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

一輛黑色的伏爾加汽車緩緩地停在了高爾基市最豪華的酒店,友誼大酒店的大門前,酒店的服務員趕忙的走上前去爲客人打開車門。契爾年科走下汽車,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警察制服,然後把大檐帽端正的戴在自己的頭上,大步的走進了友誼酒店的大門。他今天到這裡來是爲了參加高爾基港的領導人茹科夫斯基的兒子的訂婚宴的。

在服務人員的帶領下,契爾年科走進了友誼大酒店的宴會廳。契爾年科把帽子和隨身攜帶的公事包都交給了門口保存物品的工作人員。順手拿了一杯酒,徑直找了一個角落安靜的坐了下來,然後點燃了一支菸。雖然接到了茹科夫斯基的邀請,但是他其實和茹科夫斯基沒什麼交情,這只是禮節上的邀請而已。自從來到高爾基市以後,參加這種活動還是第一次。作爲一個外來戶,一個被火箭提拔上來的幹部,契爾年科簡直成了高爾基市內政部系統的公敵。高爾基市的官場和蘇聯大多數地方的官場都一樣,每一個部門都被一些老傢伙們把持着。雖然蘇聯有退休制度,但是一些老領導及時退休了,依然手握着過去的權力不放。

事實上這種現象幾乎成爲了蘇聯官場的慣例,從斯大林開始,這一特點就開始顯現,斯大林在其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健康狀況逐年惡化,但仍然執掌國家最高權柄。據說現在的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的健康也不是很好。所以像契爾年科這樣的違背官場升遷規則的幹部在官場上被人孤立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與契爾年科一樣的是,作爲茹科夫斯基夫人生意上的合夥人,米哈依爾和謝廖沙也接到了茹科夫斯基夫人的邀請來參加他兒子的訂婚宴,據說準媳婦是烏克蘭高官的女兒,他們自然受到了茹科夫斯基夫人熱情的招待。米哈依爾走的是夫人的關係,自然有不少官員的女眷和他認識。謝廖沙今天來這裡也是來擴展人脈的,高爾基市是蘇聯的機械製造中心,每年都會向國外出口大量的機械產品,謝廖沙現在做着石油走私的生意,大部分都是茹科夫斯基夫人的關係在爲他保駕護航,如果想要繼續擴展生意自然需要一些官場上的靠山。

謝廖沙現在每週都要走私一列原油到波蘭去,按照威廉給的報價每桶大概掙10美元,而一列火車15節油罐,每個油罐可以裝載40噸原油,每噸原油大概等於7個美製桶的容量,這樣計算下來,每走私一趟大概能掙4萬多美元,其中送給茹科夫斯基夫人的大概1萬美元左右。要不然她哪來的錢辦這麼豪華的訂婚宴。一趟列車看起來能拉很多石油,是的的確不少,15節油罐總共才600噸。而一座簡陋的小型的煉油廠年處理能力是50000噸,每天就能處理100多噸原油,這麼點油甚至還不能滿足一個小煉油廠需求。如果打個比方來說的話,市場的需求就像是廣闊的大海,可是現在的謝廖沙卻只能站沙灘上撿撿貝殼而已。

宴會馬上就要開始了,來賓們都陸續的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座位都是按照工作單位安排的,出身於高爾基港的人坐在了一起,高爾基汽車製造廠每年要通過高爾基港運送不少貨物,自然也來了不少廠裡的大人物,謝廖沙和米哈依爾也有幸和他們坐在了一起,不過這些大人物都不認識米哈依爾,他們大概也奇怪這兩個年輕人是誰,所以只是出於禮貌和謝廖沙他們打了個招呼,要是尤里在這裡他們倒有可能認識,米哈依爾可沒敢向他們介紹自己是尤里的弟弟。

謝廖沙後面的這一桌就是內政部的警察們,這一桌的人都穿着灰色的制服,所以十分好認。這讓謝廖沙感到十分的緊張,要知道他可是逃犯。雖然不敢回頭一直看他們,可是謝廖沙的注意力卻都在這些警察的身上。誰知道有沒有人會認出他來。那一桌警察坐在座位上安靜的聽着臺上的司儀介紹那一對訂婚的新人,時不時地拍手鼓掌,其實和開會的時候聽報告沒有區別。

他們中間最顯眼的大概就算是契爾年科了,因爲一桌子人裡面只有他最年輕,其他的不是頭髮花白的,就是已經謝頂的,這一點引發了謝廖沙的好奇心,他悄悄地湊到米哈依爾的耳邊,輕聲問道:“那邊那桌警察裡那個年輕人是誰?”

米哈依爾扭過頭去,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那些警察,思索了一下,不確定的說到:“好像是咱們汽車製造廠區的分局副局長,好像叫。。。叫。。。對了,叫契爾年科。”米哈依爾終於想起來了。

“他怎麼那麼年輕?難道後臺特別硬?”謝廖沙疑惑的再次問道。

“應該不是後臺硬,聽說他在內政局裡一直被排斥。”米哈依爾說道。

“被排斥還能這麼年輕就坐上副局長的位置?”謝廖沙完全被搞糊塗了。

“聽說他是半年前從列寧格勒來的,是個外來戶,剛開始只是個幹事,他怎麼升上來的我也不知道。有傳言說他是調到高爾基市專門調查黑市交易和官員**的。如果是真的咱們可要小心點這個傢伙,他可是咱們的死對頭!”米哈依爾回答道。

謝廖沙不再問了,“傳聞”,官場的傳聞可不會是無根據的謠言,總是有着幾分的可信度。謝廖沙掏出自己的打火機放在了座子上,zippo的,外殼是電鍍的,就像鏡面一樣。謝廖沙用手指隱蔽的調整着角度,直到可以清楚地從打火機外殼的反射中看到契爾年科。

確實如米哈依爾所說,契爾年科左右兩邊的人都在和自己旁邊的人在交談着什麼,契爾年科坐在中間卻沒人和他說話。他好像也完全不在意,該吃吃,該喝喝,完全當周圍的人不存在一般。

謝廖沙的心思完全放在了那個警察身上,如果契爾年科真的是來調查黑市交易的,那麼謝廖沙就是他的目標。高爾基市的黑市就在高爾基汽車製造廠的廠區裡,每一個高爾基市的人都知道。這正好是契爾年科的轄區,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爲什麼不行動。米哈依爾只賄賂了普通的警察,可沒給他送過錢。是的,他想抓真正的幕後老闆,過去是**夫,**夫的通訊錄上可是有不少的官員。他既然是調查黑市交易和**的,這就說得通了。

先是被古辛斯基盯上,現在看來警察也沒打算放過他。謝廖沙覺得危險正在一步步的逼近自己。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機應對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四十六章 入夥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二十五章 汽車貸款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二十四章 送禮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五十四章 文字獄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九章 謝廖沙的邀請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二百三十三章 詐騙團伙 二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四十章 脅迫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機應對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三十一章 內部阻礙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十五章 歸途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四章 開門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七十四章 ZZ局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六十四章 甘比諾家族的無奈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頻交易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三十五章 追捕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四章 一支菸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七十七章 女船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三十一章 伏擊戰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機應對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四十六章 入夥第四十九章 威脅和恐懼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章 漫長的旅程第二十五章 汽車貸款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六十四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七第八章 決勝21點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二十八章 誘餌第二十四章 送禮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五十四章 文字獄第五十章 再相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九章 謝廖沙的邀請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二百三十三章 詐騙團伙 二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四十章 脅迫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二百五十一章 外債和經濟轉型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五章 一戰成名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華盛頓遊說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機應對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三十一章 內部阻礙第一百四十二章 發展迅猛的銥星第十五章 歸途第九十二章 摩加迪沙暴亂 四第二十四章 新的情報第四章 開門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四十一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二百三十五章 鬆採沃兄弟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七十四章 ZZ局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六十四章 甘比諾家族的無奈第二百零九章 進軍航空業第六十一章 糖衣炮彈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頻交易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三十五章 追捕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意向第四章 一支菸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最後一個小時第二百零一章 波蘭和談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二十九章 出售三金會 一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七十七章 女船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六十二章 黑手黨紛爭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三十一章 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