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

“王大人!”

賈昌朝聲音提高了八度,吃驚質問道:“你未免小題大做了吧?用得着遷都嗎?”

“當然!”

王寧安堅決道:“賈相公,諸位大人,我已經建議陛下調查歷年宮中人員的健康情況,想必陛下已經有了結果。”

“不錯!”

趙禎把話接過來,痛心疾首道:“自從發現鉛中毒之後,朕清查了歷年宮中人員的情況,結果是觸目驚心!”

趙禎拿出了一張統計結果,他的幾十個孩子不用說了,過去十年之間,宮中病死的宮女太監就有一千多人,而起所有太監宮女,能活過六十歲的少之又少。

陳琳是個特例,他中年才淨身入宮,那些七八歲,十幾歲進宮的宮女太監,普遍活不過35歲……過去大傢伙都以爲太監身體有損傷,壽數比普通人短,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許多負責看守皇陵的太監都能活到六七十歲,甚至八十歲以上,偏偏宮中,四五十歲就算老人了。不只是太監,宮女也如此。

就連宮中的妃嬪,染病的,死去的,也是數量驚人。

過去涉及皇家機密,無人敢問,現在想想,其中不乏是爭鬥暗害,丟了性命。但是宮中所有人,普遍比外面短命十年以上,這和普通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宮裡錦衣玉食,吃飽穿暖,還有最好的大夫,如此小心照顧着,結果都早早去世了,人們傳說,宮中富貴至極,尋常人承受不了,故此享受了幾年,就要離開人世,一飲一啄,皆有報應……

趙禎過去也是相信的,但是他此刻卻一絲一毫也不信了。

他又想起了剛登基不久,自己就大病了一場,現在想想,之前自己住在潛邸,後來搬進宮中,很可能就是突然接觸了許多的鉛,驟然發病,後來老天保佑,身體適應了,才僥倖活下來。

可是這幾年,趙禎的身體明顯下滑,才四十幾歲的人,就頻頻感到不舒服……毛病出在哪?

就是無所不在的鉛毒!

趙禎態度堅決,不容商量,“諸位愛卿,朕誠然知道,無論是重修皇宮,還是遷都,牽連太廣,影響非比尋常。但是你們忍心看着皇家上下,受鉛荼毒嗎?朕身體每況愈下,多半是鉛所致,諸位愛卿還拿不出辦法,袖手旁觀,你們就這麼想看着朕死嗎?”

這句話可太厲害了!

賈昌朝嚇得渾身冒冷汗,帶着幾位相公一起躬身。

“啓奏陛下,臣等不敢,臣等一定立刻拿出辦法,兩日之內,給陛下滿意答覆。”

結束了御前會議,大傢伙沒有離開,而是去了政事堂,包括王寧安在內,一個不缺。

賈昌朝面色凝重,“諸位,什麼都不說了,皇宮萬萬住不得,是重建,還是遷都,你們都說說看法。”

曾公亮道:“重修皇宮,一來位置沒法選定,二來耗費太大,朝廷根本承擔不起。我看是唯有遷都了。”

“那要遷到哪裡?”賈昌朝追問道。

“這個……當年太祖就曾想過遷都,洛陽,或者長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不合適!”韓琦悶聲道:“不論長安還是洛陽,都已經衰敗荒廢,遷都過去,不單要建皇宮,還要建造各個衙門,禁軍,官員,全都要搬過去,工程浩大,不比重建皇宮小,而且漕運呢?汴京的運河可是幾百年才建成的,搬到洛陽或長安,要重新挖掘運河,你們誰有把握保證漕運安全?”

一句話,大家都閉嘴了。

遷都可不只是皇帝一家子搬過去,幾十萬禁軍要過去,家屬要過去,百官要過去,宗室也要過去,眼下洛陽不過三十萬人口,這些都搬過去,一下子就暴漲到了一百萬!

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無數的困難擺在了面前,這幾位雖然才智無雙,可是想了想之後,也全都撓頭了。

行不通!

就是行不通!

包拯思量道:“如果考慮運輸,我倒是認爲放在長江沿岸,坐擁水路便利,或許更好些!”

“不行!”

這回跳起來的是富弼,“金陵非是皇都之所,其餘城市格局不夠,都不能做皇都。

“那,那徐州呢?”見衆人搖頭,包拯又道:“或者大名府總行了吧?”

唐介卻反對道:“也不成,汴京就夠危險的,大名府距離契丹更近,一點天險都沒有,防無可防,守無可守,處境太危險了。”

諸位相公議了足足一個下午,還是沒有思路,他們幾乎都把所有城市數了一遍,卻沒有一個合適的。

賈昌朝只能說道:“諸位都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咱們務必拿出一個結論來。”

王寧安自始至終,沒有說什麼話。

等於議事結束,他約着歐陽修,到了皇家書院,找到了范仲淹,老範也很是擔心皇帝安全,問了情況,然後老範就嘆道:“真是想不到,皇家子嗣艱難,竟然出在了鉛中毒上。皇室安危,關乎大宋江山社稷,必須從速解決,二郎提議遷都是有道理的。”

歐陽修苦笑道:“遷都是沒錯,可問題是不好遷啊!”

把所有適合作爲都城的地方梳理一遍,大體上能分成三類,一類是洛陽和長安,這裡是曾經的古都,而且周圍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頗有帝王氣象,當年趙大就傾心這裡。

可是經過了一百來年,這兩地已經衰敗了,漕運也荒廢了,要想恢復,不但要投入巨資,還費時費力,只怕趙禎死了,也未必能完成。

從自然稟賦上,就把幾個古都給否決了。

第二類就是金陵等沿江沿海的城市,這裡交通便利,水運發達,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可問題是江南一貫是割據小朝廷的最愛,格局小,易攻難守,而且無論文化,風俗,都和以北方人爲主的朝廷格格不入。故此富弼等人是堅決反對。

還剩下的第三類就是大名府,甚至是河間府一帶。

這裡近些年發展很好,能承載龐大人口,交通也算便利。

但問題是距離遼國太近,國防壓力太大,貪圖安逸的京官們可不想一日三驚,坐立不寧……

范仲淹深深吸口氣,顯得十分傷感。

“遷都就要改變朝中格局,去大名府,陛下身邊就要被武人環繞,文官不甘心,去江南,北方的重臣不會點頭。去洛陽,京中的官吏不會同意……天下雖大,陛下卻無處安身,簡直豈有此理!”

老範氣得拍桌子,王寧安也看出來了,短期內拿不出結果了。

雖然他不敢說宮中死了那麼多人,都是鉛的影響,但是宮中上下,身體普遍不佳,壽命短暫,那就證明,皇宮這片土地已經成了廢土,爲了安全起見,必須搬走。

只是遷都動靜太大,牽一髮而動全身,文武,南北,世家和寒門,新舊黨爭,各種矛盾,都交織到了一起,錯綜複雜,成了一團亂麻。

“其實最適合的都城就是幽州。”王寧安道:“假如此刻光復燕雲,定都幽州,向北,可以掃平草原,向南,庇護中原,天子守國門,正是最恰當的地方!”

歐陽修贊同道:“幽州的確是天下少有適合做都城的地方,奈何還在遼寇手裡,實在是有心無力。”

“那就要儘快收復燕雲!”

王寧安也沒想到,遷都的事情,竟然又稱爲必須收復燕雲的理由之一,實在是有些天意弄人。

大宋的種種事情,最後都落到了燕雲上面,不收復燕雲,天理不容!

“唉,燕雲的事情暫且放一放,當務之急,還是想想暫時讓陛下住在哪裡吧?”大傢伙挖空了心思,卻想不到,此時趙禎已經搬出了宮中。

政事堂的承諾,他是不信的,兩天拿出結果,那什麼時候搬家?

趙禎一刻不想待在皇宮,他覺得宮中就像是一個地獄,有無數的妖魔鬼怪,在侵害他的身體,要把他拖到十八層地獄去。

也別怪趙大叔這麼想,之前他沒有兒子,身體也不好,受了多少氣!

鬱悶多大,反彈就有多大。

趙禎甚至覺得潛邸也不合適,那裡離着皇宮還是太近了,還是會損害身體。他藉口出城散心,帶着楊懷玉等人到了城西,先圍着金明池轉了轉,然後就一頭扎進了靜塞軍的營地。

這塊地方,還是王良璟選擇的,現在是狄青負責,正帶着士兵們練習弓馬騎射。

皇帝突然駕到,可把狄青驚呆了。

“陛下,臣迎接來遲,還請恕罪!”

“哈哈,狄愛卿,是朕冒昧打擾,讓弟兄們不用在意,只管好好訓練,給朕準備幾個帳篷就行。”狄青也不敢多問,只能去準備。

趙禎縱馬馳騁,跑了一個時辰多,渾身被熱汗溼透,雖然疲憊不堪,可是精神卻格外健旺,渾身的毛孔都打開了,十分舒服。

“梓童,你看這裡如何?”

曹皇后帶着兒子,在曹佾的護送之下,也到了軍營。視野遼闊,微風和煦,遠山近水,都讓人心曠神怡,相比鱗次櫛比的皇宮,心都敞開了。

“聖人,臣妾喜歡這裡!”

趙禎大笑:“那好,咱們就住在這裡,他們不弄好遷都的事情,朕就不走了!”

趙大叔過得舒服,卻哪裡知道,宮中和京城都炸開了,皇帝沒了!諸位相公都被驚得吐血,陛下,咱別這麼任性啊!

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章 悍婦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29章 下馬威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306章 財相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224章 罷相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395章 陪都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311章 大裁軍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534章 帝王心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57章 樂極生悲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
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557章 你們被炒了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2章 悍婦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29章 下馬威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306章 財相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224章 罷相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475章 不屈的百姓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244章 聰明的蘇小妹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395章 陪都第923章 三旨相公,千里送人頭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450章 挑戰千年國策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311章 大裁軍第665章 值錢的于闐人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523章 要變法了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534章 帝王心第336章 特殊的殿試第896章 大宋也有東林黨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57章 樂極生悲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1048章 斂財高手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