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

其實,他又何嘗真正理解呢?

他只能盡力去說服他們。

卻不知道是否真正能做到。

曇宏大師與清商道長聽着楊逸之的話,臉上的皺紋更深了。

他們凝視着楊逸之,凝視着他所說的每一字,每一句。

楊逸之寧願他們暴跳咆哮,但他們卻一言不發。良久,深深嘆息。

“盟主,您相信他嗎?”

這句話讓楊逸之很難回答。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相信卓王孫。

這一刻,他想起了他的請求:“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他能做到。

楊逸之點了點頭:“我相信他,因爲……”

他希望能將自己的分析說一遍給這些長老聽,他希望他們能像他一樣被說服。但曇宏大師與清商道長並沒有聽他說下去。

“我們相信你。”

他們向楊逸之深深施了一禮,退了下去。

楊逸之看着他們的背影,心裡忽然感到有些難受。他知道,要讓這兩位長老相信卓王孫,是不可能的。他們期盼着他回來後,能夠齊心協力,推翻卓王孫。但他卻令他們失望了。

他們並沒有反對他,只因爲他是他們的盟主。

楊逸之悠悠嘆了口氣。

他並不知道卓王孫是否是對的。因爲,第三人的計劃,必須用萬千生命爲代價。執行這個計劃的人,必須冷靜地看待數十萬人的生死,將這些人的犧牲看作是史書中無關緊要的數字,是歷史前進不得不鋪下的基石。更何況,哪怕付出了這個代價,有時歷史也永遠不可能產生第三人。也許高麗註定了無法拯救自己,而他們兩人出手,至少可以讓現在的高麗免於戰亂。

他不知道,讓高麗自己成長爲自己的救星,是否是正確的。

但他選擇相信卓王孫,並和他一起向這個方向努力。

他不願意跟卓王孫作對——尤其是當這茫茫塵世,卓王孫的盟友卻只剩下他的時候。

“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榮幸至極。

第二天,清商道長跟着郭再佑出城去了。他的三十二名弟子跟着他一起走了。他走的時候,雨就像是細細的鞭子,抽打着這個城市。

清商道長堅持走到虛生白月宮之前。他將他的道冠放到虛生白月宮前的石階上,砸得粉碎。

“如果我再次回來的時候,戰爭還沒有結束,那麼就將我的頭在這裡砸得粉碎!”

他與三十名弟子昂首出了城。

這是武當派僅餘的三十三位高手,真武劍法唯一的傳人,昂首出了平壤。

那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對卓王孫做出的反抗。

元豪與月寫意也出了城。因爲元豪並不習慣在城中久居,他惦記着他的部下們。月寫意跟着他走了,她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李舜臣仍被枷鎖在大牢中,任何人都不準探視。他的舊部下們已出離憤怒,但懾於卓王孫的威嚴,無人敢抗議。他們潛伏着,等待着李舜臣被釋放的那一天。

車駕再一次從平壤出發,向漢城而去。

沈唯敬似乎也知道自己上次的表現實在太丟人,此次坐在車裡,不住地向楊逸之保證就算日出之國人抓住他灌辣椒水、坐老虎凳,他也絕不害怕。爲了證明這一點,他還特意捋起袖子,露出乾瘦乾瘦的肌肉來。

楊逸之倒是相信這一點。

見識過卓王孫的威嚴之後,像沈唯敬這樣貪生怕死的人,一定會拿出全部勇氣來的。楊逸之不禁有些擔憂起來。像沈唯敬這樣的人,就算能認真談判,又能從平秀吉這樣的梟雄手中談出什麼有利的條件呢?

兩軍交戰,談判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只要沈唯敬在條約上籤上字,明朝就不能違背。否則,將失信於天下,永遠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主動。而沈唯敬的所作所爲,讓楊逸之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他只希望,卓王孫的判斷是對的。

車駕仍然走了七天七夜,方纔望見漢城的城樓。

遠遠地,可以看見漢城之外列了很多很多的人。沈唯敬深吸了幾口氣,坐直了身體。他摸了摸自己胳膊上的肌肉,彷彿是說給自己聽的,又彷彿是說給楊逸之聽的:“來吧,統統都來吧!”

猛然傳來一陣鼓聲。沈唯敬禁不住打了個寒噤。剛挺起的瘦胸立即塌了下去。他哀怨地看了楊逸之一眼,幾乎就要鑽進車廂裡。但見楊逸之面色絲毫不動,想起自己方纔說過的話,他又勉強挺起了腰板,嘟囔道:“來吧,統統都來吧……”

已是毫無底氣。

隨着鼓聲,傳來了一陣絲竹之聲。絲竹清揚,水霧和着楊柳清蔭被驅散後,忽然露出一羣臉上塗着白色鉛粉的舞姬來。她們穿着繡滿櫻花的和服,緩緩地轉動着,無論做什麼舞姿,都像是花樹在生長。她們身後,幾百個精壯的漢子赤着上身,排列成整齊的方陣,肅穆地站立着。每個人身前,都放着一隻巨大的鼓,鼓上綁着豔麗的紅色綢條。這些精赤的漢子臉上塗着各種符號,就像是八十萬天津神同時降凡一般。

猛然,一聲呼喝,所有的漢子都用力揮起雙手,彷彿層層枯樹,指向蒼天。

接着,又是一聲呼喝,所有的手一齊重重落下。落在鼓上的雨點被震動,蓬然勃發,用力濺在他們身上。呼喝聲不斷,鼓槌一下又一下擊發,整座城都彷彿被震動着。

舞姬們踏着節奏,雙手揚起,模擬着天神種種的動作。她們的表情、儀態完全隱藏在那濃重的妝之後,彷彿已不再有生命,只是一羣精緻的玩偶。

沈唯敬的驚訝漸漸轉爲歡喜,因爲他發現,這些人是來歡迎他的。

如此隆重的場景,是來歡迎他的。

與此同時,一隊隊文官乘着轎子,從城中逶迤而出,當先是日出之國的大名們,以小西行長爲首,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大谷吉繼等人列隊而來,後面跟着的是投降的高麗官員們。代表不同官銜的旗子幾乎將整座城都蓋住了,而旗子的正中心,正是沈唯敬。

武將們也都騎着高頭大馬緩緩行出城來。他們刻意將所有的武器全都藏了起來,馬前的馬標閃耀着,他們的臉上也都堆滿了笑容。

沈唯敬驚訝地估計着,似乎整座漢城中所有有頭銜的人,都出動了。除了平秀吉。

這麼大的場面,讓沈唯敬簡直受寵若驚。他慌忙滾下車來,一隊隊文官武將們將他簇擁住了,沈唯敬立即迷失在一片“沈大人”“沈大人”的阿諛聲中。

他臉都樂開了花。

在一口一個“沈大人”和“大明天朝使節”的讚頌聲中,他的骨頭幾乎都酥了,一路上的盤算全都忘到了腦後。

舞姬的神樂舞跟力士們的神鼓將沈唯敬一直迎接到漢城中心的行宮中。行宮早就張燈結綵,大擺筵席。沈唯敬理所當然地被讓到了首席,在一堆怯怯嬌笑的舞姬的侍奉中,他忘乎所以地酒到杯乾,不一會舌頭就大了起來。

楊逸之的眉頭卻微微皺起。很顯然,日出之國用的是攻心之計。上次用威嚇先寒沈唯敬之膽,這次用阿諛再悅其心。剛柔並濟,恩威齊施,就算再精明的人都未必能抵擋得了。

而沈唯敬,顯然一點都不精明。

何況,一直沒有出現的平秀吉一定在用化身千億的忍術,在某個角落裡冷冷地注視着沈唯敬,推斷着他的弱點。

酒過三巡之後,沈唯敬已完全成了倭方的人了,幾乎就要跟着日出之國的舞姬們一齊破口大罵明朝侵略高麗的罪行。

小西行長笑嘻嘻地託着議和條款走上前來。

小西行長並非出身于軍事世家,他本是位商人,面團團的,臉上永遠掛着微笑,似乎不會傷害任何人,只會與人爲善。見到他的笑容,極少有人能猜到,他是倭軍之中,除了平秀吉外權力最大的人物。

他算好了此時正是沈唯敬最放鬆的時候。實際上也正是如此。無論誰說什麼,沈唯敬都只會說一個字:好。

小西行長並不是一個貪心的人,他擬的條款,只有七條。

其一,兩國和平起誓,天地爲證,不得有變。迎明帝公主爲日出之國天皇皇后。

其二,兩國發展勘合貿易,繼續官船商船往來。

其三,明、日兩國大臣永誓盟好。

其四,爲了國家及百姓生活安寧,應派遣良將。大明國將高麗分爲八道,京師及其中四道歸還高麗,另外四道割讓於日出之國。

其五,高麗送儲君至日出之國作爲人質。

其六,交還去年所俘虜的高麗國兩王子及其他高麗官吏。

其七,高麗國王與大臣永誓不背叛日出之國。

他笑嘻嘻地將議和條款送到沈唯敬面前:“沈大人,您看這些條款於明朝多麼有利。上次咱們提出割讓大同江以東給日出之國,現在我們主動退步,只要不到一半的土地。而且釋放高麗王子與大臣,買一送一,划算不划算?就算割的這些地,現在也在我們佔領中,不割也收不回去是不是?這樣的條款您要是不籤,我都替您可惜啊!”

其實他倒有些希望沈唯敬不要答應,這樣他就可以逐條逐句地向沈唯敬陳述這些條款究竟好在哪裡。他甚至有點渴望沈唯敬能夠提出些異議來,他好施展在商戰中鍛煉出來的超絕的口才。他急迫地看着沈唯敬。

沈唯敬伸出了一根大拇指:“好!”

小西行長有點失望。雖然失去了說服的機會,但能夠這麼快達成生意,他也非常高興:“那您就簽了?”

沈唯敬連另一隻手的拇指都伸出來了:“好!”

小西行長急忙命人將筆、墨搬來。只聽咕咚一聲,沈唯敬一頭栽進了面前的湯盆裡。

小西行長急忙將他扶起來,叫道:“沈大人!沈大人!請先將議和條款簽了再睡不遲!”

沈唯敬強掙着坐了起來,滿口都是酒氣:“好!”

小西行長急忙將條款拿了過來:“就是這個……”

一句話還沒說完,沈唯敬哇的一聲,將剛纔吃下去的所有的酒、菜全都吐在了張開的條款上。一陣酸腐之氣傳出,整張和約都變成了個大花臉,黏成一團。

沈唯敬咕咚一聲,又栽進了湯盆中。隨着他的呼嚕聲,湯盆一會幹,一會滿。

小西行長完全呆住了:“這……這可如何是好?”

他茫然地看着楊逸之。

楊逸之微微一笑:“看來你需要另外準備一份條款了。”

諸位日出之國大名也都呆住了。他們精心策劃了整個議和的行程,眼看沈唯敬已經上當,這個計劃即將圓滿結束,怎麼突然發生了這樣的變故?

沈唯敬的酒量怎麼這麼小?酒不過三巡,怎麼就醉了?

大名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西行長畢竟老練,呆了良久之後,勉強哈哈一笑,道:“沈大人醉了、醉了。咱們明天再籤也不遲。來人哪,扶兩位大人下去休息。”

舞姬們七手八腳地將沈唯敬拖了下去。

第二天日上三竿,沈唯敬的酒才醒過來。

城中歡慶的氣氛比第一天還要熱烈。歡迎之隆重,讓沈唯敬幾次懷疑自己是在夢中。當美豔的舞姬跪在地上,爲他更衣,而他發現自己居然住在那間黃金茶室中時,他驚訝地不住地喔喔叫着,卻說不出話來。

小西行長率領幾十位大名走進來的時候,滿面春風,一點都看不出惱怒來。反而沈唯敬顯得有些尷尬,不住地爲昨日的事情道歉。

小西行長拱手道:“沈大人怎如此說呢?飲酒輒醉,醉輒眠,正是真性情之人。令人佩服還來不及呢,何歉之有?在下對沈大人的敬佩本來只有十分,現在卻已有十二分了。沈大人的行情見長,好得很、好得很啊!”

一席話說得沈唯敬又愉快了起來,捋着山羊鬍子跟着他們一起哈哈大笑。

說着,大名們贈與沈唯敬的禮物流水價地送了進來。種種珍奇富貴之物,令沈唯敬看得目瞪口呆。但他不敢要,因爲這無異於行賄。

“行賄?怎麼可能?你看我小西家像是行賄的人嗎?這些禮物的清單,一併也抄送一份給貴軍大帥,大帥知情,怎會叫行賄?這些禮物,都是以貴軍大帥的名義頒發給沈大人的。公平買賣,童叟無欺,生意才能夠長久不是?沈大人以爲如何?”

沈唯敬愜意地點了點頭,的確,這樣的安排,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他豈能再拒絕?

一會,千宗易面容肅穆地領着一羣茶人走了進來,松香靜靜地燃起。

今日的接待隆重至極,但沒有酒,連一滴都沒有。

小西行長將沈唯敬讓到首席,宗易已開始點茶。古拙而寂靜的茶意在奢侈而豪華的黃金茶室中盪漾着,令人有在天宮的感覺。小西行長打了個哈哈:“沈大人,這位宗易大師乃是日出之國茶道第一人,他所點的茶,沈大人不可不嘗!”

沈唯敬拈着鬍鬚,乾笑道:“小西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從來不喝茶。不過大人說得如此之好,下官無論如何都要嘗一下。”

小西行長滿臉堆笑道:“正是!不可不嘗啊!”

說話間,宗易點好了茶,送了上來。小西行長拱手笑道:“請。請。”

宗易大師的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喝到的。幾位官銜最高的大名們端起茶碗,慢慢品嚐着茶之中苦澀而悠遠的茶意。微笑讚歎。

沈唯敬哪裡知道這些?抓起碗來咕咚一口喝了個精光。咂了咂嘴:“好喝!再來一碗!”

他這樣喝茶,無疑是牛飲。各位大名見怪不怪。他們早就知道沈唯敬是個市井之人,請他品茶,不是想看他茶道上有多高深的造詣,只要他不喝酒,就萬事大吉。

沈唯敬倒很欣賞千宗易的濃茶,一連喝了三大碗。雖然他於茶道一竅不通,也從來沒喝過茶,但這等飲茶,也是一種推崇。一向孤傲的千宗易也是滿面笑容,沈唯敬想喝多少,他就點多少。

看到沈唯敬喝茶喝得開心,將昨日的尷尬全都忘了,小西行長不失時機地拿出了議和條款,笑道:“沈大人,我命人重新謄寫了一份,七條俱在,大人早就已過目,並無異議。不如大人就此簽了如何?”

沈唯敬笑道:“好!小西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小西行長大喜,筆墨紙硯早就準備好了,立即送了上來。沈唯敬磨得墨濃,蘸得筆飽,笑道:“今日叫你們見識一下紹興第一師爺的書法!”

他一手拿硯,一手拿筆,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小西行長不敢怠慢,急忙親自執着卷幅,送到沈唯敬面前,笑道:“沈大人的字,必定是當代墨寶,一個字可以當一兩金子的。”

沈唯敬哈哈大笑,突然住口:“暈。”

他搖搖晃晃了幾下,雙手一撒。右手的筆戳在了議和條款上,左手的硯臺中飽滿的墨潑了出去,整幅議和條款立即被墨水浸滿。沈唯敬撲通一聲倒在地上,發出一陣均勻的鼾聲。

小西行長立即呆若木雞。

他執着那幅條款,一直到石田三成捅了捅他,方纔清醒過來。只見沈唯敬滿臉潮紅,倒在地上,竟似已經睡的熟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小西行長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他命人監視着沈唯敬,他當然可以保證,從昨天宴會結束之後,沈唯敬就再也沒沾過半點酒。

爲何,他偏偏看上去就像是醉了呢?

千宗易走上前來,探看了一下沈唯敬的氣息,搖頭苦笑道:“此事甚少遇到,只在體質極爲奇特的人身上才能發生,但恰好這位沈大人正是這種人。這是醉茶。”

小西行長:“醉茶?茶也能醉人?”

千宗易道:“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醉茶,此事甚少遇到,所以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有醉茶這種事。醉茶比醉酒更厲害,醉酒不過幾個時辰,醉茶往往要昏睡一整天。沈大人從未飲過茶,今早又是空腹,茶力發揮得特別快,醉茶也就醉得特別厲害。”

小西行長捧着那張已被墨染滿、完全看不清字跡的議和條款,哭笑不得。他千算萬算,算不到沈唯敬竟然是難得一見的醉茶體質。他呆了良久,只好苦笑道:“看來,只好等明天了。”

楊逸之淡淡道:“上次爲點茶的那位仕女,不在了嗎?”

他掩飾着自己的感情,彷彿只不過是隨口一問罷了。他端起面前的茶盞,補充了一句:“她點的茶,比較合我的口味。”

小西行長並沒有注意他的表情,沈唯敬的醉茶使這位日出之國的外交大臣方寸大亂,根本無心去管其餘的事情。

“那位茶女麼……”

“她在天上。”

楊逸之一驚,卻見小西行長的目光敬畏地擡起,看着遠遠的天際。天際上,矗立着七層的高樓,彷彿是在天上。

天守閣。

“尋常人是見不到這位茶女了,除非是太閣大人。”

他搖頭嘆息着,雖然滿腹心事,卻也以不能再品嚐到唐朝茶聖傳下來的茶道爲憾。

其他的大名們也都有着同樣的遺憾,一齊搖頭嘆息。

楊逸之的目光也擡起。

天守閣。

傳說每層都能殺人的天守閣,這座城中最神秘、最危險的地方。

那裡,囚禁着一個如蓮花般的女子。

或許還有魔王。

他在心中,默默唸了一遍這個名字。

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尾 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尾 聲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尾 聲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尾 聲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
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尾 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尾 聲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尾 聲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尾 聲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