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狀紙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朕想問問,既然設兒都能調查出來,在座的各位難道查不出來嗎?”

不等別人回答,李世民又說道:“只怕是各位恐怕都不知道這種事。”

“說來也是三百文,三畝地,相對於一條人命來說,微不足道,不值得管,不用問,反正出不了啥大事。”

“但諸位吃俸祿的大人是不是忘了,這三百文對於這些狀紙上的百姓,就是他們的命?!”

大人這兩個字,李世民加重了語氣。

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着什麼。

各位吃俸祿的大人忘記了!

是不是你們久居高位習慣了!

這三百文,可是尋常百姓的命!

李世民的話,像是驚雷一般在大殿內炸響。

“各位大人,怎麼不說話了?”

李世民緩緩說道:“我不知道各位大人看到這張狀紙是什麼樣的心情。”

“朕的臉上臊得慌,臉燙啊!”

俗話說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從來沒有什麼完美的人。

明君之所以能被稱爲明君,不是因爲他們一點錯誤都不會犯。

而是因爲他們在出現錯誤時,能夠聽取別人的話,及時改掉他們的錯誤。

很顯然,李世民便是如此。

秦壽原本以爲的震怒並沒有出現,恰恰相反,李世民反而拿着這件事,檢討起自己和朝廷的過錯。

這是秦壽萬萬沒想到的,同時也稍稍轉變了一些,對於李世民的看法。

“兒,你擡起頭。”

李世民在說過這些話後,又把視線移向秦壽,說道:“這件事,你做得對。”

“是朕在這件事上做錯了。”

“譁〜〜”

此言一出。

頓時叫所有人都驚呆了。

李世民。

大唐皇帝。

當今的至尊。

居然認錯了,而且是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對他的兒子認錯了。

這下子朝堂可徹底炸開了鍋。

李世民認錯並不稀奇,前不久甚至還被魏徵逼着寫了罪己詔。

但那是爲了國家大計,爲了祈福,李世民才寫的,而且最終也沒有昭示天下。

而如今,僅僅是爲了一個打人的案子,陛下原本是要斥責秦壽,結果卻變成了斥責文武百官,還斥責了自己,並且跟秦壽認了錯!

這完全可以說是大唐歷史上,不,甚至從古至今的歷史上第一遭!

秦壽愣了片刻,看向李世民,卻發現後者一臉愧疚。

當然,秦壽自然不會有恃寵而驕,他趕忙躬身行禮道:“不,父皇整日操勞國之大計,這些事傳不到父皇耳中,並不是父皇的錯。”

李世民擺了擺手,看向秦壽的眼神中多了一些讚許。

當初是他一心鑽進了牛角尖,太過擔憂奪嫡的事,甚至想借此事調查清楚黨羽劃分,但偏偏忽視掉了最基礎的事情。

這些罪狀是真實存在的,是真正能將一個平民百姓逼上絕路的事。

不對,應該說李世民發現了,只不過久居深宮,他忘記了,忘記了三百文真正的價值。

“謳兒,這封狀紙,朕就收下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朕要把這封狀紙裝裱起來,掛在書房內,時刻提醒朕。”

“民乃立國之本!”

好一個民乃立國之本。

這句話,聽得秦壽心神一震,他萬萬沒想到,這件事能夠在李世民的心中上升到如此的高度。

狀紙,被李世民收了起來。

而後,李世民回到了皇位上,並未坐下,他的視線在所有文武百官的臉上一一掃過,朗聲說道:“自今日起,朕要看到長安城內近一年內所有的狀紙,無論事務鉅細,哪怕只有一文錢!”

“都要給朕呈上來!”

秦壽:“……”

不是,自家老子這是瘋了?

近一年內所有的狀紙,那得成千份,你看得過來嗎?

這本來朝堂上的事務就夠繁忙,國計大事還顧不過來,還有心思看這些?

不過父皇要重抓此事的心確實是好的。

“陛下,朝堂事務繁多,如此一來,怕是會給陛下添加諸多負擔。”

這種想法當然不止秦壽有,其餘的大臣亦然。

這不,就有人率先出口勸阻。

就連一向剛正不阿的魏徵,也覺得這事不妥,聽到這話,頻頻點頭。

李世民勃然大怒道:“你的意思是,就放任這種事了?”

“這…”先前出言的大臣頓時語塞,悻悻地退回列中,不再言語。

此時,杜如晦嘆了口氣,緩步出列道:“陛下,老臣以爲此事要管,但是陛下光是朝堂上的事就已是堆積如山,劉大人是擔心陛下龍體。”

“恩。”李世民自然知道這事的可行性比較小,所以他一開始就沒有真的打算自己來看,如今杜如晦出言勸阻,正好給了李世民一個臺階。

“既然如此。”李世民嘴角勾起一絲微笑,視線挪到了秦壽身上。

秦壽先是一怔,而後心中大叫不好。

果不其然,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叫秦壽更是頭疼了。

李世民說道:“那此事便交給溼王去辦,待王長安書局的公務做完後,李靖你便將所有狀紙收羅起來,送到謠王府去。”

意思很簡單,你在這甘露殿上一點面子都不給你爹我,那我就給你找點事做。

你不是喜歡懶散嗎?

我偏不讓你懶散,還得找個你拒絕不了的工作讓你去。

秦壽:“???”

如果李世民不是皇帝,秦壽完全會忍不住跳腳罵娘。

無奈之下,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誰讓他一開始就扯出大義這個旗號。

但說起來,這何嘗不是給秦壽委以重任,既然讓秦壽去審覈狀紙和卷宗,那麼勢必就等於給了秦壽一些權力。

雖然很小,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權。

而且李世民心裡很清楚的是,狀紙中狀告無果的大多是那些七宗五姓的人犯事,錢權交易下,狀告也就不了了之。

秦壽若是去辦這些事,就等於站在了七宗五姓的對面。

這招,可謂是一石二鳥。

“兒臣…”秦壽無奈地躬身道:“領命。”

聽到這話,李世民心滿意足地坐回皇位,而後把視線落在李承乾的身上。

既然秦壽沒做錯,那麼這場風波,就只有一個人做錯了。

那就是東宮。

第33章千古明君第471章 不識擡舉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215章無用的書第248章 慘狀第342章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第124章陛下賞賜第290章香水多少錢第352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338章 打敗第34章傳聞第5章抱着箱子的是誰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39章何出此言第291章契約紙第402章 腦疾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83章 心中瞭然第246章忠義著稱第146章扶持嫡長子第127章 自誇第359章 石碑第96章討教第440章 躺槍背鍋第23章尋開心第197章預防第163章 竹籤第209章機會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417章 喜笑顏開第287章故意爲之第239章迎敵第354章 敲詐勒索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98章免禮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355章 親戚往來第40章當然不嫌棄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81章 修繕第90章第一才女第314章相認第458章 加大了籌碼第299章恭敬行禮第282章渴望第494章 逃命第8章 相信自己沒有錯第270章卑微第15章精銳的部隊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443章 和親第26章毫不在意第382章 高攀第268章享受俸祿第21章賞錢第253章 串通好第87章你的誠意呢第143章擔憂第194章立刻帶我去第53章要求第276章選擇攻城第120章 擔任第305章喜悅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380章 有長進了第106章 輸了第49章 栽跟頭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130章 促成第279章 平淡第367章 洋洋得意第212章 彆扭第62章造反大禮包第40章當然不嫌棄第146章扶持嫡長子第81章 修繕第120章 擔任第237章重要的作用第147章因急而亂第50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174章已經完成了第242章打贏了這一仗第10章飯渣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206章九成勝算第144章你們都先出去吧第467章 宰相千金第220章不要擔心了第60章錢款第455章 熱熱鬧鬧第226章無人迴應第439章 救救姐姐第73章愧疚第410章 凱旋第507章 雕蟲小技第239章迎敵第383章 搗亂第387章 不見任何人第34章傳聞
第33章千古明君第471章 不識擡舉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215章無用的書第248章 慘狀第342章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第124章陛下賞賜第290章香水多少錢第352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441章 明媚張揚第338章 打敗第34章傳聞第5章抱着箱子的是誰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39章何出此言第291章契約紙第402章 腦疾第257章 殺出一道血路第83章 心中瞭然第246章忠義著稱第146章扶持嫡長子第127章 自誇第359章 石碑第96章討教第440章 躺槍背鍋第23章尋開心第197章預防第163章 竹籤第209章機會第318章 從小就封王了第417章 喜笑顏開第287章故意爲之第239章迎敵第354章 敲詐勒索第211章 斟茶倒水第98章免禮第435章 摸不着頭腦第355章 親戚往來第40章當然不嫌棄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81章 修繕第90章第一才女第314章相認第458章 加大了籌碼第299章恭敬行禮第282章渴望第494章 逃命第8章 相信自己沒有錯第270章卑微第15章精銳的部隊第374章 給我道歉第443章 和親第26章毫不在意第382章 高攀第268章享受俸祿第21章賞錢第253章 串通好第87章你的誠意呢第143章擔憂第194章立刻帶我去第53章要求第276章選擇攻城第120章 擔任第305章喜悅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380章 有長進了第106章 輸了第49章 栽跟頭第369章 不敢受你的禮第130章 促成第279章 平淡第367章 洋洋得意第212章 彆扭第62章造反大禮包第40章當然不嫌棄第146章扶持嫡長子第81章 修繕第120章 擔任第237章重要的作用第147章因急而亂第500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174章已經完成了第242章打贏了這一仗第10章飯渣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206章九成勝算第144章你們都先出去吧第467章 宰相千金第220章不要擔心了第60章錢款第455章 熱熱鬧鬧第226章無人迴應第439章 救救姐姐第73章愧疚第410章 凱旋第507章 雕蟲小技第239章迎敵第383章 搗亂第387章 不見任何人第34章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