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思想準備

宣威軍四指揮兩千人從城外浩浩蕩蕩向北而去,垮越田野,穿過村莊,在過往百姓注視下,一路到達蘇溪鎮江口村。

村裡已空無一人,房屋院舍有些已經拆毀,還有一些維持原樣,只搬走了家裡的東西。

楊叢義給的命令是不得佔用民宅,沈縉傳令之後,宣威軍全軍便在村後依山臨河搭建臨時營地,同時傳令全軍,在沒有得到選將營新命令之前,原地休整,不得出村,不得進城。

一天之後,楊叢義、陸游幾乎同時返回義烏,一個帶回現銀和工匠,一個帶回糧草和物資的消息。

當楊叢義得知宣威軍到達蘇溪營地之後,馬上通知餘縣令解決江口村村民遺留問題,這其中就包括他們留下的大量房屋,是直接讓官府買斷,還是他們自己在三天之內拆除乾淨,除了江口村,還有後來劃定的大片土地徵用,都得儘快提上日程,半個月內清理乾淨。

在同一時間,通知陸游將採購好的物資和協調好的糧草儘快運往蘇溪江口村,安排好這些以後,他立即離開客棧,趕到蘇溪。

臨時搭建起來的營房裡,六七個將校左右對坐,楊叢義居於上首側位,將正位留出。

楊叢義滿面含笑,左右看看昔日朝夕相處之人,幾個月不見,他們的氣勢已然大不相同,個個眼神堅毅,充滿自信。

“在這兒就不敘舊了,我們先說正事。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都是從軍入伍好多年的老兵,爲何你們會加入當初什麼都不是的宣威軍?”一番寒暄敘舊之後,楊叢義進入正題。

屋內歡聚的氣氛頓時一滯,這的確是一個問題,當初爲什麼加入宣威軍?

衆人一時陷入沉思,屋內無語。

楊叢義掃視一圈,忽道:“蘇仲,你來說說,三年前你爲什麼會參入宣威軍?”

被點名,蘇仲一愣,可能是沒想清楚,也可能是沒組織好語言,咳了一聲,稍作準備才道:“我也記不太清楚了,應該是聽說加入宣威軍有仗打,我就過來了吧。”

“爲什麼聽說有仗打,你就加入宣威軍?你喜歡流血拼命?”對方沒有抓到問題的實質,楊叢義追問。

蘇仲回道:“這倒不是,誰嫌命長會喜歡流血,血流多了不就死了。那時候應該是覺得加入宣威軍有事做,在之前那支軍隊裡整天就是混吃等死,一沒仗打,二沒訓練,太閒了,還沒錢。”

楊叢義對這個回答並不滿意,但他沒有繼續追問,轉而又問其他人:“潘誠,你說說看,你是因爲什麼?”

潘誠想了一想,鄭重的回答道:“我之前在鎮江附近的屯駐軍裡任押官,他們老是剋扣餉錢,營裡的伙食也差,當時聽說加入宣威軍就有錢拿,每個月的餉錢也很多,我就直接過來了。實話說,我就是爲了錢纔來宣威軍,至於如今能封官,出人頭地,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以前也只是做夢想想而已。”

楊叢義看看衆人,高聲道:“他們加入宣威軍,一個是想找事做,一個是因爲錢,你們其他人也是這樣嗎?沒有其他原因,沒有其他想法?”

話音一落,片刻沉默之後,姚昶忽道:“我跟他們不同,我沒加入宣威軍之前就是禁軍,每天沒閒着,餉錢也不少,但整支軍隊沒有活力,更談不上士氣,要想往上升就得給錢熬資歷,我家境普通,讀書也少,在那支軍中想出人頭地,幾乎不可能。三年前,忽然聽說朝廷組建宣威軍,正在招募將校士卒,我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放棄了原本的押官職位,報名加入宣威軍,我只有一個想法,打仗立功,出人頭地,光耀門楣!我是來打仗的,加入宣威軍就是要打仗的!”

楊叢義心下一動,姚昶平日裡話雖不多,心裡想得卻是最多的,志向也比其他人要遠大,也許可以給他些重任,好好培養一番,說不定日後金人南下之時,他就會成爲自己的同伴。

“還有不同原因,不同想法嗎?”楊叢義第四次發問。

話音一落,一將校馬上答道:“我是密州信陽人,十五年前才從老家逃難,一路南下,離家時十三口人,到大宋境內只剩我和弟弟,還有我的孃親,其他人都死了。一到大宋我就跟弟弟一起從軍,一仗之後,他杳無音信,如今只剩下我和孃親。我從軍就一個想法,就想帶着軍隊打回去,打回宿州、淮陽,打回徐州、海州,打回沂州、密州,回到我小時候的地方。在屯駐軍裡沒念想,別說打仗,多數人連槍都拿不動了,朝廷組建宣威軍,名字起的這麼響亮,那肯定是要打仗,所以我就來了。只是沒想到宣威軍是向南邊走,而不是回北方。”

一番話說完,有少許失落。

楊叢義並不認識他,他之前不是營指揮,應該沒在楊叢義面前露過臉,但這番話卻讓楊叢義對他多了幾分關注,只要想打仗、要打仗,只憑這一點就值得培養。

見無人再說話,楊叢義道:“宣威軍自組建之初就是爲護衛回易船隊,既是護衛自然少不了打仗,三年來多多少少也打過幾次仗,通過一仗又一仗,我們流血流汗,宣威軍終於從回易船隊豢養的護衛隊變成了吃朝廷俸祿的禁軍,你們也通過戰功封官授職,但你們要知道,這不是終點,你們還可以走的更高、走的更遠,只要你們想打仗、能打仗,成爲統領、統制、都統制,統兵十萬,封侯拜相,都不是夢想!”

將衆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稍稍一頓,接着說道:“如今看似天下太平,大宋與金國之間和平共處十年,但世人都知道天下沒有永久的太平,一治一亂是幾千年來,歷朝歷代都不曾打破的規律。遠的不說,大宋自靖康之亂起,直到宋金簽訂和議,戰亂十四五年,而後宋金和平,如今已有十年,馬上就到戰亂將起之時,兩年前金國換了皇帝,以我估算,不出五年金人必定開始準備南下,到時候少不得一番大戰。我們太平十年,軍力漸衰,前不久我去幾支禁軍辦差,親眼所見,地方禁軍兵力空虛,在營兵力不足編制十之四五,其中還有大半是濫竽充數的流民,靠這些軍隊,五年之後如何抵擋百萬金人南下?想打仗、要打仗,我們就得提前做好準備,從今天開始準備!到時金人南下,大宋軍中誰能打,誰就是主力,只要擊敗金人,一戰封侯,稀鬆平常!”

“所以,對軍隊來說,封官授職根本不重要,即使現在是統領、統制,統兵成千上萬,若五年之後上了戰場拉稀,不被金兵殺死,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削職爲民。封官授職不重要,那什麼重要?戰力!能打仗、會打仗、敢打仗,對軍隊來說纔是最重要的。”

“大家放眼看看,近幾年除了你們,還有幾支軍隊打過仗,打過勝仗?你們跟其他軍隊相比,在五年之後的宋金之戰已經有一些優勢,但這些優勢很小,不足以讓你們在宋金之戰中嶄露頭角。若想在五年後光芒耀眼,從今天起你們就必須開始準備,準備打仗,準備打勝仗,只有你們走在所有大宋軍隊前頭,走在金人前頭,五年之後你們才能統兵渡過長江,渡過黃河,拜將封侯,出人頭地,衣錦還鄉!”

一番話說完,衆將校眼神明亮,士氣高昂,無不對光明的未來充滿想象。

掃視衆人一眼,楊叢義又道:“宣威軍已成過去,如今你們來到選將營,只憑選將營三字,你們應該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蘇仲,你說是什麼意思?”

蘇仲馬上答道:“挑選將領!”

“不準確。誰再來說說。”楊叢義再問。

姚昶說道:“在我看來選將營應該是朝廷爲五年之後的宋金之戰提前挑選將領,讓他們在五年之後抵擋金人南侵,甚至順勢北伐,收復故土。”

楊叢義點頭道:“不錯,姚昶說的較爲準確。朝廷設立選將營是爲選拔可堪造就的優秀將校,選撥出來以後會加以培養,逐步替換掉現在各軍之中已經年邁的統領、統制,爲不可避免的宋金之戰提前準備。既然知道了朝廷爲何要設立選將營,你們又是來做什麼的?”

衆人默然,不敢開口。

楊叢義高聲道:“把你們調來此地是執行選將,經過你們的挑選他們才能算是優秀將校。但你們要明白,你們挑選他們的前提是你們比他們更優秀,否則如何服衆?我信得過你們,纔將你們調來此地,與我一起爲五年之後的宋金之戰挑選將校,你們在幾個月後挑選出來的人,是要在宋金之戰中跟你們協同作戰,甚至是並肩作戰的人,如果你們挑出來的都是不堪造就之人,五年之後上了戰場,那就是拖你們後腿的累贅,不但幫不上忙,甚至還會害死你們。你們如今可明白來到選將營任務之重?”

衆人不語,神情肅然。

第28章 隱情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207章 煙花爲號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510章 一家人第10章 提刑查獄第1章 穿越南宋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199章 泉州圓房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29章 初見知軍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432章 召集令第364章 命案推測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99章 燒光了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288章 分歧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657章 獻城第60章 逃命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6章 偷雞道長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366章 丟臉不冤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767章 明覆第732章 三選一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87章 一場混亂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611章 駁斥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123章 送別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744章 林中遇襲第341章 報到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6章 宋頭領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91章 討價還價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270章 返回廣州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211章 出使安南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91章 討價還價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99章 燒光了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685章 完顏亮的困境第607章 水戰第84章 又起爭鬥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176章 返回泉州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571章 遼陽府
第28章 隱情第121章 壯士救我第207章 煙花爲號第695章 合圍汴京第375章 無力控制第711章 臨潢府之爭第510章 一家人第10章 提刑查獄第1章 穿越南宋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199章 泉州圓房第359章 兇案數起第209章 學習劍術第316章 兩關敵情第613章 合圍殲敵第29章 初見知軍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155章 大叔下山第727章 訓將練兵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492章 危機未解第432章 召集令第364章 命案推測第131章 太學辯議(四)第99章 燒光了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288章 分歧第285章 調防安遠第657章 獻城第60章 逃命第139章 加入回易第473章 勝敗註定第6章 偷雞道長第264章 宴會尾聲第366章 丟臉不冤第227章 虛張聲勢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767章 明覆第732章 三選一第322章 圍攻涼山(一)第702章 商議方略第87章 一場混亂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611章 駁斥第104章 考試結束第774章 三軍皆動第123章 送別第463章 評判入山第494章 滅金之策第744章 林中遇襲第341章 報到第418章 暗中調查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6章 宋頭領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200章 授官任職第91章 討價還價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468章 建營試煉第134章 太學辯議(七)第270章 返回廣州第212章 使節登陸第746章 靈丘雁門第211章 出使安南第132章 太學辯議(五)第159章 建營昌國第110章 武學出路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91章 討價還價第498章 奮武揚武第99章 燒光了第240章 火光四現第201章 臨行準備第413章 內侍造訪第595章 幾無江防第526章 船隊出海第685章 完顏亮的困境第607章 水戰第84章 又起爭鬥第698章 宋金議和第790章 毀滅重生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8章 獄中傳道(下)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176章 返回泉州第352章 直入主題第722章 硬化官道第682章 交心之語第474章 終有應戰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661章 等待機會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514章 建港大錢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571章 遼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