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親征(下)

皇帝親征需要很多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籌備糧草,點選精兵強將隨行,可在隨後的討論中,順治卻下令一切從簡,只要從滿、蒙、漢八旗中湊齊總共兩萬兵馬隨行就可以。至於已經被嚴重削弱的山東和河南綠營,順治表示這次不需要等他們了,只要八旗兵馬集結完成就立刻出發,如果這兩處的綠營中尚有可用兵馬的話,完全可以隨後追上。

“朕親征的旨意今日就要發佈江南。”順治的口氣堅定的不容質疑,看上去如果八旗兵馬集結速度過慢的話,順治都會讓他們隨後啓程去追趕自己的車駕:“兩個月之內,朕就要在江寧慶功。”

終於有人斗膽上前勸說皇帝穩妥行事,但馬上就被大發雷霆的順治噴了個滿臉花:“江南有十數萬官兵,朕還有上萬禁旅隨行,你這個狗奴才認爲朕會打不過鄧賊嗎?”

上去勸諫的人被皇帝喝令侍衛打了個生死未卜,其他想出頭的人都縮了回去,今天的朝會幾乎就是順治的一言堂,調兵遣將的聖旨如同流水一般地批發出去。

好不容易等到大朝結束,索尼和鰲拜對視一眼,這兩個皇帝最貼心的奴才沒有回家,而是並肩跪在上書房外。

順治沒有讓他們多等,兩人膝蓋還沒有跪酸就被侍衛帶進了書房。

“皇上節哀。”索尼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朕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以爲董鄂妃死了,朕得了失心瘋了吧?”

“奴才不敢!”索尼嚇得又噗通跪倒在地,鰲拜雖然還沒來得及說話,也連忙跟着一起趴在地上。

“朕量你也不敢!”順治擺擺手,讓兩個奴才起來。

等二人起來後,順治整理了一下心情,耐着性子對二人解釋道:“朕想過了,鄧名終究是心腹大患,不得不急除,李國英老朽了,說什麼平定四川要好幾年,朕不能等那麼久,不能讓鄧名成了氣候。不過鄧名若真是躲在四川不出來,朕一時確實也懶得去抓他,可他猖狂已極,竟然敢流竄到江南,朕統帥禁旅沿運河而下,沿途人口稠密、府縣均有庫藏,輜重無憂也不必從京師轉運,快則一個月,慢則兩個月就到。朕親征督戰,兩江、湖廣官兵不敢倦怠畏戰,一定會奮勇攔截,朕倒要看看鄧賊往哪裡跑!”

鰲拜倒是認爲李國英的對策很有道理,而且就是親征也未必能抓住鄧名,他試探着勸解道:“鄧名跳樑小醜,林起龍都能將其擊退,何須皇上親征?”

“呵呵,你們認爲鄧名現在實力如何?”鰲拜的一句問話讓順治開懷大笑起來。

“甲兵不滿萬,即使與舟山寇合流,依舊拿揚州、江寧都無可奈何,”索尼覺得有戲,也連忙一起勸解起來:“皇上親征未免也太擡舉他了。”

“正是如此!”順治笑的更加歡暢,重重地一點頭:“鄧名本來就羽翼未豐,這次又狂妄自大,孤軍到江南逞兇,先是攻武昌不克,然後佔了九江幾天又被官兵趕走,到了江寧後就開始想取巧行詐,但儘管如此還是在揚州被林起龍擊退,頓兵鎮江城下,朕斷定他已經是強弩之末,現在只想着如何逃回四川去。”

聽到這裡索尼和鰲拜纔有些明白過來,原來順治認爲鄧名已經接近窮途末路了。

“還有周培公,若是朕答應了兩江的要求,讓他兼任兩省佈政,那他肯定可以輕易趕走鄧名。到時候朝廷肯定還要重重地酬功,雖然朕很清楚他不過是打了一條落水狗,但天下的官吏不知道啊,他們只會看到是周培公把鄧名從東南腹地趕跑的,朝廷若不重賞豈不是叫人寒心,要是重賞了的話,這筆賞賜可真冤枉啊。”順治覺得與其把這簡簡單單的功勞送給聲名鵲起的周培公,還不如干脆抓到手裡:“不是說鄧名水師佔優麼?湖南兵本來就是客軍,戰艦又少,多半不肯拼死攔截逃竄的鄧賊,所以朕估計周培公解鎮江之圍沒問題,截殺一些掉隊的賊人問題也不大,但是鄧賊多半還是能全身而退,吃了這次虧後,下次他就未必有這麼大的膽子千里流竄了,再要抓他就難了。”

昨夜董鄂妃死後,順治一宿沒睡,當被這個念頭佔據了腦海後,順治越琢磨越覺得自己的辦法好,一箭雙鵰,不,是一箭數雕:“今天不是下旨親征了麼?明天或者後天再發一道聖旨,同意兩江所請,讓周培公代理江南布政使,兼江西布政使的銜,全權負責攔截鄧名的事務,不許他一人一船逃回四川。”

若是沒有親征的名義,那周培公兩省佈政的任命事後也不容易撤銷。但現在不同了,朝廷完全可以把這個任命解釋爲親征行動的一部分,如果周培公辜負聖恩,讓鄧名跑了,導致皇帝親征卻沒有抓到賊,那當然是罪孽深重,不要說賞賜,就是讓他繼續保留武昌知府都是皇上開恩了;而如果周培公攔住了鄧名,順治在結束親征後也完全可以順手把周培公的任命解除——這個任命本來就是親征的預備工作,現在親征順利完成當然要解除。

“若是周培公拼死攔住了鄧名,那等親征結束後朕就給他擡旗,然後帶回京師大用。”順治認爲自己的策略萬無一失,如果不親征的話,那麼這種行爲就屬於比較明顯的兔死狗烹了,而且鄧名這條兔子多半還逮不到;可親征的話,功勞自然都是皇上的——火燒昆明、連續擒殺經略、總督的巨寇鄧名,讓南方督撫一籌莫展,可順治出馬就手到擒來——有這樣的武功爲背景,順治因爲欣賞周培公的攔截之功而破格提拔他爲中樞大臣,這明顯是恩寵而不是猜忌。

至於江南奏章上提到的那些彪悍的湘軍,順治也可以藉着這次親征而進行安撫,無論如何現在周培公都纔出頭不久,在麾下的武將心目或許有威望,但肯定還不鞏固。對這些湖南綠營來說,在周培公旗下作戰說到底還是在臣子手下立功,而順治親征大旗一打出來,這些武將再有戰功就是在皇帝面前露臉了,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自然也不需要再通過周培公或是兩江總督衙門了,而是由皇上聖斷。順治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這三萬綠營的軍心爭取過來,讓他們不但願意效死苦戰,還能對自己感恩戴德。

雖然出兵有些急,雖然河南、山東的綠營精銳都去了福建,雖然禁旅八旗也被削弱了不少,但是能夠擊退鄧名的揚州軍、能夠和鄧名對峙的江寧軍,再加上週培公的幾萬湘軍,順治把他們統和起來,還愁不能讓鄧名插翅難逃麼?

即使是索尼和鰲拜,至此也拿不出什麼有力的理由阻止順治火速南下,親征鄧名了。

“此事務必保密,要是有隻言片語泄露,朕唯你二人是問!”雖然知道這兩個忠心耿耿的奴才斷然沒有膽子把自己的心思說出去,但順治還是叮囑了一句,他需要一個英明神武的形象,絕不像被臣民看成刻薄寡恩,尤其是對漢臣這種防微杜漸的心思,更是隻能做、不能說。

皇帝要親征的消息立刻就傳遍了北京,滿城八旗當然不知道順治對鰲拜和索尼的那番話,因此大家都只能各自猜測。

“你聽說皇上要親征了嗎?”

“你當我是聾子嗎?這麼大的事誰還不知道啊?”

兩個交好的正黃旗的旗兵躲在屋子裡,小聲地議論着。

“聽說鄧名攻擊揚州,然後被擊退了,雖然圍困了鎮江,但也拿不下,這聲勢根本沒法和去年海寇進入長江時相比,怎麼皇上就要親征了呢?”其中一個旗兵臉上滿是不解之情:“而且皇上還這麼着急,說是幾天之內就要出征。”

“因爲這是鄧名啊。”另外一個旗兵意味深長地說道。

“什麼意思?”另外一個滿頭霧水,完全沒有聽明白。

雖然明知屋內沒有人,但旗兵還是環顧了一圈,又走到門口把門打開一個縫,往院子裡張望了一番,才又輕手輕腳地關上門,走回來神秘地說道:“老哥哥,這話我可只和你一個人說啊。”

“說吧,說吧。”另一人急不可待地問道。

“我只是隨便一說,當不得真的。”前一個旗兵依舊在賣關子。

“不當真,不當真。”問話的那個旗兵已經是急的抓耳撓腮。

“以前不是有留言,說那個鄧名其實是,其實是和皇上有殺父奪妻之仇的人麼?”說話的旗兵臉上又露出那種意味深長的表情:“宮裡的那位小主子突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聽說還有幾個心腹宮女和太監被一起殺了。然後皇上就突然要親征,這,嘿嘿,裡面的水很深啊。”

“啊!”後一個旗兵嘴巴大張着合攏不上,他也記得董鄂妃曾經許配過另外一個人,半響後才喃喃地說道:“難道不是殺父之仇,而是奪妻之恨?小主子不是病死的,而是皇上問出了實情,然後一怒就……”

“我隨便一說,早說了不當真的。”前一旗兵莫測高深地笑着。

朋友走了很久後,主人依舊被剛聽到的消息震撼得說不出話,正在他浮想聯翩時,門外又傳來一聲大喝,來人是主人另外一個較好的同旗兄弟。

這個人進屋後,就大聲抱怨道:“老哥哥,你說皇上怎麼就突然要親征了呢。”

“因爲這是鄧名啊。”主人輕聲答道。

“什麼?”

主人遲疑了一下,吩咐道:“你去把門關上。”

等第二個客人依言做好後,主人招手把他喚到身前,壓低嗓門問道:“你以前也聽說過那些傳言吧?那個鄧名和皇上有奪妻之恨……”

第65節 援助(下)第16節 攀談(下)第15節 雙贏第56節 宣戰(下)第6節 疑惑第6節 魯王第39節 衝突(下)第46節 戰備(下)第32節 吐哺第8節 戰備(下)第42節 升級(下)第44節 遊騎(下)第57節 分贓(下)第6節 密議(下)第49節 昆明第19節 感慨(下)第66節 加入(下)第29節 搏鬥(下)第4節 暗示第7節 變臉(下)第5節 重整(下)第58節 遺孤第9節 海權第41節 失控(上)第50節 懷疑第19節 軍功第39節 都府第51節 保衛(下)第18節 激戰第38節 買賣(下)第56節 突擊第46節 掃蕩第45節 突破(上)第11節 攻勢(上)第34節 晉王(下)第35節 面談第57節 觀感(下)第20節 僞詔(下)第54節 投機(上)第62節 蠢動(下)第24節 怒潮(上)第34節 晉王(下)第41節 難民第50節 誤判(上)第31節 名將第15節 出降(上)第60節 算盤(下)第21節 東進(上)第50節 動向(下)第9節 買路第51節 夢想(下)第10節 負責(上)第59節 魔鬼(下)第21節 受降第10節 爆破第19節 跋扈(下)第49節 擴張(上)第18節 拒絕第25節 棄軍第53節 烈焰第32節 突圍第22節 突破(下)第26節 觀感第8節 戰備(上)第28節 算計(上)第34節 糊塗(下)第31節 佯攻(上)第15節 攻防第3節 壓力(上)第56節 突擊第52節 縱火第22節 尖兵第53節 齊射(下)第10節 決議(上)第9節 授權(上)第64節 平息(上)第41節 爭奪(上)第10節 鎖喉(上)第16節 鹽業第29節 搏鬥(下)第5節 重整(上)第43節 輕取第8節 震怒(上)第44節 條約(下)第54節 投機(下)第26節 生意(上)第16節 家學第17節 政策(下)第5節 放棄(下)第13節 試探(下)第30節 威壓(上)第18節 登陸(上)第49節 敗像第31節 呆仗(上)第54節 迂迴第18節 登陸(下)第39節 王佐(上)第34節 問候(上)第5節 放棄(上)第9節 授權(下)
第65節 援助(下)第16節 攀談(下)第15節 雙贏第56節 宣戰(下)第6節 疑惑第6節 魯王第39節 衝突(下)第46節 戰備(下)第32節 吐哺第8節 戰備(下)第42節 升級(下)第44節 遊騎(下)第57節 分贓(下)第6節 密議(下)第49節 昆明第19節 感慨(下)第66節 加入(下)第29節 搏鬥(下)第4節 暗示第7節 變臉(下)第5節 重整(下)第58節 遺孤第9節 海權第41節 失控(上)第50節 懷疑第19節 軍功第39節 都府第51節 保衛(下)第18節 激戰第38節 買賣(下)第56節 突擊第46節 掃蕩第45節 突破(上)第11節 攻勢(上)第34節 晉王(下)第35節 面談第57節 觀感(下)第20節 僞詔(下)第54節 投機(上)第62節 蠢動(下)第24節 怒潮(上)第34節 晉王(下)第41節 難民第50節 誤判(上)第31節 名將第15節 出降(上)第60節 算盤(下)第21節 東進(上)第50節 動向(下)第9節 買路第51節 夢想(下)第10節 負責(上)第59節 魔鬼(下)第21節 受降第10節 爆破第19節 跋扈(下)第49節 擴張(上)第18節 拒絕第25節 棄軍第53節 烈焰第32節 突圍第22節 突破(下)第26節 觀感第8節 戰備(上)第28節 算計(上)第34節 糊塗(下)第31節 佯攻(上)第15節 攻防第3節 壓力(上)第56節 突擊第52節 縱火第22節 尖兵第53節 齊射(下)第10節 決議(上)第9節 授權(上)第64節 平息(上)第41節 爭奪(上)第10節 鎖喉(上)第16節 鹽業第29節 搏鬥(下)第5節 重整(上)第43節 輕取第8節 震怒(上)第44節 條約(下)第54節 投機(下)第26節 生意(上)第16節 家學第17節 政策(下)第5節 放棄(下)第13節 試探(下)第30節 威壓(上)第18節 登陸(上)第49節 敗像第31節 呆仗(上)第54節 迂迴第18節 登陸(下)第39節 王佐(上)第34節 問候(上)第5節 放棄(上)第9節 授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