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

司馬懿雖然豪情萬丈,但還是有一點點微小的意見。

主公劉備返回成都後,節制南中諸事者,乃是吳懿。

司馬懿雖然是被迫來益州,但在努力調整心態的情況下,對主公和吳姓女子二三事也略有耳聞。

也是因此,對吳懿成了新的頂頭上司,司馬懿倒是沒啥意見。

畢竟如今也算曆仕二主了,想想上一位在宛城的破事兒,司馬懿就覺得:

此般皆小事。

司馬懿略有意見的是吳懿的副手張嶷。

論資歷,他被迫來益州時,這張嶷也剛被徵召,大家入主公麾下時間相彷彿。

論家世,河內司馬氏無人不知,高祖父任大漢徵西將軍,曾祖父任豫章太守,祖父乃潁川太守,父親爲京兆尹。這張嶷呢?出身貧寒。

論過往,司馬懿乃是丞相府東曹屬,張嶷不過南充縣功曹。

但現在張嶷反而能節制於他,這讓司馬懿心中略爲不忿,更是下定決心,主公交予之事,必要親平!

掀開帳門,司馬懿呼吸了一口這南中溼潤的空氣。

如今已是十月底,若在家鄉,此時已經要準備冬日用的炭柴了。

但眼前南中之地,甚至還有本地強壯的蠻人赤膊行走,氣候之區分也當真奇妙。

按捺下感嘆,司馬懿很快便見着了一個熟人:

“孟獲!孟獲!與我出去走走?”

一個漢蠻之色兼具的漢子聞言小跑着過來:

“司馬先生喚我?”

司馬懿攏着手點點頭:

“我們出去走走,你再與我說說那爨(音同竄)氏吧。”

南中勢力相當複雜,除了諸多的蠻人部落外,還有不少從前漢時就遷至此的漢姓。

諸蠻與漢姓時而衝突時而聯合,有漢姓破落不得已入蠻,也有大蠻心向朝廷與漢姓聯姻。

最終繁衍至今,南中才有了兩個真正意義上的本地大姓,孟氏和爨氏。

這孟獲便是孟氏這一代的佼佼者,身上雖有蠻人之色,但依然傳漢姓,着漢家衣冠,故而也是最先響應主公的。

爨氏與孟氏截然相反,蠻人之色保留的多一點,故而竭力反對主公入南中。

“那爨氏,聽說在同勞開始修築城牆了。”

抓抓腦袋,孟獲也覺得有點難搞:

“若不是匠人和時間不夠,爨氏應當是想修個塢堡出來的。”

“而且即便同勞破了,他們還能往南退往昆澤、滇池、同並諸地。”

孟獲對此如數家珍,同爲南中大姓,孟氏和爨氏的衝突絕不算少,彼此稱得上知根知底。

司馬懿瞭然,主公此前待這孟獲頗爲和顏悅色,他便藉着由頭打聽出不少訊息。

昆澤滇池那邊地勢較爲平坦,而且有湖,算是南中富庶之所在,也是主公志在必得之所。

而且司馬懿心裡也更加清楚,這滇池意義還不僅於此:

從滇池往東南有賁古縣有宛溫城,其間有峽道名進乘,能直入交州,若能盡控此地,則可圖交州。

到那時,主公的荊益二州便徹底連爲一體,北有房陵道,中有夷陵道,南有進乘道。

不過這份計劃並不好實現,南中需要擊破爨氏,需要疏通商道,交州也還有士燮數十年經營。

但也正因此,司馬懿才雄心勃勃,此般諸事,皆可爲吾之功績!

再說了,如今被丟在南中,且還有這吳懿張嶷節制,他司馬懿也沒得選。

唯有將這爨氏作進身之階,方能一路北歸!

……

同樣南望的薛禮想的就沒有那麼多。

騎在馬上,薛禮再次清點了一下隨身攜帶的東西。

一柄儀刀,一把強弓,這兩樣都是父親遺留下來的,都已顯得破舊,但從中還是能一窺祖上榮寵。

幾件換洗的衣服,幾貫柳員外給的開元通寶。

還有幾封信件,其上寫清楚了徵召他入京有要事,以及龍門縣給他開具的過所文書。

思忖了一下,想起來柳員外的忠告,薛禮還是將這東西貼身放好。

按柳員外的說法,這東西要是丟了的話,運氣不好可能就要去某個縣獄蹲上一年了。

過所文書塞到懷裡,薛禮手碰到了一個冰涼之物。

臉上不自覺浮現笑容,薛禮將其拿了出來。

那是一個銀環,拿起來對着太陽看看,銀光閃閃煞是好看。

這是柳小娘子從手腕上摘下來的。

重新塞入懷裡,薛禮往北遙遙望了一眼龍門縣,隨即便撥馬向南,往長安方向奔去。

雖不曉得被指名召見有何事,但薛禮也隱隱明白,這是一個機會,一個重振薛家的機會。

畢竟那柳員外對他的態度可稱前倨後恭,再明顯不過。

薛禮的想法倒是很簡單:

他這膀子力氣不想再去種地了。

龍門縣屬絳州,在河東道的西部,與關內道毗鄰,沿着官道一路南下直至蒲阪,薛禮要在此等待過河。

在給官吏驗了過所文書後,薛禮面對其他人探究的神色習以爲常。

雖然身材高大,但還未完全長開的面容,以及稀疏的鬍子都能看出來年齡。

還未成年便獨身上路,確實少見。等候渡船的時間裡,薛禮百無聊賴便去驛所外面給關羽上了柱香。

蒲阪因渡口而興,而且操船之人頗信鬼神,故而渡口往往都有簡單的神龕。

此地往西便是渡黃河去京師,往東不過幾裡地便是解縣,乃是那名將關羽的故鄉,故而修有關羽的神龕。

“關將軍保佑,讓我也如你一般名留青史。”

心中默默禱唸完畢,薛禮也等到了自己的渡船。

驛所的官吏走到這關羽像前伸頭看了看,嘴巴一撇略有不屑:

“還以爲是誰家小公子,結果拜了關二爺,竟一個開元通寶也無。”

薛禮自是聽不到這話的,繳納了人和馬匹的乘船費用後,薛禮無奈掂量一下輕了幾分的錢袋:

“早知道出門外在如此費錢,當初便該多要一點。“

因爲不清楚進京何事,因此薛禮也不敢賣老田以湊盤纏。

柳員外倒是想資助,但最終薛禮只取了幾貫錢。

結果沒想到這馬匹過船比人都貴上許多。

掂量着錢袋,薛禮一時間有點犯愁:

不知京師內有什麼賺錢的行當沒有?

按柳員外所說,入京辦事的往往都需要排隊,短則三五日,長則半年也有可能。

薛禮頭一次感覺出門在外的生計問題如此嚴重。

蒲阪的河對岸便是馮翊。

薛禮騎着小馬繞了半圈,去馮翊南邊的長春宮附近看了一眼。

當今的那位皇帝,十三年前便是駐兵於此,最終攻入長安,薛禮頗爲羨慕。

若是早生十年,他必然投身亂世,搏驚世之名。

但如今……突厥都被滅了,還有何處可揚名?

因此薛禮莫名心情低落不少。

再想到口袋裡所剩不多的盤纏,薛禮急匆匆繼續趕路,再無半分遊玩興致。

如今之計,當早入長安,好做打算。

沿着馮翊的官道西奔百里,往南眺望,薛禮就見到了壯觀的長安城。

城門大開,無數的行人和車馬小如螞蟻,在城門處進進出出。

隨後薛禮就發現自己對地理確實一竅不通。

長安已然在望,但他和長安之間依然隔着一條渭河。

心疼的再次交了一筆錢之後,他才終於牽着馬走到了長安城門下。

真是一座巨城,薛禮有樣學樣,跟着其他人一起排隊,從官道左邊入城。

隊伍不快,他還有空仰頭想要看看這城門有多高,結果他感覺後腦勺都碰到脊背了,也看不到城樓最上面。

入城之後,薛禮的嘴巴便再也沒合上過,乾淨整潔的街道,昂着頭來歷往往的行人,密集有序的建築讓他迷失其中,不自覺順着人羣的走向便入了坊市。

而到了這裡,萬千種沒見過的商品,千百聲叫賣的吆喝,百十種讓勾得他垂涎欲滴的香味,都讓薛禮迅速愛上了這裡。

然後在看到價格後成功清醒了過來。

摸了摸錢袋子,一步三回頭,戀戀不捨的出了坊市,幾經打聽薛禮才找到了驛舍。

遞交上過所文書,薛禮便看到那掾吏大呼小叫的飛奔了出去,這讓薛禮瞬間茫然:

說好的這裡有免費住宿呢?怎麼人反而不見了?

但很快,這掾吏便帶着幾個人去而復返,這些人直接將他架了起來。

“去哪裡?”薛禮有點驚惶。

但那些掾吏神態激動,話語如脫弦利矢一般快速,薛禮根本聽不明白。

還不待薛禮思慮明白,他便覺得通體一涼,簡單的衣服已經被這幾個大漢給撕了下來。

然後一陣天旋地轉間,他便被投入了一個木桶裡。

剛要驚惶起身,腦袋上便捱了一下,薛禮擡頭纔看到,一個手持除豬毛刷滿臉寫不耐煩的漢子:

“你這樣子如何入宮?休要亂動!”

這次薛禮聽懂了,心下大爲不解:爲何要入宮?

但如今儀刀強弓皆不在手,薛禮選擇了乖乖聽話,不再反抗。

於是一刻鐘後,完整洗刷過的薛禮被強按着重新換了一套衣服,被塞上驛舍門口已經準備好的一輛馬車。

隨後的整個過程裡,薛禮都感覺自己在被推着走。

馬車直接將他載到了皇宮門口,通報過後便有黃門引着他一路朝最裡面走。

走過頗長的一段路之後,眼前驟然開闊,這是一個簡單的演武場,一個着赤黃色袍子的人正在彎弓搭箭。

“噌”的一聲,薛禮眼神很好,看到離弦的箭支沒入了作爲靶子的盾牌,箭尾的羽毛還在顫動。

這人扭過頭來,露出來了一張英武的面容,只見他笑道:

“仁貴覺得,這箭法如何?”

薛禮好奇左右張望了一下:

誰是仁貴?

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237.第237章 北伐第525章 改弦易撤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39章 襄樊戰略第48章 白羆陶俑137.第137章 涿州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97章 協同作戰第496章 吃飯自由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563章 歌未竟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36章 驅儺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第482章 老法家熬出頭了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9章 良才論金第610章 好男兒不豁達356.第355章 擊砲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第56章 三國混學第432章 奇觀稱帝239.第239章 密信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237.第237章 北伐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546章 報國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225.第225章 太上皇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584章 環環相扣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584章 環環相扣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105章 玄德122.第122章 大陳設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147.第147章 歸義軍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164.第164章 消渴症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277.第277章 王玄策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472章 擊鼓唱捷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350.一日請假條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550章 奪淮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39章 襄樊戰略第554章 郾城大捷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573章 南洋國公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586章 北定中原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
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237.第237章 北伐第525章 改弦易撤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39章 襄樊戰略第48章 白羆陶俑137.第137章 涿州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97章 協同作戰第496章 吃飯自由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563章 歌未竟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36章 驅儺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第482章 老法家熬出頭了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9章 良才論金第610章 好男兒不豁達356.第355章 擊砲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第56章 三國混學第432章 奇觀稱帝239.第239章 密信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237.第237章 北伐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546章 報國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225.第225章 太上皇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584章 環環相扣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584章 環環相扣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第105章 玄德122.第122章 大陳設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147.第147章 歸義軍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164.第164章 消渴症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277.第277章 王玄策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472章 擊鼓唱捷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350.一日請假條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550章 奪淮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39章 襄樊戰略第554章 郾城大捷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573章 南洋國公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586章 北定中原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