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

天雷滾滾啊,皇帝居然說出了失望二字。

就算是賈昌朝在場,也只有請辭宰相,乖乖回家抱孩子一條路了。

只是文彥博修煉了這麼多年,功力太深厚,他雖然惶恐不安,但是卻沒有徹底投降。腦筋快速轉動,不是他的方略不好,而是沒有猜準皇帝的心思。

顯然一心要有所作爲,打一個太平盛世的趙禎,不會滿足抱殘守缺,什麼全其部落,順其土俗,趙禎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昨天去拜訪王寧安,也是想探探口風,結果王寧安被賈章請去了,老文就錯失了機會,結果心中惱怒,就出了昏招。

不管是不是王賈聯手,還是另有隱情,當務之急是要保住自己,千萬不能陰溝裡翻船。

“啓奏陛下,老臣只想着效仿先賢,卻未能看出唐太宗之策的弊端,實在是該死,情願領受責罰……老臣斗膽揣度,陛下是要大作爲,老臣正好也有一策,要獻給陛下。”

文彥博就是有急智,輕輕鬆鬆,就把話題給轉移了。

王寧安有心繼續追殺,給文彥博一個好看,但是光憑着諫言,就要幹掉一位宰相,趙禎也未必同意。

而且就算換掉了文彥博,自己這邊也沒人能接替,難不成還讓賈昌朝班師回朝?

算了吧!

王寧安呵呵一笑,“陛下,料敵從寬,臣以爲文相公一定是準備了上中下,十幾條的策略,還是聽聽文相公的高論吧!”

趙禎勉強點頭,板着臉道:“朕要的是長治久安,文相公,你可要拿出真本事才行。”

“老臣遵旨!”

文彥博眼珠轉了轉,立刻道:“陛下,老臣以爲應當首先明確青唐六州,到底算什麼。是自成一路,還是併入秦鳳路,或是有別的安排。”

“嗯,文相公,你想怎麼安排?”

“老臣斗膽建議,成立隴右都護府,管理青唐,地位堪比一路,不過卻不設轉運使和經略安撫使,以都護一人領之。”

趙禎頷首,“此議甚好,文相公,你以爲何人可以擔任隴右都護?”

“這個……陛下,此人必須不辭勞苦,文武全才,能治理百姓,能統帥大軍,能安撫部族,能抗衡西夏,總而言之,必須是當世少有的英雄豪傑。”

說了一大段之後,文彥博突然把目光落到了王寧安的頭上。

趙禎淡淡一笑,“莫非文相公推薦景平?”

文彥博一愣神,他真有這個心思,你姓王的算計我,老夫也給你挖一個坑,只是聽到趙禎用字來稱呼王寧安,顯然,君臣二人要比任何人都親密。

皇帝絕對捨不得把王寧安外放,扔到青唐的。

文彥博只好陪笑道:“老臣是想讓王相公推薦一個賢才,他必定有合適人選了。”

王寧安道:“既然文相公說了,那臣就斗膽推薦王韶,他雖然入仕時間不長,但是煕州一戰,功勞極大,殺得青唐膽戰心寒。蕃部向來敬重實力,王韶足以威懾蕃部,令行禁止。”

算起來王韶是嘉佑二年的進士,入仕還不足兩年,就出任一方大員,實在是有些過了。

可轉念一想,開疆拓土,從來不是比拼資歷,唯纔是舉,有能力者居之。

不選王韶,就只有選一個武將,而隴右都護,顯然文官更合適。

“既然如此,王韶晉位龍圖閣侍制,兵部主事,隴右都護,即日上任。”

相比歷史上,王韶足足提前了十幾年拿到這個位置,作爲金牌打手,天生的名將,王韶早早登上歷史舞臺,絕對能建立更大的功勳,他日後的功績,真是讓人不敢想象。

文彥博見趙禎露出笑容,立刻抓住機會。

“啓奏陛下,所謂孤掌難鳴,青唐事務複雜,光有王韶還不夠,老臣想推薦一個副都護,協助王韶。”

“何人?”

“他就是……賈章!”

報仇不隔夜,文彥博黑起來人,也從來不含糊。

他扭頭看了看直豎豎站着的賈章,感嘆道:“我和令尊同朝爲官多年,素知他教子有方,賈賢侄才華蓋世,是難得英才。剛剛一番奏對,更是發人深省,振聾發聵,足見他下了很多功夫,熟悉青唐的情況,試問,副都護,除了賈賢侄,還有誰能升任。怎麼?賈賢侄,你不會推辭吧?”

賈章心中冷笑,文彥博這老貨不敢對王寧安如何,就衝自己來了。

其實賈章心裡很清楚,他來的時候,已經想了許多,這是第一次面君,必須給皇帝留下深刻印象。

當年他爹靠着文采取悅真宗,他沒那個本事,那就只有一招!

語不驚人死不休!

他直接喊出了要斬文彥博!

一個末品小吏,直接挑戰當朝首相,無論如何,此役之後,賈章都會名揚天下,深深刻在趙禎的心裡。

說句文言,叫簡在帝心!

有了皇帝的賞識和加持,賈章就誰也不怕了。

或許青唐的難度不小,但是隻要成功了,收穫會大到不可想象。別以爲朝中都是你文彥博的人,我爹當宰相比你的時間還長,門生故吏,徒子徒孫,哪個衙門沒有。只要我賈章展現出本事,這些人都會靠攏過來,形成一股龐大的勢力,到時候我就和你老文掰掰手腕!

人不可貌相,小小的賈章,居然野心勃勃,讓人驚歎。

“啓奏陛下,微臣願意去青唐任職,哪怕只是一書吏,也心甘情願。開疆拓土,壯我大宋,微臣哪怕獻出一腔熱血,也是心甘情願,絕無怨言,此去青唐,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方不負陛下重託!”

趙禎很欣慰,至少賈章的態度就讓他十分高興。

總算有一個不躲避推脫的,真是難得。

以往朝廷重視科甲,因此知府知州,這些獨當一面的好位置,都要留給科舉出身的官吏,而恩蔭入仕,最多就是在一些清水衙門,或者是噹噹佐貳官,出頭的機會越來越少……可偏偏這次科甲正途的不敢去青唐,反倒是恩蔭入仕的勇於任事。

趙禎琢磨着,賈章是個不錯的例子,正好拿來敲打那些眼高於頂的文官,別把朕逼急了,朕可不是無人可用!

“賈愛卿,有勇有謀,朕很欣慰,你就出任副都護吧!

賈章被任命爲兵部員外郎,隴右副都護,並且兼任湟州知府。

大宋的路和元明清的省不是一回事,比如一路的最高長官是轉運使,最初只是負責運送錢糧賦稅的,後來才增加了許多職權,但說到底,還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也不光是轉運使,大宋的所有官吏,全都是臨時工,在甲衙門掛職,跑乙衙門當差,乾的是丙衙門的事情,亂糟糟的一團,常年研究,也未必說得清楚。

不過知府作爲地方大員,還是很重要的,許多名臣都是從知府任上驟然而貴,升任中樞。比如文彥博,張方平,包拯,全都是如此,只要幹得好了,調回京城,做一任開封知府,接着就是翰林學士,或者是三司使,一下子就邁入了高層。

湟州是青唐最大的一個州,湟水從中間流過,水草豐美,牛馬成羣,人口衆多……只要把湟州經營好了,絕對是一筆豐厚的政績。

趙禎的確是夠偏疼賈章的。

不但賈章成爲知府,就連賈章的老爹賈昌朝都得到了封賞,晉位侍中銜,還賞賜了一對白玉如意。

這個任命太讓人意外了。

侍中是什麼官職呢?

很多人或許只是在出師表裡看到這個名詞,實際上侍中是三省當中,門下省的老大,位列宰相,十分尊貴。

大宋不設真宰相,所有都是以同平章事的銜,行宰相職權。

如今賈昌朝拿到了侍中的銜,也就是說,他的地位還在文彥博之上,尤其是又給了一對白玉如意。

如意如意,稱心如意,莫不是說,趙禎有意讓賈昌朝回來,取代文彥博?

真是讓人浮想聯翩,官場變化,真是不可以常理猜測……“相爺,剛剛得到了消息,說是國舅曹佾幫着說媒,要把賈昌朝的孫女許配給王寧安的弟弟!”家人向老文報告。

“啊!”

文彥博正喝茶呢,一口水噴了出去!

“當真?”

“千真萬確!”

文彥博的臉瞬間就垮下來了,怕什麼來什麼,看起來王寧安真的要和賈昌朝聯手了,本以爲朝堂只剩下自己一個老臣,能穩如泰山,只是想不到,局面變化太快,這幫人也都太無恥了!

合縱連橫,玩得真夠溜兒的!

他們推出賈章,就是要落老夫的面子,給賈昌朝復出做鋪墊,端得好算計!

文彥博是越來越堅定看法,他把所有事情都當成了處心積慮的陰謀……這也真是沒法解釋,賈章跑來的確只是想着聯姻,王寧安推賈章,也是無心之舉,只是走到了現在,想解釋也解釋不清了。

“你們真當我文彥博是面捏的,被你們吃得死死的?做夢去吧!青唐是什麼好地方,老夫就不信,賈章一個少爺羔子,能有什麼了不起的本事!還想去青唐,老夫就讓你坐在火坑上,嚐嚐滋味!”

文彥博思索了再三,把有關青唐的公文都翻了出來,從頭到尾,仔細尋找,果然讓他發現了一件事情。

原來大宋派遣的使者,在路過安隴寨的時候,被當地的頭人給抓了起來,還削去了耳朵,受了奇恥大辱!

“傳令副都護賈大人,立刻讓他去安隴寨,處置此事!”

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047章 行省制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642章 凌遲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395章 陪都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237章 充軍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816章 新相第34章 大遼武士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620章 大改革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938章 殺官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153章 絕命書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296章 下血本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
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1047章 行省制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836章 必須要有奴隸了第642章 凌遲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124章 大家都愛吃龍肉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395章 陪都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685章 國事爲重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301章 包龍圖打坐開封府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237章 充軍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816章 新相第34章 大遼武士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220章 皇室奇葩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3章 實話不好聽第1111章 皇帝的價碼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620章 大改革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938章 殺官第105章 走自己的路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258章 主動投靠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153章 絕命書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457章 權力下鄉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718章 寧死也不去西域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296章 下血本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