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第九十八章

兩架高空無人機在崑山龍格爾峰上空盤旋,間隔落差3000米。這種雙機監控的戰例不多,一般情況下只派一機即可。

加上調配的偵察衛星,這一片區域監控無死角。

緊張的氣氛在前指蔓延。貌似一切正常下的氛圍內,每一次言語交流,每一次察打聯防,每一次戰機呼嘯而起,都帶給人莫名的緊張。

的確是出大事了。龍格爾峰的世界之門被摧毀前,已經有第四宇宙外星生物潛入,這種生物被標號爲氣龍。

氣龍是商國人對某種第四宇宙反物質生命中某個種類的稱謂。懷疑它們是在龍格爾峰世界之門摧毀之時降臨地球。也就是說,核爆炸的同時,氣龍降臨了。也只有在那個時間點,所有監控處於盲區,觀測不到反物質生命的獎勵。

截止目前,有兩點可以肯定,第一是這種生物具備抗核輻射能力,甚至有可能具備抗極高溫能力,能夠在覈武器爆炸後的區域生活,顯然說明了這一點。第二是這種生物具備在地球上保持魂化的能力,這是以前第四宇宙反物質生命所不具備的。之前的第四宇宙生命體降臨地球以後都不可逆轉地朝向具態轉變,並且在具化過程中伴隨強烈的正負物質碰撞運動,這種物理運動會自行消滅掉大部分的反物質生物,即便僥倖活下,也是奄奄一息。這也是商國人能夠消滅入侵生物的關鍵。

根據監控視頻顯示,至少有一條氣龍進入了龍格爾山附近區域。有一條氣龍在飛行過程中被離子雷達發現了蹤跡,它當時呈現魂態。

這意味着,氣龍具備在三維空間裡進入到更高維空間的能力。

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發現才能摧毀,不能發現怎麼摧毀?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氣龍沒有向外轉移,它們久久停留在龍格爾峰附近。用“它們”是因爲,目前還無法判定入侵的氣龍究竟是個體還是羣體。科學家的推測比較悲觀,即便是單體的氣龍,也有可能自我裂變成羣體。

氣龍在龍格爾峰附近停留,很有可能是恢復能量,積蓄力量,爲下一步行動做準備。

留給商國人的窗口期不多了。

元首指示,必須在第一時間完全、徹底、不留任何隱患地消滅氣龍。

西北戰區在第一時間內進入緊急狀態,一級戰鬥準備。臨近的幾個機場,戰鬥機掛滿武器,滑入跑道,飛行員兩班倒,24小時在機上待命。

各種中短程戰略導彈也瞄準了龍格爾峰。這些導彈主要搭載的是中子彈,少部分是氫彈彈頭。

皇家信息新型科技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安奉命參加一個絕密軍事會議。主持會議的級別很高,由國防部許副部長主持。

會議的主題只有一個,不惜一切代價發現、擊斃龍格爾峰第四宇宙反物質生命體。參戰部隊指定西部戰區“暗夜之虎”特種部隊。

商國九大特種戰隊,“東方神劍”、“飛龍”、“華南之劍”、“黑貝雷”、“雄鷹”、“東北猛虎”、“西南獵鷹”、“獵豹”、“暗夜之虎”,分別隸屬各大戰區。

張安能參加這個會議是因爲國內實際承擔研究外星生物入侵的工作由兩個單位承擔,一個是皇家信息新型科技技術研究中心,對內稱“北方所。”與之對應的是“南方所”,南方所的密級還在北方所之上,甚至單位名稱在內部都屬於絕密級,就連張安也不清楚南方所叫什麼名字,資料共享方面也是單向的,北方所的一切研究資料研究成果需與南方所分享,但南方所研究什麼,北方所無從得知,更不可能分享其研究成果。

張安隱約知道一些內幕,據說國家安全局最隱秘的單位“龍組”,目前掛靠在南方所下面。這說明南方所不僅僅是個科研單位,做理論研究工作,它還具備進攻屬性。這種權限劃分、設置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張安對此到沒什麼意見。實際上皇家信息新型科技技術研究中心也有這個改組趨勢,國家安全局很有可能也會實際參與到信息中心的組織建設中,這原本就是信息研究中心當初成立時的一個設想,甚至不排除直接管控某支專門針對外星生物威脅的特種部隊。

新環境、新形式、新戰場,要有新的應對機制。可以把這種機制理解爲“研打一體化”,目的是高效應對新的威脅。

關鍵是指揮權方面還有爭議,以軍方爲主還是以國家安全部門爲主。以軍方爲主,就沒國家安全部門什麼事了,畢竟軍方也有自己完備的軍情體系。但就應對的環境而言,外星生命入侵更多是社會層面的管控,所以軍方儘管在積極爭取主導權,可張安知道,國家安全部門恐怕不會缺席。

所以國家安全部部長也參加會議,張安一點都不感到奇怪。畢竟現在的單位結構中,他的副主任羅棋是軍方的人,他的行政部主任於守中,是國家安全部的人,未來信息研究中心肯定還會改組,不過怎麼改組這種事情他也沒有主導權。

消滅龍格爾峰天外來物,這無疑是一次軍事行動,軍隊牽頭理所應當。軍委從西部戰區調遣了“暗夜之虎”的一個精銳支隊,具體的行動策劃與指揮,交由皇家信息新型科技技術研究中心來完成,這對張安來說,喜憂參半,壓力驟增。喜的是信息研究中心權限向軍事領域擴展,說明信息研究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憂慮的是,對抗外星生物,沒有成熟經驗,摸石頭過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用門牙想一想都知道,一旦發生外星生物入侵城市事件,將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惡劣影響。

會議中級別最高的國家安全部柳傳承部長會上沒有發言,但他在座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主體而言這是一個純軍事行動,國家安全部門更多是協助政府相關部門控制社會輿論。信息時代社會保密工作很難搞,不定哪個傻帽自媒體就會把事情捅到網上,有圖有真相的那種,保證能瞬間引發社會恐慌。

控制社會輿論這項工作難點很多,因爲你無法向各大媒體平臺提前發出警告,那無異於先捅馬蜂窩。現在的網絡平臺不像主流媒體,文章可以做到先審查再發表,一切控制手段都是事後完成,國內或許還有人不知道龍格爾峰有外星生物入侵,國外的新聞媒體早就報道了十回八回,並配有民用衛星拍攝的清晰畫面。

老百姓其實沒有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是因爲你以爲他們不知道;北疆省人口大幅迴流內地就是明證。現在內地企業想派人去北疆公幹都難,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給多錢也沒人願意去。簡單地說,能跑的人都在跑,社會恐慌已經是客觀現實問題。

況且整個北疆省屆時都要實行邊控。臨近龍格爾峰的周邊城市,在預定時間內要實行軍管,北疆省在行動期間,全省實行網絡控制,疆內只能接收網絡信息,不能向省外發信息,就連網購都會受限。

這是一個宏大的社會秩序管理工程,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

分節閱讀

FWJ-6C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停止了運動,一架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停在了金城夏官營軍民兩用機場盡頭。降落期間禁止民用飛機起飛,降落後很短的時間內,軍事裝備和一個特種分隊的士兵就乘上車輛,趕往皋蘭山秘密基地。

劉小沫和她的兩位戰友,商國部隊中具有魂化技能的兩個特種兵,最新編號058、059的戰士也在“暗夜之虎”的分隊編制中,他們並不是臨時加入“暗夜之虎”,實際上龍格爾峰世界之門保衛戰從始至終都有“暗夜之虎”參與,他們早就是“暗夜之虎”成員。

可以說“暗夜之虎”不僅是商國第一支與外星生物有作戰經驗的特種部隊,也是全世界第一支與外星生物交手的隊伍。

劉小沫抱着槍閉目養神。車輛行使的很平穩,有警車開路一路綠燈呼嘯而過。他們是從龍格爾峰前線基地轉場到金城。此刻的金城比較起來算是後方,而她清楚地知道將要對付的是什麼怪物,在這種情況下,隊伍撤到後方讓她有些難以理解;無論整頓還是培訓,按理說都不應該撤的這麼遠。替換他們派遣其他的特種部隊執行任務?

這是不可能的。

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戰講,國內唯一一支與第四宇宙反物質生命打過交道的就是他們這支部隊,在龍格爾峰世界之門沒有被摧毀前,他們每週至少有一次會與物質碰撞湮滅後殘餘的生命體交戰,儘管頻率不高,他們每次也獲得了勝利,但她清楚,勝利有一定的僥倖成分。

現在問題真的出現了。有一種名爲氣龍的生物突破了正負粒子碰撞屏障,這是第一次有第四宇宙外星生物殘存下來。後續如何沒有人能猜測的到,戰鬥一定會發生,究竟是一邊倒的勝利還是其他的結局,沒有人能猜測的到。

第十四章五十六章第一百章第八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第九十二章第八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七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十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八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八十章第十三章第七十章第四十四章第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章第四十六章第三章第二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九十章第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七章第九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九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七章第九十章第十八章第二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七章五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九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六章
第十四章五十六章第一百章第八十四章第七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二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第九十二章第八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七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十一章第七十六章第十章第八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八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八十章第十三章第七十章第四十四章第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一百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章第四十六章第三章第二十四章第八十九章第三十四章第七十章第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九十章第一章第四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七章第九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五十二章第十三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九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七章第八十七章第九十章第十八章第二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五十二章第七章五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九十七章第六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