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方面同意在就近的阿穆爾共青城飛機制造廠,爲抗聯培訓幾批技術工人。但是這幾批技術工人,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蘇德戰爭結束之前,必須要留在蘇聯境內工作。以補充蘇德戰爭巨大傷亡,帶來的人力不足問題。
但這些工人在蘇聯工作和學習期間,所需的物資保障,由抗聯自己負擔。但蘇聯方面,並不限制抗聯提供工人的人數。不過這批工人,只能在阿穆爾共青城的工廠區活動。如果擅自進入蘇聯指定區域之外,那麼蘇聯人有根據蘇聯法律逮捕並審批他們的權利。
不過在談判之中,蘇聯人並未接受抗聯的“好意”,將繼續按照原來的協議,而是繼續堅持將原來簽訂協議中,作爲被扣美製坦克補償的英制坦克轉交給抗聯。只是在其提出提高美製坦克轉交給抗聯的比例之後。
蘇聯方面將答應,將所有的德制坦克戰利品,在進行維修之後轉交給抗聯方面,以保證抗聯在坦克數量的上需要。如果德制坦克數量無法滿足抗聯的需要,那麼蘇聯方面將從英制坦克份額之中,給予抗聯一定的補充。
至於楊震蘇聯人提供技術協助,抗聯爲其生產更新式戰鬥機的協議,蘇聯人沒有給予任何的答覆。但是答應了抗聯的要求,將蘇聯專家對美製轟炸機的研究工作放在中國境內進行,抗聯可以抽調工程技術人員隨同學習。
蘇聯方面也同意,加大對抗聯留學生的接收力度。所有理工科項目,包括原來限制中國方面選派人數的高能物理等專業,將全面對中國黨方面開放。只要能通過蘇聯的入學考試,蘇聯方面將會全盤接受這些留學生學習。
但所有的學費和物資需要,都由中國黨自己負責。同時蘇聯方面也同意,在抗聯承擔薪金的情況之下,選派一批專家到抗聯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一系列專科學校,擔任教學工作。以彌補中國同志創辦的這幾所學校,師資力量現在還很不充足的現狀。
不過對於蘇聯方面提出,在國內物資匱乏局面越來越嚴重,甚至基本供應也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的情況之下。希望中國同志能夠加大對蘇聯穀物以及農產品的供應量,以改變蘇聯目前遭遇的糧食困境的要求。
在這一點上,楊震在與作爲赴代表團長的東北人民政府主席,經過協商之後。提出將東遷的幾個大學,暫時遷移到東北境內,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暫時合併,以保證幾所大學的供應,並減輕蘇聯方面的糧食壓力。
只要蘇聯人同意這幾座蘇聯大學在東北期間,理工科將對中國學生全面招生。所有遷移到中國東北蘇聯大學師生的供應問題,全部由中國方面解決。同時抗聯保證這些大學師生的安全,在戰爭結束之後,所有的師生要全部返回蘇聯。
在幾經協商之後,蘇聯人最終同意了這個交換的要求。但提出在這些大學返回蘇聯境內的時候,抗聯方面不得以任何的藉口,扣留任何教職人員和學生。一旦戰爭形勢穩定下來,蘇聯方面將會在第一時間將這些大學遷移回蘇聯。
不過這幾所大學在中國境內期間的中國學生,可以隨同遷移回蘇聯繼續就讀。而且抗聯要爲所有進入中國境內蘇聯大學的學生,支付與在蘇聯境內留學生一樣的學費。不過考慮到中國同志的經濟承受能力,蘇聯人同意部分學費,可以用農產品和煤炭折價支付,不再要求中國同志全部支付現金。
這份協議在談判的時候,過程根本就沒有楊震後來說的那麼溫和,那些話只是一些形容詞而已。整個談判過程,可謂是劍拔弩張。經過整整一個月的談判,才最終完成所有的談判。不過談判過程雖說艱辛了一些,但是蘇聯方面落實的卻很快。
在協議還未最後簽署的時候,在楊震的堅決要求並作出一定讓步的情況之下,蘇聯人轉交的第一批七十架拉格三戰鬥機,已經運到東北境內。在協議簽字的頭三天,所有的拉格戰鬥機,已經全部轉交完畢。
而第一批東遷的幾所大學,在協議剛進入落實的步驟,甚至東北局還未來得及準備校舍,這批基本上以蘇聯淪陷區遷出來的大學爲主,所有師生連同教職員工中並未徵兵的人,就已經抵達佳木斯。
這批大學有被包圍之前,緊急被從列寧格勒出來疏散的加裡寧工學院、列寧格勒醫學院、列寧格勒交通大學等位於列寧格勒地區的大學。以及丟失之前緊急撤離的基輔大學、白俄羅斯大學,白俄羅斯鐵路與交通學院,白俄羅斯醫學院、第聶伯河大學等淪陷區大學。
蘇聯人重視高等教育的程度,遠不是中國人可以相比的。在國內物資供應匱乏,東遷的各個大學學生,雖說作爲重點保障部門,但也一樣遭受物資匱乏的困擾。煤炭、糧食、糖類配給數量嚴重不足,肉類更是難以一見。
戰爭爆發一年多來,雖說淪陷區的大學基本都搶救了出來。有的遷移到了中亞,有的遷移到更安全的西伯利亞。但在國內整體供應局面惡劣的情況之下,這些大學師生與所有蘇聯國民一樣,普遍都嚴重的營養不良,甚至已經打亂了原有的教學次序。
爲了保證這些大學教育能夠不被戰爭打亂,爲了保證這些教授和大學生的身體和營養。蘇聯人最終同意了將東遷大學的一部分,遷移到物資供應保障相對穩定的中國東北繼續開課。作爲交換,這些大學將增加在中國招生的數量。
隨着四三年蘇聯國內出現災荒,供應匱乏情況進一步加劇。在緊急與延安商議之後,按照東北的承受能力,蘇聯人除了四二年下半年遷移的部分大學之外,又緊急遷移了十六所大學進入東北作爲臨時的教學點。
甚至在莫斯科保衛戰結束之後,因爲戰線並未遠離莫斯科,而留在烏拉爾地區的莫斯科動力學院、莫斯科財經學院、莫斯科鋼鐵學院也遷移到了東北。新成立的石油學院,則壓根就轉到哈爾濱成立。
不過儘管蘇聯方面接受了中國同志的好意,將一部分大學轉到中國東北。但是這些大學的所有研究所,無一例外的都被留在了國內,一個也沒有遷移到中國。即便是農業研究所,也都留在了國內。而且遷移到東北的大學,很多都是師範類的大學。
儘管大批的蘇聯師生進入東北境內,極大的加重了東北的負擔。但楊震依舊認爲這個協議,相比抗聯向蘇聯方面選派留學生還是划算的。中國人的確需要航空工程等專家,但一樣需要鐵路和交通,電力與水利方面的專家。
對醫生的需要,也一樣的有着大量的需求。農業專家,也是一樣缺乏的。只要蘇聯人答應將這些大學對中國人招生,那就是一件好事情。中國人有了借雞下蛋的地方,更有利於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
管他什麼大學,只要能招收中國學生就好。不過楊震經過與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再三商議之後,還是將選派學生的重點放在幾所工學院和醫學院上。至於原來的一批原定於回國擔任教授和講師的原留學生,如果考上碩士以上的學業則讓他們繼續攻讀。
而在此協議簽署完畢後,中央也在秘密協調各個淪陷區黨組織,讓他們協助抗聯做好在淪陷區招生的工作。保證能有足夠的生源,以儘可能的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進入蘇聯的大學深造,培養自己的科技人才。
事實上蘇聯人雖說要求在戰爭結束之後,這些大學立即遷移回蘇聯境內。但是有幾所德國佔領區內的大學,直到四八年之後,那些位於蘇德主戰場的城市徹底完成重建,才陸續的搬遷回國內。
這個補充協議中關於教育方面的部分,在整個戰爭之中一直在執行。蘇聯人也的確加大了對中國留學生的接收數量,並且將一部分以前並不對中國人開放的大學和學科,也對中國人進行了開放。
直到整個二戰結束之後,一直到新中國建立也沒有中斷。以抗聯選派留學生爲起點,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爲中國工業化進程以及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培養了大批最急需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國內奇缺的工科人才。
沒辦法直到建國之前,國內大學全部都加在一起,培養的學生有七成是學文的。剩下的三成搞基礎研究的理科,又佔據了大部分。學習工業建設最急需的工科的學生,數量最多也就佔據一成的比例。
別說現在國內的工科畢業生,能來到東北的不足三分之一。就算國內所有的工科大學生都來東北,甚至連眼下的工業建設所需人才都無法滿足。沒有人才所有關於工業方面的設想,都只能是一堆永遠無法實現的幻影。
國內大學所謂的大師的確數量衆多,但是這些大師即搞不了科學研究,又無法真正的爲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所需的知識。蘇聯模式雖說有弊端,學科的劃分過於精細,很難培養出西方那樣的全科人才。但是最起碼解決了供與需之間矛盾,保證了建設所需的最基本人才需要。
至於所謂的人文自然、歷史、哲學、社會學一類的科學,還是等解決了工業化最急需的人才之後再說。後世有人指責建國後,中國的教育體系無法培養出大師。原來楊震還很是深以爲然,以爲的確是中國建國後的教育體系出了問題。
但真正回到這個時代之後,楊震卻發現當年的高等教育體系改革,除了特定的歷史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國家爲了改變工科人才奇缺的情況,而採取的必要手段。人才缺口過大,纔是調整真正的原因。
蘇聯模式的弊端,當初的領導人也許不明白。但是蘇聯那種批量式的培養模式,卻是成爲解決當務之急的最便利手段。在所謂的質和量之間,儘可能的找到一種平衡,以解決國民經濟建設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