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名將凋零

契丹二十萬人馬,大軍壓境,長城一線,全面告急,烽火連天。

剛剛光復幾個月的時間,幽州面臨着殘酷地考驗,關城沒有建好,人馬沒有到位,原有河北防線廢掉了,新的防線卻沒有建立起來。再加上人心浮動,許多人還想着遼國,內憂外患,非常不樂觀。

自從擔任轉運使,歐陽修就一直忙,老頭子瘦了十斤不止,腮幫子都縮進去了。嘴脣上起了一圈水泡,焦躁不安。

見到了王寧安,第一句話就是“分地必須暫停!”

王寧安也沒遲疑,回了他一句,“什麼都能停,唯獨分地不能停!”

自從富弼滾蛋了,治理幽州的問題上,再也沒人和王寧安唱對臺戲。徹底改造幽州,把土地分給百姓,成爲共識。

先是灤州和薊州,接着是檀州和順州,如今已經推到了幽州、涿州、易州,如果沒有意外,明年開春之前,就能完成所有分田任務。

可是歐陽修卻建議暫停分地。

道理很簡單,聽說遼兵重新來犯,原來老老實實的士紳地主紛紛起來作亂,他們召集家族勢力,僱傭打手,據守村寨,來個消極抵抗,拒不合作。

“二郎,暫停分地,專心打敗遼兵,然後再處理這些人,難道不好嗎?”歐陽修苦口婆心道。

“不好!”王寧安很倔,不肯退讓。

“醉翁,要做事就不怕得罪人,尤其是刨祖墳的事情!那些士紳不會因爲暫緩分田,就站在了大宋一邊,相反,朝廷退縮了,只會讓他們心存僥倖,更加肆無忌憚!必須加快分田,要抄沒他們的財產,要幫助貧苦的百姓安全過冬。這些人才是守衛幽州的依靠!只要他們站在我們這邊,耶律洪基就拿不走幽州!更何況……”王寧安哼了一聲,“他沒本事打進長城,我有一堆手段等着他呢!”

歐陽修和王寧安對視了好半天,瞪得眼珠子通紅,最後還是老夫子敗下陣來。

“反正是你守幽州,和老夫沒關係。”

歐陽修搖着頭下去,他也是刀子嘴,豆腐心。既然王寧安做了決定,就必須落實下去。最近又有一批六藝的學生趕到了幽州。

章衡、蘇轍、曾布、韓宗武等等,加上之前的呂惠卿和章敦,他們是落實王寧安決策的急先鋒。

呂惠卿和章敦親自操刀,主持最難的幽州分田事宜。

呂惠卿露出殘忍的一面,他逼着重元下旨,處死了15名重元的親族,把他們的土地全都拿走了。

據說當天晚上,重元躲在原來的燕趙王府,嚎啕痛哭,撕心裂肺,拿腦袋撞楠木牀,把腦門都撞出血了,卻也只能接受,不敢有絲毫的二心。

章敦更是直接,他調動雄州的兵馬,連着蕩平了五處結寨自保的士紳,敢對抗朝廷,唯一的下場就是死!

用血淋淋的人頭開路,整個幽州的分田工作不斷沒有慢下來,還飛速向前推進。

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王寧安手上的民夫翻了好幾倍。

沒有百姓願意失去田地,沒有別的,還有一雙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民夫的隊伍,不計報酬,主動幫助朝廷做事。

幽州大地上,多了一條條長龍,百姓們推着獨輪車,上面會放置兩三塊青灰色的水泥板,目的地就是山海關等五大關城!

百姓們滿懷好奇,他們將水泥板送來,卻捨不得離開,一定要親眼看看。

遍地的工匠,在打好地基之後,將一塊塊的水泥板搬到城牆上面,大家喊着號子,一堵厚實的城牆就出現了。

建城工作,就像是搭積木一樣。

從上頭俯瞰,三丈多寬的城牆就像是一個三明治,最外面是堅固的水泥板,確定了城牆的格局,起到保護作用,挨着水泥板,是兩層磚牆,最中間是泥土。許陽親自指揮着,工人們動作極快,眼瞧着城牆越來越高。

五尺、八尺、一丈、一丈五……漸漸的雄偉的山海關露出了真容。

方周20裡,四面建有甕城,城牆高達兩丈五,加上女牆,超過三丈,高大雄偉,就好像一個頂天立地的武士,守在了山海之間,將長城的門戶牢牢看好!

水泥的出現,絕對是一個超級作弊神器。

以往建城,要用三合土,一層層夯實,內外還要罩上青磚,速度根本快不了。

原來的流程是先打好地基,然後工匠們準備三合土,鋪到地基上,用石磙壓實,一層結束之後,再進行下一層……施工和備料交替進行,十分緩慢。

可是有了水泥,就能將籌備和施工分開。

多地一起製作水泥板,而修城的工人只需要堆砌,不用管原料的問題,效率提高了幾倍不止。

各地作坊先造好需要用的水泥板,長寬各兩尺,厚五寸,運到了工地之後,建築工匠只需排列好,用水泥粘合起來就行。

等到兩三天的功夫過去,硬度堪比磚石。

在水泥出現之前,粘合劑一直是老大難,有地方用石灰,有的用糯米汁,用雞蛋清,還有用動物血的……這些東西,不是粘度不夠,就是來源困難,造價昂貴,都遠遠不及水泥便宜,效果好!

還有更喪心病狂的。

比如某些需要堅固的城牆犄角,乾脆就用混凝土灌,想想吧,一塊十米厚的水泥坨子,別說遼兵了,就算是拿大炮轟,也未必轟得開。

三個月期限,許陽只用了兩個月20天,就把山海關給弄了出來。

……

一座氣勢磅礴的關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負責運送水泥板的民夫們目瞪口呆,驚得閉不上嘴巴。

這就是大宋的實力!

這就是文明的碾壓!

比殺戮更有震撼力的就是創造!

目睹了山海關建設過程的百姓,回到家中,無不眉飛色舞,得意洋洋,把自己見到的告訴家人親友。

他們最喜歡說的就是——咱們漢人真牛!

連王寧安都沒想到,建造山海關,居然也成了喚起漢魂的生動教材。

耶律洪基,快點來吧,老子也等不及了……王寧安躍躍欲試,可就在這時候,突然一騎從南邊飛馳而來,到了幽州城門,上面的騎士直接摔到了馬下。

守城軍卒慌忙扶起,騎士艱難張了張嘴,指着懷裡的竹筒,裡面裝着一份報喪的文書,他是從府州而來。

就在10天之前,府州知府,樞密副使折繼閔死去了。

得到了消息,所有人都驚呆了,王良璟激動地淚水長流,想當初,兩個人一起去嶺南平叛,殺得何等痛快。

這一次光復幽州,雖然沒有並肩作戰,但是折繼閔率領折家軍,牽制耶律仁先,可以說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居庸關大捷,也沒有後來的順州大勝!

王良璟還想着身體恢復了,去拜會折繼閔,登門道謝,哪知道他竟然先走了……王寧安當然痛惜名將隕落,更讓他不寒而慄的是折繼閔去世,府州出現真空,萬一西夏和耶律仁先一起發難,整個大宋的北疆就處處烽火了。

折將軍,你怎麼就死了啊?

其實折繼閔之死,早有蛛絲馬跡。

當年他去嶺南的時候,就染過瘧疾,雖然治好了,但是卻留下了病根兒,加上他之前年紀輕輕,繼承家業,和西夏人血拼,身上的傷不在少數。

從嶺南迴來,折繼閔就沒有再出徵,一直調養身體。

還沒等完全恢復,又趕上光復幽州,折繼閔帶病出戰。

他的折家軍大鬧遼國西京道,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他殺戮遼人超過15000人,搗毀城池3座,逼得耶律仁先不得不提前回援,失去了和耶律洪基合兵的機會。

等到耶律仁先回到了西京之後,調動全部力量,和折繼閔拼殺,折家軍損失超過一半,而耶律仁先也死傷了六七千人。

直到順州一戰,耶律洪基敗走,西京道的戰鬥才結束。

漫長的時間,折繼閔一天睡不到兩個時辰,最多時候,連續五天沒閤眼。

力戰遼兵,身上多了十幾處的傷,甚至顧不得包紮。

所幸有酒精消毒,不然折繼閔早就死在了戰場上。

可即便如此,折繼閔也幾乎沒了半條命。

更讓人憤懣的是折繼閔回到了府州,還要拖着傷病之軀,防備遼國和西夏的攻擊,旦夕不敢鬆懈。

熟悉地形的人就會知道,府州是大宋的一個突出部,東邊是遼國西京道,西邊是西夏,處在兩強之間。

英勇的折家軍死死釘在府州,幾代人馬革裹屍,父死子繼,無怨無悔,用血肉捍衛着大宋疆土。

壯哉!

偉哉!

雄哉!

就在半個月之前,折繼閔視察防線回來,終於支撐不住,從馬上摔落,當場昏倒,大夫診斷之後,都紛紛搖頭,他們都說折繼閔早就油盡燈枯,能活到現在,已經是奇蹟了。

醫者能治病,卻不能救命!

折繼閔也十分坦然,忍着痛苦交代了遺囑。

五天之後,忠勇的大將,威震西夏的猛虎,折繼閔在府州家中病逝——他走了,耶律仁先終於能睡安穩覺了,而西夏人也有了東進的機會,失去了折家軍的牽制,大宋的兩條臂膀,等於斷了一條!

疼,真疼啊!

整個北方,除了幽州一線,全都危機重重。朔風掃過,這個冬天註定比起每一年,都要寒冷許多倍!

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207章 對策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212章 絕對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50章 御批三國第642章 凌遲第893章 覆滅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38章 回村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572章 底牌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590章 拜師第102章 不服氣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572章 底牌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70章 小奸商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3章 祖宗顯靈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45章 3000萬貫第519章 天恩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229章 下馬威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642章 凌遲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101章 遷都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22章 三國熱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564章 碾壓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38章 回村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
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207章 對策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212章 絕對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50章 御批三國第642章 凌遲第893章 覆滅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864章 試點很成功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38章 回村第273章 被狄青懷疑了第572章 底牌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590章 拜師第102章 不服氣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572章 底牌第640章 意外的收穫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377章 皇太叔,什麼鬼?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1162章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70章 小奸商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3章 祖宗顯靈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80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945章 3000萬貫第519章 天恩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003章 被暗算的蘇軾第696章 富弼爲你解惑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156章 這是天譴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576章 天子劍的用處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229章 下馬威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642章 凌遲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841章 勇於認錯的狄青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465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1101章 遷都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447章 兇猛的王寧澤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165章 壞入骨髓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797章 爲紅顏怒第22章 三國熱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564章 碾壓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60章 愛讀書的遼國人第38章 回村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