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科舉考試

當晚,京州城情勢洶涌,一列列的火龍縱橫交錯的在夜色下穿行,一隊隊衣着鮮明鎧甲閃亮的官兵從軍營裡急馳而出,將雲仙樓團團圍住,雲仙樓裡上至掌櫃、下至廚娘、夥計幾十號人,轉眼間就被如狼似虎的持刀帶槍的官兵全部鎖拿關押大牢。每一個當晚曾在雲仙樓出入過的客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受到了嚴厲的盤查。城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明兵暗衛,京畿衛官兵還衝入了京州的一些貴族豪門和官宦的府邸,進行大規模的搜查和抓捕人犯活動。這個突發事變,出乎衆人的意料之外,使得京州城裡的各種處於灰色或黑色勢力一下子都亂了套。人們紛紛四處打探消息,查問究竟。

有知情人透露,在雲仙樓就餐的護國侯遭遇賊人襲擊…….瑞王大怒,不僅當場將一干惡徒抓獲,封閉雲仙樓,還下令封鎖城門,搜捕惡徒餘黨和幕後指使人。據說這些個賊人都藏身於一些貴族豪門和官宦府邸之中,爲首之人爲林姓公子……

戶部尚書林墨廉聞之此事惶惶不安。他心裡清楚,傳聞中的這個林姓公子,恐怕就是自家的那個四兒子林隱石。其實林墨廉對自己四兒子的一些行爲,多多少少有些知道,他從來就沒有當回事情。不過就是與一些官宦子弟吃吃喝喝,玩了些賤民罷了,即使是有個把鬧事的,也都依仗着自己的權勢給壓了下去。可林墨廉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兒子竟然膽大妄爲到了這個地步,不但玩到護國侯的頭上去了,還運氣壞得被瑞王和禁軍統領王浩宇等人當場撞見,這下子這事怕是難以善了了,搞不好,自己這身官服脫了不算,全家怕是都要被他害死了。

林墨廉深知當今皇上對護國侯的寵信,已經到了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地步。雖然自己的女兒入宮爲妃,得到皇上的寵愛。現在還懷上了三個月的身孕。但這些若是與護國侯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自家的女兒不但幫不了林家,成不了林家的保護傘,還會受到林家的牽連,被皇上厭惡,甚至會被打入冷宮。

再加上瑞王——一想到瑞王,林墨廉更是身上的冷汗直冒。瑞王對護國侯一向護短,若是有人敢傷害護國侯,瑞王第一個不會放過他的。林墨廉至今都清晰的記得,幾年前,瑞王就是爲了這個孩子,才與兵部陳尚書交惡,不但打斷了其愛子陳青碾的雙腿。還逼得陳青碾無法在京州安身。林墨廉不得不做了最壞的打算,明日早朝時就向皇上請罪,希望皇上看在自己這些年來的辛苦,放過自己,放過林家。可惜,林墨廉還是低估了護國侯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次日朝堂之上,天德皇帝冷天玄聞報之後,果然雷霆大怒,於殿堂上掀翻龍案,當堂怒責戶部尚書林墨廉教子無方,責令其停止官職,歸家反省。戶部尚書暫由沈良庭擔任。擢升柳天行爲禮部侍郎,暫時主理禮部日常事務。天德皇帝還頒旨捉拿曾參與過雲仙樓擄辱良家男女等惡行之官宦子弟入獄。責令刑部審理此案,決不姑息。

林墨廉不滿皇上對此事的處理,更爲擔心沈良庭接任戶部尚書之後,馬上宣佈要對戶部歷年的往來賬目進行覈查。他聯合一些家中子弟被收押入獄的貴族豪門和朝中大臣,向皇上提交表章,不但要求終止審理護國侯被襲擊一案,釋放出被關押的涉案人員,並污衊誹謗護國侯是妖孽……。他們甚至以辭官相要挾,要求朝廷撤銷國事處,取消軍隊的新法改革。這是天慶有史以來第一次聲勢最爲浩大的辭官浪潮,林墨廉等人沾沾自喜,以爲如此一來,大批的朝廷官員辭官,朝廷就不得不屈從於自己的要求。

他們這一招,寶寶早就有所提防,就怕他們不來。自家的學生畢業後還正愁無處安置呢。這下子可好了,不少官職騰了出來,皇上高興都來不及呢。 出乎林墨廉等人意料之外的,天德皇帝一句挽留的話都沒說,當場就笑眯眯的對林墨廉等人的辭呈表示許可。同時,天德皇帝提拔了一大批底層年輕官員,限令林墨廉等辭官者必須在三日之內,到自己原來的官署,辦理所有公務移交手續。

接着,第二天天德皇帝便在京城裡貼出了黃榜,公佈了朝廷將推行科舉考試的決定,宣佈朝廷將從科舉考試中,選撥人才,補充官員。並以加急公文形式將黃榜發送到天慶各州府衙,限定時間儘快組織初試。黃榜上公佈國事處負責此次科舉考試的一切事宜,包括出試題、試場安排、考試人員的住宿等等。

爲杜絕當地士族門閥、貴族官宦壓制人才的現象,天德皇帝頒旨,“……鼓勵民間有知人士積極參與科舉考試,……今後,組織民間學子參與科舉考試的態度是否積極,所轄區域參與科舉考試的人員數量多寡、優劣,都將直接影響該地官吏的升遷。……壓制學子參與科舉考試之人,將受到嚴懲。”

實行科舉考試的目的是爲朝廷從民間提拔人材。當前天慶的朝中官員全部是通過九品中正制推舉上來的,然而推舉的權力卻把握在士族門閥和貴族官宦手中,推舉的官員不可避免地成爲士族門閥、貴族官宦的保護傘。而科舉規定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這樣不但大爲擴寬了朝廷選撥人材的基礎,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給了寒門子弟晉升的機會,這將大大打擊士族門閥和貴族官宦的勢力。這種政策對於維持整體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的作用。

雖然不少大臣在朝堂上的反對科舉考試,但看到天德皇帝對科舉考試的決定不容置疑,全力支持的態度,知道再怎麼反對都動搖不了皇上的決定,更不會影響事情的發展。何況皇榜已頒佈,科舉考試已是勢在必行。反對的聲音也就慚慚地平息下來。科舉考試按照步驟有條不紊地開始進行。

寶寶左思右想,要想名留青史或者實現一番理想,總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天底下從來就沒有什麼可以白吃的宴席。自古以來凡是倡導改革之人,似乎都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比如商鞅,儘管他的改革使得秦國軍隊成爲當時代最強大的軍隊,自己也沒落的個好處,最後還不是被五馬分屍。又比如說那個王安石,最後也是落得個衆叛親離,鬱鬱而終之下場。還有那個什麼戊戍六君子,血濺菜市口,死不瞑目。從來也不可能有一個帝王自始至終,一如既往的信任一個臣子。那些臣子要麼生前風光,死後被掘墳墓。要麼就是生前悽慘,死後風光。反正這帝王的寵愛就是世界上最不可靠的東西,說什麼沒有了,就什麼時候沒有了。要想生存下去,不被人算計,就要學會算計別人,預防在先。原本寶寶打算隱藏自己的實力,不顯露才華,讓人完全摸不透自己的底細,好好的在這一世瀟灑的走上一回。可誰知人算不如天算,躲了三年,還是被奸詐的皇上給找上了,既然躲不過,就只能不躲了。寶寶既不想做權臣,也不想救國救民的理想主義者。他只想能夠與自己的家人和所在乎的朋友一起快樂的生活。

人們總是對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孜孜以求,對於自己早已擁有的卻不屑一顧。寶寶總結了那些變法失敗者的教訓,總體來說就是“識人不清,用人不明,手中沒有自己可以依仗的勢力。盲目的做愚昧忠君臣子,依靠不能依靠的弱者,相信不能相信的帝王承偌。沒有提供足夠的利益吸引追隨者,無法持續的團結既得利益者。” 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依靠,所謂的特殊只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雖古人有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說法,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手中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指揮,所謂巧婦難解無米之炊,心中有再多的計劃謀略,若是沒有足夠強悍的實力,沒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再怎麼有本事的人也無法將那些計劃謀略一一實現。

寶寶從不認爲做一個單純善良、與世無爭的好好先生,就能讓自己的對手放棄爭鬥,讓自己有可能從權力鬥爭劇烈的朝堂中全身而退。他一向認爲,對手肯放過你,唯一的原因就是你的存在不再對他造成任何威脅。這是他在前世裡生活了近三十年用鮮血得出的經驗。樹大招風,功高震主,勢力太大雖然可保一時榮華,但也容易招惹君王的忌諱,一個搞不好恐怕就會惹來滅族之禍。 縱虎歸山後患無窮。只有不循套路,詭異莫測,根據對手的情況變化而迅速做出改變,根據所處的形勢,具體分析具體運作。這靠的就是經驗,而不是詭辯和書本上的東西。寶寶從來不做不切實際的嘗試。因爲他知道,雖然任何人在危險到來前都能激發自已本身的潛能躲避危險。但是人生是一場無休、無歇、無情的戰鬥,命運有它的神秘的權利,它可以利用這種權利,打擊我們的精神生活。凡是夠得上稱爲人的人,都得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只有最偉大最堅強的意志,才能抵抗命運的挑戰。

在皇權爲天的古代,沒有屬於自己的力量,平民的生存都將會成爲難題。所以,組建一支只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是非常重要的。這種事在寶寶一發現自己重生於這個世上,就開始被他考慮於計劃中。一個合格的謀略家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詳細的計劃。寶寶可以對敵人出手狠辣,趕盡殺絕,絕不容情,他可以對傷害自己的親生父親痛下殺手,斬草除根。但對於那些跟隨他的忠誠屬下,熱血男兒卻怎麼也放不下。 他們相信他,崇拜他,爲了他的一個願望,背井離鄉,隱性埋名。甚至爲了他的一個命令捨棄所有,出生入死。所以,爲了這些忠誠的屬下,未來有個光明的前途,寶寶一定要將自己的計劃做到萬無一失,十分周全才行。寶寶有時候暗自思忖,難怪那麼多的人喜歡追逐權力。權力這玩意,確實可以讓人沈醉。這種萬人之上的感覺,和處處受制於人的感覺,是多麼的不同呀。某種時候,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利,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使得自己心願達成。

當人們已經習慣了某一樣事物,對此早已經定下了它的情形,一般在不需要非要做出改變的情況下,若是有人強行去改變這一慣例,即使施行者的初衷是爲了得到更好的結果,人們一下子也是不可能接受的,這是不變的定律。因此,在制定科舉考試的細則時,一方面爲了不引起那些士族門閥、貴族官宦的特別反感和牴觸,緩和矛盾,使這次科舉考試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寶寶建議天德皇帝對那些士族門閥、貴族官宦做出適當的讓步,採取一些折中手段,適當放寬那些士族門閥和貴族官宦子弟進入複試的條件,給他們享有一定的優惠,稍許顧全一些他們的面子。另一方面是爲了讓自己的那些有才智的屬下,能夠利用這個機會正大光明的進入朝廷,展示自己的才能。

寶寶在制定的科舉考試細則裡做出了一些規定:士族門閥、貴族豪門和有功名的官宦子弟參加科舉,可以不必經過初試,直接到京州報名參加複試;每位正五品以上大臣可舉薦一人,直接進入複試。正三品以上大臣可舉薦二人,直接進入複試。正二品以上大臣可舉薦三人,直接進入複試。正一品以上大臣可舉薦五人,直接進入複試……。

宣傳署不僅將科舉考試的報名須知、細則等相關規定,編輯成通俗易懂,文字樸素,簡明易懂,念起來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印發給說書藝人,讓他們以說書形式予以廣泛宣傳,還製作了一批宣傳科舉考試的宣傳畫,張貼在各個城市、交通要道。向天慶國民廣爲告知朝廷舉辦科舉考試,從民間選撥人才之事。

寶寶和國事處的一班人馬變得越來越忙。一方面科舉考試的考題要出,要尋找合適的考生居住場所和考試場所。另一方面,還要應付瑞王時不時的關心“騷擾”、體貼探班。經過雲仙樓事件,瑞王現在似乎成了驚弓之鳥,只要有個風吹草動,他就如臨大敵一般。生怕寶寶再有個什麼意外。寶寶現在簡直是有苦說不出,既不能說出事情真相,又不能對瑞王置之不理。

寶寶入朝爲官以來,一直與冷天聿保持一定的距離,若即若離,時遠時近的。再加上皇上和華玉還時不時的要與他搶奪寶寶,搞的冷天聿有時四五天也見不上寶寶一面。冷天聿一直鬱悶的不得了,脾氣越來越暴躁。此番雲仙樓事件一出,正好給冷天聿找到了藉口,整天有事沒事的粘在寶寶身邊,恨不得把寶寶給拴在自己的褲腰上。

寶寶對於被自己利用了一把的冷天聿,難免有些心懷內疚,對於冷天聿的一番行爲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只當沒看見算了。可誰料到,冷天聿居然得寸進尺,藉口“保護”乾脆連晚上也賴在了侯府,就差沒把家當給搬進侯府了。寶寶現在忙於準備科舉考試之事,根本顧不上將冷天聿驅逐出境,而寶寶身邊的貼身丫鬟秋雲,因得了杜臨夫婦的私下交代,一直惦記着爲自家小姐找個好相公,這瑞王要纔有才,要相貌有相貌的,更加上他幾次救助寶寶。秋雲認定,這瑞王確實是把自家小姐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遂下了決心要將自家小姐和瑞王攏到一塊。她堅決支持冷天聿入住侯府。寶寶無可奈何之下,也就隨他們願意怎麼搞,只要保證自己的真面目別被冷天聿撞破就行。

四月一日,“樹仁學院”宣佈,“樹仁學院”將向朝廷捐贈二十萬兩銀子,用於幫助家境貧寒的學子參加科舉考試。家境貧寒的學子,一旦進入複試,其參加複試所需的路費、生活費、考務費以及在京州考試期間的住宿費用等等一切費用均由“樹仁學院”支付。天德皇帝聞報大喜,當即決定給予 “樹仁學院”十個進入複試的名額。在“樹仁學院”的帶動下,不少熱心商人也紛紛向朝廷捐贈銀子,用以資助學子參加科舉考試。

皇家軍事學院的第一批學員,經過短期的培訓後,領受任務,攜帶密封好的初試試卷,在衣着鮮明,鎧甲閃亮的軍隊官兵護送下,奔赴天慶十五個州府衙門所在地。每十人負責一個州,他們將作爲督考專員,負責監督和指導各州府的初試,掌握當地參考學子和考場情況。

四月六日,天慶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科舉考試正式拉開帷幕。巳時,天慶境內十五個州府衙門所在地,同時舉行了科舉考試的初試。督考專員當衆將密封完好的試卷拆開,分發給各位考生。每位考生要在試卷的封面上,書寫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有無入學堂(有無請先生)、入學(讀書時間)、婚否、從事過何種職業等詳細履歷。

初試的試卷卷面有一百道題目,每題計一分,卷面滿分爲一百分。一百題全部是以判斷題的形式出現,考生只需按照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在題目後面的括號裡,書寫“對”或“錯”。試題涵括策論和律法、國史與文識、軍事、農業水利和商論,內容可以說幾乎涵蓋了天慶朝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社會人文,歷史軍事,文化習俗皆在其內。

四月十六日,複試名單公佈。天慶十五個州共計三千七百名學子進入複試。複試報名時間爲四月二十日——四月三十日。複試時間定於五月六日。

由國事處出面,“樹仁學院”出銀子。不僅將查封的雲仙樓改成了 “聚賢樓”,還買下了周圍的一些民房,加以返修改造,並進行了簡單的裝修,每間寢室裡放置了六張單人牀鋪,用於安置那些赴京州趕考的學子。家境貧寒的學子,入住食宿一律免費。家境好的學子,可以自由選擇居住地,費用自理。

“聚賢樓”的大堂裡,經常可以看見成羣結隊的學子,邊吃飯邊就某一個問題進行爭論,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看法。萬事皆由心生,一樣的話,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心思,不少家境好的學子喜歡“聚賢樓”的氣氛,即使不在此居住,每天也會來此就餐,暢談自己的見解。

雲仙樓被襲事件發生後,天德皇帝立即命令上官笑陽率二十名龍騎尉負責保護寶寶的安全。鎮南將軍沈雲飛則負責科舉考試期間,“聚賢樓”及其周圍一帶的安全防護。複試報名剛剛開始,臨近州縣的赴考學子們大都已經到了京州。“聚賢樓”裡隨處可見學子們高談闊論或手執書卷的景象。

四月二十二日巳時三刻,寶寶戴着墨鏡與鄭浩文、鎮南將軍沈雲飛一起身着便裝來到“聚賢樓”。夏菡、秋雲、藍等人在後面跟隨着。高原帶着侯府的旋風衛隊數十名侍衛都穿了便裝隱在人羣中。上官笑陽則帶着身着便裝的十多名龍騎尉預先守候在 “聚賢樓”,見了寶寶等人來到,忙迎了上去。

寶寶幾人雖然衣着素淨,但與身具有的不凡氣質風度,出衆的容貌依然是出類拔萃的,而寶寶帶着墨鏡更是令人矚目。一行人進樓時引起學子們的一陣矚目,沈雲飛示意掌櫃的不要對自己一行人行禮,不要泄露自己等人的身份。掌櫃會意的爲衆人找個臨近窗戶,清靜的桌面就座。爲他們添了茶送上了點心。見寶寶入座後也不摘下墨鏡,衆學子便以爲寶寶怕是眼睛有問題了,隨不再當成一回事情,注意他。寶寶凝神聽了一會兒,聽着周圍舉子們談論着學問文章,也有人在評策論國事的。

77白衣仙子183爭執(三)(修文)159第158章174第173章17重返京洲131第130章97生米熟飯182爭執(二)118一語驚人125現場勘查178朝堂相爭(一)198風起44夜探魔窟82“侯爺納妾”116懲治惡人出謀劃策74事涉軍隊87誰是煞星171第170章39智救質子35上官雲鳳17重返京洲190第189章126禁軍大營22寺廟祭祀77白衣仙子105太皇太后29揭穿陰謀164第163章41瑞王的要挾75孫子兵法116懲治惡人95杜家堡(下)30佳嘉出城100生辰禮物(上)194秦公公24鏢局遭襲99虛驚一場82“侯爺納妾”143第142章141第140章18瑞王獻禮65“老虎嘴”重逢58治病救人〔修文)120牢獄之災135婚宴風波(下)137第136章8才子寶茗92“如朕親至”北洹初遇161第160章148第147章105太皇太后141第140章11封爲瑞王(修文)第197章 軍營之行(三)151第150章161第160章192各有所爲(二)12寶寶賭氣164第163章8才子寶茗112宴會風波(四)169第168章40修理色狼129第128章111宴會風波(三)136第135章138第137章51智鬥劉剝皮46巧過搜查195夏日炎炎82“侯爺納妾”186宮中脫險(一)11封爲瑞王(修文)134婚宴風波(中)181爭執(一)129第128章141第140章45救援行動180朝堂相爭(三)166第165章55天德皇帝(上)105太皇太后118一語驚人188出宮回府105太皇太后168第167章135婚宴風波(下)32巧遇華玉56天德皇帝(下)34瑞王受教77白衣仙子83還原人像第198章 軍營之行(二)40修理色狼123分工協作75孫子兵法184宮中病發92“如朕親至”
77白衣仙子183爭執(三)(修文)159第158章174第173章17重返京洲131第130章97生米熟飯182爭執(二)118一語驚人125現場勘查178朝堂相爭(一)198風起44夜探魔窟82“侯爺納妾”116懲治惡人出謀劃策74事涉軍隊87誰是煞星171第170章39智救質子35上官雲鳳17重返京洲190第189章126禁軍大營22寺廟祭祀77白衣仙子105太皇太后29揭穿陰謀164第163章41瑞王的要挾75孫子兵法116懲治惡人95杜家堡(下)30佳嘉出城100生辰禮物(上)194秦公公24鏢局遭襲99虛驚一場82“侯爺納妾”143第142章141第140章18瑞王獻禮65“老虎嘴”重逢58治病救人〔修文)120牢獄之災135婚宴風波(下)137第136章8才子寶茗92“如朕親至”北洹初遇161第160章148第147章105太皇太后141第140章11封爲瑞王(修文)第197章 軍營之行(三)151第150章161第160章192各有所爲(二)12寶寶賭氣164第163章8才子寶茗112宴會風波(四)169第168章40修理色狼129第128章111宴會風波(三)136第135章138第137章51智鬥劉剝皮46巧過搜查195夏日炎炎82“侯爺納妾”186宮中脫險(一)11封爲瑞王(修文)134婚宴風波(中)181爭執(一)129第128章141第140章45救援行動180朝堂相爭(三)166第165章55天德皇帝(上)105太皇太后118一語驚人188出宮回府105太皇太后168第167章135婚宴風波(下)32巧遇華玉56天德皇帝(下)34瑞王受教77白衣仙子83還原人像第198章 軍營之行(二)40修理色狼123分工協作75孫子兵法184宮中病發92“如朕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