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亂世呵

第407章 亂世呵

對於這副落款是諸葛亮的畫作,李世民倒是一眼就看明白了。

“擒夏侯淵於雍涼而非漢中?”

“這時間……”

房玄齡倒是動作很快,剛纔頃刻間便已心算了出來道:

“應爲建安十七年,曹操四十萬大軍南征孫權於濡須口不克。”

被提醒了一下李世民便想起來了,若他所記不差的話,按三國志所說此時劉備應當還在益州纔對。

結果竟然已經與曹軍在雍涼血戰且勝之,並且攻克了長安。

其中意義李世民自然也明白:

若非潼關在手,關中天險之勢已成,武侯怎麼會如此安然閒適作畫?

曹踞中原,劉定關中,江東餘輩不足論,這局勢多半已與《三國志》之記載大不相同也。

而且,曹軍之敗只會是時間問題罷了。

畢竟,這可是一個總覽華夏全貌的諸葛武侯。

除此之外李世民更感興趣的是此時的武侯身側,與三國志之記載會有多大的偏差?

等到下一次光幕時一定要細細詢問才成!

按捺下心中的好奇,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如今光幕已然熄滅,即便再如何抓心撓肝也只能安心靜待三個月了。

在此之前,也是還需對眼前將起戰端的大唐多多用心。

只是……想一想那畫作上劉備諸人登高攬長安的景色,李世民心中居然也生了幾分豪情。

武侯之見已大不相同,那麼唐朝接下來的吐谷渾之戰,亦當不同!

光幕緩緩熄滅之後,首先告退的便是閻氏兄弟,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急不可耐的閻立德。

匆匆將畫紙胡亂捲起,閻立德對着李世民拱拱手便匆匆離去。

腦袋中轉動着諸多念頭,腿還沒邁出甘露殿便已經在思考這挖坑擬湖鑿道作河的話,需多少人手,選在何處合適?

那壓水井製作起來倒是簡單,但是用何種材料方能保證其價廉且耐用?

家中此前研究的陵寢之草圖要不要一把火全燒了?

一旁的閻立本選擇跟自己兄長一起悄悄溜走。

畢竟甘露殿還杵了一個孫太醫,其他時候還好,但剛纔自己看了孫太醫一眼後便一直有點後背發涼的感覺。

閻立本很相信自己的直覺,打算跟着兄長溜走,要麼一起幫幫忙累一些功績,要麼約上三兩好友去長安城外飲酒作樂,總之不能負了休沐假期纔是。

“陛下須要謹記飲食忌口才是。”

孫思邈匆匆叮囑一聲便緊跟着告退,一邊加快腳步一邊不忘呼喊:

“閻郎中?閻郎中!何不與我同去飲茶?”

“閻郎中何故驚慌奔跑?且等一等我!”

眼看着幾人吵吵嚷嚷的離去,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

孫藥王對醫道的探究本就勤奮,如今知疫病之危自然更不需要催促,反倒是可能需要尋人照看,讓孫藥王勿要涉險研究疫病纔是。

至於能幫孫藥王的地方也早就記掛在心上了。

那古羅馬的名醫蓋倫既然能以猿猴試藥,大唐自然沒道理不行。

劍南道有那麼多猿猴,差人去抓便是。

在這些事情之外,李世民扭頭看了一眼同樣對他拱拱手的房杜二人。

一起共事多年,只需要看看錶情,再想想剛纔的光幕之語李世民便已經明白過來:

“玄齡克明欲去尋李淳風?速去!”

只不過相較於略微有印象的李淳風,李世民反倒是對劉焯的遭遇更爲嘆息。

相較於後世的天才之名,如今的唐初若是說起此人,多半隻有一句“狂士”的評價。

怎能不狂呢?開皇年間,這劉焯以籍籍之身舌戰羣儒,使隋朝國子監衆儒惱羞成怒合力排擠,謗譏得劉焯遭受黜落。

後來在有關曆法的意見上,更是公然抨擊當時隋朝的太史令張胄玄,結果便是好不容易再被徵召便又遭黜落。

依然不服的劉焯獨力編撰這《皇極曆》獻於隋朝欲彰己之才。

這曆法確實得到了稱讚,但最終被採用的是《大業歷》,而這部曆法的主修編撰者正是被劉焯抨擊過的太史令張胄玄。

連番打擊之下,再加上天下亂象已顯,劉焯最終心灰意冷閉門謝客潛心教書,最終反倒成了一代經學大儒。

而如今聽聞這千年之後談論大儒劉焯的算學之才,李世民心中也是情緒複雜,略一沉默便喊住了即將邁出殿門的房杜,再次叮囑道:

“當誡李淳風,令其知曉算學之利。”

潛臺詞便是讓李淳風別再沉迷那些陰陽道家之說了,房杜二人自是曉得,點點頭便拱手出門去。

望着兩位重臣離去的方向,李世民反倒是一時間蹦出了個念頭:

這算學如此重要,與其將其置於國子監與其他學問並列,不如將其擢而單列,以彰顯其重。

這樣千年之後,後輩們回憶起來便可說,雖漢武帝首創太學開千年學風,但唐太宗也有首創算學閣奠科學之基也。

只需想一想便頗爲意動,於是又一項舉措便很快在李世民心中敲定。 隨後羣臣依次散去,三三兩兩結伴而行,這些多半也是在交流此次所見之心得。

畢竟光幕此次所見對他們來說都稱得上震撼人心,尤其此次還有不少那古羅馬之消息,若是不私下討論一番抒發心情,那怎麼都說不過去,李世民倒也理解。

唯一略顯難辦的便是侯君集,眼看着這位昔日親臣再次涕泗橫流的保證會效死命開海,李世民擰了擰眉頭也是略顯嫌棄:

“死有何用?”

“若遇不測,當以存身爲先!”

大唐的潞國公當即便淚眼汪汪,覺得陛下果然還是念舊的。

隨即便聽到李世民悠悠道:

“將所見帶回長安之後,再奮死猶不遲也。”

最終大唐的潞國公走的時候有點魂不守舍,讓目送的李世民都有點不忍了。

但想想歷史上那個下令將其斬首的李家二郎,其心情相較此時難受何止千倍?

這樣一對比便迅速釋然了,隨即也將目光移到最後留在此處的人身上:狀元馬周。

此刻的馬周還是有些懵然,短短時間相繼經歷了登科舉榜首,長安遊街贊名,蒙皇帝召見,觀奇異光幕,知千古之事,馬周現在看着大唐的皇帝都感覺有些不真實感了。

莫非這只是在雷澤公府內喝醉酒的黃粱一夢?不然實在沒法解釋今日之所見。

而李世民笑的相當和藹,對此事堪稱是駕輕就熟。

親手拽着這位將來據說是貞觀名臣的狀元,李世民豪邁一揮手:

“賓王可欲知貞觀之盛?可欲知汝身後名?可欲知千古興衰之變?”

Wшw ◆tt kan ◆¢Ο

一連三問讓馬周的腦袋徹底失去思考能力。

而接下來李世民毫不猶豫用了一個學到的新說法:

“如今之貞觀,乃我華夏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也!亟需英才投身領大勢彰材能。”

“賓王可爲貞觀之英才?”

……

孔明對後世對自己畫作的評價一笑置之,反倒是對這劉焯的遭遇多有慨嘆:

“隋有劉焯,漢有劉洪,皆爲亂世之殤也。”

孔明如此感嘆引得其他人好奇,劉備則是稍微想了一下,不太確定道:

“軍師說的可是常山劉元卓?”

孔明點點頭確認,並扭頭道:

“憲和。”

於是劉備就看到簡雍也面色略有複雜的推出了一個小箱子,打開之後入目所及便是整整齊齊的一箱竹簡,以及放在最上面的薄薄一個小冊子。

“乾象歷?”劉備一臉疑惑的念出了這個小冊子封面的名字。

孔明也不賣關子,當即娓娓道來。

“入長安後,鍾司隸獻藏書供我等抄錄,我便尋了憲和過來幫忙,在對鍾司隸所藏簡牘抄錄過半時,發現了此物。”

“《四分曆》有所缺陷,有識之士皆知,孝靈皇帝時,劉元卓得大家蔡邕之推舉,欲制新曆。”

“劉元卓潛心多年,最終制出此歷,較《四分曆》,完善不止一籌,其算學水平遠超我等,堪稱望塵莫及也。”

劉備頓時大爲好奇:

“既能如此,如何我聞所未聞?”

孔明頓時再嘆了一口氣道:

“中平六年,孝靈皇帝召劉元卓入京,欲採乾象歷而用。”

聞言劉備頓時什麼都明白了。

中平六年對大漢來說是無比特殊的一年,因爲這一年同時還是光熹元年、昭寧元年、永漢元年。

而這一年發生的事可謂是目不暇接:

靈帝崩殂,少帝繼位,何進被殺,宦官伏誅,董卓專政,諸侯起兵,亂世之始就此而始。

與這些事情相比,那被召進京的劉元卓自然也就無人在意,曆法之變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而如今知曉算學之重要的劉備也是頻頻嘆氣,孔明說的還真沒錯。

任你算學上有通天之能,但生逢亂世,又有何爲?

不過此時劉備也振奮精神道:

“據我所知,劉元卓後任山陽郡太守,只要我等……”

孔明一臉遺憾的搖搖頭止住了劉備要繼續說下去的架勢,道:

“某與子初在成都時遍攬算學之著作,最可稱道者便是劉元卓所注《九章算術》,此賢可稱吾師也。”

“入長安後便從鍾司隸處得知,劉元卓已逝兩年矣。”

於是劉備也只能一嘆:

“亂世呵,亂世。”

(本章完)

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3章 單刀對噴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499章 煤炭抗寒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80章 無愧丞相第633章 端平入洛第73章 國亡而身死第435章 荒唐一夢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580章 殘火復明第399章 先察使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26章 唐風圖冊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356.第355章 擊砲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435章 荒唐一夢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603章 耶律約翰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399章 先察使第5章 孫權曹豹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420章 正主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411章 何故騙我?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9章 武侯祠第472章 擊鼓唱捷284.第28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14章 跨躡第481章 甜品戰爭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229.第229章 顏真卿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72章 昭烈廟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350.一日請假條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461章 教育興社稷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05章 餘壽十七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
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3章 單刀對噴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37章 聲名絕代無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499章 煤炭抗寒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630章 南北之爭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80章 無愧丞相第633章 端平入洛第73章 國亡而身死第435章 荒唐一夢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580章 殘火復明第399章 先察使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26章 唐風圖冊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356.第355章 擊砲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435章 荒唐一夢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603章 耶律約翰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399章 先察使第5章 孫權曹豹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420章 正主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411章 何故騙我?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9章 武侯祠第472章 擊鼓唱捷284.第28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14章 跨躡第481章 甜品戰爭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552章 和歸和戰歸戰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524章 天下表率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229.第229章 顏真卿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72章 昭烈廟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350.一日請假條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461章 教育興社稷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05章 餘壽十七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