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你跑啥!?

果然,幺蛾子來了!

第二天夜裡,天子一行人入住馬嵬坡驛站,由於隨行人員衆多,除了官吏、皇子皇女,能夠跟着李老三楊九娘兩口子,在驛站之中混上一張牀鋪,其他的隨行人員,尤其是天子禁軍六軍十二衛,只能在馬嵬坡驛站之外的野地裡面對付一宿。

這也是無奈之舉。

按道理說,一行人的首腦李老三去驛站裡面居住,隨行負責保衛工作的將士在外野營,乃是在正常不過的安排了。

但是,問題就出在了這裡……

禁軍,不幹了!

所謂禁軍六軍十二衛,多是大唐功勳家族出身,家裡不是伯爵就是侯爺,之所以到十二衛當差,不過是功勳家族拉近與皇室的關係,另外也爲這些子侄謀求一個進身之階而已,說白了,這些人來十二衛當差,都是奔着以後飛黃騰達來的,再直白點,他們來“保衛”李老三,可不是爲了吃苦來的。

結果呢?

其他的時間不說了,只說這兩天。

昨天中午在咸陽望賢宮,差點餓死,好不容易藉着李老三在大唐民間的威望,混了一頓豆粥、麥飯,勉強算是吃飽了……

結果剛剛吃飽,咸陽縣令就把山珍海味給送過來了……看着山珍海味無處下嘴,那是得多鬧心?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

反正飽了是飽了,就是不知道是吃飽了還是氣飽了……

昨天晚上,到了金城縣,本以爲總算能吃一頓好吃的了吧,結果,還是沒吃上。

玄宗一行人抵達金城縣的時候,有點晚了,城門都關了。

派人去叫門,金城縣不開門。

金城縣令也懵啊,天子駕臨?快別鬧了!天子不在長安皇宮裡面夜夜笙簫,跑我這兒幹啥來了?金城縣距離長安好幾百裡地呢!再說,也沒通知啊……看你們明火執仗、人員衆多的……不會是要造反吧?隨便找個人換上唱戲用的龍袍,再弄幾個尖聲尖氣的人冒充宦官,就想騙我打開城門?做夢!

要說這位金城縣的縣令,論死板程度,絕對跟咸陽縣令有得一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死說活說,就是不開城門,逼急了就一句話,按照大唐律法,日落閉門,堅決不開!想要我開城門,也行,拿公文來!中旨都不成,必須是天子、中書省、門下省都用印了的正式公文!

李老三一行人,大晚上的上哪去給他找公文去!?就算李老三就在這,門下省還得嚴挺之用印呢,人家現在估計在長安城不知道怎麼罵街呢……

得嘞!

李老三也生氣了,不進城就不進城!

不進城倒是還好說,無論是繼續趕路還是就地休息,都好辦,但是還沒吃飯呢,餓啊……

這一回,楊國忠也學精了,也不自己跑出去買餅了,直接告訴禁軍,你們去金城縣城外的鄉野裡面轉轉,肯定能找到吃的……

李老三還在後面給補了一句,記得給錢哈……

總之,禁軍四散,把金城縣四野村莊弄得雞飛狗跳,總算弄來了所有人的一頓吃的,當然,食材、口味啥的就別想了,還是豆粥、麥飯之類的,另外,由於時間緊張,加工的時間,不長,有倒黴的禁軍,最後就混了一碗半生不熟的豆粥,夜裡鬧肚子的時候,這頓罵街……

今天,到了馬嵬坡。

禁軍對吃法啥的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只要能有吃的就行,好歹得比半生不熟的豆粥強點吧……還行,驛站畢竟是驛站,就算沒有什麼太好的食材,數量上還是能保證的……

最後,分配睡覺的時候,兩天以來積累的怨氣,爆發了——啥?又讓我睡野地?老子昨天就睡的野地!

這些禁軍,本就是富貴人家出身,什麼時候受過這種罪,還是連着受了兩天,徹底鬧騰起來了。

結果,禁軍鬧得越來越大,最終,鬧到了龍武軍大將軍陳玄禮這邊。

陳玄禮正糊塗着呢……

他身爲負責統領所有禁軍的大將軍,地位非常高,自然不必擔心什麼吃喝睡覺之類的小事,真正讓他犯迷糊的,卻是跟嚴挺之一樣的疑惑,跑啥!?

縱觀李老三做事的流程……

移居大明宮,提前做好了第二天一早出發的準備。

賞賜六軍十二衛,確保了隨行的保衛力量。

僅僅帶着在宮城中生活的皇子皇女,以及楊氏一門,這就是確保“不擴大影響”。

一路上連飯都有一頓沒一頓的,吃上什麼算什麼,還兼程趕路……

這可不像李老三說的“御駕親征”,甚至連“天子出行”都算不上,倒是像……“逃荒”!

陳玄禮也弄不明白,天子到底在想什麼……

正好!

因爲“待遇”問題,禁軍將士鼓譟不休,藉着這個機會,我也問問去吧……

想明白這一切,陳玄禮藉口“禁軍鬧事”求見李老三,介紹完情況之後,沒着急問李老三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而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咱這是……爲啥跑啊?

當然,話說得周全,剛剛問出來就趕緊找補,說什麼如果不着急的話,他就派幾個人出去,給整個隊伍打個前站,讓沿途的州縣早做準備,也好避免眼前這種吃沒得吃、住沒得住的情況再次出現。

李老三一聽,知道不說是不行了,陳玄禮畢竟掌握着所有禁軍十二衛,在眼前這種形式之下,乃是最爲重要的一支力量,斷然不能出現問題,現在不但士卒鼓譟,就連陳玄禮本人都心存疑惑,如果不解決的話,容易出大事。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只不過此行過於倉促,還沒來得及告知陳將軍……

此行的目的,乃是蜀中!”李老三終於開口說了實話。

“爲何要去蜀中?”陳玄禮徹底不明白了,長安待得好好的,跑哪幹啥去?

“躲避兵禍。”李老三直言不諱。

陳玄禮一愣,隨即臉色大變,都來不及顧忌什麼天子面前的禮儀了,直接開口追問:

“兵禍!?可是汜水關謝副帥處有了消息,難道……?”

李老三卻搖頭,“暫時還沒有……”

陳玄禮都讓李老三給弄得徹底不會了,既然汜水關那邊還沒有消息,咱跑啥跑,難道大唐周邊還有別的敵人,已經打到長安城了?我這個龍武軍大將軍怎麼不知道……

李老三彷彿也看出來他的疑惑,開口多說了一句,“雖然沒有消息,但是情況也算不得好……”

說着,李老三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樣,將謝三郎當初給大唐制定的平叛平叛戰略合盤托出。

說完之後,示意旁邊一直侍立的楊國忠。

“剩下的消息,都是你獲得的,你說。”

楊國忠上前一步,頗有種當仁不讓的勁頭,一開口就嚇了陳玄禮一大跳。

“七月三十,有了確切的消息,七月十六,揚州大風,損毀船隻數千艘,這其中,揚州艦隊,損失慘重!”

楊國忠說完,李老三就接過了話頭。

“朕乃天子,乃是這大唐天下的天子,難道不想平滅安祿山的叛亂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就不會同意謝三郎的平叛策略,也不會讓他帶着區區三千淮南軍進駐汜水關,更不會拜將他爲天下兵馬副元帥,讓他執掌天下所有兵馬專事平叛了!

朕也希望他能夠馬到成功!

但是,現在揚州艦隊損失慘重,據說在天災之中損毀船隻超過六成,如此大的損失,又如何能夠運送足夠的士卒突襲范陽城!?

謝三郎,堅守汜水足足兩月,堪稱勞苦功高,但是天要亡我大唐,如之奈何!?”

李老三也是壓抑得久了,好不容易逮到個機會,張嘴就把心中的憤懣給噴出來了,連“天要亡大唐”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陳玄禮聽了,也是心驚不已。

不過,他終究是龍武軍大將軍,對軍旅之事,要比李老三這個天子熟悉得多,經過了最初的震驚之後,卻發現了其中的不對……

就算謝三郎“防守反擊”的策略“破產”,也不過是沒辦法執行“反擊”的那個環節了,但是單單就“防守”這個環節,人家謝三郎做得不錯啊,剛纔李老三自己也說了,“堅守汜水整整兩個月”,也沒讓安祿山的十萬大軍跨過汜水關半步……

說白了,人家已經把安祿山阻擋在汜水關以東了,不管戰場之上的形勢如何,起碼,長安城還是安全的吧?

就這,跑啥?

面對陳玄禮的疑惑,李老三又是一聲長嘆,沒言語,卻是楊國忠開口回答。

“陳將軍以爲謝三郎在汜水關的情況尚好?

不是!

謝三郎駐守汜水關,以區區三千淮南軍對陣安祿山麾下的十萬鐵騎,即便如今還勉強守住,情況也是岌岌可危……

陳將軍可知,安祿山積土爲山,要強攻汜水,如今已經把土山推動到距離汜水關不足兩裡之處!

就算他謝三郎現在還勉強保證汜水關不失,又能如何?

等到安祿山叛軍將土山推動到汜水關城下,以十萬大軍輪番衝擊,就謝直麾下那三千人馬,就算人人是鐵,又能打幾根鐵釘?

真到了那時候,汜水破關,指日可待!”

如果安祿山在這的話,肯定一個大嘴巴抽在楊國忠的臉上,我的土山早就被他麼燒燬了!還“指日可待”!?我幽州軍如果有這麼大的優勢,我他麼怎麼不知道!?

如果有汜水關的人在這裡的話,肯定要搖頭感慨楊國忠的話術,土山還是那個土山,位置也沒說錯,就是距離汜水關兩裡的地方,僅僅調整了一下言語的前後順序,竟然把情況一下子說得岌岌可危……

但是這些東西陳玄禮不知道啊,聽了楊國忠的話,臉色也不由得陰沉起來。

堆土爲山!

在大唐以前歷朝歷代的城池攻防戰之中,這都是非常強橫的一個攻城手段,據陳玄禮所知,在歷朝歷代的案例之中,攻城一方把土山堆起來,只要推動到守方城池的下面,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

現在,在汜水關外,安祿山的叛軍,竟然已經把土山推動到汜水關外兩裡處,如果再向前……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還沒等陳玄禮爲謝三郎繼續擔憂呢,楊國忠就再次開口了。

“陳將軍,您是軍中大家,對軍陣一事熟悉,自然遠遠超過了楊某……

楊某有一事不明,倒是要請教一二。

古往今來,可有守城一方死守城池,從來都不派兵出城以作騷擾的情況?”

陳玄禮不明所以,直接搖頭。

有點軍陣常識的人都知道,守城,最忌諱死守。

即便準備再周全,每一次守城都是要消耗物資的,滾木礌石熱油金汁,甚至人命,如果一味仰仗城牆死守,那就是純粹的消耗戰,守城一方的物資終究有限,而攻城一方的物資,卻可以通過身後的運輸線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消耗戰打到了最後,一定是以守城一方的物資全部耗盡爲終點。

古往今來這麼多城池的攻防戰,無論防守一方的態度多麼堅決,準備多麼充分,他只要打不開城外的包圍圈,不能破壞攻城一方對城池的全面封鎖,落敗,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甚至就算守城一方能夠堅持一整年,最終也是彈盡糧絕飲恨收場。

“汜水關就是這樣,從來不出城而戰!”

楊國忠再次開口,還假惺惺地透露出一種沉重。

“這也不能全怪謝三郎,畢竟他手下只有三千人馬而已,如果出城浪戰,恐怕在安祿山的十萬鐵騎面前,連個浪花都翻不出來……

不過,謝三郎千不該萬不該,在汜水關前挖掘了數不清的地道出來,縱然能夠暫時阻擋安祿山叛軍接近汜水關,卻也徹底斷絕了大唐軍士出城戰鬥的道路……”

說到這裡,楊國忠一臉惋惜地看了李老三一眼,這才轉頭看向陳玄禮。

“楊某承認,謝三郎乃是我大唐辦案第一能手,別人根本摸不着頭腦的案子,到了謝三郎手上,不出三天,必然有了頭緒,說不定三天時間都能查一個水落石出了……

不過,在軍務之上,謝三郎的水平……”

楊國忠沒把話說完,閉嘴之後,滿臉惋惜的搖了搖頭。

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第533章 用計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401章 傳召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552章 敢死!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279章 狠辣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516章 轟!第446章 突襲第65章 大唐宗室第198章 美娘案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156章 論鹽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100章 我謝謝你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88章 不對吧?第91章 疑罪從贖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692章 吾之家國,由君再造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20章 奸第369章 跋扈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578章 詰問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469章 足夠了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642章 傳首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409章 貴人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363章 白馬寺第549章 攔不住第630章 河東第637章 我要面聖!第139章 殺夫第441章 小畜生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4章 懂法,真爽!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470章 追,追,追!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445章 金條子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428章 送行酒第68章 交差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69章 再次勘驗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461章 混賬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78章 楊老三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642章 傳首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70章 首飾匣子第282章 公主大婚無題第435章 行路難第62章 李兄且慢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115章 不高興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177章 交卷第553章 悶酒
第533章 用計第109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213章 無妄之災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401章 傳召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552章 敢死!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279章 狠辣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516章 轟!第446章 突襲第65章 大唐宗室第198章 美娘案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156章 論鹽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100章 我謝謝你第205章 分錢都分不痛快第88章 不對吧?第91章 疑罪從贖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692章 吾之家國,由君再造第3章 另外一種可能第20章 奸第369章 跋扈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578章 詰問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40章 聽說過行卷嗎第469章 足夠了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642章 傳首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409章 貴人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363章 白馬寺第549章 攔不住第630章 河東第637章 我要面聖!第139章 殺夫第441章 小畜生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4章 懂法,真爽!第392章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470章 追,追,追!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445章 金條子第346章 關鍵人物第428章 送行酒第68章 交差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69章 再次勘驗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461章 混賬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481章 白麪謝三郎第78章 楊老三第107章 盧奕求字第642章 傳首第69章 再次勘驗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70章 首飾匣子第282章 公主大婚無題第435章 行路難第62章 李兄且慢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468章 李老三也是個要臉兒的人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115章 不高興第579章 包藏禍心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177章 交卷第553章 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