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

到“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居然衍聖公也會是假的!”

趙曙大驚小怪,其實仔細想想,也沒啥值得吃驚的,他們老趙家,算上他,才傳了五位皇帝四代人,期間就出了趙二刺殺大哥,真宗和仁宗險些沒有後代的事情。

孔家已經傳承了四十幾代人,故事能少嗎?期間經歷了秦末之亂,又經歷了南北朝之亂,還有五代十國,幾次大亂下來,無暇顧及,孔家出了什麼事情,很難說得清楚的。

沒準孔子真正的後人早就沒了。

孔末之亂,是有明確說法的,當然疑點重重,值得懷疑,還有沒有比孔末之亂更可怕的事情,誰也說不清。

所以曲阜的孔家,早就和聖人真的沒什麼關係了。

只不過朝廷尊孔尊儒,才把孔家捧得高高的,作爲一個吉祥物而已。

當朝廷不需要孔家的時候,分分鐘就能把他們給廢了!

趙曙思索了一陣,立刻讓人把師父請來。

“我覺得要廢了孔家。”

王寧安笑着點頭,“陛下,爲了興旺百家之學,的確需要廢了儒家的一統地位,才能給其他學派生存的空間。既然要廢了儒家,就要先動孔家,只有把這一面旗號砍倒,接下來的事情才能談。而且從青苗法,方田均稅法,到如今改革稅制,發展工業,孔家都是極力反對,他們坐擁上百萬畝的耕地,魚肉鄉里,抗拒變革,許多世家爭相效仿,已經成了變法的最大障礙!”

“師父所言極是,正因爲如此,必須先除掉孔家……只是我還沒想好,要怎麼下手?”趙曙道:“孔末亂孔的事件,的確可疑,種種跡象都表明,是張家人篡奪衍聖公的位置,可,可我們拿不出鐵證啊!”

其實這事情不復雜,要是放在後世,取張家人的dna和孔仁玉後人的一對比,立刻真相大白,問題是大宋沒有這個技術。

而且也過去了一百多年,僅僅憑着一些疑點,就想廢掉孔家,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很多人都有個錯覺,以爲皇帝權力無限,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只要有兵有權,就可以隨便生殺予奪,誰敢阻撓,直接大刀片子招呼,然後就天下太平了。

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就拿王寧安來說,他的權力夠大了吧!

他以政事堂名義下令,如果無緣無故,就廢了孔家,御史臺就會駁回,其他的宰執也不會支持,他們可以憑着留身獨對的權力,直接找皇帝告狀。

當然了,趙曙會站在師父一邊,可講不通道理,拿不出足夠的理由,就落實不下去。即便靠着強力推行,其他別的官僚也會強烈反對。

要知道,官場是一個龐大的機器,其他別人不敢說,但是他們可以私下動手腳,最簡單的就是消極怠工,趙禎早年的時候,就是這麼累垮的。

當然了,你也可以把這些消極怠工的罷黜,可問題是當官是很高深的學問,不是隨便摸摸腦袋,就能行的。

大宋想當官的人不少,可能當官的人卻不多。

這就是王寧安明知道一些人和他不是一條心,也沒法隨便換人的原因,除了能力之外,還要考量資歷,人望,各種複雜的關係,總而言之,三五句話是說不清楚的。

就像現在,他當然想借着孔末之亂,徹底廢掉衍聖公,殺雞駭猴。

可麻煩的是,沒有鐵證如山,就會有人跳出來添亂,言官不會答應,士林也說不過去。

“啓奏陛下,司馬相公求見。”

趙曙立刻點頭,“讓他過來吧。”

不多一時兒,司馬光急匆匆趕來,給趙曙見禮,然後又向王寧安笑道:“王爺也在,正好,這裡有一卷東西,請陛下和王爺過目。”

說着,司馬光拿出了一份泛黃的檔案,擺在了面前。

王寧安和趙曙都湊了過來,仔細看去。

原來這份檔案竟然是後唐時期的,也難爲司馬光,怎麼找出來的。

王寧安快速瀏覽,他越看越是驚喜。

這份檔案正好記載了當年孔仁玉控告孔末的經過。

當時的皇帝是李嗣源,知道他的人不多,而且多數人還是從《不良人》裡面知道他的,可以放心大膽告訴大家,不良人除了借用了人名之外,其他和歷史都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李嗣源是沙陀人,從小打仗,屢立戰功。

但是他是個十足的大老粗,被擁立登基的時候,甚至不懂什麼是國號。

別人勸他更改國號,不要叫唐,但是李嗣源卻說他一直是大唐的臣子,後來又追隨李存勖二十幾年,如果改了國號,將置先帝於何地!

因此李嗣源沿用唐爲國號,史稱後唐。

以李嗣源的文化水平,當然弄不懂孔家的事情,當時案子爆發,李嗣源基本上都聽從了宰相馮道的意見。

馮道又是一位奇人,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人物。

老傢伙一生先後效忠十位皇帝,期間還給遼國稱臣。把這個人的一生看完,整個五代十國的歷史,就瞭解了大半。

他前後幾十年,一直擔任宰相,任憑風雲變幻,他老人家都穩坐釣魚臺,巋然不動。

馮道生前,備受尊崇,可是他死後,又被文人唾罵,說他反覆無常,是個十足的小人!

當然了,老先生已經走了一百多年,司馬光也無意去給馮道辯解什麼。

他只是提醒王寧安,當年孔仁玉向朝廷告發孔末的案子,是馮道極力支持孔仁玉,並且派人下去徹查,最後確定說孔仁玉所言都是真的,孔末並非孔子後裔,李嗣源這才下旨,誅滅孔末,並且封了孔仁玉曲阜縣令的職位,又封爲文宣公,孔家由此中興。

按照司馬光手裡的實錄記載,馮道自始至終,都參與此事,而且積極建言,就連文宣公都是馮道幫忙爭取的。

但是弔詭的是,孔家在記敘這段歷史的時候,只提張家的保護庇佑之恩,絕口不提馮道的幫助。

或許孔家也覺得,和一個老不要臉糾纏在一起,實在是太丟人了,就故意隱去了這一段。

司馬光熟讀經史,又記憶過人,才隱約知道一些,其實馮道爲人還是不錯的,老傢伙是大節有虧,小事不錯,非常非常有趣的一個人。

司馬光憑着記憶,翻出了後唐的實錄,果然找到了這一段。

“陛下,師父,你們請看,馮道在李嗣源的手下,基本上不怎麼說話,只有皇帝諮詢他,纔會講一些東西……唯獨孔家這件事情,馮道極力爭取,前前後後,不停進言……實在是蹊蹺得很!”

王寧安微微一笑,他太瞭解司馬光這個壞蛋了,他從故紙堆裡找出這件事,愣是把孔家和馮道綁在了一起,要是沒有文章,那就奇怪了!

“君實,你的看法呢?馮道會白白替孔仁玉出力嗎?或者,僅僅是爲了主持公道?”

司馬光從老師的眼睛裡感覺到了一絲狡黠,看起來自己這點鬼把戲騙不過老師。

“我已經讓人去河間府,找馮道的後人打聽,或許有些結果也說不定。”

司馬光出手,向來不會落空。

僅僅五天之後,就有人拿着一本馮道的筆記送到了京城。

在馮道的筆記上,就找到了這件事,在後唐長興元年,馮道得到了一件寶貝,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這可是千古第一行書,馮道也是文人,而且還是頂級文人,他非常高興,在他的筆記上,有一句話,說魯地送寶,太宗伴贗品長眠,惜呼!

原來唐太宗非常喜歡蘭亭序,並且賜親近之臣臨摹本,將真本帶着殉葬。

可根據馮道所言,唐太宗拿到的居然是臨摹本,而真正的蘭亭序落在了孔家的手裡,當初孔末之亂,張氏將這件至寶帶回了張家。

孔末雖然是孔家的家生子,卻也不知道蘭亭序的存在。

他只是殺了孔仁玉,卻不曾想到,在十七年之後,張家用蘭亭序,買通了馮道,靠着馮道幫忙,扳倒了孔末!

看完馮道的筆記,君臣都長出了口氣!

總算真相大白了,孔仁玉絕不是真正的孔家子孫,不然他爲何要用祖傳至寶,換得馮道的幫忙……而馮道人品那麼差,當然會爲了一件至寶,而不惜欺君罔上,幫着假孔仁玉奪權!

彷彿爲了證明這段故事,派去的人,從馮道家裡找出了蘭亭序,也送到了京城。

經過歐陽修等人的鑑定,一致認爲,這是真品!

大家一起恭賀皇帝得寶。

趙曙面對着天下第一行書,當然是歡喜非常。

可高興之餘,他可就不客氣了。

趙曙立刻把羣臣找來,小皇帝怒氣衝衝。

“諸位臣工,現在有張家族譜,馮道的筆記,還有後唐的實錄……種種證據,都證明真正的聖人苗裔已經在孔末之亂中死亡殆盡,孔末是假的,而所謂的孔仁玉,也不是真的,他是張家的兒子張雷!冒名頂替,欺騙天下,居然得到了文宣公的爵位,尤其可恨,他們欺騙先帝,簡直十惡不赦!”

趙曙厲聲道:“朕宣佈,廢掉衍聖公封號,任何人不得已聖人後代自居,祭祀夫子的事情,交給禮部辦理。”

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108章 大抓捕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32章 線索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823章 崩第2章 悍婦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211章 交鋒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774章 暴富第645章 賠款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437章 趙禎的執着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55章 茶館發威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590章 拜師第816章 新相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429章 告御狀第947章 發飆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25章 長街毆鬥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645章 賠款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304章 罪己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626章 誅九族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844章 專利法第816章 新相
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108章 大抓捕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726章 捧得太高了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32章 線索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603章 拓地兩千裡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823章 崩第2章 悍婦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211章 交鋒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364章 捷報頻傳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325章 遼使的挑釁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774章 暴富第645章 賠款第518章 潑天大功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437章 趙禎的執着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55章 茶館發威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89章 寶刀不老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590章 拜師第816章 新相第806章 不信黃金是禍胎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429章 告御狀第947章 發飆第329章 鐵板一塊第25章 長街毆鬥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439章 文彥博和狄青的聯盟第125章 龍絃琴和龍涎香第1032章 和文彥博算總賬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645章 賠款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1054章 果斷撲殺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304章 罪己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614章 真相漸明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626章 誅九族第624章 金殿辯論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844章 專利法第816章 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