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番外

344番外

番外之皇家日子7

楊歆兒認爲楊麒兒心實在是太軟了,太子妃做了那麼多錯事,結果他回來了,過幾天就又把太子妃從京城東宮接到了蘅蘭宮東宮裡。

楊歆兒雖然覺得這大約是因爲要過年了的緣故,但他還是認爲太子對太子妃過於心軟了,要是是他的王妃總做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他定然就讓她上山修佛去了。

其實皇后也提了讓楊歆兒帶着王妃住回蘅蘭宮的事,畢竟要過年了,一家人總該在一起,楊歆兒和王妃住在京城豫王府,便各種不方便,但楊歆兒卻拒絕了季衡這個提議,說現下還在做事,京城豫王府距離蘭臺還有太學等做編撰的地方近,便於他工作。

說這件事時,太子也在場,楊麒兒又不傻,哪裡不知道他們漸漸長大,大家身份上的事便越需要分明越需要注意,楊歆兒不過是在避嫌罷了。

楊麒兒之後心情便不大好,以前他和楊歆兒多好啊,從小睡一張牀長大,什麼事都在一起,好得簡直就像是一個人一樣,但是現在,身份卻讓他們之間有了隔閡,距離越來越遠。

昭元三十六年很快到來。

這一年北方部分地方出現了雪災,朝廷爲賑災,到大年二十七才封印過年,皇帝一家自然也就十分繁忙,整個春節都沒有過好。

楊麒兒更是在大年初一時,去祭祀時,從輿轎裡出來,因爲腿坐得太僵,又太冷,直接摔了一跤,雖然內侍和侍衛都及時地過來扶住了他,但他的手背還是在地上擦了一下,以至於被擦破了一塊皮。

楊麒兒忍着沒有出聲,一直到祭祀完畢,纔回去讓上了藥包上紗布。

本來以爲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傷,很快就會好,但因爲傷在右手,各種事情都不方便,總容易碰到傷處,沒想到便讓傷處一直不好,之後還出現了發炎的症狀。

季衡在他受傷第二天就發現他手上的傷了,問起來,他便說只是在地上擦了一下,沒有大礙。

季衡看他這般大了,知道愛護自己身體,且傷處也讓太醫看過了,上過了藥,他便也不好再多問。

楊麒兒手上的傷一直不好,之後甚至出現了紅腫潰爛,從一片擦傷,變成了潰爛的凍瘡的樣子,在天氣稍稍變暖一些的時候,就又痛又癢,但是卻一直不好。

季衡之後發現,就很責怪他不好好愛惜自己,讓了好幾個太醫來給他認真看了,並且用了不少藥,沒想到那傷不知爲何就總是不好,讓太醫們都覺得奇怪,而且戰戰兢兢起來,畢竟連太子手上這點傷都治不好,已經是一種罪過。

季衡都不知道要拿他這傷怎麼辦了,將這件事同皇帝商議,皇帝也皺眉道,“太醫院連治個凍瘡都沒法子嗎?再說,現在天氣也暖和起來了,麒兒的手怎麼就一直不好。”

季衡嘆道,“太醫院用了好幾種法子了,但是一直治不好也沒法子。要不,請鎮國寺的大師到東宮去一趟。”

皇帝也不得不同意了這個辦法,不過鎮國寺的大師去東宮做了法事,楊麒兒的手依然沒有好。

現在楊麒兒手上的凍瘡,已經惹起了皇家的每個人的注意了。

楊歆兒也找了民間的大夫去給他看,楊笙兒親自按照偏方的法子給他揉手,楊麒兒被他揉得只是疼痛不已,沒有任何效果。

不過因爲手上的傷,楊麒兒對太子妃倒是看透了,覺得她是個十分冷心的人,他的手那個樣子了,他自己雖然覺得並不需要太多關心,但是太子妃真的對他的手上的傷不大在意,還是讓他心裡發涼的。

因爲良娣管氏生了女兒後身體本就比較虛弱,楊麒兒之後到她處去的時間就更多些,管氏按照太醫說的法子,用了藥爲楊麒兒的手做按摩,每天晚上都這般按摩,她的手小而軟,而且力氣小,比太醫做按摩還要舒服些,故而楊麒兒就更願意到她這裡來了。

因爲有了更多交流,便發現管氏是個很不錯的女子,她雖然總是藏拙,但是依然能從一些語言裡看出她博覽羣書,知之甚多,而且性情柔和,她的好讓楊麒兒願意好好地去了解她,故而一段時間裡,幾乎每晚都宿在她處。

楊麒兒的手在二月末纔好了,但是手背上卻留下了一塊疤痕,看着簡直像是兩根抓上去的手指印,痕跡十分詭異。

太醫給用了去疤痕的藥,短時間內也完全沒有作用。

楊麒兒的手傷好了,他便也忙碌了起來,這一天他從京城回蘅蘭宮,在路上,突然有人闖進侍衛的行列,好在此人沒有造成什麼嚴重後果,就被侍衛抓了起來。

這種闖入太子侍衛中的人不是刺客就是喊冤的,侍衛還沒來得及詢問,此人就叫了坐在馬車轅上的桂青的名字,“桂公公,桂公公……”

太子的座駕,是一輛十分堅固安全係數很高的馬車,裡面甚至可以辦公,楊麒兒也的確在翻看戶部的冊子,桂青便坐在了馬車轅上,沒有進馬車裡伺候。

桂青朝叫他的人看過去,發現竟然是小林,他便愣了一下。

馬車停了下來,太子在裡面問道,“出了何事?”

桂青只好進去小聲回話道,“是玉琉公子處的小林攔了馬車。”

太子愣了一愣,便蹙了眉頭,桂青低聲問,“殿下,奴婢下去問問什麼事嗎?”

太子盯着手裡的冊子,點了點頭。

桂青下了馬車,從侍衛手裡要過了小林,帶着他到了路邊樹蔭下去,侍衛護衛着太子的馬車又開始繼續前進,桂青道,“你怎麼做出如此莽撞的事情?”

小林道,“我是來給殿下送一封信的,如果不是用這種辦法,小的根本沒有辦法將這封信送給殿下。”

桂青皺眉道,“是什麼信?爲何沒有讓趙大人轉交。”

小林道,“趙大人不願意轉交,不僅如此,趙大人要讓人送我去南方,不讓我再在京城。”

桂青接過了那裝着信的盒子,詫異道,“趙大人爲何做出這種事情來。你家主子呢?”

小林經過這半年時間,早就已經沒了眼淚,只是木木地說道,“我家公子去年八月二十七便沒了,但殿下沒在京城,無法報喪,後來殿下回京,小人又如何能夠接近殿下傳遞消息,找到侯府上去,趙大人只要人送我離京,並不願意傳遞這個消息。”

桂青握着那信匣子,怔了好一會兒,只覺得手裡的匣子是個燙手的烙鐵一般,讓他沒法拿。

他低頭看了看那匣子,匣子乃是雕漆匣子,十分精美漂亮,他低聲問道,“怎麼就沒了,這信……”

小林說道,“那時候,公子病得厲害,當是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便寫了這封信,是給殿下的。”

桂青又問,“那公子葬在了何處?”

小林道,“公子說葬在土裡害怕蟲咬,他一向是怕蟲的,之前便說要用佛門的火葬,故而是在靈隱寺請的高僧超度,火化了,骨灰現下也在靈隱寺裡。”

桂青對小林道,“你回去吧。”

小林卻說,“公公,您可要將這信交給殿下,我家公子死得可憐呀。”

桂青好半天才點了點頭,又說道,“若是殿下傳你,你可不要說去找過趙大人的事,趙大人是殿下跟前的左右手,你說了趙大人之事,趙大人受殿下埋怨,可不是好事。”

小林趕緊道,“小人知道。”

桂青這才走去一邊上了一位侍衛牽着留給他的馬,然後飛快地去趕上了太子的馬車。

太子問道,“是什麼事?”

桂青神色十分沉重,但還是將那信匣子呈給了太子,說道,“小林送了這封信來,是玉琉公子親筆。”

太子愣了一下,還是將那信匣子接了過去,打開來,從裡面拿出了那封信,信封上寫着“季君麒親啓。”

太子看到這幾個字,就又愣了一下,從裡面拿出了信來,信只有一頁紙。

君見信如晤

吾以卑賤之身,承蒙君厚愛,乃吾此生之幸,與君知交,君之一言一行,皆在眼前,皆在心底,吾此生不會忘懷,只盼來生相遇,君非高不可攀,我非低在塵埃,還能再續今生之緣。

夏玉琉留。

太子看着這封信發呆,信上的字寫得很虛很浮,有好幾個地方都是無力爲繼的感覺。

太子看向桂青,“他怎麼了?”

桂青目光閃爍了一番,才說道,“玉琉公子在去年八月二十七便沒了。是病逝。”

太子盯着手裡的信,沉默了很久,才輕輕“哦”了一聲,然後將信收了起來放進信封裡,然後又放回信匣子裡,一系列動作做得很完美,然後又道,“你出去吧。”

桂青有些擔心地看着他,但是看到太子面無表情之後,就只好應了一聲出了馬車坐在了車轅上。

太子坐在那裡如木偶一般,到了東宮裡,他下馬車的時候,雖然有桂青伸手相扶,不知爲何,他卻沒有被扶住,人在下馬車凳子的時候摔了下去,周圍的奴才和侍衛都嚇了一跳,趕緊過來相扶。

太子並沒有什麼事,起身後由着奴才給擦了擦衣襬,便回了書房裡去,他鎮定地將那信匣子鎖進了一個櫃子裡。

太子當晚在書房裡坐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發起了燒來,之後只得告了病假,請了太醫看病。

太子這一病就病了不短的時間,帝后和豫王逸王都非常關注,前來探望過好幾次,他身體一直不好,大家都十分擔心。

而逸王要和殷紀成婚之事,皇帝也下了旨賜婚,並讓禮部和內務府按照公主下嫁的規格,爲逸王和殷紀籌辦婚事。

此事一出,不僅是滿朝譁然,甚至是滿京譁然。

這事也僅僅比當初皇帝要立男後掀起的波浪小一點,不過因爲有皇帝立男後在前,之後民間也有一些男子結合上戶籍的事情出現,逸王要和殷紀成婚的事情,便也沒有受到特別大的阻攔,不過朝中依然有大臣要以死明志,覺得皇帝這道旨意很是胡來。

楊笙兒也不要皇帝出馬,就自己跑到那以死明志的大臣跟前去,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法子,最後那大臣不僅沒敢死,而且還是苦苦哀求,才把楊笙兒求着放過了他。

正是在籌備楊笙兒婚事的時候,太子生了病,帝后便總覺得更不能讓太子覺得被冷落了,是以皇后還親自到東宮陪了太子一晚。

要說楊麒兒是染上了風寒,皇后不該前去接觸,不過季衡卻不願意聽太醫的那一套。

楊麒兒住在主院裡養病,季衡握着他的手,楊麒兒右手上的那疤痕十分清楚,而且看那印子的深刻程度,恐怕用藥也無法去除了。

季衡輕柔地撫着他手上的疤痕,柔聲道,“你好好養着病,不要多想,就會很快好起來。”

楊麒兒靜靜看着季衡,低聲說,“阿父,您不該來,到時候將病氣過給您了可怎麼好。”

季衡伸手輕柔地撫了撫他的額頭,“我這裡可不聽這些道理。你小時候病了,可不還是在我懷裡養好的。”

楊麒兒握着季衡的手放在自己的額頭上,眼角微微犯溼,輕輕喚他,“阿父,阿父……”

季衡傾身過去,“怎麼了,這麼大個人了,還要朝我撒嬌?”

楊麒兒緊緊抓着季衡的手並不放開,說道,“今年大年初一摔了一跤,我就知道我今年運勢一定會很差。”

季衡道,“請了大師來東宮驅邪,你要想開些,好好養病,很快就會好的。我看你近來都不開心,是因爲之前太累了嗎?”

楊麒兒道,“並不是,大約只是運勢差罷了。”

季衡嘆了口氣,“你長大了,很多事情都不會再同阿父講了,是不是?”

楊麒兒聽他這麼說,眼眶又泛了溼,嘴裡卻說道,“阿父,你別亂想,沒有什麼事。”

季衡道,“那就趕緊好起來吧。”

季衡在東宮裡留着宿了一宿,皇后在,便沒讓太子妃和太子良娣前來,之後季衡離開了,因太子妃要來照顧太子,太子也婉言拒絕了,並且因此也沒讓太子良娣前來。

妾室張氏在太子去年回京時就接回了東宮,太子病剛好,身體還些許虛弱,這日剛從衙門回來,就被告知張氏發作了。

太子在張氏所住的院子外面候了一晚,只聽到裡面女人的嚎叫聲,在這痛苦的聲音裡,他手裡捏着佛珠,默默地祈求裡面能夠母子平安。

帝后也派了人前來詢問情況,照說只是一個妾室生產,帝后不必這般在意的,只是太子還沒有兒子,太醫又檢查出來太子妃很難受孕,說很難只是沒有說死,其實是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懷上孩子了,故而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便顯得很重要。

因爲太子身體虛弱,張氏又一直沒有生下來,太子便被勸回了前院去,他這一日沒有去衙門辦公,腦子裡迴響着張氏哭號痛苦的聲音,他似乎又回到了很小很小的時候,他以前從沒有過這斷記憶,但他這時候卻突然想起來,楊歆兒出生的時候,他似乎聽到阿父也是這般地痛苦地慘叫着,這聲音讓他十分痛苦恐慌,惶惶難安。

楊麒兒這日既沒有吃下早飯,也沒吃下午飯,在下午,有人跑來對他說,因爲孩子在張氏肚子裡憋了太久,狀況很糟糕,張氏也出現了血崩,怕是要保不住了。

楊麒兒渾渾噩噩地跑到張氏的院子裡去,大家要把他拉住,不要他進產房去,但他還是進去了,產房裡是渾濁的血腥味,楊麒兒撲到張氏的牀頭去,他和張氏並沒有很深的感情,畢竟相處並沒有多少時日,但是,這個女人的溫柔他一直記得。

張氏只來得及說“殿下,照顧好孩兒……”便斷了氣。

楊麒兒看着她變得慘白的臉,她頭髮凌亂,眼睛些微發腫,嘴脣乾裂,這樣的女人,當是不可能美的,但他伸手輕輕撫摸她的臉龐,趴在她的枕邊想要流眼淚,但是卻沒有任何一滴淚水。

帝后也很快知道了張氏難產而死的消息,張氏生下了一個男嬰,雖然派了好幾位兒科大夫前來,但這個男嬰依然在第二天凌晨時候隨着他的母親而去了。

因張氏只是妾室,而這個男嬰生下來才幾個時辰就沒了,故而是不能大辦葬禮的,只是很簡單地辦了喪事,便去埋了。

楊麒兒讓將那個嬰兒的小棺材和張氏的埋在了一起。

在這個時代,女人生產本就十分危險,嬰兒的成活率也很低,有些人家生十個能夠養活一兩個的也有,張氏和男嬰沒有保住,雖然很令人悲傷,但並不是讓人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蘭芷樓。

皇帝將季衡摟在懷裡,勸他道,“不要傷心了,這並不是什麼大事。再爲麒兒納幾個妾室,他以後還會有很多孩子的。”

季衡並不是傷心,而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悲哀。

“這才四月,麒兒今年便病了兩次了,又出了這件事,麒兒心裡還不知道該如何難過呢,而且珍兒身子也很不好,總是在生病,太醫說怕是養不大的。麒兒小時候也是受盡了苦楚,爲何他的孩子,又要這樣。”季衡低聲說着,他知道自己不該在皇帝跟前說這些,讓他也跟着心情不好,但是,他心裡難受,臉上也並不能完全不表現出來,是以完全不說,也是讓皇帝擔心。

皇帝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的確是十分寶貝他們,但是他們漸漸長大了,皇帝便覺得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日子,他們要去自己經營他們的府邸家庭,自己管自己的妻妾子女,自己承擔生活裡的痛苦磨難,只要成婚立府的,皇帝覺得他們就完全是成人了,他會作爲父親在意他們,但是,不會爲他們負責了。

但是季衡不是這樣,那種身爲母子的牽繫,讓他總覺得沒法完全放開他們,季衡理解皇帝,但是改變不了自己。

皇帝說道,“麒兒已經長大了,該他自己承受的東西,他便應該去承受。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君卿,你不能去代替他們承受這些。再說,要是這麼點事,麒兒就扛不過來,又怎麼做太子。”

季衡沒有回答,好半天才發出聲音,“欽顯,我何嘗不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能夠不去想卻是另一回事。”

皇帝便道,“朕不要你去想,你就不要去想。”

季衡看着他,搖搖頭,不說話了。

皇帝爲太子府送去了幾個不錯的美人,其用意不言自明,不過太子現在可沒法在意這個,幾個美人都被他交給了太子妃,皇帝送來的人,太子妃可不敢亂處理,便安排了院子住下。

因爲張氏和孩子在眨眼間就沒了,楊麒兒本就鬱結於心,這下就更是難過了,不過他沒有什麼難過的時間,皇帝怕他越閒着越多想,便安排了他做事情,楊麒兒也去做事,但一顆心總覺得空落落的,精神不濟。

在東宮在準備着爲楊珍兒辦週歲禮的時候,楊珍兒於一場高燒之後,三天後就病死了。

她是死在楊麒兒的懷裡的,她發高燒時,楊麒兒就住在了管氏的院子裡,晝夜不停地陪着她,他希望自己能夠挽留住她的小生命,楊珍兒一直身體不好,故而長得十分瘦小,頭髮乾枯,面色暗黃,但這是他的女兒,在他心裡,永遠都是最美麗可愛的孩子,楊珍兒死前因爲難受一直在哭,她小聲又含糊地叫着“爹爹”,她只會說這一句。

楊麒兒抱着她,哄她好好睡一覺,睡醒了,身體就會好了,她便睡了過去,再也沒有醒來,楊麒兒一直抱着她,直到她身體變得冰冷。

當管氏哭着從楊麒兒懷裡抱過孩子的小身體的時候,楊麒兒才反應過來,低聲說道,“讓她好好睡一覺,睡一覺就不疼了。”

管氏眼淚流得更厲害了,說道,“殿下,珍兒她走了。”

楊麒兒擡頭看她,“讓她好好睡一覺。”

管氏嚇壞了,馬上讓人去請太醫,自己也顧不得已經走了的女兒,讓乳母將她抱了下去,自己就去安慰楊麒兒,楊麒兒卻說,“不要讓乳母帶着,你得自己多帶着她,生母和乳母不一樣。”

太醫來後,說太子只是入了迷障,因爲太子情形不好,管氏只得趕緊讓人去請了太子妃,在太子迷障了這般的大事上,太子妃也不敢擅專,趕緊讓人去上報了帝后。

帝后是一起趕過來的,楊麒兒坐在那裡,發現面前有很多人,便說道,“你們怎麼都在這裡,你們都退下,讓珍兒好好休息。”

遇到這種事情,季衡反而十分鎮定了,將屋裡其他人都遣退了,他甚至讓皇帝也離開了,帝后的到來,雖然讓所有人都戰戰兢兢,但是也讓大家心裡都安定了一些。

季衡上前去,站在楊麒兒跟前看着他,因爲這是楊珍兒的病房,房裡還帶着未散的藥味。

季衡伸手捧着楊麒兒的臉,看進他的眼睛裡,“麒兒。”

楊麒兒看着他,眼神便靈活了一些,說道,“阿父,你來了。”

季衡說道,“嗯,我在。”

楊麒兒便突然伸手把季衡的腰抱住了,將臉埋進他的懷裡,“阿父,阿父,你來了。”

季衡說,“嗯,我在呢。”

楊麒兒說道,“阿父啊,珍兒沒了,珍兒走了。”

楊麒兒沒有哭,季衡一下子流了眼淚,他的兒子什麼都知道,只是不願意接受現實。

季衡趕緊忍住了眼淚,說道,“珍兒身體不好,吃藥總是受罪,所以她就不想吃藥了,她便回去了,不過沒關係,她還會回來的,你那麼喜歡她,愛護她,她哪裡捨得你這個爹爹,她下次一定帶着好的身體來,能夠健健康康地爲你做女兒。所以你要好好的,這樣才能迎接她再來。”

楊麒兒擡頭看季衡,這才流了眼淚出來,他緊緊抱着季衡,“阿父,我好難受。”

季衡由着他抱着,說道,“過了這一陣就好了,阿父會一直陪着你。”

楊麒兒死死地抱着季衡不放,季衡被他勒得不能動彈,骨頭都疼,但是卻一言不發,只是溫柔地拍撫他。

過了一會兒,楊麒兒似乎是冷靜下來了,便說道,“阿父,我想去寺院裡住一陣子,可以嗎?”

季衡輕聲說,“好。”

257 第四卷274 第四卷205 第三卷280 第四卷第13章 繁華京都(四)280 第四卷140 第三卷232 第四卷200 第三卷70 第二卷59 第二卷148 第三卷78 第二卷第7章 花到荼蘼(四)第5章 花到荼蘼(二)189 第三卷第10章 繁華京都(一)257 第四卷98 第二卷137 第三卷60 第二卷334 番外203 第三卷119 第二卷32 第二卷137 第三卷123 第二卷256 第四卷46 第二卷227 第四卷69 第二卷201 第三卷305 第四卷114 第二卷7331 第二卷91 第二卷75134 第三卷178 第三卷195 第三卷256 第四卷第10章 繁華京都(一)279 第四卷92 第二卷第15章 伴讀風波(二)28230 第四卷第8章 趙家公子194 第三卷343 番外164 第三卷288 第四卷31 第二卷334 番外146 第三卷164 第三卷141 第三卷263 第四卷第5章 花到荼蘼(二)34 第二卷38 第二卷191 第三卷第9章 鳳羽宮333 番外190 第三卷299 第四卷116 第二卷289 第四卷36 第二卷114 第二卷281 第四卷105 第二卷第9章 鳳羽宮324 番外224 第四卷312 番外195 第三卷201 第三卷255 第四卷55 第二卷70 第二卷334 番外338 番外164 第三卷294 第四卷315 番外114 第二卷89 番外之楊欽顯7歲292 第四卷48 第二卷47 番外之楊欽顯六歲171 第三卷234 第四卷244 第四卷44238 第四卷119 第二卷283 第四卷224 第四卷
257 第四卷274 第四卷205 第三卷280 第四卷第13章 繁華京都(四)280 第四卷140 第三卷232 第四卷200 第三卷70 第二卷59 第二卷148 第三卷78 第二卷第7章 花到荼蘼(四)第5章 花到荼蘼(二)189 第三卷第10章 繁華京都(一)257 第四卷98 第二卷137 第三卷60 第二卷334 番外203 第三卷119 第二卷32 第二卷137 第三卷123 第二卷256 第四卷46 第二卷227 第四卷69 第二卷201 第三卷305 第四卷114 第二卷7331 第二卷91 第二卷75134 第三卷178 第三卷195 第三卷256 第四卷第10章 繁華京都(一)279 第四卷92 第二卷第15章 伴讀風波(二)28230 第四卷第8章 趙家公子194 第三卷343 番外164 第三卷288 第四卷31 第二卷334 番外146 第三卷164 第三卷141 第三卷263 第四卷第5章 花到荼蘼(二)34 第二卷38 第二卷191 第三卷第9章 鳳羽宮333 番外190 第三卷299 第四卷116 第二卷289 第四卷36 第二卷114 第二卷281 第四卷105 第二卷第9章 鳳羽宮324 番外224 第四卷312 番外195 第三卷201 第三卷255 第四卷55 第二卷70 第二卷334 番外338 番外164 第三卷294 第四卷315 番外114 第二卷89 番外之楊欽顯7歲292 第四卷48 第二卷47 番外之楊欽顯六歲171 第三卷234 第四卷244 第四卷44238 第四卷119 第二卷283 第四卷224 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