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荀攸用計傲孟起,典韋得力護奉先

荀攸進言道:“主公,馬超驕橫,此時又是報仇心切,不可讓其受挫,須得讓其連勝,如此一來,此人必定更是目空一切,則我軍勝算大增。”

呂布聞言,便道:“只怕傷了于禁。”

荀攸笑道:“于禁雖不及馬超,但自保有餘,主公安心觀看便是。”

既如此,呂布也是沒有多少什麼,靜靜看來。

兩馬交戰,鬥得合,于禁果然便就敗走。

其後,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

魏續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魏續於馬下。

幸得避讓及時,魏續總算是逃過一劫。

馬超連勝數場,信心大增,把槍望後一招,西涼兵一齊衝殺過來。

呂布眼見如此,便就依荀攸之言,率軍後撤。

西涼兵來得勢猛,那馬超、龐德、馬岱引百餘騎,直入中軍來捉呂布。

呂布本想返身與馬超一戰,只是如此不過就是意氣之爭,反倒是要失了戰機,故而便就忍下這口氣,先是回寨,卻得將士們用命,據定了寨柵,因此不曾多折軍馬。

馬超見佔不了什麼便宜,也就撤軍回城。

隨後,呂布收拾人馬,堅守寨柵,深溝高壘,不許出戰。

馬超每日引兵來寨前辱罵搦戰,呂布只是傳令教軍士堅守,如亂動者斬。

諸將道:“西涼之兵,盡使長槍,當選弓弩迎之。”

呂布笑道:“戰與不戰,皆在於我,非在賊也。賊雖有長槍,安能便刺?諸公但堅壁觀之,賊自退矣。”

諸將皆私相議曰:“主公自來征戰,一身當先;今敗於馬超,何如此之弱也?”

唯有荀攸等人,心中明白,因而皆是稱讚呂布心胸。

過了幾日,細作報來:“馬超又添二萬生力兵來助戰,乃是羌人部落。”

敵人實力大增,這本是壞事,但呂布聞之卻是大喜。

諸將不明,問道:“馬超添兵,主公反喜,何也?”

呂布倒是買了個關子,言道:“待吾勝了,卻對汝等說。”

三日後,細作又報關上又添馬超軍馬。

呂布又是大喜,就於帳中設宴作賀。

諸將皆暗笑,還道是呂布無謀,如此作態,爲的是穩定軍心。

呂布卻是清楚,笑道:“諸公笑我無破馬超之謀,公等有何良策?”

徐晃進言道:“今主公盛兵在此,賊亦全部現屯關上,此去河西,必無準備;若得一軍暗渡蒲阪津,先截賊歸路,主公徑發河北擊之,賊兩不相應,勢必危矣。”

呂布道:“公明之言,正合吾意。”便教徐晃引精兵四千,和鍾繇同去徑襲河西,伏于山谷之中,“待我渡河北同時擊之。”

徐晃、鍾繇領命、先引四千軍暗暗去了。

呂布又是下令,先教公孫續於蒲阪津,安排船筏,留曹仁守寨,呂布自領兵渡渭河,以觀其變。

早有細作報知馬超,得知呂布軍的動向。

馬超聞聽,言道:“今呂布不攻潼關,而使人準備船筏,欲渡河北,必將遏吾之後。吾當引一軍循河拒住岸北。敵兵不得渡,不消二十日,河東糧盡,敵兵必亂,卻循河南而擊之,呂布可擒矣。”

韓遂道:“不必如此。豈不聞兵法有云:‘兵半渡可擊,’待呂布軍渡至一半,汝卻於南岸擊之,敵軍皆死於河內矣。”

馬超聞言笑道:“叔父之言甚善。”即使人探聽呂布幾時渡河,準備致命一擊。

卻說呂布整兵已畢,分三停軍,前渡渭河,比及人馬到河口時,日光初起,先發精兵渡過北岸,開創營寨,呂布自引親隨護衛軍將百人,按劍坐於南岸,看軍渡河。忽然人報:“後邊白袍將軍到了!”

衆人皆認得是馬超,一擁下船。

河邊軍爭上船者,聲喧不止。操猶坐而不動,按劍指約休鬧。

只聽得人喊馬嘶,蜂擁而來,船上一將躍身上岸,呼曰:“賊至矣!請主公下船!”呂布視之,乃典韋也。呂布不信,反問道:“賊至此又能如何?”回頭視之,馬超已離不得百餘步。

因爲沒有帶赤兔馬,呂布不便交戰。

典韋拖呂布下船時,船已離岸一丈有餘,典韋負呂布一躍上船。隨行將士盡皆下水,扳住船邊,爭欲上船逃命。船小將翻,褚掣刀亂砍,傍船手盡折,倒於水中。急將船望下水棹去。

典韋立於梢上,忙用木篙撐之。

呂布也沒有閒着,這馬兒雖然沒帶,這弓弩卻是齊備,便就慢慢射之,居然也是射殺了數十人。

馬超趕到河岸,見船已流在半河,遂拈弓搭箭,喝令驍將繞河射之。

矢如雨急,典韋恐傷呂布,以左手舉馬鞍遮之。

馬超箭不虛發,船上駕舟之人,應弦落水;船中數十人皆被射倒。其船反撐不定,於急水中旋轉。

典韋獨奮神威,將兩腿夾舵搖撼,一手使篙撐船,一手舉鞍遮護呂布。

時有渭南縣令丁斐,在南山之上,見馬超追呂布甚急,恐傷呂布性命,遂將寨內牛隻馬匹,盡驅於外,漫山遍野,皆是牛馬。

西涼兵見之。都回身爭取牛馬,無心追趕,呂布因此安然無恙的得以逃脫,返回營寨。

方到北岸,便把船筏鑿沉。

諸將聽得呂布在河中逃難,急來救時,操已登岸。

典韋身被重鎧,箭皆嵌在甲上。

衆將保呂布至野寨中,皆拜於地而問安。

呂布卻是大笑道:“本侯今日幾爲小賊所困!”

典韋道:“若非有人縱馬放牛以誘賊,賊必努力渡河矣。”

想到這裡,呂布便就問道:“誘賊者誰也?”

有知者答曰:“渭南縣令丁斐也。”

“請他入內。。。”呂布道。

少頃,丁斐入見。

呂布笑道:“若非公之良謀,則吾安能如此輕易得脫。”

丁斐言道:“溫侯武藝超絕,自然不懼馬超,下官這等作爲,也是多此一舉,讓溫侯見笑了。。。”

呂布喜愛丁斐的謙恭,遂命其爲典軍校尉。

丁斐也是趁機道:“賊雖暫去,明日必復來。須以良策拒之。”

呂布笑道:“本侯早就準備了也。”遂喚諸將各分頭循河築起甬道,暫爲寨腳,賊若來時,陳兵於甬道外。內虛立旌旗,以爲疑兵;更沿河掘下壕塹,虛土棚蓋,河內以兵誘之:“賊急來必陷,賊陷便可擊矣。”

()

第190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五)二十二章 暗入洛陽謀異想鼎力相助見真情四第238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五)第41章 甚勇李廣難封侯,雖老黃忠仍上陣第70章 左右言他緩出兵三赤兔爲禮說張遼人頭晉進窺董卓第52章 舉杯邀酒三人友,物是人非事事休第33章 降十萬黑山軍民,攜一家親人野遊第163章 生戰意小虎入軍,得小子典韋笑然第177章 爲謀大事親範險,偷入洛陽說劉虞(三)第335章 入學校悄聲細語,見來客怒氣橫生第149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第89章 閔純守城退詐兵,無意尋得良將材第129章 一箭之威降雍奴第28章 情定終身不悔改,送君前往夢之地第63章 清晨煩事如夜星第74章 舊將王政欲通敵,前後突起定戰局第280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十四)第21章 雌雄巧答互議論,你來我往不服輸(十四)第26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四十一)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33章 降十萬黑山軍民,攜一家親人野遊第32章 戰官軍張燕問計,鬥賊人呂布妄爲第33章 殺雞儆猴整軍紀(四)第153章 謙恭細語請鄭公,童言無忌動人心第73章 戲志才用計延時,烏桓王親自出戰第16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非是隻在兒女情第4章 劉琦暗中害嬌娘,卻被他人護左右第13章 呂奉先挑槍送酒,張文遠中箭敗退第155章 此情皆在酒中憶第171章 羣英有名乃有實,王粲反覆低思量第62章 重談蹴鞠設比賽,劃謀用計破滾油第83章 見恩師心中安然第58章 取冀州顏良爲先,獻鉅鹿李歷在後第13章 呂奉先挑槍送酒,張文遠中箭敗退第44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九)第30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三十五)第30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四十一)第190章 以孝爲德結名士,以污爲惡誅富商第44章 蔣幹渡江說周瑜,蔡氏入敵投孫策第115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十一)第363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二十三)第130章 呂布三百敢援助第178章 英雄救美時常有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64章 閻圃勸說攻西川,張鬆主動入鄴城第125章 新說醋意惹人憐第272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六)第152章 嘆深夜不能如夢,感清晨應約拜府第150章 鄴城上下迎鄭公,汝臣輕彈靈指間第149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第13章 雌雄巧答互議論,你來我往不服輸(六)第93章 破鄴城論其生死,備重禮上府求賢第57章 報父仇馬超起兵,爲重利韓遂相助第72章 奪遼西公孫爲先,襲北平呂忠坐鎮第167章 困獸之鬥不知死(七)第118章 心生愧歉入閨閣,情到深處人孤獨第151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二)第49章 美周郎敗退柴桑,諸葛亮笑言緣故第37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二)第48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十三)第158章 草寇山口隱英雄(一)第167章 求賢若渴聚人才,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23章 論戰事喜出望外,說名士尷尬至極第149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第2章 雙女笑談臥車中,小太監慎看主子第23章 路遇邊兵起衝突第25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三十一)第100章 擒得賊首入營帳,竟是昔日名將後第300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三十四)第59章 臨行可喜掀朦朧第27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八)第259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三十六)第132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三)第140章 正是英雄配佳人,情深意切入洞房第24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八)第89章 千里河牀崩於內(二)第47章 典韋三問震敵軍,韓猛來運敗鄒丹第41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六)第34章 世間才俊荊襄最,當屬臥龍諸葛亮第24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二十一)第156章 巧使妙計離主臣第82章 楊阜儒生似戰神,馬超悍勇卻畏死第32章 送母入城離君臣,臨別之際隱藏言第178章 英雄救美時常有第78章 聚人才推行政令,來下邳孔融求救第65章 諸葛亮巧言試探,張子喬狂態畢露第72章 暗謀良將起私心第89章 四方猛士集漢中,八方纔俊對毒士(三)第372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三十二)第35章 內憂外患傾大漢第91章 沮則注痛斥同僚,韓文節無奈退場第31章 回北平防備袁紹,攻黑山試探本初第71章 一枝畫戟鬥高順第147章 遙想當日臨別言,上書推辭青州使第357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七)第88章 四方猛士集漢中,八方纔俊對毒士(二)第49章 袁紹中計殺子遠,呂布長襲破老瓊第340章 前軍夜渡穎水河,逼不得已仿前計第138章 朝廷爭辯始爲君,奉先晉級可封侯
第190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五)二十二章 暗入洛陽謀異想鼎力相助見真情四第238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五)第41章 甚勇李廣難封侯,雖老黃忠仍上陣第70章 左右言他緩出兵三赤兔爲禮說張遼人頭晉進窺董卓第52章 舉杯邀酒三人友,物是人非事事休第33章 降十萬黑山軍民,攜一家親人野遊第163章 生戰意小虎入軍,得小子典韋笑然第177章 爲謀大事親範險,偷入洛陽說劉虞(三)第335章 入學校悄聲細語,見來客怒氣橫生第149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第89章 閔純守城退詐兵,無意尋得良將材第129章 一箭之威降雍奴第28章 情定終身不悔改,送君前往夢之地第63章 清晨煩事如夜星第74章 舊將王政欲通敵,前後突起定戰局第280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十四)第21章 雌雄巧答互議論,你來我往不服輸(十四)第26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四十一)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33章 降十萬黑山軍民,攜一家親人野遊第32章 戰官軍張燕問計,鬥賊人呂布妄爲第33章 殺雞儆猴整軍紀(四)第153章 謙恭細語請鄭公,童言無忌動人心第73章 戲志才用計延時,烏桓王親自出戰第16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非是隻在兒女情第4章 劉琦暗中害嬌娘,卻被他人護左右第13章 呂奉先挑槍送酒,張文遠中箭敗退第155章 此情皆在酒中憶第171章 羣英有名乃有實,王粲反覆低思量第62章 重談蹴鞠設比賽,劃謀用計破滾油第83章 見恩師心中安然第58章 取冀州顏良爲先,獻鉅鹿李歷在後第13章 呂奉先挑槍送酒,張文遠中箭敗退第44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九)第30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三十五)第30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四十一)第190章 以孝爲德結名士,以污爲惡誅富商第44章 蔣幹渡江說周瑜,蔡氏入敵投孫策第115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十一)第363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二十三)第130章 呂布三百敢援助第178章 英雄救美時常有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64章 閻圃勸說攻西川,張鬆主動入鄴城第125章 新說醋意惹人憐第272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六)第152章 嘆深夜不能如夢,感清晨應約拜府第150章 鄴城上下迎鄭公,汝臣輕彈靈指間第149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第13章 雌雄巧答互議論,你來我往不服輸(六)第93章 破鄴城論其生死,備重禮上府求賢第57章 報父仇馬超起兵,爲重利韓遂相助第72章 奪遼西公孫爲先,襲北平呂忠坐鎮第167章 困獸之鬥不知死(七)第118章 心生愧歉入閨閣,情到深處人孤獨第151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二)第49章 美周郎敗退柴桑,諸葛亮笑言緣故第37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二)第48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十三)第158章 草寇山口隱英雄(一)第167章 求賢若渴聚人才,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23章 論戰事喜出望外,說名士尷尬至極第149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二十)第2章 雙女笑談臥車中,小太監慎看主子第23章 路遇邊兵起衝突第25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三十一)第100章 擒得賊首入營帳,竟是昔日名將後第300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三十四)第59章 臨行可喜掀朦朧第27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八)第259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三十六)第132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三)第140章 正是英雄配佳人,情深意切入洞房第24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八)第89章 千里河牀崩於內(二)第47章 典韋三問震敵軍,韓猛來運敗鄒丹第41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六)第34章 世間才俊荊襄最,當屬臥龍諸葛亮第24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二十一)第156章 巧使妙計離主臣第82章 楊阜儒生似戰神,馬超悍勇卻畏死第32章 送母入城離君臣,臨別之際隱藏言第178章 英雄救美時常有第78章 聚人才推行政令,來下邳孔融求救第65章 諸葛亮巧言試探,張子喬狂態畢露第72章 暗謀良將起私心第89章 四方猛士集漢中,八方纔俊對毒士(三)第372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三十二)第35章 內憂外患傾大漢第91章 沮則注痛斥同僚,韓文節無奈退場第31章 回北平防備袁紹,攻黑山試探本初第71章 一枝畫戟鬥高順第147章 遙想當日臨別言,上書推辭青州使第357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七)第88章 四方猛士集漢中,八方纔俊對毒士(二)第49章 袁紹中計殺子遠,呂布長襲破老瓊第340章 前軍夜渡穎水河,逼不得已仿前計第138章 朝廷爭辯始爲君,奉先晉級可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