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

相思顯然也看到了他,面容也是一動。

但她隨即平靜了下來,在吉屋宗無的幫助下,開始點茶。

悠淡的茶香,漸漸充滿整個黃金茶屋。

平秀吉顯然很滿意他們的詫異。

這座黃金茶屋幾乎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乃是他御臨日出之國之大成。他緩緩步於榻榻米中間,在坐墊上坐了下來。

“這座茶室如何?”

沈唯敬忙不迭地用盡所有的誇張之辭形容出他的震驚。平秀吉一笑:“其實,黃金茶室並不珍貴。這位相思姑娘纔是真正的珍貴至極。因爲她竟然通曉茶聖陸羽的點茶之道。凡我茶道衆人,不可不嘗。”

說着,長揖兩位貴客坐下,向相思做了個跪請的姿勢。

相思長袖宛如一朵蓮花,在水氣中飄舉着,輕輕拂過各種茶具,灑下通透的水珠。她的神色極爲專注,腮邊的嫣紅映着水晶鏡的光芒,讓滿屋金色也變得柔和起來。

楊逸之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跪坐在她面前。他的心漸漸定了下來。

終於又見到了她。

就算千軍萬馬,他依然可以殺出去,不令她傷到一根頭髮。

他淡淡地笑了,笑着向平秀吉拱手:“多謝太閣大人賜茶。”

月白的精光一閃,風月之劍的精氣,已在他手心聚滿!

他不知道平秀吉用什麼方法挾持了相思,所以他要先抓住平秀吉,再救相思,逼迫平秀吉說出破解的方法,然後殺出漢城。

就算日出之國最精銳的忍者部隊風,林,火,山全都聚結在此,他也有信心全身而退!

因他又見到了她。

突然,一個淡淡的聲音道:“這位公子,能否請你擎起茶碗?”

楊逸之擡頭,只見相思秀眉微顰,手中託着一隻青色的茶壺。

她看着他,彷彿認識他,又彷彿不認識他。

楊逸之緩緩擡起了茶碗。平秀吉撫掌道:“第一碗茶,正應該獻給貴客纔是。”

相思緩緩壓低茶壺,一縷清茶傾入楊逸之的杯中。楊逸之凝視着她,卻發現她的目光,正專注地看着茶水。

他亦忍不住,專注向茶水。

那縷茶水細細地,在茶碗中輕輕晃動着。楊逸之感覺到相思的目光擡起來看了他一眼,跟着,低下來繼續看着茶水。彷彿,其中有什麼深意。

楊逸之微一凝思,忽然發現,相思手中晃動的茶水,似乎正在寫着什麼字。

他忍不住注意起來。那赫然是十一個字。

“化身千億,不敗不滅。”

“平秀吉。”

楊逸之一驚。他豁然想起了方纔大帳中事。他忍不住擡起頭來,錯愕地望向相思。

相思緩緩點了點頭。

水流緩緩移動,寫出了幾個字:“今晚,子時。”

楊逸之再度一驚。

他已經明白,爲什麼他今日見到的平秀吉,與一開始見到的並不相同。顯然,平秀吉已經修成了一種極爲奇特的忍術,可以改變形體、相貌,化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他亦明白了爲什麼平秀吉闖入廢寺中時,沒有人能夠發覺。

那麼,另外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是相思約自己相見嗎?在哪裡相見?

他困惑地擡頭看着相思,卻見到相思眉眼中的那一絲隱憂。他忽然明白了相思的意思。相思看着的,是他。

今晚,子時,是化身千億的時候。

化身的,將是他。

如果“他”在今晚子時出現在平壤城外,會怎樣?沒有人會阻攔。“他”會長驅直入,無論守兵還是四天聖陣都不會阻擋“他”。

已金城湯池的平壤,即將重新如平地一樣。

之後的結果,將不可設想。

楊逸之緩緩收回手。

茶碗清蕪,在他手中,就彷彿擎着一片青天的倒影。

他無法捨棄她,從來都不能。但他知道,他必須一刻不停地趕回平壤,將這個消息告知城中的守兵。

他看着相思,緩緩飲下這杯茶。

相思已明白了他心中所想,露出了溫婉的一笑。

他暗下決心,當此事完後,他一定會立即趕回來,浴血將她救出。和當年七進七出,殺破連營一樣!

平秀吉凝望着他的眼神:“茶如何?”

楊逸之:“好茶。”

“但願,今生,能再飲一杯如此好茶。”

一騎白馬如流星颯踏,向平壤城狂奔而去。

楊逸之心中隱隱有一絲不安。自從他看到相思在茶碗中寫下的字之後,不安就一直在他的心中滋長。似乎,若他不連夜趕回平壤,就會有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

甚至不能先救出她。

平秀吉奇特的忍術令任何防禦都變得極爲脆弱,就算平壤有四天聖陣及華音閣的守護,也未必能擋得住此人。而一旦此人入城,可能明、朝聯軍取得的所有戰果都將瓦解。

幸好,他已經看到了平壤的城樓。

他心中的不安於此化爲了現實。

一位白衣人正飄然站在城頭,同守城的士兵說着什麼。他的白衣在雨夜中看上去就像是一抹月光。

那,赫然竟是他自己。

楊逸之一聲清嘯,從馬背上飛舞而起。

諸天微芒全都一黯,盡被聚斂在他的手中。他彷彿是天上的飛仙,曳着一條長長的光練,凌空飛舞,直逼城頭!

城頭上的白衣人一驚,光練已經當頭,化成了一柄劍。

那是曠絕當代的一柄劍。

白衣人想接,卻發覺無法接。白衣人想擋,卻發覺無法擋。

這一柄劍彷彿亙古就在那裡,由宿命決定應該插入他的胸口,絕沒有人能夠阻擋。

他只能恍惚地雙手一合。

劍芒已刺穿了他的雙掌。楊逸之的身影垂落,正擋在他面前。

只需一步,他就可以踏入平壤城。他立即就能化身千億,像水一樣融入這座城,再也沒有人能阻攔。

但只差一步,他卻永遠都無法再進入這座城。

楊逸之正擋在這一步之前,擋住了他橫掃天下的野心。

白衣人凝視着他。

城頭上的士兵凝視着他們,驚訝地凝視着。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相似的兩個人。

這兩人實在太像,無論從相貌、神情,甚至風姿、儀表,都簡直一模一樣,無法分辨出來。

如果不是真正的楊逸之站在眼前,絕沒有人懷疑他們開始見到的人,不是楊逸之。

那出塵的白衣,那清絕的姿態,甚至眉間那淡淡的憂傷。

沒有人能夠懷疑這樣的人不是楊逸之。

只有跟真正的楊逸之對比,才能看出差別來。那差別,在於楊逸之自心底散發出來的風度。那是魏晉風度唯一的遺存,是松風朗月唯一的凝結。

天下絕沒有任何人能夠模仿。

白衣人長長吐了一口氣。

“楊盟主……楊盟主……”

他像是在讚歎,又像是在惋惜。

是在讚歎如此高絕的風華,亦是惋惜他失敗在如此接近成功之處。

但他心悅誠服。還有誰敗在楊逸之手下而不甘願的呢?

他笑了笑。只有真正的梟雄,在唾手可得的勝利溜走時,還能夠笑的出來:“楊盟主,你是如何看破我的計謀的呢?”

楊逸之默然。

他並沒有看破,真正看破計謀的,是相思。他只不過是將相思的策略貫徹實施而已。

這個念頭讓他的心驟然抽緊。彷彿,又回到了那座荒城,他在落日的城牆下,望着她爲蒼生執干鏚而舞。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光。

於今,彷彿重現。

白衣人見他不答,點了點頭:“果然,小不忍則亂大謀。我若不是不忍虎之助自戕,又怎會被楊盟主看破鬼藏之秘……”

他嘆了口氣,道:“我只是沒想到,楊盟主的心念轉得如此之快,竟已看破我會化身盟主,偷襲平壤……我敗了。”

他俯身,恭謹地行了一禮,身子突然化成一抹淡煙,消失在雨夜中。

楊逸之望着他的身影消隱的方向,眉頭微微地皺了起來。

這實在是個極爲可怕的對手。

無論是誰,遇上這麼可怕的對手,想必都會寢食難安。

平壤城,在他這樣神鬼莫測的偷襲中,還能保存多少日?

楊逸之悠悠嘆了口氣。

曇宏大師跟清商道長沒有說話,但楊逸之知道,他們在等着他一個回答。

卓王孫和平壤城,都讓他們極度擔憂。議和的決定,讓他們對卓王孫的不信任,達到了頂點。他們需要他站出來,質問卓王孫。

但他不能。

平壤一戰,讓他看到了高麗戰爭的未來。只有他與他攜手,才能夠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贏得這場戰爭。少了誰都不行。若是內訌,失敗將無法避免。

他作出任何決定,都必須要慎重,在沒有足夠的證據之前,他只能沉默。

因此,他只能忽略曇宏大師與清商道長那狐疑的目光。

卓王孫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

沈唯敬上氣不接下氣地走了整整七天,方纔奔回平壤城。楊逸之不在身邊,他總感覺日出之國忍者會隨時從道旁殺出來,一刀就梟走他的頭顱。但出人意料的是,他這一路平平安安,連半點意外都沒有發生。

然而,此時跪在卓王孫面前,他卻感到脊背一陣陣發涼,似乎,最可怕的危險正在潛伏着,只要他說錯一個字,就立即會粉身碎骨。

他先吹了一刻鐘,從他們怎麼歷盡千辛萬苦抵達漢城說起,說到倭軍怎麼隆重地接待他們,平秀吉親自煮茶,等等等等。他被駭破了膽的醜事自然略去不提,換成他如何膽大心細,跟各位殺人魔王談笑風生。

卓王孫靜靜地聽着他吹牛,一言不發。

終於,沈唯敬開始說談判條款。他開始結結巴巴起來:“其一,兩軍即日起休戰。倭軍撤出漢城,明朝軍隊撤出高麗……”

當日在日軍陣營中,面對着三萬日出之國精兵,沈唯敬不覺得這個條件有什麼奇怪之處,但此時,光是念出這個條件,就讓他出了一身冷汗。

“其二,割讓大同江以東地區給日出之國……”

沈唯敬冷汗涔涔而下,腦袋幾乎貼到了石階上,但他市井之氣竟絲毫不改,還是從帽縫裡偷偷看着卓王孫的臉色。

卓王孫的臉色絲毫不變,就像是一座山嶽。

沈唯敬感覺這座山嶽隨時會落下來,壓得他粉身碎骨。他的精神不由得緊張起來,感覺到自己隨時都會崩潰。他咬着牙將第三條唸了出來:“其三,將高麗王子臨海君作爲人質送往日出之國,日、朝永世和好……”

他癱倒在地上,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他所有的生機都隨着這三句話而消失,此刻,他跟個死人差不多。

良久,卓王孫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着他。

沉默像是一隻巨大的刑具,幻象用真實的痛苦碾壓着沈唯敬,他感覺到自己不斷地死去,活過來,活過來,再死去。

他忍不住用力地磕起頭來:“求大人再給我一個機會,只要一個機會!我一定全力去跟倭軍談判!我一定不辜負大人的信任!”

卓王孫淡淡道:“好。”

沈唯敬屁滾尿流地爬了出去,感覺自己好像遭受了一萬遍凌遲。

他再也,再也不敢拿這樣的結果回去。再也不敢了!

卓王孫沉默着,緩緩轉頭,凝視着楊逸之。

“他們是不是想要你質問我?”

楊逸之沉吟着。

卓王孫能看破這件事,他並不奇怪。正道長老們的脾氣都比較直,臉上藏不住事。

“不。”楊逸之緩緩道。

“因爲我同他們的看法不一樣。”

卓王孫等着他說下去。

楊逸之道:“所有人都認爲你不去攻打漢城,反而傾全力建造平壤城是怯懦;用飛虎軍奇襲碧蹄館後而退兵是畏懼;任用沈唯敬這樣的市井小丑是昏庸;賞罰不分明、任用奸臣是暴虐。但我認爲,這些只是表面而已。你真實的用意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拖延時間。”

“修建平壤,是爲了建造起一個戰爭基地。這個基地之堅固,連平秀吉都只能親自出動纔有可能進入。這必將令敵人極爲顧慮。雖然你不準百姓進入看似殘暴,但若百姓能進入,日軍的奸細也必將進入。這樣的決定是去小仁而存大局。何況,這座城連同城周圍的四天聖陣,已經形成一座屏障,這座城不倒,城北廣闊的土地都將安全。不能進城的百姓未必會真有被倭賊攻擊的危險。”

“飛虎軍奇襲碧蹄館,全勝而歸。但一戰之勝未必能影響全局。而且我軍能出動的棋子只不過這隻飛虎軍而已。而敵軍則有十八萬之衆。一旦飛虎軍有任何閃失,我軍戰況都極爲危急。這使得飛虎軍雖爲利刃,亦是孤注。與其孤注一擲,不如移做震懾之威。碧蹄館一戰飛虎軍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倭軍囂張氣焰大爲萎縮。到今日還不敢大軍出漢城作戰,此乃不戰之而強於戰之。”

“任用沈唯敬爲談判使者,看似荒謬至極,但恰好是如此之荒謬,令日軍想不到。沈唯敬貪生怕死,膽小如鼠。日軍一見,必然十分輕視。沈唯敬唯唯諾諾,沒有半點主張,日軍必然以爲他好欺負,因此就希望能在談判中撈得極大的利益。他們越寄希望於談判,就越不希望再作戰,他們反而會變成講和的積極的一方。如果我沒有料錯,第二次談判的時候,日軍會主動讓步,好讓談判進行下去。”

他嘆了口氣,續道:“但他們料錯了沈唯敬。正是由於貪生怕死,沈唯敬第二次再去談判的時候,可能並不會像他們想象的那麼軟弱了。因爲沈唯敬最害怕的,絕不是日軍的恐嚇,而是你。”

他看了卓王孫一眼,道:“任何見識到閣主風範之人,無不喪膽恐懼。沈唯敬自然也不例外。他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讓談判的天平,向我們的利益傾斜。日軍必然不甘心,於是談判就會一次次進行。只要談判進行下去,大規模的作戰必然不可能。因此,我軍就會得到足夠的喘息時間。”

“不知,我料得對不對?”

卓王孫:“不錯。”

楊逸之的眉頭卻蹙了起來。

“別人看到十八萬與兩萬的對比,以爲我軍必敗無疑。但我卻知道華音閣實隱藏着巨大的力量,只要閣主將之完全釋放,足以跟倭軍抗衡。我所不理解的是,爲何閣主不正面迎戰,爲何要行這些別人不理解之事呢?”

卓王孫淡淡一笑:“你也不能理解麼?”

他站了起來。蒼茫大地彷彿盡皆在他的足下,延展,拓爲無盡恢弘。

“檀君時代,這塊大地曾經歷了一場殺戮。當時的人口死了幾乎將近一半。十室九空雖是誇張,但十室五空卻絕非虛言。其悽慘之狀比今日倭寇的入侵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一百年過去後,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卻比那場大殺戮之前還要多。更多的城郭被建起,更多的人口出生。如果不是有歷史記錄,那場大殺戮還有什麼存在過的證據呢?”

“長平之戰,趙國四十萬士兵被盡皆坑殺。死在戰爭中的人口,只怕會更多。但,僅僅過了一百年後,趙國的人口並不比任何一個未經歷過大屠殺的國家少。”

“西域之地有個國家叫樓蘭,曾經非常強盛。直至今日,仍不時有遺蹟被發現,令人驚歎當時的這個國家竟曾如此強大過。但,輝煌的樓蘭卻並不存在了。”

“經歷過大屠殺的高麗,趙國,至今仍在,輝煌強大過的樓蘭,卻不存在了。站在歷史的廢墟上,回顧、審視,戰爭或者屠殺,有什麼意義呢?”

他的目光無比悠遠:“這場倭寇戰爭雖然慘烈,但成爲歷史後再來看,又有什麼呢?”

“一百年後,只要這個國家還在,必定會孕育出更多的人,除了歷史,這場戰爭沒有任何痕跡會留下來。”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它不能成爲第二個樓蘭。”

“你說得不錯,如果我全力出手,華音閣隱藏的神秘的力量的確能戰勝倭軍。我也相信,就算不動用華音閣的力量,只需讓楊盟主帶兵,也能憑藉計謀擊敗倭軍。但,如果倭軍第二次入侵高麗,你我還會再來救嗎?”

“如果大明亦陷入動盪之中,還會出兵來救高麗嗎?”

楊逸之怔了一怔。

這的確是個極爲尖銳的問題。

楊逸之無法回答。

甚至,這一次,若不是卓王孫親自來請,連他都未必會到高麗來。

如果他們二人不到高麗來,如果大明並不出兵,能夠救高麗的人是誰?

“一定要能自己救得了自己,纔不會成爲樓蘭。它才能俯視歷史,抹去大殺戮的存在。”

“所以,一定要有第三個人,能夠擊敗倭軍。而且這第三個人,一定要是個高麗人。”

“只有自己贏得的勝利,纔是真正的勝利。才能讓自己的國家不是樓蘭。”

“現在,你理解了麼?”

風吹過來,潮溼的氣息擊打在平壤城牆上,飛濺而下。卓王孫的黑髮飄揚在風雨中,就像是獵獵飛揚的旌旗。楊逸之在臺階下仰望着他,忽然有種仰望神明的感覺。

他的思想,的確已超越了同時代的人很多,這,也許是那些長老們爲什麼不理解他的原因。

甚或,連楊逸之自己都不能理解他。

卓王孫凝視着遠處。

夜,已經黑了,在紛紛的雨絲中,無論多明亮的目光,都望不遠。

“我想看看,它究竟能不能救得了自己。”

шωш. тт kān. ¢Ο

卓王孫的話,更像是自言自語。在這悽迷的雨夜中,他的話音裡似乎有一絲的迷惘。

這位王者,在審視這個古老的國家的命運時,彷彿看到的也是一團迷霧。

楊逸之沉默着。

他思索着卓王孫的話,忽然感到一陣悲哀。

如此深邃的思想,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不但不能理解,還有這麼多人想反抗他,對他感到恐懼。

這,究竟是誰的悲哀?

卓王孫忽然一笑。

“我們還是不是朋友?”

楊逸之身子震了震。他忍不住擡起頭,再度凝視着卓王孫。卓王孫的身形似乎跟漆黑的雨夜融爲了一體,只有他的眸子依舊明亮,像是雨雲所遮不住的兩點星辰。

他的臉上,有淡淡的微笑。

恍惚之間,彷彿是御宿山頭,兩人把杯相見時。

楊逸之忍不住低下了頭。

還是不是朋友?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卻已不配再做他的朋友。

他已經背叛了他。

卓王孫又笑了笑。

“也許,我們是全天下最不可能成爲朋友的兩個人。這是宿命。”

是的,這是宿命。楊逸之的心一震。

因爲那抹水紅而成的宿命。

“還記得麼?我曾說過,我們會一起飲酒的。”

楊逸之自然記得。那是在御宿山上,兩人約好,查清楚武當三老的死因之後,一起共飲1。但誰都沒想到,此後發生了那麼多的事,竟讓兩人再也不可能舉杯共飲。

楊逸之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

卓王孫緩緩自石階上走下。

他的手中,舉起一隻小小的酒盞。

“誰說我們不能一起?酒?”

這一杯酒,卻蘊含了那麼多意義。親手由卓王孫斟下,擎在楊逸之的杯中。當淡淡的冰涼漫布脣齒,真是千頭萬緒,萬般滋味。

他們若不該是朋友,天下又有哪兩個人能成爲朋友?

“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說服諸位長老,讓高麗成爲這場戰爭的第三人。”

楊逸之沉吟着。

這是個請求。

卓王孫從不請求別人。

只這一次,卻如金石,擲地有聲。

“我答應你。”

這是個允諾。

這個允諾同樣如金石之盟,言出必諾。

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尾 聲楔 子楔 子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尾 聲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楔 子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尾 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楔 子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尾 聲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尾 聲
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尾 聲楔 子楔 子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尾 聲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楔 子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尾 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楔 子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尾 聲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尾 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