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

那邊恥笑楊震部隊遠超現實裝備數量,過於大而空編制的日軍並不知道。就在第五師團陸續開拔時候,已經集中到湯原西部地區羣策山一線的楊震各部炮兵,正在集中的領取裝備。兩天的時間之內,這些之前還是徒手的炮兵已經完成了全副武裝。

後世深刻的受到解放軍大炮兵主義渲染的楊震規劃,僅僅軍區總部直屬炮兵就建立了一個下轄兩個各裝備二十四門從江北獲得的一五五法制M一九一七式重榴彈炮的炮兵團,一個裝備了十二門日式大正十四年式一五零榴彈炮、十二門九六式一五零榴彈炮的日式炮兵團。一個直屬裝備了兩門八九式一五零加農炮、六門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營。

此外楊震還利用江北轉運過來的波蘭仿製的六十八門一零五野炮和繳獲的日軍重山炮,編成了兩個野炮團和一個重山炮團。除了這些身管火炮之外,還利用新生產的一二二火箭炮組成了一個火箭炮兵團。

不算總部直屬炮兵,楊震還爲每個縱隊編成了一個一零七火箭炮兵團,並將兩個一零五野炮團也加強到了兩個縱隊,以及各有一個二十四門制的一百毫米榴彈炮團,編成縱隊直屬炮兵。使得每個縱隊直屬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不算三十六門一零七火箭炮,僅僅身管火炮便達到了四十八門。

而表面上六個,實則是九個的野戰旅則每個旅都利用在蓮江口一線繳獲的日式山野炮、部隊原有裝備的日式山野炮、馬春生那個秘密倉庫中提出的十二門法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和江北轉運過來的捷克斯柯達山炮、施耐德野炮編成了旅屬炮兵。

一縱三個旅裝備的都是清一色波製法式施耐德山炮和波蘭仿製的俄式七十五野炮。二縱每個旅都有一個裝備了捷克制山炮和波製法式野炮。三個獨立旅則是清一色的日式山野炮。除了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外,每一個旅還裝備了八門一百毫米榴彈炮組成的炮兵團。

而四個軍分區中,除了每個軍分區都裝備一個日製一五零重迫擊炮營之外,每個軍分區還裝備了步兵炮連、日式三七速射炮連各一個。

除了一分區只有一個山炮營外,與日軍直接對峙的二三兩個分區則各裝備兩個波蘭仿造的法式施耐德六十五毫米山炮營,四分區則裝備了七十五毫米日式山野炮各一個營以及一個一百毫米榴彈炮連。

實際上說是地方武裝,但他們的裝備並不差。地方武裝火炮總數則達到山炮六十八門,野炮十二門,四門一百毫米榴彈炮。一五零重迫擊炮七十二門。九二式步兵炮三十六門,日式三七速射炮三十六門。

不算部分用來作爲儲備的十六門一五五榴彈炮,一百一二門一百毫米榴彈炮,一百四十門七十五毫米江北轉運過來的波蘭外購或是自行仿造的施耐德七十五毫米野炮,四十八門法國最新式的一零五山炮。九十六門捷克斯柯達七十五毫米山炮,六十門博福斯反坦克炮之外。

全軍不算地方部隊,僅僅兩個野戰縱隊以及九個野戰旅屬炮兵便裝備了一五五榴彈炮四十八門、一五零榴彈炮二十四門,一百毫米榴彈炮一百二十門,一零五毫米重山野炮總數達到了七十二門。至於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則達到了二百一十六門。

團級炮兵則裝備了一個七十毫米步兵炮連、一個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連,十二門三七博福斯戰防炮或是日式三七速射炮。自行製造的岩石或是引進的德什卡高射機槍,或是法式十三毫米高射機槍十二挺。

每個營則裝備了八十一毫米波蘭仿造的法式迫擊炮或是九十毫米日式迫擊炮六門。眼下每營又下發了十八具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實際上楊震所部眼下沒有飛機和坦克外,僅僅炮兵火力以及輕武器火力已經超過日軍。

最關鍵的是在得知日軍此次預計北上的實際兵力和裝備後,江北方面將還留在手中,原本因爲製造比波蘭仿造的要精良的多,準備用來自己使用的所有繳獲的波蘭外購的法式武器,一次性全部緊急轉交給了楊震所部。

這批武器主要以火炮和彈藥爲主。其中六十萬發七五毫米山野炮彈和二十二萬發一百毫米榴彈炮彈,以及十萬發一五五榴彈炮彈。各種口徑迫擊炮彈倒是不多,一百二十加上一百五十毫米迫擊炮彈總共不到十萬發。

除了彈藥之外,這批裝備還包括M一九一七式一五五加農炮、M一九一七式榴彈炮各十二門、一九一六年式一二零榴彈炮九門、二百六十門一二零、一五零迫擊炮、四百六十門八十一毫米迫擊炮。

以及四十四門M一九二八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一百一十門七十五毫米野炮、二十四門一零五毫米重山炮、一百八十門一零五毫米施耐德野炮。以及部分波羅的海三國的德式裝備。

此外還有兩千五百挺法制M一九二二式八毫米輕機槍,一千挺哈奇開斯一九三一式重機槍。一百二十挺十三毫米高射機槍,以及二百門二十五毫米反坦克炮。七十八門三七反坦克炮和六十門高射炮。一萬支勒伯爾一九一六式步槍以及大批的八毫米彈藥和七九子彈。

這批裝備中的法式裝備除了少量在波羅的海三國繳獲的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德軍入侵波蘭前,已經感覺到濃重戰爭氣味的波蘭政府以儲備在巴黎的黃金爲抵押,緊急向法國進口的陸軍裝備。

結果等法國從庫存武器中抽調出來,剛剛運抵沿海波蘭還沒有來得及卸貨,戰爭便已經爆發。運輸這批裝備的一個船隊八艘貨輪因爲德軍封鎖無法返回只能另找地方,結果沒有想到被蘇軍波羅的海艦隊直接扣押在駛往立陶宛途中。

這批武器原本蘇軍準備自用,後在阿巴那申克大將一再要求之下,經斯大林批准,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同意將其全部以貸款的方式轉交給抗聯部隊。

實際上法國人在這件事情上做的,並未比他們在履行法波條約時候好到那裡去。這批裝備除了少量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二十五毫米戰防炮之外全部都是二手的。而輕武器是法軍已經開始換裝後淘汰下來的。

而波蘭最急需的坦克只提供了三十輛H35型、二十五輛R35型,戰鬥機則是一架沒有給。反倒是波蘭不急需的鋼盔一次性提供了二十萬頂,全部都是法國一戰後的庫存。

這批裝備永遠也不可能在運到地方的裝備,法國人狠狠的宰了波蘭人一刀。足足收了波蘭儲備在巴黎的二十一噸黃金。典型的趁火打劫。反倒是英國人大方的船提供了四十輛最新式的維克斯坦克和七十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坦克。

不過法國人做人地道不地道,這和楊震沒有關係,但這批主要是火炮和機槍的裝備卻是大大的便宜了自己。尤其英法兩國總數高達一百六十五輛的坦克,更是大大的補充了自己那個大部分裝備都算不上坦克的裝甲旅。儘管那七十輛卡登洛伊德根本就稱不上坦克。

儘管這些裝備由於運抵時間過晚,相當一部分都是戰役進行中交付的,而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正是依靠這批裝備和原有的庫存,讓楊震挺過了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外購渠道全部被切斷,新的美援抵達之前最艱難的四一年。

這些都是還在爲對手只有四門山野炮的炮兵營編制在嘲笑的日軍不知道的。他們更不知道的是,這些炮兵在補充完畢,在湯原西部山區進行秘密試射後,已經正曉宿夜行的兼程南下歸建。很顯然楊震採取的障眼法成功的欺騙了關東軍的情報部門。

而更讓督促第八師團加快接防速度的梅津美治郎,以及負責此次進剿指揮的第五軍新任司令官波田重一中將不知道的是,就在第五師團全部抵達大連。正式開始登船的當天夜裡,對方一直隱藏實力的大大小小上千門火炮發射炮火就要砸到前沿各日軍師團頭上。

儘管在二十四日之後,關東軍司令部以及第五軍司令部陸續接到前沿對方加強了兵力部署,以及進行大規模調動的情報。但無論是梅津美治郎還是波田重一都沒有重視。在他們看來,這是對方在進行防禦的準備。

因爲凡是具備一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自己如此大量的調動兵力,對方要是一絲的察覺,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這麼大的兵力部署就算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也根本做不到隱瞞住任何人。

關東軍認爲對方此時調動兵力,應該在進行防禦戰的準備。而一線部隊的偵察和航空兵的偵察的結果,也表明了這一點。對方正在抓緊構築防禦工事,顯然不是爲了進攻做準備的。關東軍此時仍舊固執的不認爲儘管已經明顯壯大的對方,具有主動對自己發動攻擊的能力。

經過研究楊震所部歷次作戰採用的戰術,以及對各種情報的分析判斷,關東軍參謀部認爲缺乏攻擊力,更善於野戰和機動設伏的楊震所部,在這次的會戰中會複製去年秋季作戰的模式。而不會率先發起攻擊,因爲缺乏戰車和火炮的他們沒有那個實力。

楊震採取的迷惑措施,成功的將關東軍情報部和作戰部門迷惑住。讓被迷惑住,從而對楊震所部真實實力判斷出現錯誤的關東軍在此次會戰一開始,便陷入了全面被動的局面。而這種被動,直至戰役結束也沒有扭轉過來。最終的結局,更是滿盤皆輸。

這次被稱之爲春夏戰役大戰過後,大敗而歸的關東軍不僅丟掉了東寧、虎林、密山等對蘇作戰的重要據點,還丟掉了整個濱江省和大部分的龍江省。哈爾濱、牡丹江、齊齊哈爾等重要城市全部丟掉。與楊震對峙的防線大踏步的退到嫩江以西、五常、雙城、琿春一線。

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實身份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七十七章 我們也不是超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舊人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
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實身份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一百三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要在放放血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七十七章 我們也不是超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鏖戰湯原(5)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定要穩住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六十四章 習慣從對方角度去琢磨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舊人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二百三十一章 救援(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筆難、破題更難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六十二章 無賴戰術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