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

望着龐德率三百騎士氣勢磅礴,一往無前的正疾馳向吳軍水營越來越近時,城上關平面目之上卻是露着絲絲憂慮。

憂慮的神色上,彷彿上面卻又遍佈陰雲。

總之,他此時是心神不寧,暗暗擔憂着,深怕龐德此次衝擊吳軍大營,將有去無回!

可雖然明知敵衆我寡,關平卻不得不如此抉擇。

如今,由於關羽所部被阻隔於漢津,並未回防,導致江陵城中守備軍卒不足,勢必要徵召百姓協助守城。

但,雙方實力懸殊之大,關平擔心百姓守城時,會懾於敵軍的猛烈攻勢而產生恐慌情緒,反而拖累己方軍卒。

故此,關平才事先與別駕殷觀,猛將龐德商議,等待吳軍圍城後,決定以龐德率城中僅有的數百騎士衝擊敵軍最爲薄弱的一方。

沖垮吳軍陣勢,仗着龐德之勇,於萬軍叢中擒獲一員吳將,然後而歸!

如此,關平便能將這則戰報大肆宣揚,告知城中民衆,吳軍戰力不堪一擊爾,一衝即破!

以此來鼓舞人心!

這樣,屆時所徵召的民衆上城以後,所受到的恐慌情緒便會極大得到遏制。

至於爲何選擇龐德,而不是其餘將領。

這也由於荊州軍中,如今唯有龐德乃是西涼人士,極擅長統領騎士作戰,更兼其武勇高強,有萬夫不擋之勇!

故此,他也是此次唯一最合適的人選。

索幸,龐德曾經是曹將,可能在對敵曹軍時,會有絲絲猶豫之心,現在對抗吳軍,關平相信,他肯定能竭盡所能,衝破吳軍大營。

因爲,他本身與吳賊並未有絲毫瓜葛,並未有絲毫理由需要心慈手軟。

反之,他走投無路投奔荊州軍,本身便是爲了博取功名,如今對戰曹軍,心裡有愧。

吳軍既然來襲,爲了功名利祿,不用關平提醒,他自然都會全力以赴。

這,也是關平十分放心的原因所在。

當然,龐德率衆出城以後,他自然心存擔憂。

畢竟,這三百匹戰馬乃是城中僅剩的,一旦於此次在戰鬥中折損殆盡,那日後面對着與吳軍的作戰,陸戰優勢也將化爲烏有!

南方不似北方,並不產馬。

可戰馬卻是戰略資源,此時三足鼎立,孫劉皆與曹魏乃是仇敵,曹操自然是嚴格控制邊境,嚴令不準販馬商前往江南販馬。

一經發現,馬商當場格殺,戰馬充軍。

正是這嚴酷的律法,近些年,能流入江南的戰馬可謂是少之又少!

所以,如今騎士軍團對於荊州軍來說,是極爲寶貴的,死一個便少一個,連補充的餘力也沒有。

荊州軍總計便一千騎士,其中劉備、諸葛亮入蜀,相繼領了四百騎前往,近些年,關羽時常與曹軍激戰,也陸續繳獲了一部分馬匹,荊州軍又擴充至八百餘騎。

此戰北伐軍帶走了五百騎,城中謹慎的也只有三百匹戰馬。

短短時間,龐德率衆推鋒必進,距離水營處也近在咫尺!

水營內。

“報。”

“啓稟韓將軍,我方哨騎剛剛打探到,南門處約莫一支數百餘騎的荊州軍正疾馳向我軍大營狂奔而來。”

“韓將軍,我軍當如何應對?”

聞言,位居主位的韓當不由瞬息愕然,眼神微動,喃喃道:“哦,荊州軍竟然主動出戰?”

“斥候可曾打探到敵軍可有後續兵力出城策應?”

此時,聞訊軍情,面目老態,鬢髮、鬍鬚皆須白的老將韓當亦不由露出一絲意外之色,徐徐相問着。

話落,傳令兵不敢怠慢,連忙拱手道:“韓將軍,斥候並未打探到有其餘荊州軍士出城的戰報。”

“哦,單單派遣數百騎士,孤軍衝陣。”

“難道,他關平以爲數百人便能沖垮我軍?”

這一刻,韓當意外之色也越發濃厚,喃喃自語着。

“你迅速前去傳本將令,命諸將率衆集結於營門口,圍殲這支不知天高地厚,狂妄的敵軍騎士。”

不過,思索片刻,韓當言語便瞬息渾厚起來,高聲下令着。

號令傳下,傳令兵聞訊,立即拱手應諾退出,前去傳令。

此時,韓當才拾起從旁放着的戰刀,然後徑直跨步向營外走出,屹立於帳外,目光緊皺,眉宇間密佈着層層陰雲。

“關平,你當真是想讓你這支唯一的騎士軍團送死?”

“還是另有詭計?”

直到此刻,韓當都不敢置信,數百騎士可以沖垮他的數千軍卒。

畢竟,騎士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只要列陣妥當,長槍兵、弓弩手緊密配合,再沿陣前設置拒馬樁、絆馬索等物,步卒也未嘗不能與騎兵一決高下!

再說,如今敵軍不過三百餘騎,想要圍殲太容易了。

韓當此時是短暫的猶豫以後,便信心滿滿。

畢竟,他要是連數百騎都全殲不了,那他這百戰東吳老將,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其次,韓當也不是孫權,全軍會被八百人衝散。

故此,想到此處,韓當自信心頓時充斥着頭腦,愈發堅定了全殲荊州騎士的念頭。

由於吳軍一直覬覦荊州,故此也隨時在窺探着荊州軍的情況,自然也知曉他們的騎士不多。

現在,既然荊州騎士主動出擊,那韓當自然不會避戰,能全殲或者重創這支騎士,那都是極好的!

至少,日後的陸戰,己方所面臨壓力會減少許多。

水營之外,平地上。

此刻,韓當手持戰刀,一馬當先的居軍卒之前,身後則是層層結陣的軍士。

等待片刻,“踏踏踏”的聲響便由遠及近的響徹着,隨着雙方距離越來越近時,原本還微弱的響聲亦是逐漸震耳欲聾。

此刻間,陣中的吳軍士卒身心也是身受震顫,竟是隱約間受鐵蹄聲所影響,感受到了絲絲恐懼。

雖說,荊州騎士規模也就三百餘騎,可戰蹄所指,響徹聲卻也是聲勢震顫,令人震耳發聾!

眼見着己方軍士有所受影響,從旁偏將不由面露憂慮,拱手道:“將軍,當真要出戰麼?”

“末將總覺得這是敵軍的陰謀,不然,以關平的奸詐,敵軍軍力本就處於劣勢,又豈會派遣數百騎士出城突擊我軍,而以卵擊石?”

一時,韓當麾下的偏將便提出了疑慮。

聞言,韓當面色不變,淡笑片刻,道:“此事,不必憂慮!”

“江陵城外,這方圓之地,皆是平原,9一眼望去,十餘里的情況都可一清二楚,關平想要於城外設伏,關鍵時刻忽然殺出,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伏兵突襲,倒也不必擔憂。”

頓了頓,他又繼續笑道:“至於他派遣數百騎士出戰,本將以爲,這無非是關平想於攻堅戰開始前,小勝我軍一場,振奮城中軍心罷了。”

一席話語,韓當卻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思索半響,倒也是猜透了其用意。

“當然,這一戰我軍必須打。”

“不然,此事傳揚而出,我軍數千餘衆竟然連面對敵軍數百騎的勇氣都沒有,那我軍軍心必喪,如此,關平也可趁機於城中大肆宣揚,鼓舞軍民士氣。”

“屆時,我軍想要攻破城池,更難矣!”

徐徐解釋一番,韓當亦是已經打定了出戰的決定。

話落,從旁其餘諸將也明悟了其中之意,遂也不再疑惑,紛紛約束部衆,準備迎敵。

“全軍聽令,刀盾手再前,抵擋敵騎的衝擊。”

“長槍兵居中,隨時突刺,將敵騎刺於馬下。”

“弓弩手則互助兩翼,避免敵軍以機動性,突破我軍。”

“記住,一旦刀盾手抵擋不住,便立即退讓,放敵騎入陣,然後全軍一齊出動,圍困敵軍,憑藉兵力衆多的優勢,圍殺敵騎。”

一席指令,韓當堅錚有力的下達各項軍令。

韓當,本就是北方邊塞人士,自幼便習弓馬,對戰騎軍自然並不陌生。

至於此時,數百餘騎已經疾馳殺奔而來!

那一頭,龐德手執大刀,雙眼甚至已經隱約間望見了吳軍戰旗,不由瞬息間渾身氣勢暴漲,面色陡然高笑起來,遂高喝道:“兒郎們,前方便是侵略我方的吳賊。”

“爲了功勳,爲了榮譽,隨本將殺,碾碎敵寇。”

“殺,殺。”

號令傳下,數百騎士亦是紛紛氣勢暴漲,然後結陣,聚集龐德身邊,以之爲中心,猶如一股離弦之箭衝擊敵陣而去。

這一刻,一場激戰也循序漸進,周遭氣場也彷彿被積攢着,即將爆發!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敗退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章 名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五十二章 毒士之策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者如雲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二百五十五章 鮮卑來使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三十章 野心勃勃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羌人寇西蜀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蜀漢二代初長成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七十四章 過境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五十八章 四方皆敵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軍已至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張榜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四百六十章 計中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蒙的打算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一百四十七章 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