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徐階

“向道器之別。曰盈天地皆形色也。就其不可睹不可聞超然聲臭處指爲道;就其可睹可聞體物不遣指爲器。非二物也。今人卻以無形爲道,有形爲器,便是襲了宗旨。喜怒哀樂即形色也。就其末發渾然不可睹聞指爲中,就其發而中節,燦然可睹聞指爲和。”

乾清宮內,一名年輕的學子,正在嘉靖天子面前侃侃而談,與他談論着天子最感興趣的話題:“道。”

“所謂的道,其實就是人心,爲吾一身之主,爲天地萬物之主,軌有外於心。天家,世間最重要的就是心,只要能夠掌握住心,就是掌握住了道。您修的道,就是修心,能夠洞察天下之心,就可掌握真正的大道。”

嘉靖天子津津有味的聽着這名年輕人的講述,不時的點頭,“很好,愛卿,你很那些讀人不一樣。他們喜歡談儒,並不喜歡談道。朕修的道,在他們眼裡,是不務正業,是荒唐。說不定在背後,他們還會笑我,你和他們不一樣,不但有學問,還懂得道,這一點很難得。你所學的心學,與朕所修的道,亦有相通之處,很有些道理,這心爲萬物之主的說法,朕也是第一次聽說,將來要和陶神仙好好探討一下,看看有無互補之處。”

這名年輕的學子徐階,乃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在翰林院做了兩年編修,今年也纔剛二十二歲。大明朝有十八歲入翰林院的李東陽,二十歲中探花的徐階雖然可以算驚才絕豔,但是還不夠引起嘉靖的關注。可是他在翰林院內的表現,卻比李東陽搶眼的多,也正靠着那些表現,最終獲得了在天子面前露臉的機會。

其師從心學大師聶豹,是江右學派弟子,在儒家爲主流的翰林院內,也敢公開表示自己的學派和見解,並且把心學的說法與道聯繫起來,終於獲得了天子的賞識。雖然他不像嚴嵩或是顧鼎臣,已經獲得了實質的提拔,但是能夠不定期的在乾清宮接受嘉靖的召見,與天子熱情的談道,比其官位的升遷,其實更爲重要。

“陛下,心學之道強調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爲什麼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另一種樣子。在格物之道中,萬事萬物,都有着自己的規律,而天下最最強的力量,就是規律。人力在規律面前,註定是要失敗的一方。順天應人,並不是說要我們聽天由命,什麼都不做,而是要什麼找到規律,並且按照規律去做,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有人試圖破壞規律,破壞規則,就會被規律本身所粉碎。鯀治水不成,禹治水成功,就在於後者認清了規律。而治國之道,最重要的規律,就是對事不對人,以法度釐定人心,以國法賞功罰過,不因人而異,不因人而廢。於人之規律,則首要講良知,如果一個人不肯講良知,則註定當不了一個好人,就更做不了一個忠臣,不能爲天子辦差。”

“愛卿,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臣只是從今天朝會上的事,想到了心學所講的規律,今天那些言官,他們努力維持的,其實就是規律,也就是道。他們中有人很迂腐,有人不知變通,也有人不通庶務,但他們都懂得一個道理,維護規矩!正因爲規矩是不能也不該變通的,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一旦我們可以因人而廢法,就等於是破壞規律,那麼最後就會損害朝廷。君臣父子,這是倫常大道,如果倫常大道不行,則天下就難安定。百姓也就會失去對天子的敬畏之心,朝廷,就沒辦法運轉了。”

嘉靖天子面色如常,還是像過去一樣用心傾聽,只有一旁侍奉的張佐發現,這位陛下的情緒,似乎已經發生了一絲波動,心裡開始暗自竊喜。那尊黃金天妃像,現在就在張佐的家裡供着,他當然不喜歡有人說楊承祖壞話,所以嘉靖的這種變化,他心裡頗有幾分幸災樂禍。

“愛卿,你是在彈劾楊承祖?”

“臣不敢!”徐階中進士時,楊承祖已經離開京師,兩人實際上沒有過交流,他對楊承祖與皇帝的交情是知道的,不過也不知道具體得寵到什麼地步。這次出來,固然有着受人之託的因素,同時也是想着,要維護自己心中的正道。

那名委託者,是一名心學大家,亦是徐階心中極爲推崇的人,想要誅滅楊承祖的理由,也並非是利益,而是出於公義。那名委託者已經總結了楊記,總結了海貿,最後推敲出楊承祖的意圖。如果他的意圖爲真,那麼不單是徐階,任何一名有操守的讀人,都該將之除而後快。

這個時候的徐階還沒有受過挫折,相反正是春風得意,也就少了那種隱忍與謀定後動的特質。相反行動的比較積極,事到了這一步,他已經退不去,既然站了出來,就要把立場表達清楚。

“陛下,臣並非言官,也不敢隨意參劾大臣,是以不敢說人,只敢言事。楊都督當然是有功勞的,但是人有了功勞,並不代表能爲所欲爲,如果一個人立了功勞就可以抵消他的罪責,那這個天下就沒了規矩二字,也就是與道不相符合的。所有人都會覺得自己有功勞,又都不會拿自己的罪責當罪責,最終混淆掉的,就是是非。”

“楊都督能夠促成佛郎機來朝,又剿了倭寇,是有功勞的,但是不能倒果爲因,以功掩罪。他行事上重視的是術,而不是道。割壕境是術,許新軍戰場的繳獲,可以不歸還失主,而是由士兵分配也是術。他的這些術之所以成功,全是建立在破壞道的根基之上,如同飲鴆止渴,如果大家都沉迷於術,而荒廢了道,就是害了整個天下。選官受重於德,就因爲官員是萬民表率,他的材,百姓看不到,他的德,所有人都能看到。如果讓百姓認定,天子用的都是無德小人,就會失去對朝廷的敬畏之心,大家都不信任自己的父母官,遇到事不想靠規則,而想找關係,這個天下就會大亂。”

嘉靖點點頭“愛卿,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是楊某畢竟忠心耿耿,我們不可令忠臣心寒,否則還有何人還會忠於朕?”

“陛下,微臣不敢擅議大臣,單雲楊都督之忠義,臣亦有所聞。大都督於東南練兵,以恩義相結,以重金爲賞,使將士歸心,三軍效死。楊都督令出如山,浙江新軍赴湯蹈火皆願爲都督而死,此等忠良,確當大用。只望天家念及五代故事,慎用此將,則天下興甚,百姓幸甚,天下幸甚。”

嘉靖面色如常,但是臉上卻多了幾分笑意,與方纔的情緒大不相同“愛卿,你說的,道術之論,很有些意思,朕記下了。將來,我希望你能多來,和朕談一談道術之分。”

張佐原本以爲徐階彈劾楊承祖,嘉靖就會發火,沒想到當徐階提出道術之論後,似乎皇帝的立場發生了變化,真的開始支持徐階的意見。心裡不免有些嘀咕:難道風向有變,楊都督要失勢了?這個天子,自己是越來越看不明白了。那徐階不是給都督下爛藥麼,怎麼後來又誇起大都督的本事來,這幫文人真是摸不透。

第679章 狀元投效第84章 周王府(二)第800章 永壽建功(中)第781章 鬼刑部第484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十四)第489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三)第419章 衝冠一怒(五)第408章 定心(六)第422章 衝冠一怒(八)第1085章 殺局第559章 密帳(一)第230章 義薄雲天(七)第230章 義薄雲天(七)第639章 襲營(下)第921章 加盟(上)第428章 最後一搏(五)第993章 新氣象第1049章 晉商(三)第280章 生死與共(八)第1001章 聯結勳貴(上)第989章 巫蠱(下)第522章 龍起安陸(三)第866章 虎口第10章 掌衛事第612章 大鬧兵部(上)第1060章 重見飛紅(中)第807章 謝家跌倒,楊記吃飽第791章 大捷(上)第386章 亂起(五)第129章 生死第461章 尋寶記(十)第109章 考較(二)第30章 爭田(四)第790章 天降雄師(下)第133章 玉鳳生瑕第903章 碼頭風雲(下)第674章 外放(上)第849章 離心(上)第247章 自投羅網(三)第977章 得償夙願第216章 了局(三)第986章 山西之變(下)第183章 盜香(三)第16章 新的難題第682章 大宴(上)第478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八)第23章 恩威並濟第678章 收攏人心第900章 楊氏海盜團(二)第798章 桂萼張璁第259章 找場子(三)第1080章 烏托邦第1028章 廷杖第7章 殺賊第450章 真相(三)第642章 君臣對(下)第60章 討銀(六)第547章 說客第56章 討銀(二)第863章 火船第687章 上元之會(一)第192章 暗訪(九)第1032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281章 生死與共(九)第51章 爭妻(一)第930章 永淳公主(二)第319章 初抵安陸(一)第866章 虎口第1068章 刺殺(下)第355章 一拳開(七)第1050章 送女進宮第689章 上元之會(三)第542章 進京第837章 進言第634章 成親(上)第1023章 風起左順門(二)第211章 局中局(十三)第547章 說客第157章 逆轉第710章 夫人待客(中)第290章 惡虎(二)第251章 朝天闋(二)第839章 殺威棒(上)第1033章 太后之死第737章 撐腰(下)第456章 尋寶記(五)第593章 嘉靖逼宮第986章 山西之變(下)第453章 尋寶記(二)第530章 立後(下)第670章 跋扈(下)第1066章 刺殺(上)第819章 談判(四)第1053章 軟硬兼施(上)第615章 羅網(下)第928章 廠衛在手(下)第472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二)第66章 明查暗訪(三)第896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二)第1017章 爲國除奸(一)
第679章 狀元投效第84章 周王府(二)第800章 永壽建功(中)第781章 鬼刑部第484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十四)第489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三)第419章 衝冠一怒(五)第408章 定心(六)第422章 衝冠一怒(八)第1085章 殺局第559章 密帳(一)第230章 義薄雲天(七)第230章 義薄雲天(七)第639章 襲營(下)第921章 加盟(上)第428章 最後一搏(五)第993章 新氣象第1049章 晉商(三)第280章 生死與共(八)第1001章 聯結勳貴(上)第989章 巫蠱(下)第522章 龍起安陸(三)第866章 虎口第10章 掌衛事第612章 大鬧兵部(上)第1060章 重見飛紅(中)第807章 謝家跌倒,楊記吃飽第791章 大捷(上)第386章 亂起(五)第129章 生死第461章 尋寶記(十)第109章 考較(二)第30章 爭田(四)第790章 天降雄師(下)第133章 玉鳳生瑕第903章 碼頭風雲(下)第674章 外放(上)第849章 離心(上)第247章 自投羅網(三)第977章 得償夙願第216章 了局(三)第986章 山西之變(下)第183章 盜香(三)第16章 新的難題第682章 大宴(上)第478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八)第23章 恩威並濟第678章 收攏人心第900章 楊氏海盜團(二)第798章 桂萼張璁第259章 找場子(三)第1080章 烏托邦第1028章 廷杖第7章 殺賊第450章 真相(三)第642章 君臣對(下)第60章 討銀(六)第547章 說客第56章 討銀(二)第863章 火船第687章 上元之會(一)第192章 暗訪(九)第1032章 桃李春風一杯酒第281章 生死與共(九)第51章 爭妻(一)第930章 永淳公主(二)第319章 初抵安陸(一)第866章 虎口第1068章 刺殺(下)第355章 一拳開(七)第1050章 送女進宮第689章 上元之會(三)第542章 進京第837章 進言第634章 成親(上)第1023章 風起左順門(二)第211章 局中局(十三)第547章 說客第157章 逆轉第710章 夫人待客(中)第290章 惡虎(二)第251章 朝天闋(二)第839章 殺威棒(上)第1033章 太后之死第737章 撐腰(下)第456章 尋寶記(五)第593章 嘉靖逼宮第986章 山西之變(下)第453章 尋寶記(二)第530章 立後(下)第670章 跋扈(下)第1066章 刺殺(上)第819章 談判(四)第1053章 軟硬兼施(上)第615章 羅網(下)第928章 廠衛在手(下)第472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二)第66章 明查暗訪(三)第896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二)第1017章 爲國除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