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改革急先鋒

崇政殿內,高防、韓通告退了,李崇矩留下了。未己,皇城使張德鈞來了,進殿之後,先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崇矩一眼,爾後斂目垂首,卑敬地向劉承祐行禮。

看着這兩個特務兼情報頭子,劉皇帝也不需要不需要以厲聲怒色顯示其威嚴,給他們施加壓力,將二者同時喚來受訓,就已經表明自己的態度了。

“陛下,此番哄搶風波,險生大亂,釀成惡果,是臣監察不力,請陛下治罪!”李崇矩也和方纔的高防一樣,主動請罪。

“請罪的話朕不想再聽了,這失察之過,朝廷上下,又豈獨你一司?”劉承祐擺了擺手。

此言落,旁邊的張德鈞表情更增添了幾分小心,說起來,武德司兼顧天下道州,他皇城司則主要在京畿,開封發生了此次騷動而未及時警覺,劉皇帝沒找他的麻煩已經是他的幸運了。

看着二人,劉承祐直接道:“朕要的,是總結教訓,引以爲戒,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東京,乃至整個天下的輿情管控,除了有司機構,你們也要拿出具體的措施!”

www◆тт kān◆¢ o

“是!”李張二人,當即應道。

“具體的事項,不用再讓朕教你們吧!”目光在二者身上來回掃了兩圈,劉承祐問道。

兩個人微躬着的身體頓時又矮了幾分,或許劉皇帝自己都沒有察覺,他威勢愈重,幾乎融入到了平日的一舉一動之中,一言一行,不經意間就能讓人感到緊張乃至畏懼。

“另外!”眉頭稍凝,略作遲疑後,劉承祐說道:“今後東京市井風聞、輿情監察,以皇城司爲主!”

“是!”沒有顧及李崇矩越發凝重的神情,張德鈞眉梢間倒飄上了些喜意,積極應道。

“退下吧!”

皇城司成立的時間,也有些年頭了,在張德鈞的領導下,也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成爲劉皇帝手中另一面網,另一張牌。不過,比起根深蒂固的武德司來講,還是差了不少,連京城內的影響力,都比不過。最重要的,還在於李崇矩這個武德使太穩了,張德鈞一度幻想,要是李崇矩能像當年的王景崇一樣就好了,那樣作着作着便把自己作死了......

關於武德司與皇城司之間的事情,劉皇帝並不想過多的予以干預,這是兩雙耳目,有些衝突重疊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平衡之道,存乎一心,只要平衡不被打破,他就不會多說什麼。

二人退下之後,劉承祐又忍不住敲了敲額頭,東京這場購糧風波,確實讓劉皇帝警醒頗多。過去一直主張廣開言論,兼採衆議,羣策羣力,同時在引導民意,在精神洗腦上下功夫。

但這麼多年下來,似乎也有些跑偏了,廣開言路,羣策羣力,過度就變成了人多嘴雜,衆見不一,且容易泄密,大事小議,並不是沒有道理。

至於玩弄民意,邀買人心,洗腦洗着就變成開啓民智,衆說紛紜,人皆議政。劉皇帝都有些記不清,東京的普通士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議政,喜歡評點時政國策了。

這一回,雖然沒有真正鬧出大亂子,但已經讓劉皇帝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了,那是種事務脫離掌控的不安。必須加以遏制,防民之口或許不易,但是禁言一些“敏感詞”,還是能夠做到的,吃瓜看熱鬧聽故事沒關係,但是不能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和諧、民生安定......

同時,劉皇帝再度意識到,難怪有“愚民”一說,對於國家而言,普通百姓,還是該專注於“柴米油鹽醬醋茶,老婆孩子熱炕頭”,這纔是良民,這纔是順民,這纔是合格的被統治者。

而對於大漢這個君主專制的帝國,那就更該在這方面注意了,民之所以愚,也在於容易愚弄、蠱惑,該當防患於未然。

另外一方面則是,劉皇帝覺得自己對朝廷、朝廷對帝國的掌控能力,還有待提高,需要改善的地方也還有......

“陛下,韓熙載奉命求見,正於殿廡等候!”在劉皇帝沉下心反思之時,殿中舍人前來通報。

聞報,劉皇帝立刻來了精神,面上的冷峻消散,代之是臉柔和的笑意,揮了揮手,道:“宣!”

未己,韓熙載健步入殿,望了劉皇帝一眼,納頭便拜:“老朽韓熙載,參見陛下!”

“韓公免禮!”劉承祐一副溫和的姿態,對韓熙載道:“請坐!”

待其落座,劉承祐打量了一下這老兒,鬚髮雖然夾雜着白絲,但精神頭看起來不錯,關鍵是,竟然穿着一身“扎眼”的粗布衣裳。

嘴角微微上揚,劉皇帝仍舊笑吟吟的,道:“朕一直有意召見韓公聽取教誨,只是這段時間,百事操勞,難得空暇,一直到今日方纔接見,怠慢之處,還望海涵!”

劉皇帝這番話,可謂禮賢下士,給足了面子,真到天子面前,韓熙載也不會不知趣,當即表示:“陛下言重了!陛下勤勉朝政,日理萬機,時刻以天下蒼生爲念,這是臣子們敬仰並當學習的事。至於老朽,人既已老,見識淺薄,實不敢在陛下面前提教誨二字......”

聽其言,劉皇帝不由樂了,通過一直以來的情報分析,韓熙載此人可有些高傲,竟然也能低眉順眼地說出如此恭維之語,莫非是自己的王霸之氣爆發了,讓此公折服了?

心情好轉幾分,看着他,劉承祐道:“韓公不必過謙,你乃天下名士,文章既好,才幹突出,見識廣博,海內皆知,朕本該請教!”

說着,劉承祐還拿起御案上的一封奏表,對他道:“你前些日子給朕的上書,朕逐字逐句地閱讀了,其中對於治國的論述,很有見地,也深中綮肯,指出了不少大漢當下之弊,朕受益匪淺啊!”

聞言,韓熙載面色微喜,嘴裡還是謙虛道:“老朽只是清談罷了,以陛下之睿智,朝政之清明,所言事務,又豈需老朽贅言?”

“好了,韓公也不必再自晦以示謙遜了!”劉皇帝卻直接打斷他,眼神凜然地看着他,開口說出點實際的:“韓公之議,卻是集中在江南弊病上,似乎志在南方啊......”

迎着劉皇帝的目光,這眼神,這語氣,似乎含有幾分“懷疑”,韓熙載老臉頓時嚴肅了起來,鄭重地道:“陛下當知,老朽當年在金陵,曾主持過一次改革,持續數年,終因後繼乏力,而無法維持,宣告失敗,至今引以爲憾。因此,對於江南之弊,略有心得......”

“當初韓公的改革,可是爲了富國強兵,爲了對付大漢,爲了抵禦北兵啊!”劉承祐又悠悠然地說道。

“誠如陛下所言!”韓熙載也坦然承認,緊接着又道:“因此,老朽以爲,朝廷如欲革興其弊,政策、手段方面,亦當有所調整,以適應當下之民情、形勢!”

雖然反應並不那麼大,但劉皇帝的眼中還是流露出了一種名爲欣賞的意味,韓熙載頭腦很清楚啊,清楚地知道,改革的目標目的是什麼。凡是興革除弊,就怕爲了改而改,而罔顧目標,違背初衷。

“韓公所陳江南之弊頗多,但朕觀之,根本問題,還在土地!”劉承祐又輕飄飄地說了句。

見狀,韓熙載當即點頭道:“正是!老朽在南方多年,深知其弊。江南地區,民衆雖多,卻仍有足夠的田土可供開墾耕種,之所以會有大量無地可耕的百姓,皆因金陵朝廷,過於縱容權貴,兼併土地,又有豪右趁機興起,使得諸多百姓不得不依附權貴豪右......”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劉皇帝也就不再繞彎子了,對韓熙載灼灼而視,道:“當年韓公改革,無疾而終,朕有意讓你彌補這個遺憾,如今,朕有個得罪人的差事,不知韓公可願擔之!”

聞言,韓熙載頓時深吸了一口氣,起身拱手,長拜道:“願爲陛下效力!”

劉承祐笑了,指着韓熙載身上的衣裳道:“韓公本爲北方名士,既還本朝,實爲落葉歸根,怎麼着此粗布麻衣,當以錦袍相贈!”

說着,再度邀請韓熙載坐下,與之談論改興江南弊病的問題,暢談他當初的改革,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商討具體措施,聊得興起,乾脆留他一起用膳......

而經過與劉皇帝這一番談話,韓熙載躁鬱的心也跟着平靜下來,未己,劉皇帝下詔,以韓熙載爲東南安撫使,赴金陵辦差。

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64章 監國第407章 麻煩第6章 進士樓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88章 後續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50章 聽政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55章 符氏姐妹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87章 就國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15章 冬月第18章 請願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67章彈冠相慶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78章 南北併發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410章 剋制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61章 晉陽來人第311章 舊識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1736章 試炮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65章 楊無敵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11章 李沆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86章 發落南臣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40章 定論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9章 寫得不錯!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59章 病榻陳情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242章 戰後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77章 吏職變動第410章 剋制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51章 林邑國第59章 不知死第404章 冬夜第48章 耿崇美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25章 邢州事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452章 皇孫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
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78章 南北併發第164章 監國第407章 麻煩第6章 進士樓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188章 後續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50章 聽政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55章 符氏姐妹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87章 就國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15章 冬月第18章 請願第112章 幸災樂禍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67章彈冠相慶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78章 南北併發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410章 剋制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61章 晉陽來人第311章 舊識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1736章 試炮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65章 楊無敵第13章 舉城同歡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311章 李沆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86章 發落南臣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40章 定論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9章 寫得不錯!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59章 病榻陳情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96章 戰損與戰果第242章 戰後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77章 吏職變動第410章 剋制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51章 林邑國第59章 不知死第404章 冬夜第48章 耿崇美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25章 邢州事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452章 皇孫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