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

郭炳勳走到地圖前面,用手中的紅藍鉛筆,在四平方向畫了一個大圈,在四平的位置上打了一個重點符號後繼續道:“我軍現在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油料和物資供應吃力。手伸的更遠的日軍,在兵力投入上也同樣的難以支撐。”

“還要面對關內正面戰場,以及山東、華中等敵後戰場,以及東南亞從菲律賓向西到緬甸,向東到新幾內亞廣大戰場的日軍,恐怕比我們還要難熬。眼下他們在華北戰場投入的這幾個師團,已經是其可增援兵力的極限。”

“其本土現在除了還在整訓的新編師團之外,已經無整編師團。甚至連壓箱子底的近衛師團,都已經調往法屬印度支那戰場作爲佔領軍使用。從目前日軍整個兵力態勢來看,在其還未能解決印度英軍,南太平洋上的澳軍之前,其南方軍已經無可能在抽調出任何兵力。”

“荷屬東印度羣島的石油、鋁礦,東南亞各國的橡膠、稻米,都是日本維持戰爭所急需的。他們既然已經吞下了,就不可能在吐出來。如果想要繼續增援華北,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從關東軍與駐朝鮮軍中抽調。”

“所以我們非但不能減少對四平方面的持續攻擊,甚至還要將最後一個師投入進去,將關東軍與朝鮮軍的主力牢牢的吸引在東北戰場,使其無法調往其他任何一個戰場。同時儘可能的加快對日軍的放血過程,使其恢復元氣的速度放慢。”

“現在的整個戰局,無論是對於我們,還是對於日軍來說,都已經到了比的就是誰能堅持最後五分鐘時候。只要能咬牙堅持下來這最後的五分鐘,這場戰役的勝利將牢牢的掌握在我們手中。”

“不僅晉北戰場需要東北戰局策應,正在對張家口進行圍攻的挺進軍那裡,也同樣需要我們東北戰局策應。不拿下張家口,晉北和察南戰場就始終被分割爲兩段。而且張家口在戰後,很有可能會成爲插在我們胸口的一把刀子。”

“所以無論從眼下戰局,還是戰後的華北格局來看,張家口都必需拿下。現在挺進軍面對的日軍爲二十七師團殘部,以及新增援的四十八師團。壓力雖然不是很大,但面臨的後續壓力很可能會很大。”

“只要我軍在東北的攻擊態勢持續下去,華北方面軍就不敢抽調平津的日軍加入察南戰場。因爲我軍主要的攻勢雖然集中在四平一線,但我們在東北戰場的態勢,並不是孤立的。爲了減輕我東北戰場承受的壓力,在熱河的我軍部隊同樣隨時可以南下作戰。”

“熱河戰場看似距離其他幾個戰場,距離都過於遙遠,但卻處於整個戰局的中心部位。如果我軍在東北戰場遲遲得不到進展,爲了減輕我正面的壓力,抽調部隊從熱河南下,切斷北寧鐵路甚至進入冀東,那麼對平津一線的日軍壓力就相當的大了。”

“戰爭之中的戰場指揮,本就都是正面攻擊與側翼迂迴相結合的。正面攻擊受挫,利用正面之敵被牽制,在兩翼重新選擇突破點,實施突破也是一種正常的指揮模式。尤其是我軍在歷次戰鬥之中,原本就善於利用側翼迂迴突破戰術。”

“幾個戰場上的我軍看似分散,實際上無論是察南、晉北,還是熱河和東北戰場,實際上都是一個整體戰局。在這些戰場上無論是我軍,還是日軍各部,都在相互牽制,相互的策應。我軍在東北戰場保持着攻勢,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減輕其他戰線的壓力。”

“同樣在調動日軍上,對其他戰場也是一個配合。我軍自重新出山以來到現在,用兵一直都是奇正結合。在對關東軍作戰的時候,打擊的重點經常出現在敵人自認爲最安全的地方。我軍的這一習慣,想必岡村寧次現在應該很清楚。”

“正是因爲我軍在歷次作戰之中表現出來的這個特點,在牽制日軍兵力的時候,往往在心理上對敵軍帶來的壓力更大。因爲他們始終莫不清楚,我軍下一步的攻勢重點會出現在什麼地方。尤其是在四平戰場屢次攻擊無法得手的情況之下,我軍會不會改變攻擊的重點?”

“如果在正面受挫的情況之下,我軍想要選擇側翼突破,那麼現在的熱河是最佳的選擇點。日軍雖依靠努魯兒虎山天險與我軍對峙,但我軍只要突破遼西一線,兵鋒可以直抵南滿腹地。而向南入古北口,可直接進抵平津一線,徹底的切斷平綏鐵路。出喜峰口一線,則可席捲整個冀東,直接威脅日軍在華北最重要的港口天津。”

“熱河戰場現在看似最平靜,但是那裡卻距離眼下日軍在整個中國戰場最重要的交通線近在咫尺。同樣對平津,這兩個華北最大城市的距離,也稱不上太遠。在這種態勢之下,日軍對這一方面根本就不敢掉以輕心。”

“他不僅隨時要提防我軍直插北寧鐵路,切斷關東軍與華北方面軍之間的生命線。更要提防我軍在東北戰場受挫之後,重新在戰略上重新在選擇突破口。以吸引我正面日軍,分兵西進。”

“但一旦我在東北戰場轉入防禦,對冀東和平津方向將再無威脅,日軍便可以抽調駐紮平津地區的兵力投入察南戰場。這樣,挺進軍將要承受的後續壓力將會很大。察南戰場,同樣會陷入無限期拖延的地步。”

“一號,我認爲無論是從整個戰略格局上來看,還是從心理上壓垮日軍來看,以及對其他戰線的策應方面來看,我軍無論如何都不能停止在東北的攻勢。至少對四平一線的攻勢,現在絕對不能停止。”

“而且在熱河戰場上,也要做一定的兵力調動。擺出一副與四平戰場相互配合,準備從側翼發起攻擊的態勢。這個虛張聲勢不僅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讓日軍相信我軍持續作戰能力還在,在東北攻擊受挫的情況之下,還有能力在熱河地區發起新的一波攻勢,以打破目前東北戰場上的僵局。”

“現在整個戰場的態勢是晉北戰場,只要搶在日軍新的援軍出動前,打垮這兩個師團,晉北戰場便已經無後顧之憂。日軍十五師團即便現在立即出動,只要其在短時間之內無法突破陳翰章部署在崞縣的阻擊線,便已經無法改變戰局。”

“最關鍵的是我想以自開戰以來,岡村寧次的表現來看,他不應該是那種普遍有些二百五性格,很多時候上來就是一味的蠻幹,爲了所爲的榮譽不惜一切代價的日軍將領。這個人在整個戰局的把握能力,以及關鍵時候的冷靜,還是很有一套的。”

“從目前山西戰場上的態勢來看,這個傢伙在行軍佈陣上,還是很有一套的。如果不是我們搶先一步,將十師從東北空運到晉北戰場,搶先堵住了缺口。單單就其在整個反擊作戰時候的部署,我們很可能在山西戰場要打一個敗仗。”

“就是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判斷,如果陳翰章先行打垮了二十一和三十二兩個師團,在戰略上也就徹底掌握了先機。以這個人一貫不是蠻幹的表現來看,他不會在將新的師團投入到晉北戰場。”

“而在晉東北戰場上的日軍,在失去這兩個師團的策應之後也成孤軍之勢。擺在岡村寧次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將這部日軍當做一塊肥肉放到我軍的嘴邊上,要麼放棄目前在晉東北的控制區全軍總撤退。”

“就算在正面兩個師團被打垮之後,他岡村寧次想要硬挺,固執的將這部日軍依舊放在晉東北。但在張家口丟失之後,面對我軍兩面夾擊,在晉東北戰場上恐怕也站不住腳。除非他真的不要這一個師團級,兩個旅團級的支隊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全部停止在東北的攻勢,而是督促陳翰章儘快完成作戰計劃,徹底的打垮正面的兩個日軍師團。想辦法催促一下挺進軍方面,加快對張家口的爭奪。只要拿下張家口,就算晉北日軍投入再多的兵力,也就無法翻本了。”

“不過現在我最擔心的如果我們先打垮了正面日軍兩個師團,無法調動十五師團參戰。等到我軍轉入防禦休整階段,對我軍無可奈何的岡村寧次會不會將火氣撒到其他的方向,尤其是太行和晉綏這兩個軍區。”

郭炳勳的這番勸說,正好說到楊震的心裡面。其實郭炳勳的想法,也正是楊震的想法。但作爲軍事主官,他不能不考慮後勤部門目前承受的巨大補給壓力,還有部隊每天都在增加的傷亡數字。

尤其是部隊目前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而且連續作戰部隊已經疲憊不堪。傷亡得不到補充,損失的裝備得不到補充。前線各部隊普遍缺編嚴重,戰鬥力下滑的厲害。很多輕傷員,在傷勢恢復之後,已經是短時間之內二次上戰場了。

但這樣也無法有效的彌補缺乏足夠補充兵員的困境,更無部隊可以替換在一線已經苦戰了近兩個月的部隊。從新區新動員的新兵,以及從南滿的撫順煤礦、本溪和遼陽鐵礦之中搶出來的勞工,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整訓。

如果不能及時轉入防禦,一旦日軍不顧其他方面威脅,調動兵力集中反撲東北戰場。在久戰之後巨大傷亡帶來的嚴重缺編,以及部隊普遍顯示出一股疲態的狀態之下,一線部隊甚至有被日軍反噬一口的危險。

很多時候有些事情,明知道硬着頭皮還要堅持下去,但是卻因爲諸多因素的限制,心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動搖。即便是楊震現在已經心堅如鐵,但是在目前的態勢之下,心中有些猶豫並不讓人意外。

再加上物資補充緩慢,軍工生產能力一樣也到了極限,一系列的事情都讓楊震承受着巨大的壓力。都說挺過這最後的咬牙階段,前邊就是最終的勝利。但是這個階段卻是最難熬的,尤其是對於一支大軍的主帥來說,這個壓力通常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
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三百五十七章 苦心經營的梅津大將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五章 驗證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七十七章 堅持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一百零九章 日落冀中(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三百四十七章 社會部的壓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四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 (11)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