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書激活

荊州軍大營,單獨營帳

“士載,你守在帳外,無我令,不準任何人靠近。”

“諾!”

安排完以後,關平迅速揭開帳簾,步入帳中。

帳內,關平盤坐在伏案旁,開始細細感受着頭腦裡的古書。

此刻,腦海裡隱約中有一本沉甸甸的古書閃閃發光,封面上所著着“三十六計”這四個大字。

就在關平集中精神感受時,忽然一張類似說明書的方形紙張遮住古書,上面密佈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見狀,關平不敢怠慢,連忙用意念仔細查看着紙張上的內容,約莫良久,纔算是大致弄清了古書激活的原理,以及作用和規則。

總的來說,古書之所以激活,是要由關平達成特定的成就,然後進行解鎖,每達成一次成就,便代表解鎖了《三十六計》中一個計謀。

古書總共分爲三十六條計策,每四個計策爲一個階層,共有九階層,至於解鎖的每條計策都不盡相同,故此所實施的效果也不一樣。

實施方式: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用意念的方式默唸相應的計策,然後計策會以技能的方式發動。

看罷說明書,關平大致瞭解了古書的流程以及使用方式。

旋即,發亮的古書自主翻開了第一頁,上面忽然顯現出字跡。

文字爲:由於主人獻策據守襄陽,與曹軍隔江對峙,符合隔岸觀火的策略。

故,解鎖第一條計策,隔岸觀火,激活《三十六計》。

正文:陽乖序亂,明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解釋:此計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於採取攻逼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鬥”,最後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舉成功。

技能介紹:當發動此計策時,可以任意指定二人,隨後被指定者將會陷入短暫的互相猜忌期,如若心智不堅定者,還會互相進行攻伐,其次,如若一方將領對君主心生不滿或忠誠度較低時,在實施策反,或驅虎吞狼等計劃時,成功率將會大增。

(注:此計策發動以後的持續時間,將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而定。)

一頁紙張,關平徐徐看罷所有內容,遂沉默不語,開始吸納這些東西。

“哦,原來解鎖計策需要我達成特定成就。”

直到此時古書激活,關平纔在說明中弄懂了解鎖計策的原理。

沉吟一番,關平喃喃道:“解鎖的第一條計策既是隔岸觀火,等我想想,現在的局勢下,能不能用上這條策略。”

其實,想到這裡關平亦是明白了,這個金手指並不是那種無可匹敵的大殺器,只是一種小小的助力罷了!

每條計策可能所代表的不同,技能的實施也會千差萬別。

任何計策,都只有在特定的局勢下才能發揮固有的作用,並不是通吃的。

“今日軍議,父帥拒絕了我提出的攻取襄陽與曹軍隔江對峙的策略,那接下來不出所料,全力取樊城,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既如此,樊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曹操定然不會置之不理。”

“派遣援軍這是必定的,就怕曹操繼續猶如原史上那般,遣使往江東結交孫權,讓其出兵偷襲我後方。”

思索到此處,關平心中越發肯定,襄樊戰役,關羽軍團北伐,最大的危機並不是來自於前線,而是後方。

“自從上次與孫權重劃荊州以後,我軍便只有武陵,南郡以及零陵三郡的統治權,兵力供養極限也就四萬人。”

“一開始北伐時提兵三萬,創造了水淹七軍的勝績,今日軍議過後,父帥又傳令後方在調遣五千兵馬北上,攻取樊城。”

“現在,公安、江陵所駐之兵不超過三千餘衆,一旦吳軍真的朔江而上,襲擊荊州,我方是決計抵擋不了的。”

想了又想,關平忽然站起,深吸口氣,道:“不行,爲了避免後方遭受江東偷襲,襄陽,必須取!”

襄陽,是位於漢水南岸的重鎮,漢水支流一直連接長江,沿漢江南下便能直抵漢津港。

“奪下襄陽,便能阻止回軍時避免遭受曹軍的追襲,然後以現有的戰船技術,我方順江直下的行軍速度,可比朔江直上佔據很大優勢。”

“如此,只要屆時能夠在回軍的時間上早過江東方面,荊州便能安然無恙。”

一番沉思,關平心裡卻是陡然浮現出一則計劃,不過轉念一想,卻是掀開帳簾,吩咐數名親衛繼續守着,隨後雙目緊盯着鄧艾。

“士載,進帳與吾論議軍情!”

聞言,鄧艾卻是彷彿聽錯了般,好半響才支支吾吾的道:“少…將軍…艾…也能討論…軍情…?”

“有何不可呢?”

“可…艾…口吃……症……狀…還還……”

不等鄧艾說完,關平便揮手打斷道:“鄧艾,你是吾千里奔赴汝南,費盡心思所招攬的。”

“在平的眼裡,你曠世奇才,日後必定是不遜色於父帥的將帥之才,可爲將者,最應當注重的是什麼?”

“是威信,也是自信!”關平不讓鄧艾接話,自顧自道:“作爲主將,必須擁有絕對自信,唯有如此才能震懾住軍中將士。”

“所以,士載,吾讓你重拾自信,不單單只是想治好你的口疾,也是希望你能夠早日成長起來,獨當一面!”

一時,眼見少將軍竟然苦口婆心的給自己講解這麼多,鄧艾不由瞬息感到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很感激的心理。

隨即,鄧艾忽然挺直胸膛,隨關平徐徐步入帳中。

分主次坐定,關平手指着案几上鋪着的地圖,說着:“士載,你來看一下,如若接下來我軍要以最短的時間取襄陽,你作爲主將,應當如何謀劃。”

此刻,之所以召見鄧艾前來,最主要的因素亦是關平心存培養的心思。

畢竟,鄧艾雖在原史是一世名將,可關平可不敢保證,在離開了原本的棲息地,鄧艾還能否依舊成長起來。

成爲名將,不僅需要實力,同樣需要機遇,更需要良好的環境。

聞言,鄧艾此時心都快興奮壞了,他當然清楚少將軍這是在給他表現的機會,如果他此次能夠說到點子上,那日後才更有被培養的價值。

想到此處,鄧艾靜坐於此,手指間漸漸在地圖上略微滑動,頭腦也開始迅速轉動開來。

良久,鄧艾陡然興奮起來,胸中已有良策!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十三章 內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零八章 走公安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九十章 對峙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八十五章 山越,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三百六十九章 吾有一策破強端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三十二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十二章 反目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十三章 內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二百八十章 獵虎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四十一章 陣斬吳將第一百九十七章 趙子龍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第五十二章 不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收尾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計議已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二十章 襲漢津(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