,日軍則玩命的抵抗。如果停止攻擊,日軍也不追擊,只顧着埋頭修建工事。甚至在饒河一線的郭邴勳收縮兵力,向西回撤的時候,連應付差事的追擊都未追擊。

日軍第十四師團加入戰場,對於楊震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好的消息。如果這個十四師團配合穆棱的第八師團、綏陽的第十二師團、密山的十一師團發起全線反擊的話,在加上現在還在自己側翼的浩良河一線的二十五師團一部,已經師老兵疲的自己很可能會被打回松花江以北。

當然楊震還不知道此事第八師團還只是一個空架子,實際上只有一個旅團的兵力。主力還在日本本土和關內組建新的守備部隊,而補充兵員還沒有到。北上寶清、饒河的部隊幾乎已經是傾盡全力。

除了這已經進抵寶清、饒河一線的九個中隊之外,已經抽調不出來任何的兵力了。第八師團長冢田攻中將手下的兵除了擔任師團部警衛的中隊之外,幾乎已經全部被調走,成了名符其實的光桿司令。

而十四師團受制於運力的限制,除了已經抵達依蘭、勃利的部分兵力之外,其餘的部隊尤其是炮兵大部,輜重兵、工兵主力不是還在鐵路線上,就是還在新京等待裝運。要想全部抵達戰場,至少還要三五天的時間。

在第二師團北上部隊全軍覆滅,二十四、二十五兩個師團連續遭到重創,連續吃了大虧的梅津美治郎在其他方面根本就抽調不出部隊增援的情況之下,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在將十四師團孤軍投入戰場了。

楊震當面各部日軍接到的命令是確保饒河縣撓力河匯入烏蘇里江口以南、石門峪以東,

寶清七星河以東、勃利縣倭肯河以南、依蘭縣道臺鎮以南至松花江以東地區絕對的控制權。至於富錦、同江、撫遠、樺川、依東駐縣實際上已經是被放棄。

這一線是東京大板營要求關東軍司令部必須保證的一條所謂的高壓線,也是關東軍的生命線。東京大本營絲毫未加隱晦的直接告訴梅津美治郎,若是這條線在丟失的話,那他就自己主動請辭。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楊震不知道的,但他知道的是日軍此舉有些極爲不正常。在新增加的一個師團兵力抵達後,這些日軍不進反退。按照日軍目前的各種動作來看,他們此舉倒像是準備沿着自己目前的控制區周邊,重新構築一條封鎖線。

在地圖上標示出日軍目前控制區後,一直摸不清楚日軍此舉用意的楊震突然有些明白了。這應該是在日軍兩次大舉渡江均遭受慘敗後,已經開始調整其整體的戰略部署。楊震雖然沒有琢磨透西線日軍動作,但對東線日軍的舉動卻是看明白了。

而東線日軍之所以放棄了同江、撫遠是因爲他們知道這兩縣境內大部分都是沼澤、溼地,與集結了重兵的饒河、密山、虎林之間相互聯繫只能通過佳木斯、富錦一線。

如果繼續留守部隊,不僅分散了日軍兵力不說,一旦自己攻佔富錦全境,等於是切斷了兩縣境內所有日僞軍的退路,兩縣的日僞軍變成了甕中之鱉的那隻鱉了。主動放棄這兩個在佳木斯丟掉後,實際上已經是孤懸在外的縣城對日軍來說是一個無奈之舉。

至於日軍在饒河、寶清境內的頑強抵抗,楊震一看地圖就明白了。饒河位於日軍修建了龐大工事的虎林北面,寶清則位於虎林的後方。這兩縣的山區實際上起着掩護虎林日軍的側翼和後方安全的性質。

基於地理位置,以及戰略縱深的考慮,無論是饒河,還是寶清全部丟掉是日軍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除非他們放棄耗資巨大,現在已經竣工,剛剛完成部署的虎林要塞羣。而這基本是不可能的。

饒河東南部的完達山山區與虎林要塞羣山水相連,起着保護虎林要塞北翼屏障的作用。一旦饒河東南部的山區丟掉,虎林要塞的北線則直接暴露在自己的槍口之下。到時候不算這個關東軍一直嚴格保密的要塞羣有全部暴露的危險,而且最關鍵的是對整個要塞羣則形成了直接威脅。

而寶清南面山區,除了作爲虎林要塞的縱深,直接保護虎林要塞側後方的安全之外,那裡與密山相連的縱橫交錯鐵路線、公路線是虎林日軍唯一的補給通道。

如果寶清全部丟掉,虎林、綏陽的日軍只能通過密山一條鐵路補給。寶清丟掉,不僅是把虎林要塞的後方暴露給自己,還將僅有的兩條補給線中的一條被自己掐斷了。甚至密山地區的補給線也暴露在自己的槍口之下。有了這些情況,東線日軍此舉就不難理解了。

可爲什麼西線日軍動作如此的古怪?如果寶清、饒河的日軍保持如此數量的兵力,自己絕對不敢將二旅、三旅調回來。也就是說自己的西線現在空虛的很。爲什麼西線的日軍在援軍抵達後,同樣不進反退?

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三十章 毀滅 (2)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十四章 誓言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
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二百三十章 解救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襲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七十七章飛機和坦克的改裝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一百二十七章 猶豫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二百一十九章 旗幟應該怎麼樹?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三十章 毀滅 (2)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十七章 計劃(2)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十四章 誓言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二百六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三百章 旅順危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師團的烏龜戰術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手貨的威力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