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

數個時辰。

當安倍睛明在平壤城前擺開戰陣時,楊逸之已潛入了這座永恆不破之城。

他必須取走兵符,才能通過重重關卡,見到飛虎軍。

兵符就放在虛生白月宮中。

城外戰鼓擂動,殺氣正濃。整個平壤城彷彿都被抽空了,所有人都隨卓王孫來到了城頭觀戰。楊逸之並不用費太大的力氣,就潛入了虛生白月宮內。

讓他頗感意外的是,一路行來,竟沒有遇到一個守衛。

這座恢弘的宮殿竟是那麼空,陽光從窗櫺投照下來,照出雕樑畫棟,玉案金木樣樽,只是沒有一個人。

當卓王孫不在的時候,諾大的宮殿是那麼冷清,就彷彿一座巨大的囚籠。

房間簡單而潔淨,兵符就放在牀頭。楊逸之輕輕拾起它的一剎那,心中竟有些莫名的感傷。

他與卓王孫,自從嵩山初見以來,原本不相干的人生就糾纏在了一起,彷彿命運註定了,他們總會在同一戰場上相遇。數年的時光中,兩人亦敵亦友,時而並肩作戰,時而拔劍相對。嵩山上的擊掌爲誓,御宿峰上相約共飲,三連城頭持劍相向。當他問起,我們是否還是朋友的時候,他的回答那麼果斷而冰冷。但之後滄海古船之上,曼荼羅魔域之中,雪峰聖殿之巔,他們又攜手走過。

不是朋友,又是什麼?

拿起兵符的這一刻,他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無論有意還是無意,他最終背叛了他。

爲了那一朵水紅之蓮,也爲了高麗的黎民蒼生,他與他拔劍相向。

楊逸之嘆了口氣,轉身準備離去。

突然,他的腳步止住。

在走廊最深處,有一扇雕飾華麗的門。門上還掛着大紅色的喜幛,刺繡着只有皇室纔可使用的九鳳圖案。迎娶公主的慶典剛剛舉行過,這裡應該就是新房了。

但很顯然,新婚之夜,卓王孫並不住在這裡。

楊逸之想到了那個嬌縱倔強的公主,想起她東海碧波上,指揮紅衣大炮,助他剿滅倭寇時的豪情,心中也不禁有一絲憐憫。

從此,寂寂花時閉院門,她必須陪伴着她不愛的男子,度過她寂寞的花季。

這座空寂而冷清的宮殿,就是她的囚牢,註定了要將她的青春紅顏,囚禁成蒼蒼白髮。

但他不準備去見她,因爲事已至此,他的出現除了讓她更添痛苦外,沒有任何作用。更何況,對於卓王孫,他的內疚已太多。國家大事當前,絕不能再無端加上這一筆。

在命運面前,每個人的悲喜,都顯得如此渺小。

就在他要離開的瞬間,一聲痛苦的呻吟傳來,濃重的血腥之氣隨即散開。

楊逸之錯愕,上前幾步,推開了那扇掛着喜幛的門。

公主長髮披散,委頓在繡榻上,大紅色的合歡被已被血泊濡溼。她已陷入昏迷爲,胸前衣襟敞開着,露出血肉模糊的傷口。一隻黑色的甲蟲趴在她身上,大半已被拔出,卻還有一根根觸角深深探入血脈。她手裡握着一柄匕首,似乎要割開血肉,將甲蟲生生挖出。但那些長長的觸角早已與血肉糾纏在了一起,無論她如何努力,都無法分割開。

楊逸之大驚,趕緊上前扶起她:“公主!”

公主睜開眼睛,失神的眸子中卻一片恐懼,劇烈地掙扎起來:“不,不要碰我!”

每一次掙扎,都帶來胸前創口撕裂,涌出大片鮮血。

楊逸之心中不禁一顫。他忍不住想,在過去的幾個時辰中,這個女子曾承受了怎樣的折磨?誰會這樣對她?他突然想到,這實在不算個問題。在虛生白月宮中,除了卓王孫,還能有誰!

是卓王孫將這隻蠱蟲,強行種到她身上的麼?他怎會如此殘忍?

他並不知道,是這隻蠱蟲嗅到了人血的氣味,甦醒過來,誘惑公主將它種在自己體內,並且製造出難以想象的恐怖幻境,讓她心力交瘁,瀕臨崩潰的邊緣。

他只當這一切都是卓王孫所爲,異常憤怒,公主雖然處處與卓王孫作對,但不過是一介女子,卓王孫怎忍這樣折磨她?難道是因爲自己的觸犯,他就要遷怒於無辜者麼?

楊逸之用力抱緊她,以免她無謂的掙扎繼續傷害自己:“別動,我幫你取走它。”

公主雖然神志還未恢復,卻似乎從他的擁抱中感到了寧靜,漸漸停止了動作。

當楊逸之拂開她臉上的散發和血污時,卻不禁一怔。

那是一張與相思頗爲相似的臉!

與鬼藏忍術不同,此生未了蠱只能改變人的相貌,而不是形體。此刻,此生未了蠱的力量消退,她的容貌看上去和相思只有七八分的相似。

卻還是禁不住楊逸之感到震驚。

他震驚的是卓王孫的殘忍。他竟然在新婚之夜,強行將他的新娘變爲另一個女子,這是怎樣的羞辱?而這枚此生未了蠱,是秋璇離開時留給他的。緣已盡,情未了,此生未了,留待來生。楊逸之本以爲,他會好好珍惜,但他竟將它用在這種地方!

他不禁握緊了雙拳,這個男子真的已是心如鐵石,無可救藥了麼?

公主呻吟一聲,再度昏迷過去。

他咬了咬牙,凝聚起風月之力,劍氣如縷,循着蠱蟲的觸鬚輕輕探入,將那枚此生未了蠱緩緩拔出,扔在一邊,又撕下牀單,包紮好公主胸前的傷口。

他將她放在牀上,蓋好被子,輕輕擦去她臉上的血污。看着她的呼吸平靜下來,容顏也一點點恢復原樣,楊逸之嘆了口氣,就要起身離開。

他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

突然,他的衣袖一震,回過頭,卻發現已被公主緊緊抓住。她怔怔地看着他,淚水一串串落下來:“是你?”

她滿臉驚喜,卻似乎害怕自己是在夢中,狠狠地咬了咬嘴脣,一直到嘴角沁出了鮮血。那鑽心的疼痛似乎在告訴她,這不僅僅是一場夢。她臉上禁不住綻放出笑容:“你真的來了?”

楊逸之看着她,卻一時無言。

她擡起頭,笑了笑:“你帶我走好麼?”

楊逸之仍然沉默着。

帶她走,如何可能?三媒九聘,鳳冠鑾駕,如今天下皆知,她已是卓王孫的妻子,更是大明公主,金枝玉葉。新婚不久就與人私奔而去,無論在卓王孫還是在朝廷那裡,都會引起極大的麻煩。楊逸之並不懼怕這些,只是就算帶她走,又能如何?他也無法保護她。

他輕輕搖了搖頭。

出人意料的是,公主並沒有哭泣,沒有爭吵,而只是怔怔地看着他,眼中淚水不斷跌落,碎在沾滿鮮血的衣襟上。

“我……”他欲言又止。

“我明白。”公主輕輕打斷了他,含着淚點了點頭,“其實我一直都明白的……”

她的話哽咽在喉頭,化爲無聲的抽泣。而後便是長久的寂靜,一束陽光透過窗櫺,在那張婚牀上灑下悲傷的影子,照出兩人默默相對。

“那我告辭了。”楊逸之硬下心腸,準備起身離去。

再待下去,情況只會更爲難堪。更何況,安倍睛明能拖住卓王孫多久,還是個未知數,他已沒有多少時間。

在他起身的一剎那,她突然抱住了他:“逸之!”

她第一次這樣叫他,楊逸之禁不住一怔。

她擡頭看着他,臉上滿是傷痛:“難道你還不明白我的心意麼?”

明白,那又能怎樣?他的心中雖天地廣大,卻只容得下那一朵水紅色的蓮。

他狠下了心,低聲道:“楊某一介布衣,難以匹配鸞鳳之尊。公主厚愛,受之有愧。何況公主已爲人婦,我心中亦有所愛……還請公主了斷此念。”

“這些我都知道!”她的聲音陡然一高,連自己都嚇了一跳,而後就再也忍不住,將心中鬱積多年的話和盤托出,“可是那個人本來應該是我的。去天授村祭天的人是我,用尚方寶劍赦免楊大人的也是我,蒙古兵要搜尋的也是我,你本來想要救走的人也是我!”

她緊緊抱着他,淚珠不斷隕落:“之後,和你一起被困荒城、出入敵營、歷經地心之劫、破毀三連城的人都應該是我!”

隨着她聲嘶力竭的話語,那最不能忘,卻又必須忘記的一幕幕涌上心頭。楊逸之的心禁不住一陣抽緊。

這的確是一場錯。

如果說,在這場傳奇的開始,他遇到的應該是公主的話,那麼在這場傳奇的結尾,她不該忘卻的,應該是他纔對。

公主錯過了傳奇的開頭,而他卻錯過了結局。

卻又如何?

楊逸之的心中有陣陣刺痛傳來,不禁低下頭,輕輕嘆息:“事已至此,只能說命中註定,造化弄人……”他的聲音極輕,似乎是說給公主聽,卻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可我不甘心!”她嘶聲打斷他,“你可知道,之後的每一夜,我都在後悔,後悔當初一時貪生怕死,與她交換身份,讓他替我遇到了你。”

“我恨她,恨她奪走了我的一切!”

“恨她以善良之名,卻做了一個可恥的竊賊!偷走了我一生中最珍貴的傳奇,和本屬於我的愛人!”

“夠了!”楊逸之猝然回頭,直視着她。

公主全身一震,這是她第一次在他溫柔如月的臉上看到怒容,她禁不住止住了哭泣,呆呆地看着他。

楊逸之卻沉默了,目光中有淡淡光芒閃爍,彷彿爲剛纔的怒意感到歉然。

良久,他將目光投向窗外,輕柔而堅定地說道:“她不是任何人的替代,也沒有偷走任何東西。因爲,只有當我遇到的人是她,這一切纔有意義。”

公主震驚地看着他。這一切,或許她早就想過了,卻是始終不願相信。淚光中,楊逸之清明如月的容顏顯得有些模糊,她遲疑了良久,喃喃道:“你是說,從來不曾愛過我?”

楊逸之點了點頭,雖然不忍,但事到如今,除了及早讓她從幻象中驚醒,又能有什麼辦法?任何曖昧不清、似是而非的回答,都只能讓她陷入更深的痛苦,與更加絕望和悲慘的未來。

她愴然後退,卻堅持着,夢囈般地再回了一次:“哪怕真的時光重現,那一天你遇到的是我,也是一樣?”

“是的。”他望着窗外,輕輕點頭。

公主如蒙雷擊,放開了他的衣袖。

楊逸之的心輕輕抽搐,雖然他對這個女子沒有愛慕之情,但見她如此悲傷絕望,卻也禁不住難過。

他本不忍心傷害任何人的。但,或許正因他的不忍拒絕,才讓她保留了一絲幻想、一點癡心。而這些,又最終觸怒了卓王孫,讓她淪落至此。

他知道,卓王孫爲什麼如此殘忍地對她。

只因有她。

只有他徹底離開,她纔會從卓王孫的遷怒中解脫。

“對不起。”他深深嘆了口氣,將兵符揣入袖中,徑直向門外走去。

平壤城外,十萬大軍森然羅列。極盛的陽光照耀着日之旌旗,在無邊的花海中熠熠生輝。

安倍睛明微笑不語。

卓王孫霍然回頭。

他身後,平壤城的城門打開,三千騎如風般卷出。爲首一人白衣如月,在湛藍的天幕下顯得那麼奪目。奪目到有些刺眼。

那,赫然是楊逸之。他身後的,風捲雲涌,是天下戰力最強的,飛虎軍。

卓王孫臉色終於變了。

楊逸之駐馬,白衣如雪,遙望着卓王孫。

他們倆再度會面,再度在戰場上。

卓王孫的面容冷峻。他同時,感受到了身後安倍睛明尖銳的目光。這兩位白衣男子,如月如雪,宛如兩柄雪亮的刀刃,鉗住了他。

亦鉗住了這座不敗之城。

慢慢地,卓王孫臉上露出了笑容:“好計策。”

他笑的時候,臉色卻依舊冰冷:“你們兩人聯手,果然有與我一戰之力。”

“如今,你要如何?”他這句話,問的是楊逸之——是否,延續他們在喜堂上未了的一戰?

楊逸之沉默了片刻,相思,公主的影像交疊在他眼前,他實在有太多的理由與卓王孫一戰。但,大局爲重的念頭,讓他控制住了自己:“同胞相殘,非我所願,只要閣主撤回襲擊李舜臣之兵,我自然會退走。”

卓王孫冷笑:“不可能。”

楊逸之:“如此,我只能去東海之上,助李舜臣一臂之力了。”

卓王孫冷笑:“不可能。”

楊逸之怔了怔。

卓王孫淡淡道:“你若去東海,我便出兵攻你。東海之兵迴轉,兩面夾擊,你一定會落敗。飛虎軍的優勢在於戰鬥力,更在於機動性。被合圍之後,機動性就會完全喪失。單論戰鬥力,飛虎軍雖然強,卻沒有先進的火器。我只需出動五倍的兵力,就可操必勝。”

楊逸之沉默。卓王孫說得不錯,碧蹄館大捷,飛虎軍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這場勝利,一方面是飛虎軍高超的戰鬥力與機動性,另一方面是他們裝備先進的火器所致,而他帶出的飛虎軍,因爲時間緊迫,並沒有攜帶這些沉重而笨拙的火器。

卓王孫想合圍飛虎軍,自然便可以用這些火器作戰。五倍的兵力圍殲飛虎軍,綽綽有餘。而那也不過是一萬五千人而已。平壤城中,至少有八萬士兵,一萬五千人算不得什麼。他仍有足夠的兵力與安倍睛明交戰。

而,那是必敗的局面。

安倍睛明悠悠道:“若是我去東海救援呢?楊盟主只需擋住卓先生的夾擊就可以了。我相信盟主能夠做到這一點。”

這無疑是個很好的計策。但楊逸之並沒有露出贊同之色。

卓王孫笑了笑:“計策很好,但你有沒有可能擊敗我軍之後,隨即攻打李舜臣呢?”

安倍睛明怔了怔。

的確有這樣的可能。滅掉李舜臣的軍隊,是日出之國的目標。否則他們也不會攻打幸州與靈山城了。

就算他發誓說絕不會這樣做,楊逸之也不可能相信他的。

安倍睛明緩緩微笑:“如此說來,我們三方只能僵在這裡了?”

“不可能。”

卓王孫冷冷道。

“不出三日,我方部隊就會從東海凱旋,那時仍是兩面夾擊之勢,你們,必將一敗塗地。”

楊逸之與安倍睛明不由得都一窒。

他們的計劃已成功,成功地牽制住了卓王孫,也成功地奪取了飛虎軍,讓卓王孫始料未及。但,爲什麼卻是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沒有人能想通!

卓王孫的目光轉向楊逸之。

“你可知與我爲敵,便是與大明爲敵,便是與天下爲敵?”

楊逸之身子一震,但他隨即肅然:“我不得已而爲之。只要你放棄剿殺李舜臣,我立即撤兵!”

卓王孫笑了:“你可知我爲什麼要剿殺李舜臣?”

楊逸之搖了搖頭。這個問題的答案,他雖已聽安倍睛明提起過,卻還是要聽他親口說一遍。

“李舜臣挾天子而令諸侯,天下歸順,藉助一兩次勝利,就可天下歸心,劍指天南。但,他不足慮。”

他的確並不足慮。若是高麗之軍足慮,也不會被倭兵打成這樣。

“你雖奪飛虎軍,如虎添翼,加之智謀過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畢竟人數太少,我只要圍而殲之,至多消耗三倍的軍力,便能勝你。是以,也不足慮。”

“但,若你們聯合起來,則神龍變化,不可測矣!”

這是至高的稱讚。天下只有楊逸之當得起卓王孫如此高看。也只有楊逸之,能令卓王孫如此謹慎對待。

楊逸之蹙起了眉頭。既然卓王孫絕不允許這場戰爭失控,那意味着,他將肖弭掉任何雙方聯合的可能!

卓王孫凝視着楊逸之。這個男子,曾於昨日與他兵戎相向,令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但他卻並不想殺死他。

“我,可以寬赦飛虎軍,也可以不再剿殺李舜臣,但你要答應一件事。”

這個條件實在太誘人,楊逸之忍不住問道:“什麼事?”

卓王孫一字一字道:“攻打漢城!”

楊逸這一怔,隨即明白了。

李舜臣在東海,漢城在西南。楊逸之若去攻打漢城,則自然不可能再去東海聯合李舜臣,則卓王孫顧慮也將不存在。漢城乃倭軍根本之地,如去攻打。便是苦戰,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也許,從此卓王孫將再也不必顧慮楊逸之。

或許,這樣安排還有其他的深意。但此情此景已容不得楊逸之更多考慮。

爲了高麗,他必須要答應這個條件。況且,攻破漢城,不正是飛虎軍來此的理由嗎?

他臉色緩和了下來,剛要答應,突聽安倍睛明淡淡道:“楊盟主,我有一件禮物送你。”

揮手,寬大的衣袖流雲般捲了過來,衣袖垂落,楊逸之手中多了一物。

那是一隻茶碗。

他認得這隻茶碗。

那是當日他在天守閣上,見到相思,相思用茶水向他傳遞消息時所用的碗。那時,平秀吉就在一旁。

如今,安倍睛明將這隻茶碗擺出,究竟是什麼意思?

茶碗在他手上轉側,透出淡淡的松柏味道。那是相思的味道。

難道?他擡頭,凝視着安倍睛明。安倍睛明的微笑,讓他遍體寒冷。

楊逸之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明白了平秀吉一直將相思身邊的用意。他並不是喜歡相思刺殺他的遊戲,而是將她當做牌,一張很好、很好的擋箭牌。

他曾許諾讓她平安的契約,在卓王孫下令攻打漢城的這一刻,就已破碎了。

如果楊逸之敢越雷池一步,就一定會有人死去。

——但願今生,能再飲一杯如此好茶。

那曾是楊逸之真誠的願望。

如今,只要他有一絲妄動,這個願望便會從此成空,那朵水紅之蓮便會化爲灰燼。

他該如何?

卓王孫凝視着他,等在他的答案。安倍睛明羽扇輕搖,也在等待,十萬大軍,諸天神佛,都在等着這個白衣男子的回答。

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尾 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尾 聲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楔 子
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尾 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尾 聲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楔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