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他憑啥!?

大唐以水滴計時,將一天時間平均分爲了一百份,每一份,就是一刻鐘。

仔細算起來,跟後世的一刻鐘時間差不多,略短有限,也就是十多分鐘不到十五分鐘這個樣子。

人家汜水謝三郎打馬飛奔而來,到了大唐首相的家門口,不但沒有帖子,還直接薅起來張相的家人,直接威脅,我要見張九齡,不見他別後悔!還限定了時間,一刻鐘!

這一波操作出來,張相門外的這些官員,都被嚇傻了!

早就聽說汜水謝三郎牛逼,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能牛逼到這種程度!

大唐官員成千上萬,你問問去,誰敢到大唐首相家門口這麼耍!?

最關鍵的,人家謝三郎還真就耍出去了!

自從謝直把張家門房扔到了地上,張府的二管家就出面了,聽了謝直給的時間限制,臉都綠了,不過他身爲張府的二管家,畢竟對自家老爺的心思多少知道一點,他面對傳說之中的謝三郎,愣是拿不出張府管家應有的硬氣來,到了最後,狠狠一跺腳——

得,您也一刻鐘了!

走,我帶您直接進去!

不用通稟!

就這樣,謝直就在一衆官員的複雜又羨慕的目光之中,走進了張相府邸。

片刻之後,謝直在張府書房,見到了張九齡。

張九齡正看書呢,顯然,什麼正在會客,就是個不想見客的託詞而已。

這也正常,畢竟張九齡身爲大唐首相,一天天日理萬機的,也挺累的,十天才能沐休一天,人家累了,不想見客,就想好好看看書,也是正常。

不過,可惜,張相今天的清靜,註定是無緣了。

謝直一進門,張九齡就狠狠瞪了他一眼。

謝直既然見到了張九齡,又是來找人家辦事的,自然得客氣點啊,至少不能想對待張府門房一樣啊,謝直對着張九齡躬身一禮。

“事出突然,三郎孟浪了,還請張相贖罪!”

張九齡冷冷一笑。

“別廢話,說正事!

你不是說有要事,有急事嗎?

來,直接說!

真的是要事、急事,咱們就先辦事。

要是譁衆取寵?嘿嘿,汜水謝三郎,好大的名頭,就敢在我張某府邸前面縱馬狂奔,還敢毆打我家家人,你真當我這個大唐首相是泥捏的!?”

謝直一聽,嗯,老張這是真不高興了,不過咱現在也沒工夫哄他,殺安祿山要緊,只要能夠殺了安祿山,別說張九齡不高興了,就是現在就剝奪了他腦袋上的那頂官帽,也無所謂。

想到這裡,直接開口。

“好,今日三郎此來,多有失禮之處,張相心中不快,也是正常!

不過今天之事真是急事,也是要事,還請張相看在我大唐千萬百姓生命的份上,先辦正事,再辦謝直!

三郎就感激不盡了!”

張九齡一擺手,都懶得聽他廢話。

“說正事!”

謝直張了張嘴,卻突然卡住了,他之所以這麼着急,就是跑安祿山逃出生天,但是這話兒跟人家張九齡怎麼說!?

說我要殺安祿山?

人家就得問一句,爲什麼了?

然後謝直怎麼說,說安祿山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十多年之後必然造反?

張九齡敢拿手中的書扔他!

這說的是人話嗎?十年之後必然造反?你謝三郎不當監察御史了,改到司天監上班了!?還是工作能力特別強的那種,還沒有上班呢就學會觀星算命了?還一算就是十多年以後的事情?

你這是拿大唐首相尋開心呢吧!?

謝直特別無奈,這話說出來,人家張九齡也不能信啊,只得換了一種說法。

“請問張相,關於幽州偏將安祿山喪軍辱國事,三堂會審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卻有消息說,天子並不認可這個結果,還派人過來要求重審?

可有此事?”

張九齡聽了一愣,就因爲這麼個傳言,你謝三郎就敢來我家門口鬧事!?隨後他的臉頓時就黑下來了,終歸人家張九齡號稱“風度絕佳”,沒有當場罵出聲來,不過臉色也變得難看了起來,語氣更是變得硬邦邦的。

“這事兒……你回御史臺問李尚隱李大夫去啊!

你自己是監察御史,你忘了不成?”

謝直一聽,這是把我推出去啊,這哪行去!?

“張相此言差矣!

不錯,三郎乃是監察御史,這要是別的事情,三郎自然要去找李尚隱李大夫……

只不過,這一場三堂會審,別有不同。”

張九齡一愣,“有何不同?”

謝直直接說道:“謝某雖然是監察御史,在這一場三堂會審之中,卻不是代表着御史臺監督三堂會審流程的。

謝某不才,是通過大理寺少卿申請,由政事堂委派參與這場三堂會審的軍事專家。

按照道理說,三郎參加這場三堂會審,是受了政事堂的委派,卻不是御史臺的委派。

所以,有關這場三堂會審的相關事宜,三郎自然要找政事堂瞭解情況……”

張九齡一聽,這纔想起來,還真是這麼回事,只不過謝直說得也不全對,他是軍事人才不錯,不是受到御史臺的委派參加三堂會審也不錯,不過真正請他出馬的,不是政事堂而是大理寺,政事堂作爲整個大唐最高的行政管理機構,只不過同意了大理寺的申請而已,並沒有直接參與到這場三堂會審之中,按照謝直的道理,“誰委派,我就找誰”,他更應該去找大理寺少卿袁仁敬,而不是找他這個政事堂的大唐首相。

不過呢,人家張九齡也懶得跟謝直掰扯這些。

畢竟,大理寺邀請軍事專家參與三堂會審的申請,是政事堂批覆的……這場會審有了結果之後,也是在第一時間上報給了政事堂,政事堂複覈之後,面呈了天子……天子李老三對會審結果不滿意,也是把消息傳遞到了政事堂……

要說政事堂跟這場三堂會審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客觀……

張九齡知道謝直這貨到底是什麼脾氣,現在跟他說你去找袁仁敬,這貨還不知道有多少理由等着他呢……

算了,直接說了吧。

“不錯,天子倒是對這場三堂會審的結果不甚滿意,派了中官出來,先到了政事堂,沒有找到我,又剛剛來了我家府邸,傳了口諭,讓張某謹慎斟酌……”

謝直一聽就急眼了。

“他憑什麼不認可!?”

一句話問出口。

張九齡都傻眼了,人家是天子,全大唐都是人家的,人家對三堂會審的結果不滿意,又沒有發回來重審,就提醒一下負責審覈的政事堂,再斟酌斟酌,這有啥不行的!?

謝直卻不管那一套,滿臉怒容,直接開噴。

“三堂會審自有章程!

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兵部,四個衙門,五名官員聯合在一起審問犯官安祿山,當場問得他啞口無言,除了當場認罪之外,還有什麼!?

三萬大軍出塞,就跑回來區區二百多人,這樣喪軍辱國的罪魁禍首,人人得而誅之!

憑什麼他說一句不滿意這個結果就要重審!?

難道還要留安祿山一條性命不成!?

好!

也不是沒有辦法!

我大唐律法,寫得清清楚楚,要想讓安祿山活命,好辦,八議!

就他一個小小的幽州偏將,我真不知道能議親、議貴,還是議功、議勞!

這樣的安祿山,如果不殺,怎麼向三萬塞外冤魂交代!?”

謝直是真急眼了,噹噹噹一頓噴,乾脆都沒停口,直接給張九齡噴急眼了。

“放肆!如此詆譭天子,治你一個大不敬的罪過,你謝家滿門都要被抄家問斬!”

謝直被張九齡一句攔着,猶自不服,胸膛劇烈起伏,滿嘴喘着粗氣,根本沒有被什麼“滿門抄家問斬”嚇住,反而理直氣壯地向張九齡繼續噴道:

“大唐以法治國!

如果張相放縱天子肆意妄爲,那麼天下人將如何行事!?

天子可以肆意更改三堂會審的結果,那還要三堂會審幹什麼!?

天子可以隨時隨地超出律法行事,那麼天下人還有多少對律法的敬畏,全大唐自然只有一個天子,但是一州一縣呢?刺史、縣令,豈不就是一州一縣的天子,那麼他們在一州一縣之內,是不是也可以肆意踐踏我大唐律法!?天下四百軍州、千五轄縣,如果都如此行事的話,大唐還是大唐嗎!?”

張九齡聽了這話,突然冷靜了下來,微微眯眼,仔細上下打量了謝直一番,這才緩緩地說道:

“這就是你的大事、要事?”

謝直點頭。

“律法不存,國將不國!

這一次,謝三郎,誓殺安祿山!”

張九齡點了點頭,他還真認可了謝直的說法,律法乃是大唐穩定的基石,律法訂立的好、執行得嚴格,天下人就能有法可依,如果執行得不到位,天下必然大亂。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

但是,真正爲了這個道理敢硬闖張相府邸,不惜得罪大唐首相的人,恐怕全大唐,只有面前的謝直謝三郎了,他是明法榜首,他是監察御史,他是大唐辦案第一人,說白了,大唐律法纔是人家謝三郎的立身之本,怪不得他如此着急。

想到這裡,張九齡已經徹底平靜了下來,即便謝直謝三郎有些私心,但是他說的這個道理,也確實是爲了大唐的長治久安,作爲大唐首相,只怕這樣的官員不多,又如何能夠怪罪他?

既然如此,就是就事論事了。

張九齡穩了穩心神,瞪了謝直一眼,卻向着書房外面喊話。

“來人!”

早有張府二管家在門外等着呢,他擅作主張,請了謝三郎進了張府,還直接給帶到張九齡的書房,雖然張九齡沒說什麼,直接就開始跟謝直說話,但是他心裡沒底啊,生怕自己把這件事情給辦岔了,索性出了書房大門,也不去前面大門門房值守了,就這麼直挺挺地站在書房門外,生怕有什麼突發事件。

果然,謝三郎進門還沒有一刻鐘呢,就跟着自家老爺吵起來了。

二管家根本不想偷聽,不過書房裡面的兩位聲音越來越大,他不想聽都不行啊……結果這麼一聽,好傢伙,怪不得都說謝三郎膽子大,果然啊,不但敢跟自家老爺這個大唐首相當面爭吵,還在言語之中硬懟天子……二管家聽得冷汗都下來了。

然後突然聽到自家老爺在書房之中招呼人,趕緊就進了門,結果聽着自家老爺說道:

“給他倒一杯水來,讓他好好冷靜冷靜再說……”

二管家聽了都不會了,吵着這樣,還給水喝?難道潤潤嗓子,然後再嚷嚷嗎?

不過,既然是老爺吩咐,他也不敢多說,轉身出門,不多時已經回來了,果然端着一杯水,遞給了謝直。

你還真別說,謝直早就渴了,今天沐休在家,本來接待大姐夫盧寧,一頓熱情地招呼就有點口乾舌燥,剛想喝水,李尚隱的消息就過來了,他一着急,直接帶人直衝張九齡府邸,這一路折騰下來,上哪喝水去?然後進了張府之後,淨剩下吵架了……

現在,張九齡竟然給他端來一杯水,正好,這還等啥!?

端起杯子,咚咚咚就喝了一個乾乾淨淨,然後把杯子遞給二管家。

“再來一杯。”

二管家今天算是開眼了,頭一回見到這樣的人呢,心真大,進門就跟自家老爺吵架,自家老爺大度,給了你口水喝,喝完了還不領情,還要一杯……二管家都不知道怎麼評價謝三郎了,搖搖頭,出門,接着給倒水去吧……

結果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啊,在他出門之前,竟然聽到了謝直再一次開口說話,一句兩句停下來,二管家一個沒留神,一腳就踢門檻上了,一側歪,差點摔倒,他人倒是沒事,手中托盤上的水杯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直接摔倒地上,稀碎!

即便這樣,二管家都沒來得及去管那個水杯,回過頭來,死死盯着洛陽城中鼎鼎大名的汜水謝三郎,難以置信自己剛纔聽到的內容……

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353章 隔牆有耳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74章 壓迫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35章 王師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491章 糟心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643章 送行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46章 縣尊問案第73章 兩個疑點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222章 不負第520章 覆盤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486章 結案吧……第244章 靠水難生之善惡終有報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177章 交卷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99章 沒帶第81章 二哥第343章 姓陳!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43章 二告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516章 轟!第129章 好味道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461章 混賬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486章 結案吧……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83章 行卷去第394章 主導權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288章 楊洄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69章 再次勘驗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57章 洛陽初見第626章 謝三郎逼反安祿山?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689章 你跑啥!?第642章 傳首第115章 不高興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289章 聖旨到第695章 相州之戰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484章 要錢,講究個招數第667章 土!鬱鬱蔥蔥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62章 李兄且慢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無題第424章 臨都驛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175章 舉薦第680章 鳴冤!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139章 殺夫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
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353章 隔牆有耳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74章 壓迫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35章 王師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491章 糟心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643章 送行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2章 王某收徒而來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46章 縣尊問案第73章 兩個疑點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222章 不負第520章 覆盤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486章 結案吧……第244章 靠水難生之善惡終有報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501章 我有個提議……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177章 交卷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99章 沒帶第81章 二哥第343章 姓陳!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43章 二告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516章 轟!第129章 好味道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461章 混賬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486章 結案吧……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83章 行卷去第394章 主導權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288章 楊洄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69章 再次勘驗第21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57章 洛陽初見第626章 謝三郎逼反安祿山?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689章 你跑啥!?第642章 傳首第115章 不高興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289章 聖旨到第695章 相州之戰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484章 要錢,講究個招數第667章 土!鬱鬱蔥蔥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62章 李兄且慢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無題第424章 臨都驛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175章 舉薦第680章 鳴冤!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139章 殺夫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21章 小招數用起來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