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禍起突然

至此,馬超就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想給黃順通信都不可能。諸葛喬和諸葛瞻兄弟可不是僅僅囚禁馬超那麼簡單。在順利拿下馬超後,二人又派人前往武關,假借馬超名義傳馬岱、馬完、馬向等人前往南陽。諸馬哪想到這裡面竟然有陷阱存在,絲毫不曾戒備,就輕裝簡從出發了。一進南陽城,馬上就被控制住,同樣投入了大牢。

諸葛喬和諸葛瞻做完這一切,二人便開始分工,諸葛喬坐鎮南陽,防備曹魏可能的進攻,而諸葛瞻,則趕回武關,行使統帥的職責。面對武關諸將的詢問,諸葛瞻只是簡單敷衍,並沒有將事實說出。

諸葛喬和諸葛瞻如此做,可謂是策劃已久。早在黃順明確表示將荊州交給他們兄弟的時候,他二人就已經開會籌劃了。

並不是馬超犯有什麼大錯,而是諸葛兄弟單純的認爲,馬家在荊州的實力太大,大半的軍隊都掌握在馬家手裡,一旦馬家有異心,荊州轉眼就要更換主人。諸葛兄弟沒有黃順的威望,自然對勢力龐大的馬家不放心。

按諸葛兄弟的意思,這個行動早就應該開始。但俟奴嬌知道兩兄弟的籌劃後,告訴他們,此事必須謹慎,要一網打盡馬家將,勢必會對荊州造成地震般的影響。萬一局面不可收拾,那諸葛兄弟就是荊州的罪人。只能等待良機,伺機而動。

而這個良機,諸葛兄弟認爲,此次黃順決定出擊關中,就是最好的良機!黃順親率大軍攻擊關中,天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關中,蜀漢、夏吟坊和曹魏都會在關中投入大部兵力,肯定無暇他顧。

諸葛兄弟此時動手,對荊州的破壞性影響最低。按諸葛兄弟的設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馬家軍,然後整頓隊伍,出兵關中,就算於黃順規定的出兵日期有誤,應該耽誤不了多大事。本來就是掠陣的作用嘛。

但讓諸葛兄弟沒想的是,雖然抓捕馬家將的行動異乎尋常的順利,但接下來的帶兵出擊卻遭遇到重重阻力。武關諸將根本不聽從諸葛瞻的指揮,直言除非馬超回來執掌戰局,否則他們不會聽從諸葛瞻的命令出擊。

諸葛瞻年輕氣盛,想要在武關諸將中殺雞給猴看。但諸將毫無懼色,敢與諸葛瞻的親兵正面硬頂,絲毫不懼鋒利的刀槍。

諸葛瞻不禁有些猶豫。大開殺戒他還真沒那個膽子。武關諸將,大多都是荊州大戶子弟,背後的關係都不淺,殺了他們,那事情就鬧大了。到時候羣情激奮之下,自己的小命都很難保住。

本來按諸葛兄弟的謀劃,由諸葛瞻帶兵出擊,撈取一些軍功後,再在關中戰場上見上黃順一面,讓黃順開金口,將荊州的兵權正式交給諸葛兄弟。這樣,諸葛兄弟拿到了兵權,自然就可以對馬超一家放人。如此就能順利實現荊州兵權的過度。沒想到馬超的威望如此之高,諸將寧肯違背自己這個荊州之主的命令,也不願在沒有馬超的情況下出擊。

沒奈何下,諸葛瞻只能求助於俟奴嬌。俟奴嬌一介女流,對付馬家軍諸人,俟奴嬌還能出出主意,但要安撫諸將,俟奴嬌就沒轍了。最後,俟奴嬌出了個主意:既然諸將不願意出擊,那就不出擊了。荊州不出擊,黃順肯定會過問。到時候,把這裡交給黃順來處置,不就好了?

俟奴嬌的主意,很是軟弱無力,諸葛瞻當然不喜歡,但現在的諸葛瞻,還真沒有那個膽量公佈已經囚禁馬超的事實,害怕諸將直接擁兵造反。更不敢將馬超一家執行極刑。他很清楚,馬超並沒有什麼罪過,只是勢力太大,威脅到諸葛兄弟的地位而已。他真敢殺馬超,黃順一旦追究起來,恐怕就是父母一起幫他求情,也未必能救得了自己。

從小順風順水,從來沒有經歷過大陣仗的諸葛兄弟,此時自然不敢輕舉妄動,雖然心有不願,也只能按照俟奴嬌的主意,暫時按兵不動。

大牢裡,被強制從軍務纏身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一下變得無所事事的馬超,稍微一想也大概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既然想明白了,馬超也就釋然了:一切等黃順來到,才能解決。

所以,面對馬岱他們還有自己的兒輩們的憤怒,馬超表現的很是淡然:既來之則安之。

可以說,此時的荊州,確實處於敏感的狀態,如果此時有外敵入侵,僅憑諸葛兄弟,顯然是擋不住的。這時就看出當時俟奴嬌勸兩兄弟的高明。而兩兄弟選擇在這個時候發難,也選擇的恰到好處。

隨着關中戰場黃順的主動撤兵,關中戰場緊張的局勢結束。黃順在整個戰爭期間,並沒有收到荊州方面的任何報告,這當然反常。按說武關不能出兵,不是應該詳細向黃順解釋嗎?這種反常,黃順當然會過問。戰爭還沒有結束,黃順便派人去了武關了解情況。得知馬超竟然不在武關,而是由諸葛瞻坐鎮時,黃順就感覺事情不太對了。

後來,黃順的使者又進一步去了南陽,見到了諸葛喬,但還是沒有見到馬超,而是得到諸馬都已經被打入大牢後,使者感到事態嚴重,沒敢繼續深入調查下去,而是悄悄給黃順送了加急邸報。

荊州的這一變故,打亂了黃順的所有部署。本來,黃順計劃回到漢中後就着手回成都,解決成都江州集團的老大難問題,然後坐鎮成都,遙控指揮江東主戰場。現在可好,自己的老巢荊州出事了,由不得黃順不出面。

而且,黃順也擔心馬超性情暴烈,雖然年長,但脾氣不減。無端遭受牢獄之災,身體能否撐得住。如果馬超因此有個三長兩短,爲了平息衆將士的怒火,黃順就算再不情願,也只能拿諸葛兄弟開刀。

第319章 曹操的懷疑第206章 重騎兵的第一戰第1206章 朱家中招第205章 中計第62章 好歹算一次約會吧第147章 暗算蔡瑁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6章 大意被擒第11章 激將第1255章 趙雲的轉變第805章 斛律鄔榪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398章 主公之道第452章 挑釁第769章 白雪的見識第998章 新政第133章 事到急處思周瑜第826章 黃順的預謀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258章 蔡琰政經第976章 離開第821章 論自立第1255章 趙雲的轉變第1201章 反戈一擊第727章 王珣的厲害第610章 遠方戰況第204章 危險來臨第771章 合作愉快第525章 都非善類第1227章 腹心的意見第251章 李銘(上)第943章 劉備託孤(二)第147章 暗算蔡瑁第176章 曹氏兄弟第373章 說服(上)第137章 說服蔡瑁第230章 舉手化解第670章 霍讓的覺悟第89章 回到襄陽第650章 強買強賣第453章 孫尚香第5章 上路第1075章 形勢不樂觀第1072章 獻策第722章 皇帝難當第1072章 獻策第1184章 禍起突然第26章 引導程瑤第432章 平衡術第646章 曹仁退兵第882章 未來攻略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167章 曖昧第783章 呼延魅的煩惱第559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腹心齊聚首第797章 票行分權第992章 借荊州第779章 計議第360章 各有心思第167章 曖昧第731章 四護衛第824章 黃順的秘密第194章 墨氏刺客的恐怖第46章 攻滅懷家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655章 商議對策第425章 糜竺的手段第262章 決戰(上)第457章 興師問罪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929章 果決的孫權第581章 搶奪山頭第717章 說服曹植第573章 比拼喝酒第1130章 求救之旅第1220章 公開身份第399章 家務事天大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928章 形勢發展第646章 曹仁退兵第1143章 進入漢中第1137章 啓程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909章 自立的謀略第1229章 決定談判第1171章 各有勝負第594章 斡旋第252章 李銘(下)第980章 大戰來臨第367章 姐妹同心第504章 經略河西第1171章 各有勝負第754章 孤注一擲第639章 蒯氏兄弟第146章 反間計第688章 內侍武學第43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929章 果決的孫權第942章 劉備託孤(一)
第319章 曹操的懷疑第206章 重騎兵的第一戰第1206章 朱家中招第205章 中計第62章 好歹算一次約會吧第147章 暗算蔡瑁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6章 大意被擒第11章 激將第1255章 趙雲的轉變第805章 斛律鄔榪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398章 主公之道第452章 挑釁第769章 白雪的見識第998章 新政第133章 事到急處思周瑜第826章 黃順的預謀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258章 蔡琰政經第976章 離開第821章 論自立第1255章 趙雲的轉變第1201章 反戈一擊第727章 王珣的厲害第610章 遠方戰況第204章 危險來臨第771章 合作愉快第525章 都非善類第1227章 腹心的意見第251章 李銘(上)第943章 劉備託孤(二)第147章 暗算蔡瑁第176章 曹氏兄弟第373章 說服(上)第137章 說服蔡瑁第230章 舉手化解第670章 霍讓的覺悟第89章 回到襄陽第650章 強買強賣第453章 孫尚香第5章 上路第1075章 形勢不樂觀第1072章 獻策第722章 皇帝難當第1072章 獻策第1184章 禍起突然第26章 引導程瑤第432章 平衡術第646章 曹仁退兵第882章 未來攻略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167章 曖昧第783章 呼延魅的煩惱第559章 借刀殺人第139章 腹心齊聚首第797章 票行分權第992章 借荊州第779章 計議第360章 各有心思第167章 曖昧第731章 四護衛第824章 黃順的秘密第194章 墨氏刺客的恐怖第46章 攻滅懷家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655章 商議對策第425章 糜竺的手段第262章 決戰(上)第457章 興師問罪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929章 果決的孫權第581章 搶奪山頭第717章 說服曹植第573章 比拼喝酒第1130章 求救之旅第1220章 公開身份第399章 家務事天大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928章 形勢發展第646章 曹仁退兵第1143章 進入漢中第1137章 啓程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909章 自立的謀略第1229章 決定談判第1171章 各有勝負第594章 斡旋第252章 李銘(下)第980章 大戰來臨第367章 姐妹同心第504章 經略河西第1171章 各有勝負第754章 孤注一擲第639章 蒯氏兄弟第146章 反間計第688章 內侍武學第431章 劉備開始行動第929章 果決的孫權第942章 劉備託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