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癡心

又是一年的乞巧節,齊家的幸福姐妹滿週歲了。

當日顧伽羅生產的時候是意外,隨後事情更是一件接着一件。兩隻小包子的洗三、滿月乃至百日都沒能好好慶賀一番。

齊謹之和顧伽羅都覺得十分對不住孩子們,他們夫妻有志一同的決定,女兒們的週歲時定要熱鬧的辦上一場盛宴。

所以,剛進七月份,齊家便開始向親朋好友送出了請帖。

恰好此時已經過了最熱的時節,被酷熱肆虐了一個夏天的貴人們也想出去活動一下,收到齊家的請柬後,紛紛表示到了正日子肯定會來吃一杯喜酒。

就連隱居靜月庵的妙真大師都回復,“初七那天我親去看看孩子們。”

雖然坊間有流言,說聖人與妙真因大皇子謀逆之事而生出了間隙,加上安王府的衰敗,許多人便有鼻子有眼的說什麼妙真已經失寵,聖人若不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早就將她徹底放逐了。

往年妙真也‘遠離世俗’,但卻會偶爾去皇城露個臉,而太后、聖人和皇后三尊大佛也會時不時的賞賜一些東西送去靜月庵,皇城和靜月庵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良性互動。

即便妙真住在城郊,內城的達官顯貴們也不敢忽視了她的存在。

但今年,從正月到七月,整整半年的時間,妙真竟一步都沒有踏出靜月庵。連嫡親兄長的喪禮,她也沒有露面。

宮裡頭的三位至尊也似忘了她,宮中再有什麼賞賜,受賞名單裡卻沒了蕭嫵的大名。

……聖人和妙真之間好像真的出了問題呢。

最讓貴人們在意的是,妙真彷彿真的要‘看破紅塵’了。不管京城發生了怎樣的大事,她都全無反應。

靜月庵就這樣一步步的遠離了京城上流社會的社交圈,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

就在大家以爲妙真大師真的要‘歸隱’的時候,她竟公開表示要來齊家吃喜酒。

這、這是個什麼情況?

衆人好奇又有些忐忑,京城沉悶了幾個月,表面平靜,底下卻是暗流涌動。

衆人有種預感。妙真的‘再度出山’。極有可能打破這種平靜。

於是乎,衆人對齊家雙生花的週歲宴愈發關注。

到了初七這一天,許多沒有受到邀請的人也趕了來。禮節性的奉上一份賀禮,便混進了齊家大宅。

新府的胡氏、吳氏婆媳兩個特意過來幫忙。

吳氏年輕,行事卻穩妥、幹練,清河縣主便安排她的二門處迎接堂客們。

吳氏過門沒一年。還算是新婦,她穿着大紅的衣裙。頭上簪着赤金嵌紅寶石的鳳釵,耳朵上、手腕子上也都帶着金燦燦的首飾,整個人看起來甚是富貴喜氣。

她笑語盈盈,親切有禮的招呼每一位來客。絲毫沒有因爲對方‘不請自來’而變了顏色。

但她心裡卻隱隱有些擔心。

抽了個空,吳氏和貼身大丫鬟耳語了幾句。

那丫鬟連連點頭,而後飛快的進了內院。去尋清河縣主或是顧伽羅討主意。

“無妨,那些貴客們應該是來討杯喜酒、沾沾喜氣。不必太過在意,”

顧伽羅忙得腳打後腦勺,但還是抽空跟那丫鬟說了幾句,“回去給你們家奶奶說,就說是我的意思,來者皆是客,人家既然進了齊家,咱們就當好生招待。這次勞煩弟妹了,請她多費些心。”

那丫鬟答應了一聲,見顧伽羅沒有其它的吩咐,這才快步回去覆命。

聽完丫鬟的轉述,吳氏心裡有了底氣:看來堂嫂早就預料到了今日的‘盛況’,約莫心中也有了應對的法子。既是這樣,她就不必擔心了。

於是,吳氏繼續熱情的與來客們見禮、寒暄。

不多時,齊家接待堂客的花廳裡便圍滿了身着華服的貴婦,衣香鬢影,花團錦簇,好一派富貴熱鬧的場景。

而妙真大師的到來,則將這熱鬧的氣氛推到了高氵朝。

只見她一身藕荷色的衣裙,烏鴉鴉的長髮隨意綰了個髻,別了一根翠玉簪子。

除了手腕上的一串鳳眼菩提佛珠,妙真周身上下再無首飾。

跟滿屋子衣飾華美的貴婦一比,妙真的裝束只能用一個詞兒來形容——素淨。

但衆人看到她的穿着時,卻瞪大了眼睛——這得有二十年了吧,蕭嫵自打變成妙真,她便再也沒有穿過俗家的衣服。

就算是進宮,她也是一身灰色的尼姑袍。

果然有情況!

衆貴婦們興奮的左右環顧,跟身邊相熟的人交換眼色。

WWW★ttκá n★C〇

方纔還熱鬧的花廳瞬間變得安靜下來,屋子裡眼神亂飛,場面有些詭異。

妙真卻似沒有察覺,親暱的挽着顧伽羅的胳膊,“早就說來看看兩個小丫頭,偏巧我的身子一直不好。天又熱,我實在不耐煩挪動。幸好這幾日天涼爽了些,我在城外呆地也有些厭了,便來你這兒湊個熱鬧、沾點人氣兒——”

顧伽羅笑着說:“大師您真是太客氣了,您能屈尊前來,我們齊家是蓬蓽生輝……倖幸和福姐兒已經會說話了,今天早上還叫娘呢,特別乖巧,待會兒您瞧了肯定喜歡。”

“哦?是嗎?孩子們已經會說話了?”

妙真十分歡喜,眼底都帶着暖暖的笑意。在場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妙真是真喜歡齊家的雙生花。哦不,確切來說,她是真喜歡齊顧氏這個晚輩。

莫非坊間的傳言是真的?

齊顧氏是妙真流落在外的親生女兒?

至於年前的那個什麼劉楚楚,則是妙真拿來做戲的一顆棋子?

有些貴婦看着妙真和顧伽羅的溫馨互動,暗地裡琢磨着。

清河縣主迎了出來,恭敬的向妙真行了禮,見吉時到了。便吩咐將倖幸和福姐兒抱了出來。

兩個胖糰子穿着一模一樣的大紅繡金線的衣裙,柔軟黑亮的頭髮紮了個小辮兒,眉間各用胭脂點了個紅點,白嫩嫩、米分嘟嘟,漂亮可愛得宛如觀音座下的一雙童女。

衆人瞧了,稱讚不已。

這倒不是她們有意討好,實在是兩個孩子長得太好了。

瞧這小模樣兒。專挑父母的長處來長。大的偏向母親。嬌美可人;小的更像

父親,英氣中又不乏美麗。

最讓堂客們眼熱的是一對小姐妹壯實的模樣。嘖嘖,小胳膊、小腿兒胖得像藕瓜兒。一節一節的,看着就讓人喜歡。且看氣色,兩個孩子都十分健康。

誰說這倆孩子是早產兒來着?

看人家這模樣,比足月的孩子還要強上幾分呢。

乳母將倖幸放到花廳正中央的大圓桌上。桌子上擺放着筆墨紙硯、尺子、繡花繃、算盤、印章、書本等東西。

顧伽羅彎腰對倖幸說,“幸姐兒乖。看看這裡面有喜歡的嗎?喜歡哪個就拿起來,好不好?”

顧伽羅指了指圓桌上的東西,故意做了個抓取的手勢。

倖幸烏溜溜的大眼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笑盈盈的祖母。然後又看了看四周圍攏的貴婦,似乎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笑呵呵的呆坐在圓桌正中央。動也不動。

清河縣主見狀,趕忙上前一步。隨手拿了個胭脂盒,“幸姐兒,這裡有好些好東西呢,你喜歡哪一個啊?”

胭脂盒是琺琅彩瓷的小蓋盒,顏色豔麗,造型精巧,幸姐兒的注意力瞬間就被轉移了。

清河縣主放下胭脂盒,又拿了個巴掌大的金算盤,“這個喜不喜歡?喜歡的話就自己過來拿!”

幸姐兒似乎明白了祖母的意思,麻利的爬起來,搖搖晃晃的在圓桌上溜達起來。

她先是抓了一本書,晃了晃,又丟在了一旁。接着又相中了顧伽羅的印章,摸起來就想往嘴裡塞,被乳母慌忙攔下。小丫頭頓時不高興了,直接將印章丟給了乳母。

最後,在衆人關注的視線中,倖幸抓起了一柄小木劍,她瞧了一眼顧伽羅,見母親並沒有露出生氣的神情,這才喜滋滋的將小木劍抱在懷中。

“好,不愧是齊家的女兒,果然有先祖遺風,”

妙真率先擊掌稱讚,她扭頭對顧伽羅道:“阿羅,看來你要養一個巾幗英雄咯。”

衆堂客聞言,紛紛出聲附和,稱讚倖幸是‘虎父無犬女’。

顧伽羅和清河縣主十分高興,她們都明白,抓週不過是求個好兆頭,將來倖幸會是個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準。但看到小丫頭揮舞着木劍的樣子,她們還是忍不住暢想:以後倖幸定能像老祖宗那般有出息!

一番稱讚後,乳母將倖幸抱了起來。

福姐兒的乳母則將福姐兒放到了圓桌上。

顧伽羅知道小女兒的性子,她柔聲對福姐兒說:“阿福,你看你姐姐都抓了一樣東西,你也必須抓一樣,否則待會兒就不能回去睡覺覺咯!”

阿福喜靜不喜動,能躺着絕對不站着,能睡着絕對不睜眼,對她而言,不許她睡午覺,絕對是最慘無人道的懲罰。

果然,聽到顧伽羅的‘威脅’,阿福慢吞吞的擡起眼皮掃了母親一眼,而後也不動彈,擡手就抓了一個錦盒。

顧伽羅愣了下,她沒記得事先準備了這個錦盒啊。

更確切的說,她根本就沒見過這個錦盒。

“好!好一個小阿福,隨手就拿了本宮的印章。果然名副其實,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妙真眼底泛着亮光,灼灼的盯着沉靜從容的小女娃兒,連聲讚道。

什麼?

這錦盒裡放着的是長寧公主的印章?!

四周的貴婦中,有心思靈透的,當下便聽出了妙真話裡的玄機。

妙真方纔自稱‘本宮’,也就是說,她是以長寧長公主的身份在說話。

而長公主的印章,不是官印,卻也有非常重要的代表作用。

據說當年先帝身染重病,還是太子的當今聖人被幾個兄弟陷害身陷困境,是長寧公主幫他穩住了後宮。

那時加蓋了皇后金印的懿旨都出不了坤寧宮,唯有印有‘聽濤閣主’小印的信函能在宮城暢通無阻。

‘聽濤閣主’是長寧公主的雅號,而面前這錦盒裡的印章,十有八/九就是那一枚神奇又具有特殊含義的‘聽濤閣主’印。

想到這一節的貴婦們紛紛變了臉色,看向福姐兒的目光極爲複雜。

清河縣主微微蹙了蹙眉頭,瞥眼去看顧伽羅,見她毫無意外之色,心中便有了答案。看來,今日的事,兒媳早就跟妙真商量好了。

但,妙真真的願意將她的一切都傳給阿福,哦不,是傳給顧伽羅?

清河在疑惑,宮裡的聖人也在疑惑。

“你沒有看錯?齊顧氏的女兒果真抓了蕭嫵的印章?”

聖人比任何人都清楚‘聽濤閣主’印的價值。這枚印章,可是老頭子即先帝在成百上千的極品玉石中挑選出來的一塊玉石,親自寫了‘聽濤閣主’四個字,然後交由匠人雕刻而成。

有一段時間,蕭嫵的‘聽濤閣主’印都能當玉璽使用。

而先帝留給蕭嫵的影衛,更是直接向這枚印章效忠。

當然,蕭嫵活着的時候,這枚印章的作用並不大。可一旦她死了,這印章便是她一切產業和資源的代表,誰拿到了印章,也就得到了蕭嫵的所有遺產,包括影衛!

“回稟陛下,微臣絕對沒有看錯。且花廳裡有數十權爵家的女眷,她們也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幕。而且長公主還親口說齊顧氏的小女兒是個有福氣的。”

趙耿躬身立在一旁,恭敬的回道。

聖人沉默,趙耿絕不會騙他,看來蕭嫵確實那樣做了。

她、到底想幹什麼?

剛安分了幾個月,她又想攪風攪雨了?!

良久,聖人方緩緩說道,“你給我盯緊了靜月庵,還有,齊家也不要放鬆了警惕。尤其是齊顧氏,她,很不簡單。”

能讓蕭嫵託付家底,顧伽羅絕對不是個省油的燈。

最後,聖人又補了一句,“還有蕭道宗那邊,儘快收集證據。‘軍方’?哼,他們也敢自稱‘軍方’?!”

趙耿沒敢擡頭,低聲應道:“臣謹遵命!”

蕭道宗並不知道他已經被錦衣衛盯上了,此時,他也在跟兒子討論齊家雙生花抓週的事。

“看來,蕭嫵已經下定了決心。四正,那件事不能再拖了,必須儘快解決。”蕭道宗沉聲說道。

蕭罡揚起下巴,自信滿滿的說:“父親,您就放心吧,兒子會盡快拿下顧氏——”。

第147章 表妹來了第158章 立威?第79章 風起第71章 親兄弟第147章 表妹來了第110章 誰人不算計第41章 雪災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 爲難第44章 臉疼,肉更疼!第38章 初露端倪第19章 腦洞大開第34章 伏線第125章 京中來人第63章 豬隊友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135章 潑髒水第10章 暗生間隙第60章 羣魔亂舞(四)第144章 妙真的報復第96章 紛至第25章 語出驚人第146章 幸與福第76章 又一個爛攤子?第53章 命中註定第150章 楚佩(二)第135章 魅影乍現第50章 又要開始了第58章 清君側第76章 女人不好惹(一)第7章 無恥算計第141章 隱瞞第7章 大奶奶威武第59章 羣魔亂舞(三)第128章 母女第129章 原來是他第164章 又出事了第142章 坑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第62章 女人就是任性(二)第109章 是她?!第146章 幸與福第79章 風起第133章 果然第115章 血咒第76章 又一個爛攤子?第15章 窩火第150章 世界真奇妙第30章 準備動手第139章 煩第135章 魅影乍現第33章 好戲開鑼第86章 請求第36章 撕破臉第42章 忽悠第79章 風起第83章 後續第41章 雪災第120章 殺心第129章 原來是他第32章 誰也不無辜第7章 人不要臉第118章 還真是她!第143章 再坑!第150章 楚佩(二)第119章 鹽第18章 心動第11章 震驚第149章 萬萬沒想到第87章 **煩第66章 兩樁親事第33章 陷害第2章 雙‘喜’臨門第136章 亂第77章 結交第27章 都來了第70章 有仇不報非貴女第91章 得意第38章 初露端倪第32章 中毒第3章 你橫我更橫第30章 展家(一)第46章 傻了第121章 打擂臺第11章 既來之第52章 花式作死(一)第147章 表妹來了第50章 又要開始了第51章 還是有哥哥好啊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40章 姚希若來了第39章 “託孤”第157章 迴歸第61章 坑你沒商量第24章 還是錢鬧的第74章 添妝(二)第91章 得意第56章 風暴前的寧靜(二)第139章 煩第51章 昏厥
第147章 表妹來了第158章 立威?第79章 風起第71章 親兄弟第147章 表妹來了第110章 誰人不算計第41章 雪災第92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 爲難第44章 臉疼,肉更疼!第38章 初露端倪第19章 腦洞大開第34章 伏線第125章 京中來人第63章 豬隊友第43章 分家風波(二)第135章 潑髒水第10章 暗生間隙第60章 羣魔亂舞(四)第144章 妙真的報復第96章 紛至第25章 語出驚人第146章 幸與福第76章 又一個爛攤子?第53章 命中註定第150章 楚佩(二)第135章 魅影乍現第50章 又要開始了第58章 清君側第76章 女人不好惹(一)第7章 無恥算計第141章 隱瞞第7章 大奶奶威武第59章 羣魔亂舞(三)第128章 母女第129章 原來是他第164章 又出事了第142章 坑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第62章 女人就是任性(二)第109章 是她?!第146章 幸與福第79章 風起第133章 果然第115章 血咒第76章 又一個爛攤子?第15章 窩火第150章 世界真奇妙第30章 準備動手第139章 煩第135章 魅影乍現第33章 好戲開鑼第86章 請求第36章 撕破臉第42章 忽悠第79章 風起第83章 後續第41章 雪災第120章 殺心第129章 原來是他第32章 誰也不無辜第7章 人不要臉第118章 還真是她!第143章 再坑!第150章 楚佩(二)第119章 鹽第18章 心動第11章 震驚第149章 萬萬沒想到第87章 **煩第66章 兩樁親事第33章 陷害第2章 雙‘喜’臨門第136章 亂第77章 結交第27章 都來了第70章 有仇不報非貴女第91章 得意第38章 初露端倪第32章 中毒第3章 你橫我更橫第30章 展家(一)第46章 傻了第121章 打擂臺第11章 既來之第52章 花式作死(一)第147章 表妹來了第50章 又要開始了第51章 還是有哥哥好啊第119章 初露馬腳第40章 姚希若來了第39章 “託孤”第157章 迴歸第61章 坑你沒商量第24章 還是錢鬧的第74章 添妝(二)第91章 得意第56章 風暴前的寧靜(二)第139章 煩第51章 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