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

“你們怎麼可以停業,快開門,我一輩子的積蓄都放在你們銀行裡……“

“把錢還給我們……”

“我的錢啊,我們家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呀……”

……

當所有現金都告罄之後,日本聯合銀行只能暫時關門歇業。作爲日本四家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日本聯合銀行在儲戶的瘋狂擠兌下,連半個月都沒有撐住。在這種情況下,爲了避免引起債務的連鎖反應,日本金融廳緊急接管了日本聯合銀行。

在日本的股市和樓市多年暴漲的大環境下,日本聯合銀行的信貸規模已經被撐到了極限,導致這家銀行的準備金率極低。也正因爲這個原因,日本聯合銀行纔在擠兌的風潮當中表現得如此不堪一擊。

不過金融廳的及時出手並沒有讓儲戶們恢復信心,因爲他們還是無法從日本聯合銀行拿到自己的錢。而且擠兌的風潮開始在銀行業蔓延開來,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渾水的分析報告現在簡直就是日本銀行業的催命符,繼日本聯合銀行被渾水公司盯上陷入擠兌危機之後,緊接着名古屋銀行,大阪銀行等一些日本區域性的銀行業被爆出和西武集團存在着貸款業務,有着嚴重的壞賬危機。而這兩家銀行的規模雖然也不小,但是和日本聯合銀行還是沒得比。兩家銀行在儲戶們的瘋狂擠兌下,現金也馬上枯竭了。一時之間日本的老百姓幾乎人人自危。因爲自己存在銀行的錢誰知道銀行還能不能還給自己,正是在這種恐慌的思想之下,老百姓們再也不敢相信銀行了,紛紛前往銀行取出自己的積蓄。就連日本最大的東京三菱銀行和住友銀行的門前都擠滿了取錢的長隊。

西武集團的負債問題在謝廖沙的操縱下按照設計好的劇本將日本的銀行業拖下了水,在這種危機之下,日本金融廳自然不能坐視聯合銀行倒閉。因爲日本聯合銀行是日本的四大銀行之一,一旦聯合銀行被擠垮了,不僅僅是儲戶們拿不到錢,就連日本大企業的儲蓄也很有可能化爲泡影,所以無論如何,竹下登內閣是不會讓擠兌潮繼續在銀行業蔓延下去的。

銀行業的重要性關乎國計民生,而日本聯合銀行在日本國內更是大而不能倒。就在日本聯合銀行徹底放棄了尊嚴向大藏省求救之後。大藏省立刻制訂了一系列的緊急接管措施,這些措施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日本聯合銀行虧掉的錢,國家補助。具體的說,就是由大藏省出面將日本銀行系統中的一些重大的壞賬買下來,然後單獨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接手這些壞賬,這樣一來,日本的銀行系統壞賬就被剝離了出來。只是如果大藏省真的這麼做了,那就得向市場上投放更多的流通貨幣,這樣反而會更加刺激人們從銀行借貸投入到股市樓市當中,一但股市樓市出現問題,又會產生新的壞賬。

這項計劃有利有弊,因爲日本的大銀行背後都有財團的影子,一旦接受了這項計劃,那麼這些銀行就得接受國家苛刻的救助條件,但凡還有一線生機,日本聯合銀行是絕對不會向國家求助的。此外這項計劃還要得到國會的批准,畢竟拿出國家的錢來救助一家非國有的銀行,對於其他的銀行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這件事情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一旦日本聯合銀行倒下了,依附於日本聯合銀行的很多日本企業也會陷入資金匱乏的境地,到時候倒下的將是一批有實力有影響力的企業。

大藏省的計劃很快就遞交給了竹下首相的內閣,當內閣宣佈將會接管日本聯合銀行之後,那些徹夜守候在銀行門口的儲戶們終於吃了一顆定心丸,不管怎麼樣,自己的錢算是有希望拿回來了。

這一切早就在謝廖沙的意料之中了,謝廖沙很肯定竹下登不會坐視日本聯合銀行倒下去。因爲竹下登和他的前任中曾根康弘都是典型的右翼,代表的是日本國內大財團的利益,現在大財團的核心銀行系統出了問題,自然要轉嫁到全體國民身上。謝廖沙曾經關注過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當時爲了救助高盛等大財團,美國政府花費了巨資幫助這些財團剝離壞賬。如果這筆錢平攤到了每個美國家庭頭上,也就意味着每個美國家庭爲高盛的投資失敗承擔了將近7000美元。這已經接近於美國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七分之一了,這麼不公平的事情發生在以公平著稱的美國,真是莫大的諷刺。什麼叫大而不能倒,當你手上控制的企業數量已經足以大幅度的影響美國的就業率的時候,那麼無論你虧了多少錢,政府都絕對不會讓你倒下。這也是謝廖沙不停的在美國收購企業的重要原因。

<center></center>事情到了這一步,謝廖沙和竹下登的矛盾根本就是你死我活,謝廖沙必須阻止日本國會通過這次的銀行緊急救助計劃。因爲一旦計劃被國會批准,那麼將會有更多的日元涌進日本的股市和樓市,這是謝廖沙絕對不願意看到的,只有刺破日本的房地產和股市泡沫,謝廖沙纔能有機會搜刮日本國民戰後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外匯。

謝廖沙慶幸日本是一個民主國家,如果是在蘇聯,謝廖沙只需要打個報告,說服政治局的大多數成員就可以買下銀行的爛賬了。但是日本就不行,他們還有國會,國會裡還有在野黨,甚至自民黨內部衆多的派系也有不同的聲音。謝廖沙早就計劃好了在適當的時候把竹下登從首相的寶座上趕下去。只要讓日本的政壇亂起來,銀行壞賬的問題拖上個一年半載,謝廖沙的成功率就會大大的增加。

怎麼把竹下登從首相的寶座上趕下去?別忘了米哈伊爾可是竹下首相新任的外籍門客。當初幫他處理過裡庫路特社長江副浩正的政治現金和賄賂。這筆錢以竹下登秘書的名義現在穩妥的存在瑞士的銀行裡。沒有人比米哈伊爾更明白竹下首相到底拿了多少不該拿的錢了。

就在日本內閣將銀行緊急救助計劃提交到了國會表決的時候,謝廖沙讓瑞士的列別捷夫一次性的將日本銀行系統和西武集團的債務分析報告一股腦的送到了日本,謝廖沙現在要和讓整個日本的銀行業一起下地獄。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霍多爾科夫斯基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耶利欽的艱難抉擇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十六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姬瑪哈兒第三十一章 耶利欽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一百九十章 互助會市場初探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六十九章 亡命追車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一十九章 剿滅聖伊利亞真理會第十三章 訪問邀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四十章 脅迫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二百五十章 休克療法之父第十章 不認賬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七十四章 ZZ局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六十章 下午茶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八十九章 謝廖沙獲釋第五章 應聘者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第五十九章 法治與人治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十章 不認賬第十四章 棄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九十六章 蘇老病危第25章 生意太好怎麼辦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波蘭政府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零七章 伊娃的復仇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霍多爾科夫斯基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二百六十八章 名利兩全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耶利欽的艱難抉擇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十六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姬瑪哈兒第三十一章 耶利欽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一百九十章 互助會市場初探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六十九章 亡命追車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一十九章 剿滅聖伊利亞真理會第十三章 訪問邀請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四十章 脅迫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七十三章 再見,高爾基第四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二百五十章 休克療法之父第十章 不認賬第五十三章 抽風的條子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七十四章 ZZ局第四十九章 獲取信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六十章 下午茶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八十九章 謝廖沙獲釋第五章 應聘者第四十三章 移民局第五十九章 法治與人治第三十五章 初入神秘之地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四十五章 功德無良的米哈伊爾第十章 不認賬第十四章 棄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九十六章 蘇老病危第25章 生意太好怎麼辦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波蘭政府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九章 蘇維埃代表大會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零七章 伊娃的復仇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前佈置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一百五十二章 蘇聯第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