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歷史的慣性

希特勒在1941年1月4日決定出兵希臘,這個決定是在英國增援希臘之後才希特勒才最終下定決心的。丘吉爾在決定援助希臘前也同樣躊躇過,他覺得,在希臘這個勇敢的小國危難時捨棄不顧,在政治上和道義上都是行不通的。

當然了,這也是接受了之前的教訓之後,痛定思痛纔有了這樣的覺悟。英國人忘不掉之前在盟友波蘭遭受納粹德國進攻的時候,英國和法國的表現。在1939年波蘭戰爭之後的幾個月內,英法軍隊駐守的西線戰場絲毫沒有動靜,曾經獲得“莫名其妙的戰爭”這一諢名。

就連法國的老百姓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長時期等來等去,除了在東北邊境的真空地帶有幾次不引人注目的小接觸和多次不見敵機蹤影的空襲警報外,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長時間的妥協使危害異常的深遠,最後更是導致了法國迅速敗亡這一災難性的後果。當時法國的空襲警報系統的性能很差,警報器往往會平白無故地把城市居民從牀上拖了起來。地下室已經改作防空掩蔽所,由看門人負責管理;美術品已經遷往鄉間別墅;紀念碑則用沙袋加以保護;人們揹着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用的防毒面具在四處遊蕩。某些商品開始配給,作爲一種警告而不是一種必要。

爲了維持軍火工廠的生產,某些技術性活計已定爲“保留性職業”,那裡的工人工作照常,工資照舊,而且還常常在家裡幹活。同一些被徵召服役的人相比,情況懸殊,再加上某些“保留性職業”理由並不充足,因此就引起嫉妒和不滿情緒。人們對前途既感恐懼。對現實又感空虛,這樣就滋長起聽天由命或煩躁激動的情緒,而不是下決心奮起行動。

在軍隊中,永遠是千篇一律的刻板生活。除了舉行一些徒然無用的訓練外,一直毫無作爲,這種狀況漸漸使士氣委靡下去。指揮官們也意識到這一點,就把公平地安排休假、舉辦體育活動、演劇、放電影等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以此來排遣這種強制性的閒散日子。可是,人們漸漸地開始懷疑這個戰爭到底有多少必要性,特別是這種宣而不戰的局面。人們抱着一線的希望,想通過某種奇蹟。使這個戰爭在它還沒有真正開始之前就結束了,要末用封鎖使敵人絕糧而屈服,要末由敵人鬧內鬨而崩潰。派出的飛機每晚都要在敵境丟下許多東西。但不是炸彈。而是給熟睡中的德國人扔下成噸成噸的傳單。

人民當中這種厭倦情緒和茫茫然的感覺不可能不感染政界人士。因此,雖然還沒有發展成一個主張議和的黨派,卻有一股渴望議和的趨向。它雖然還沒有組織起來,但心情卻是十分殷切的,這一部分人甚至在參議院已經有了自己的發言人。

另外關於空襲高加索和支援芬蘭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一部分也是想以此來煽動公衆輿論,給人以這樣的印象:戰爭是真正開始了。但並沒有擾亂任何人的和平心情,因爲戰事既發生在遙遠的地方,而且規模也是比較有限的。

正是因爲應發這種奇怪的舉動,不但眼睜睜地看着波蘭被德國人滅掉,更重要的是讓法國人沒有在第一時間轉到戰爭軌道上來,最後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就可以預料得到了。

在丘吉爾看來,希臘這個小國的頑強性,正在喚起各被佔領國家人民的積極性,並博得以羅斯福爲首的美國人的欽佩。儘管英國國內此時有很多人認爲保衛埃及纔是大英帝國是最爲重要的事,;他們不想把打算用於非洲前線的增援部隊轉移到希臘去。

但是首相的衝動以及他對冒險的熱中,最終還是使丘吉爾作出援助希臘的決定。1941年1月1日開始,每週有兩個運輸船隊,從利比亞前線或埃及的後備軍中把六萬八千人安然地運到希臘。

英國人接入巴爾幹半島戰局,這讓希特勒憤怒的同時卻無可奈何,只能被動的決定救援意大利這個比豬還要愚蠢的隊友。

德國最高統帥部作出一個計劃,要把山地作戰部隊和裝甲兵總共一個軍,開到意希前線,協助意大利人固守陣地,並發動反攻。如果有必要,這一個軍將支援第十二集團軍從保加利亞朝薩洛尼卡方向進攻。

德國最終還是介入了巴爾幹半島上的爭奪,雖然戰爭的勝負還未可知,但是希臘對意大利入侵之抵抗以及英國和德國相繼介入巴爾幹半島風雲,這一系列的舉動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進程有這極爲重大影響。

德國在巴爾幹的干預推遲了巴巴羅薩行動,特別是不久之後在克里特島之空降作戰對飛機及傘兵付出代價及影響戰果,這一點從戰後公開的一段希特勒與萊尼.裡芬斯塔爾的談話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如果意大利沒有進攻希臘及需要我們幫助,戰爭的進程將會大爲不同,我們可以在俄羅斯嚴寒來臨前攻佔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更不會有之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加上佔領希臘需要鎮壓游擊隊及防守該地以防盟軍進攻,在戰爭中牽制了一些德國及意大利師團,雖然絕大多數是戰力較差的次級師與外籍武裝親衛隊,但是卻依然極大地牽制了德國的實力。

德國軍隊出兵巴爾幹半島的消息傳來,陳鋒頗感無奈,同時也很是鬱悶。雖然說巴爾幹半島誰勝誰負和陳鋒半毛錢關係也沒有,但是德國人暫停進攻蘇聯卻與陳鋒的關係休慼與共。

原本按照陳鋒的想法,德國人得到青黴素藥物以及生產設備之後就會着手向蘇聯發動進攻,時間應該在1941年的2月底到三月初,這樣既避過了蘇聯的嚴冬,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在大半年內拿下莫斯科以及斯大林格勒。

因此,陳鋒甚至不惜提早結束了冀南會戰,將一部分精銳調到了東方市附近。陳鋒打算在蘇德會戰最緊要的關頭向斯大林提出歸還中國領土的要求,如果斯大林屈服的話那彼此之間還是朋友,如若不然陳鋒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遠東以及西伯利亞攻佔。雖然這種行爲有點下作,但是爲了中國的未來,也爲了自己的小命,陳鋒並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

然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歷史的慣性絕對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改變的,弄了半天曆史又回到了之前的老路上來,而且時間是會還有一點滯後,這讓陳鋒徒呼奈何。

無奈之下,陳鋒只好將注意力轉到了塞北省,現在轄區內還有很多事情急需他處理。恰在此時,花榮向陳鋒遞交了一份電報,電報是蘇聯方面發來的,上當了通知陳鋒,新式坦克廠的選址已經確定了,就建在烏蘭烏德,那裡靠近外蒙古,上當了將原來一個生產拖拉機的工廠進行了改造,並且派來大量的蘇聯工程師。

工廠改建完成後,上當了就迫不及待的要求陳鋒派人將新式坦克的生產線運到烏蘭烏德,顯然斯大林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德國的威脅。

另外,上當了還告訴陳鋒,秋明地區的人員撤退等相關事宜也都辦妥了,現在他的部隊以及工人可以隨時入主秋明。在電報中斯大林特別提醒陳鋒,希望他嚴守雙方之間的約定,進駐秋明地區的軍隊絕對不能超過一個步兵旅,最好是能控制在一個團。

看完電報後,陳鋒立即派人將李文生、楊毅以及隋勁光找來,這件事他需要徵求他們的意見。

很快李文生等人相繼來到了陳鋒的辦公室,陳鋒將事情說了一遍,然後問道:“你們三個,一個是戰區副司令長官、一個師戰區參謀長,另一個是戰區後勤部長,我想徵求一下你們的意見,我們應該派多少人到蘇聯合適?”

李文生最先開口說話:“司令,依我看來派多少人並不重要,蘇聯人讓我們把人數控制在一個旅甚至是一個團,人數越少越好。但是我認爲我們派一個營就足夠了!”

“哦,說說你的想法!”陳鋒道。

“秋明現在雖然被蘇聯人割讓給了我們,而且還是永久性割讓,但是有一點我們卻不能否認,秋明還是處於蘇聯境內,對於我們來說那裡就是一塊飛地,蘇聯人將哪裡割讓給我們也不是出於自願,是迫不得已而已,或者說是形式所迫。”

“這樣一來,如果有一天蘇聯人的實力足以橫掃我們,或者是他們解決了外患,可以集中兵力對付我們的時候,我想蘇聯人不會猶豫的。所以現在我們在秋明地區駐紮多少人都一樣,一個旅和一個營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在蘇聯動輒以十萬計的大軍面前,我們駐紮在秋明的部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我認爲一個營的兵力足以!”李文生分析道。

第71章 公祭(一)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595章 密談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115章 大搜山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84章 破局(二)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223章 亨利第78章 死局(二)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162章 必須死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149章 戰車第344章 會議2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212章 反攻(1)第113章 救援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309章 戰雷(三)第355章 南洋領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74章 撫卹制度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43章 會議1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307章 戰雷(一)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670章 開往中途島海的中國艦隊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208章 全面出擊第53章 抗命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487章 取名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77章 死局(一)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587章 夫妻夜話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215章 分歧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410章 激烈的御前之爭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25章 增援天鎮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444章 衝突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681章 背地裡的陰招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
第71章 公祭(一)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595章 密談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115章 大搜山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84章 破局(二)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223章 亨利第78章 死局(二)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162章 必須死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149章 戰車第344章 會議2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212章 反攻(1)第113章 救援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309章 戰雷(三)第355章 南洋領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74章 撫卹制度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43章 會議1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307章 戰雷(一)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670章 開往中途島海的中國艦隊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208章 全面出擊第53章 抗命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487章 取名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77章 死局(一)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587章 夫妻夜話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215章 分歧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410章 激烈的御前之爭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25章 增援天鎮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268章 諜戰風雲(四)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444章 衝突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681章 背地裡的陰招第399章 收穫與移民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652章 大東北戰略——入晉與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