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

只是對於主席關於在實際上,負責指揮進關抗聯主力的晉察冀軍區新任司令員人選,徵求楊震的意見時候,他卻保持了沉默。但在聽到中央決定由林總接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負責指揮進關的抗聯主力部隊,楊震心中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對於主席這個人選,楊震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是在內心可以說非常的滿意。他相信以林總的才能以及在軍事上的素養,會帶好自己一手創建的這支部隊的。將抗聯進關的主力部隊,調歸林總指揮他可是相當的放心。

在完成兩大軍區編制調整後,被調離了兩位老戰友,以及自己親手建立並一手帶大的部隊,被調往關內戰場歸屬其他人指揮。儘管這個人選是他最期待的那個人選,但情緒上多少還是有些失落的楊震,將所有的心思都轉回到了東北。

先後送別了王光宇和總指揮,後又送別了李延平,情緒很是不高的楊震,卻還要打點起精神來,着手開始進行整個四五年的戰略部署。知道這場戰爭已經維持不了幾個月的楊震,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利用最後這段時間,怎麼樣最大限度的從美國人手中,搞回所需的設備和技術。

同時着手開始秘密部署一些東西,當然這些東西除了他本人,以及直接涉及的幹部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人清楚。甚至就連李延平和郭炳勳,在很多事情就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爲了保護好自己的政委和參謀長,楊震可謂是用心良苦。

所有涉及到的幹部,必須要對自己下一步的任務進行嚴格的保密。楊震再三交待,一旦泄露出去將給予最嚴肅的軍紀處理。就像李明峰三天會談之中,兩個人究竟談了什麼,如果泄露出自言片語,等待他的後果會相當的不妙。

整個四五年的戰略規劃,絕大部分都是楊震親自一手擬定的。爲了完成這個計劃,他想方設法的收羅必要的裝備。甚至在搞不來新裝備的情況之下,想方設法通過美蘇搞來二手,甚至是三手的德意製造運輸機,以滿足所需的物資和裝備。

在準備工作之中既要實現嚴格的保密,又要在某些方面進行必要的準備。最關鍵的是所有的東西,都要楊震親自去掌握。其他涉及到的所有幹部,最多也就清楚自己負責範圍內的東西。在還要完成各項工作的情況之下,掌握全局並布控一切,這對於楊震來說無疑是相當疲憊的事情。

楊震一方面開始着手秘密部署四五年的戰略規劃,同時一邊不斷的幕後調整對日轟炸方案。雖說楊震同意了與美國人聯合進行幾次轟炸,那位李梅少將的性子相當的急,在楊震同意並給抗聯遠程轟炸司令部下達命令後。立即拿出早就制定好的方案,敦促抗聯遠程轟炸機司令黎明實施。

於十二月十六日,在楊震的最終同意之下。抗聯航空兵出動所有能夠出動的全部B二十四轟炸機羣,一半的斯特林轟炸機羣,以及全部可以起飛的蘇制佩八轟炸機和葉二轟炸機,總計九百餘架轟炸機組成一個龐大的機羣。

與美軍出動的四百六十架B二十九轟炸機,一百七十架B二十四轟炸機羣配合,對日本大阪實施了規模空前的轟炸。而爲了摸清楚抗聯爲何在對日空襲作戰之中,損失低於美軍的李梅少將。

專門乘坐一架B二十四轟炸機親自指揮B二十四轟炸機羣,與抗聯聯手對大阪採取空襲。此次與美軍聯合發動對日空襲,雖說抗聯也算是全力以赴。但這種聯合空襲,在整個戰爭的最後期間,只進行了爲數不多的寥寥幾次。

中美兩軍總計一千六百餘架的轟炸機羣分爲三個梯隊,美軍的B二十九轟炸機羣,作爲對大阪轟炸的第一梯隊。抗聯的B二十四轟炸機羣與美軍的B二十四轟炸機羣,總計八百餘架的B二十四型轟炸機,作爲對大阪轟炸的第二梯隊。

同時抗聯以二百多架斯特林轟炸機爲主,加上三十多架還能飛行的佩八轟炸機。再加上最後一次參戰的三十餘架葉2轟炸機,組成的三百餘架的大型機羣,則對大阪西南方向的神戶實施轟炸。

此次在美軍強烈要求之下采取的聯合對日空襲作戰,原本楊震只准備出動四百架轟炸機應付差事。不過在幾經考慮之後,爲了在四五年的談判之中更多的爭取主動,楊震最終還是決定儘可能多的出動飛機。

不僅出動了所有能夠飛行的B二十四轟炸機,以及所有還能夠使用的蘇制重型轟炸機。還出動了一半的斯特林轟炸機,利用這次機會對大阪西南方向的神戶,採取一次突擊行動。因爲按照抗聯的情報顯示,日本中島飛機公司的一個製造廠從東京疏散到了這裡。

而這個飛機制造廠正在秘密仿造德國的噴氣式飛機,研發日本人自己的噴氣式戰鬥機。一旦讓日本人在戰爭結束之前,研發出噴氣式戰鬥機,這對於抗聯來說無疑不是什麼好消息。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就乾脆一次性解決。

就算不能將日本人的噴氣戰鬥機計劃扼殺在萌芽之中,但至少也要儘可能的拖延日本噴氣機的研發計劃。所以楊震最終將神戶也圈了進來,並出動了抗聯一半的斯特林轟炸機,專門對神戶進行空襲。

這個恐怕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轟炸機羣,在抗聯與美軍共計五百餘架雅克九戰鬥機與P五十一野馬戰鬥機羣的掩護之下,分別與抗聯北滿的十餘個基地起飛,在日本海上空匯合之後,直撲日本神戶、大阪工業走廊地帶。

而爲了掩護這批轟炸機羣,駐朝鮮境內的抗聯戰術航空兵,在美軍部分戰鬥機羣的配合之下,也對朝鮮南部的日軍各個航空飛行基地,實施了攻擊作戰。美軍的P三十八戰鬥機羣,也對朝鮮南部的日軍各個雷達站實施了空襲。

然而此次與美軍舉行聯合對日空襲之中,與往常出動的轟炸機羣相比,這次抗聯的機羣之中少了幾架飛機。所有的特種作戰飛機,無論是電子干擾飛機還是預警飛機,按照楊震的命令一架都沒有出動。

只出動了幾架用來播撒鋁箔條的飛機,以干擾日軍雷達。爲了保密此次對日轟炸實施過程之中,對日軍防空系統的壓制以美軍爲主,抗聯所有的電子戰飛機全部避戰。這件事情上楊震很果斷,寧可承受一些損失,也絕對不讓美國人查明白原因。

楊震可不想在幾個月之後,整個東北的防空力量在美國人的嚴密監控之下。這邊抗聯的飛機一起飛,就被那邊天上的眼睛給發現。以美國人的實力,一旦被他們窺視到秘密,他們的發展速度,遠非科技水平薄弱的抗聯可以相比的。

以美國人的科技能力,以及眼下已經認識到空中預警的重要性,要不了幾年就能搞出來。但現在這座大山美國人還是慢慢的去爬吧,別想着從自己身上佔便宜,然後回身在對付自己。與美國人打交道,心眼太實在要吃虧的。

而且美軍轟炸機上裝備的小地毯式干擾機,以及大量干擾箔條。雖說因爲不是使用專用的干擾飛機,也缺乏整體無線電干擾系統。但是對日軍雷達的單一干擾性能,並不比抗聯使用的專用干擾飛機差的太多。

既然他們有自己的手段,那就別想着吃着碗裡的,還要惦記別人鍋裡面的。美國人窺視抗聯的某些東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只不過是多種手段無效的情況之下,來了一個開門見山而已。

早在美軍第一批航空兵進駐抗聯的時候,抗聯就敏銳的發現。美國人爲了保證幾座機場的安全,設置的地面雷達站,監視的可不單單是日本海方面。這些雷達站不時的將監控範圍,擴大到北滿抗聯的機場。

美國人爲了轟炸日本,在朝鮮北部境內以及琿春境內設立的兩個無線電監聽站,也有意無意的截聽抗聯的空地無線電通訊,以及前後方的無線電聯繫。美軍在派駐北滿的陸軍航空兵中,還摻雜了大量的情報人員。

這些隨同轟炸機羣進駐的美國陸軍情報人員,時不時帶着照相機,打着交流的旗號賴在抗聯的機場不走。這些美軍人員表面上看,對抗聯的蘇制飛機興趣很大。但是對於抗聯的導航系統,以及整個防空體系的興趣更大。

在楊震多次的嚴重交涉,甚至採取對美軍無線電監聽站斷電、無線電干擾等多種手段齊下,美國人才開始改變了態度。但是抗聯的夜間轟炸機羣,每次在夜間起飛準備對日轟炸的時候。都會受到美軍的P六十一夜間戰鬥機羣的監視,甚至是尾隨到日本海上空。

直到楊震當着美軍人員的面給航空兵下命令,要是美軍飛機再不經通報尾隨,可以就地擊落。如果有美軍人員以各種理由,賴在抗聯機場不走可就先行就地逮捕。如果進入軍事警戒區,可以不加警告就地擊斃。

所有交流項目一律改在指定地點,除了在指定地點之外一律恕不接待,美國人的行爲纔有所收斂。將美軍駐琿春的無線電監聽站直接強行關閉,所有的對日無線電監聽,一律由抗聯承擔,雙方在情報上實施共享。

美國人雖說在楊震的多管齊下之下,收斂了之前的事無忌憚。但現在就已經開始的勾心鬥角,讓楊震如何敢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秘密?這位李梅少將一而再的要求採取聯合轟炸,估計也就是在黔驢技窮之下,採取的最後必要手段。

所以楊震寧可擔負一定本可以避免的損失,也沒有讓抗聯的特種飛機參與到此次行動之中。不過雖說爲了保密,抗聯的特種作戰飛機一律沒有出動。但是美國人的B二十九轟炸機,以及臨時爲B二十四轟炸機裝上的電子干擾系統,還是相當的得力的。

並因爲美國出動的轟炸機數量龐大,美軍轟炸機自帶的電子干擾設備,也基本上滿足了對日本防空雷達干擾的需要。保證轟炸機羣可以順利的進入日本本土撲向各自目標,更沒有必要冒着泄密的危險出動自己的飛機。

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十七章 計劃(2)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
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機會有的是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沉住氣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一章 形勢發展的要求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十七章 計劃(2)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5)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四十四章 殺紅了眼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雙城(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十八章 中央的戰略意圖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