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考

新媒體環境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考

馬英勇

摘要:以互聯網爲代表的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使黨的執政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它既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帶來機遇,同時也形成嚴峻挑戰。執政黨必須抓住機遇,同時面對挑戰,牢固樹立執政爲民的理念,提高黨的新聞執政能力,增強文化傳播力和感染力,建立黨的新興媒體傳播主陣地,健全法規制度,培養黨員幹部駕馭新媒體的本領,提高執政能力。

關鍵詞:新媒體;執政能力;機遇;挑戰;對策

當今時代的新媒體主要是指建立在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互聯網基礎上的各種媒體,它包括相對於書信、電話、報刊、廣播、電影、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的依託數字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新技術向受衆提供信息服務的新興媒體。新媒體種類很多,主要有博客、播客、維客、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電子郵箱、手機短信、手機彩信、手機報紙、手機廣播電視、數字電視、IPTV、網絡電視、虛擬社區、門戶網站、簡易聚合、網絡文學、網絡動畫、網絡遊戲、網絡雜誌、網絡廣播、移動電視等。僅就互聯網而言,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31.8%。寬帶網民規模達到3.64億人。手機網民規模達2.77億人。IPv4地址數達2.5億個,域名總數達1121萬個,其中.CN域名數爲725萬個,網站數達279萬個,國際出口帶寬達998,217Mbps。它使得信息不僅能及時準確地傳播到每一個角落,而且給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以及人們的思想方式、行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帶來深刻影響。與此同時,中國又處在社會快速轉型時期,現代化建設急速發展,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黨的建設自身也處在改革過程中。在這種背景下,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所帶來的政治影響,也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帶來新機遇與挑戰。

一、新媒體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帶來的機遇

新媒體所特有的消解性、便捷性、交互性、多元性、透明性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開創並且構成了新的數字民主,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創造良好的機遇。

1.新媒體爲黨提高執政效率構建新平臺

執政效率是執政黨執政能力的集中體現,執政效率的提高需要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充分佔有信息,科學優化信息,及時傳遞信息。截至2009年底,我們黨已經是一個擁有7795.5萬名黨員,379.2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如何高效率地管好這樣一個大黨,不僅是黨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黨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體現。手機短信、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出現,以其快速便捷的優勢已經逐漸成爲了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別是互聯網連通世界的各個角落,能夠迅速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爲數字信息進行傳播,爲全黨全國人民所接受,能夠將黨的科學決策迅速通過信息化的途徑轉化爲執政活動。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各類人員在產業之間轉移和地區之間流動日益頻繁,其中有不少是共產黨員。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任務。新媒體在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對他們進行政策宣傳、思想教育、組織關係接轉等方面有獨特優勢,這樣既方便組織管理,又提高工作效率。

2.新媒體爲黨密切聯繫羣衆架起新橋樑

密切聯繫羣衆是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實現‘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羣衆,必須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羣衆工作。”新媒體爲黨密切聯繫羣衆,做好羣衆工作搭建了新平臺。新媒體實現了聲音、文字、圖像的即時傳遞,其超時空傳播和資源共享的優勢,成爲知民情、解民意、聚民智的重要渠道。通過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傳遞原生態的羣衆情緒和民意,執政黨與羣衆進行經常性的溝通、交流,着力尋找黨心和民意的“共鳴點”,促進民意與政策的互動,提高執政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在潛移默化之中,鞏固了執政黨的羣衆基礎和階級基礎。

3.新媒體爲黨民主執政加強監督營造新環境

新時期黨的建設要求決策民主化、科學化,黨員要充分行使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表達權的呼聲日漸增強。因爲黨員人數較多,不可能直接聽取每個黨員的呼聲要求,但是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充分收集大多數黨員的意見,及時傳達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反饋,讓廣大黨員參與各種不便廣泛召集的活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黨的執政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隨着政府運作透明化,行政信息公開化,人們控制信息的能力大爲增強,公衆的知情意識、民主意識、政治參與意識逐漸得到了認可和尊重,新媒體拓展了羣衆的監督空間和渠道。通過網民的政治監督、輿論監督、網絡舉報、網上反腐、網民問責、網絡議程設置,實現公衆政治民主權利的落實,形成羣衆監督新環境。

4.新媒體爲黨佔領意識形態陣地提供新手段

以網絡爲代表的新媒體打破了以往信息交流中的地域限制,成爲思想文化信息和社會輿論的集散地,爲黨的意識形態建設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空間。新媒體正在由被動的傳統媒體發佈新聞的平臺,變成更爲主動的新聞線索發現者、新聞熱點設定者、新聞評論發佈者,爲黨佔領意識形態陣地提供了新手段。通過對新媒體輿論的監管和引導,強化內外輿情的實時監控,分析研判處理輿情熱點敏感問題,及時發佈權威信息,用馬克思主義佔領網絡陣地,消除西方不良思想的影響,淨化網絡空氣,保證黨的主旋律的弘揚。

二、新媒體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帶來的挑戰

新媒體的大衆化,不僅打破了特定社會階層對政治信息的壟斷。而且打破了對信息傳播的限制。新媒體技術在強化公民政治參與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民衆的獨立性。新媒體對黨提高執政能力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得黨的建設面臨許多新挑戰。

1.對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安全的挑戰。網絡等新媒體既可以凝聚民族力量,也能削弱政府權威。難以控制的跨國信息流動,爲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滲透我國以及敵對分子進行政治顛覆提供了新工具。西方國家憑藉科技優勢控制信息的輸出發佈,在網上兜售西方的民主觀念、政治模式、價值取向和生活方

式,以和平方式入侵我們的文化領域,企圖瓦解民族感情、淡化政治意識形態。恐怖組織、邪教組織、分裂勢力也肆意利用網絡等新媒體蠱惑人心、混淆視聽、借題發揮。西方媒體曾揚言:“互聯網的出現使中國遇到了真正的對手”,“要用互聯網崩裂中國的長城”。**、藏獨、疆獨、臺獨等反動勢力,在境外開辦了反動中文網站。隨着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互聯網上的影響與反影響、滲透與反滲透、攻擊與反攻擊將更加頻繁,和敵對勢力的鬥爭將長期而艱鉅。我們一旦失語,就會喪失輿論的主導權,扭轉劣勢的難度將會成倍地增大,黨的權威性與公信力就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2.對意識形態構建形成挑戰。傳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構建是向人民羣衆單向性地傳播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使人民羣衆樹立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思維方式,體現出了鮮明的導向性。而網絡等新媒體弱化了個體對權威的相對依附,過去依靠組織的權威進行意識形態灌輸的優勢不復存在。新媒體信息的複雜性,尤其是西方敵對勢力“分化”、“西化”的思想,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構建提出了挑戰,增大了社會思想整合和凝聚人心的難度。普通人民羣衆在信息的甄別和選擇上常常無所適從,原有的意識形態構建就會出現裂縫,民衆政治參與的理性必受影響。新媒體大大突破了黨和政府的控制範圍,對意識形態的管理和引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3.對維護穩定工作形成挑戰。近年來,我國發生了許多大事喜事難事,從汶川大地震到北京奧運,從新疆“7·5事件”到上海世博,這些大事爲新媒體提供了展現的空間。無論是從信息量還是從觀點數量來看,新媒體都無可爭辯地壓倒了傳統媒體,已經成爲社會輿論最重要的發源地。但也由於新媒體的傳播常常伴有信息虛假不實、情緒偏激狹隘、分析缺乏深度的缺陷,有些地方性、局部性的事件,如上海楊佳襲警案、雲南孟連警民衝突、貴州甕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鄧玉嬌事件等一夜之間被放大,輿論發酵,民意沸騰,許多不明真向的羣衆上街聚集,更有不法分子藉機挑釁鬧事,對維護穩定工作帶來嚴峻挑戰。

4.對領導幹部素質和能力構成挑戰。黨的領導幹部的媒體素養不僅決定了對新媒體的掌握、熟悉和運用及其創新能力與想象能力的發揮,而且決定了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過程中對於新媒體的認識、使用和發展程度。而一些領導幹部不能與時俱進,不願去學習掌握新媒體,存在新媒體技術意識淡薄、網絡技術水平低、缺乏接受新鮮事物的敏銳性、觀念更新不夠等不足之處,影響了黨羣關係和黨在新媒體背景下執政能力的提升和發揮。

三、新媒體環境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對策思考

在新媒體環境中,黨的執政能力將經受嚴峻考驗,對新媒體的運用和管理能力也是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只有提高運用新媒體、管理新媒體、駕馭新媒體的能力,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

1.牢固樹立執政爲民的理念,促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面對新媒體,黨的執政環境越來越呈現出開放性、公衆性、多元性的特徵。當今世界,知識經濟方興未艾,信息化浪潮風起雲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並日益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任何重大政治、經濟、社會問題都涉及許多領域的科學知識,需要發揮多個學科的各類人才的集體智慧,依靠科學方法才能解決。當前,世界範圍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改變着人類的生活方式,引起了生產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深刻變化,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新媒體已經成爲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效工具和強大武器。我們處於新媒體的信息海洋中,作爲執政黨,要充分佔有信息,提高信息甄別判斷力,增強快速反應能力。只有如此,方能實現科學決策,爲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寶貴的智力支持。民主執政要求決策民主化,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集中民智,體現民意,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還要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民主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爲人民謀利益。“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言路暢通,才能政治清明,推進整個社會向前發展。必須通過新媒體等先進的信息手段密切與人民羣衆的聯繫,提高執政過程的透明度,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2.提高黨的新聞執政能力,增強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新媒體以其及時、海量、互動等特點,使來自全球範圍的思想、觀念、文化**,成爲各種思想文化碰撞的平臺、利益訴求的集散地和意識形態較量的戰場。在媒體信息傳播功能日益強大,特別是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新聞媒體不僅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影響着黨和政府的執政環境。實踐表明,面對突發事件,政府如何進行信息溝通、新聞發佈和輿論引導的“軟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突發事件處理中維護社會穩定有序這一“硬目標”的達成。近年來,藉助迅捷的大衆傳媒,我們目睹了許多突發性事件,大連海上原油泄漏,南京廢棄塑料廠爆炸,吉林化工原料桶衝入松花江,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等等。這些突發事件因其事起驟然,短時間內各方力量交集,各種新聞媒體密切關注,對政府的管理應對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有的因及時果斷,“早說話、說實話、會說話”,爲政府的後續處置贏得了先機,有的則因處置不善,甚至引發了新聞次生災害,一度使工作陷入被動。突發事件一發生,公衆急於知情,既出於自我防範,又出於監督政府;媒體更是急於報道,既滿足公衆知情權的需求,也是對社會問題的預警。以往突發事件,由於政府擔心信息公開會造成公衆恐慌,影響穩定,因此要求控制媒體,不予報道。但是在當今媒體時代特別是網絡時代,所有網民都是“記者”,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把自己得到的信息放上網。所有的突發事件,媒體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甚至早於處置事件的官員;網民也會大大早於媒體,在第一時間發佈信息。因此,我們要真正善待媒體、善管媒體、善用媒體,重視新聞執政的作用,研究新聞執政的技巧,探索新聞執政的手段,加強新聞執政的能力,整合社會思想,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社會進步,這既是現代社會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目標的重要途徑。

3.充分運用高新技術,增強文化傳播力和感染力

在“新媒體時代”

,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的文化產品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極大地增強了文化的創造力和傳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興文化業態和新的表現形式。要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文化博覽、手機電視、網絡電視、數字出版、動漫遊戲、數字傳輸等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催生新的文化業態,拓展文化發展的新領域。要充分運用高新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加快構建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的文化傳播體系和創新體系,切實增強文化傳播力和文化感染力。一是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在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傳承和傳播體系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古籍保護、文化市場監管體系構建中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和提升作用。二是要推進現代科技與文藝創作特別是演藝創作、生產相結合,提升演藝產品的表現力並進而擴大其影響力。三是要推動現代科技與文化產業相交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使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變爲文化產業優勢,創新文化生產方式並催生新的文化業態。四是要明晰文化科技工作的目標,調整文化領域的學科佈局,促進系統內外的科技資源整合,積極吸引掌握核心或關鍵技術的科技人才投身文化建設。要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加快媒體資源特別是音視頻媒體資源的整合和融合,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4.建立黨的新興媒體傳播主陣地,加強正面輿論宣傳

長期以來,大衆傳媒對我黨的建設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隨着網絡信息傳播技術和新媒體的飛速發展,使黨的建設環境、對象、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宣傳思想的陣地,社會主義思想不去佔領,資本主義思想就必然會去佔領。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先進科技成果,牢牢把握媒體傳播鬥爭的主動權,加強先進意識形態的傳播,大力加強網絡等新媒體黨的宣傳“喉舌”的主陣地建設,發揮傳媒的輿論強勢,樹立新媒體傳播權威信息源,用馬克思主義佔領網絡陣地,清除西方的不良思想的影響和網中醜惡現象,淨化網絡空氣,造成有利於受衆健康成長的媒體環境以保證主旋律的弘揚。我們要利用網絡強有力的影響力和穿透力。做到在新媒體上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價值觀準則的展現,從而堅決抵制反馬克思主義、非馬克思主義等反黨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新興媒體時代的到來還爲我們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澤潤了華夏子孫,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行進的結晶,又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我們要抓住新興媒體時代的機遇,用反映中華文化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信息資源佔領陣地,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宣傳展示、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文化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更好地向世界推介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

5.健全法規制度,理順管理體制

依法管理新媒體是依法治國的必然選擇。從當前我國新媒體的發展來看,要在確保意識形態安全、堅守道德底線、保障公民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下制訂修訂法規制度。出臺層級較高的法律,修訂完善現有法規,清理部門規章,還可以將規範現實社會行爲的法律法規延伸到新媒體上。新媒體的管理涉及宣傳、廣電、通信、公安、安全等多個部門。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責任不明、效率不高、扯皮推諉等現象。既不能放其自流,任其發佈不利言論,又要符合新媒體的技術特點和傳播規律。一是建立新媒體管理專職機構。把新媒體宣傳管理的相關行政資源整合起來,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協調各方、共同管理的體制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試點,改變“多頭管理、都管都不管”的情況。二是建立新媒體管理聯席工作制度。認真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管理責任鏈,形成統一、權威、協調、高效的管理機制。定期召開工作例會,通報各部門掌握的新情況,在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上,及時溝通,統一步調,形成合力。

6.培養黨員幹部駕馭新媒體的本領,提高執政能力

在新媒體時代,要把運用新媒體的水平當作衡量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參照。領導幹部以實際行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政治生活,並善於把新媒體當作開展工作的重要平臺。一要構建新媒體環境中領導幹部終身教育體系。必須把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辦成多層次、交互式的領導幹部新媒體教育培訓基地,並設置相關課程進行教學培訓,使領導幹部更加重視新媒體的發展和運用,不斷提高他們使用和管理新媒體的能力,使新媒體成爲黨的重要輿論陣地,成爲傳播知識和精神文明的陣地,成爲連接黨和人民的互動紐帶,成爲構建和諧社會、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平臺。二要提高分析能力。由於在新媒體中社會話題聚焦和事件組織有着匿名性、互動性、即時性、突發性等特點,控制得不好,很容易對正常的、穩定的社會秩序造成衝擊,甚至引起社會混亂。爲此,就需要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具有對信息的分析控制能力,努力研究並提高新媒體時代引導輿論的思想水平、知識修養和技術能力,切實改進輿論宣傳工作,正面引導社會熱點,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將互動的話語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要培養創新思維。新媒體日益成爲執政黨瞭解民意、上下溝通的窗口和橋樑。一個有創新思維的領導幹部,不僅要經常下基層調研,而且要到互聯網上去調研,經常參與互聯網上的各種討論,廣納民意,集中民智。四要提高溝通與角色轉換能力。缺乏溝通能力就無法進入新媒體互動狀態,更無法實現雙向或多向互動。新媒體傳播中的傳播者和受傳者不僅完全處於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見互換,領導幹部如果具備了較高的溝通與角色轉換能力,就可以在與民衆的網絡互動中既可以側重於從黨的執政角度考慮問題,又可以以普通一員的身份進行對話交流,這樣既體現了網絡言論的平等又容易掌握網絡互動的主控權,並且在網絡互動中不斷吸收網絡營養,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執政能力。總之,在新媒體環境中,信息傳播的形式、內容、途徑等都發生了根本的變革,給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帶來機遇和挑戰,要保障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的社會認同,並使黨的執政活動建立在科學、民主、法治的基點上,將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進行深入的思考和長期的探索與實踐。

(本章完)

中國經濟特區的三大探索及其歷史貢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新媒體環境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考弘揚“開拓創新”精神 推動海西“先行先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推進全民創業創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推進全民創業創新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平發展與黨的對臺政策探究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弘揚“開拓創新”精神 推動海西“先行先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推進全民創業創新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和平發展與黨的對臺政策探究和平發展與黨的對臺政策探究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
中國經濟特區的三大探索及其歷史貢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新媒體環境中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考弘揚“開拓創新”精神 推動海西“先行先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推進全民創業創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推進全民創業創新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平發展與黨的對臺政策探究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弘揚“開拓創新”精神 推動海西“先行先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弘揚古田會議精神 推進全民創業創新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和平發展與黨的對臺政策探究和平發展與黨的對臺政策探究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輝煌九十年:黨的文藝思想的探索與經驗發展視野中的文化建設與文化體制改革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堅持羣衆路線,加強黨風建設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論思維與實踐取向——兼談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黨的建設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海峽西岸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思路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發展觀的演變及其啓示借鑑建黨90年經驗 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弘揚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意義九十年來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演變及啓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一幅壯麗宏偉的藍圖——學習鄧小平建設小康社會思想我黨對臺方針政策調適及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